首页 > 文学 > 寓言 > 【实用】寓言作文汇总6篇

【实用】寓言作文汇总6篇

时间:2022-10-07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寓言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作文 篇1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伊索寓言》。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它透过一个个十分简单又很短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有一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那就是《两只狗》这个故事。一个人有两只狗一只猎狗,猎人教它捕食动物的本领,帮忙自己打猎;另一只是看家狗,教它看家的本领,帮自己看家。每次猎人打猎回到家里,总是要把猎物分一大份给看家狗吃。猎狗看了很不痛快,骂他的同伴“打猎是十分十分辛苦的,但是你一点也没有帮过忙,却大口大口吃我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看家狗回答说“朋友,你不要责怪我,要责怪就责怪主人吧!是他不教我干活,而只靠依靠别人的劳动而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过错是父母的过分宠爱而养成的,而我们的父母却一味责怪我们。看家狗是因为主人过度娇宠,而导致它养成不劳而获,依靠他人的不良习惯。作为主人,就应教看家狗干活,让它学会靠自己的劳动与潜力学会独立、生存。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父母也能够多找找自身的原因,从培养我们的独立性着手,告诉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完美生活。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正如猎狗在家中的主角一样,就应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不是一味的像猎狗一样去责怪看家狗。就像是对在一个从来没有教过要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环境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我们怎样能够一味地去批评他、指责他“没有礼貌、无理取闹呢”!

  《伊索寓言》告诉了我很多很多的人生哲理,给我了许许多多的启示;它就像一块护生符,带在身边,能告诉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我不去做错误的、不对的事情。我十分十分喜欢这本书!有空请你们也去看看这本书吧,相信你们也会爱上它的.。

寓言作文 篇2

  一天,一头饿狼把一只正在喝水的羊赶走了,羊心想:“也许它只是渴了”。又一天,饿狼看到羊,一口就把它的羊毛撕咬下来一大块,羊心想:“没事儿,它只是饿了在找吃东西的感觉。”再一天,狼把羊驱赶到水深处,羊腿一滑,跌了下去,尖利的角磕到了水下的石头,折了尖。羊惨叫着跑开了,心想:“没事儿,它只是不小心而已”。最后一天,狼又来了。它轻松地咬断了羊的喉咙,羊在死亡之前叹息道:“要是我一开始就用角把它赶跑就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要一味忍让,当受到威胁时,有力地反击,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寓言作文 篇3

  从前有个国家有个叫赛亚新的王子,人们称他为赛帅王子。

  一天,国王命王子去魏国打战。王子统领着一百万大军去攻打,因为王子聪明勇敢,所以很快胜利了。胜利时他发现一位被魏王抓去的公主,那位美丽的公主是邻国的赛雅公主,赛雅公主也喜欢上了赛帅王子。

  过了一个月,赛帅王子就去邻国那里去提亲。可是邻国国王不答应赛帅王子,对赛帅说:“赛帅王子你送来两万宫女,六千万银两,二十万匹汗血宝马,五万奴才、一百万士兵,我就把女儿嫁给你。”可是那么多的人马财宝该怎么办呢?可是王子并没有放弃,在全城搜查,也没有找到。在回来路上,一位老婆婆走过来给了王子一朵七色花,可以许七个愿望,王子说:”谢谢你!”婆婆说:“不用谢。”王子把六个花朵用了,实现了愿望。还有一片花,他决定以后和公主在一起用。第二天,他就去国王那交差。让国王感到非常惊讶,又给王子说了一个任务就是打败欺负邻国的齐国。王子立即统领一百万大军进攻齐国,齐国高纬马上统领大军防守城门,高纬军因没有出城送粮,被王子逼得只好投降。后来王子归来,去邻国提亲,国王这才心服口服的把公主嫁给了王子。

  后来,他们快快乐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寓言作文 篇4

  齐天大圣孙悟空先生,您好!您知道吗?我是你的一个崇拜者。您是我心中的偶像。打小时候起,我就深深地喜欢上您,《西游记》的故事我更是百看不厌。您那扫妖除精的凛然正气,那神通广大的七十二般变化本领使我敬佩;那面对困难毫不惧怕,英勇斗争的精神更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憾。

  孙悟空先生,在您神通广大的本领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七十二变。您能用七十二般变化,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多神奇呀!我羡慕极了。我常常想,如果我能拥有这七十二般变化,该多好呀!虽然我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妖怪,七十二般变化也是吴承恩老先生想象出来的。但是,我想,如果我拥有了这七十二变本领,我可以用它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比如,在警察抓坏人的时候,坏人却躲了起来。这时,七十二变便可以大发神威了,我会变成一条凶猛无比的狼犬,利用敏锐的嗅觉将坏人找出来,使坏人无处可逃

  孙悟空先生,除了您那神奇的七十二变使我羡慕之外,我更喜欢的是您那面对困难毫不惧怕的精神。您多次面对妖怪,却能一一战胜它们,靠的不仅仅是神通广大的法力,还有那勇敢无畏的精神。这精神正是值得我学习的。这种精神帮助我解决了许多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问题,使我受益匪浅。假如没有您,我的这种精神将不存在,谢谢您给了我力量。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聊到这里,祝你快乐!

寓言作文 篇5

  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只小兔和一头牛,他们是一对好朋友。牛忠厚、勤劳;小兔活泼、机灵。

  一次,小兔和牛在屋子里玩,天下起了暴雨,雨水很快漫进了屋里,越来越深,都到牛的脚脖子了。牛还没什么事,小兔却已被淹得只剩头在水面上拼命挣扎。牛见了急忙把尾巴递给小兔,让小兔顺着尾巴爬到他的背上。小兔得救了,感激地说:“谢谢你,牛大哥。”牛说:“小意思,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嘛。”

  不久后的一天,小兔和牛在屋外玩耍。突然来了一头饥饿的狮子,从他贪婪的眼神看出,恐怕它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小兔看见后,机灵地一下子就蹿进了旁边的洞里。而牛很老实,身体又不灵活,他跑不过狮子,用害怕的眼神盯着狮子。小兔在洞口看得真切,为牛捏了一把汗,怎样才能帮帮牛大哥呢?他灵机一动,趁狮子不注意,溜进屋里,把前几天维修房子刷墙剩下的红油漆提到屋顶上,将油漆泼在狮子身上,弄得狮子满身都是红油漆。牛看到鲜红的油漆后,先前的害怕、怯懦不见了,他立刻兴奋、勇敢、疯狂起来,两眼冒着凶光,杀气腾腾。他以犄角为武器,向狮子冲去。狮子哪见过这个阵势,吓得转身拼命地逃跑了。狮子一边跑边想,这还是我印象中的牛吗?牛追狮子追出老远,但终究跑不过狮子,让狮子逃脱了,牛只好回去了。

  老牛回来后,小兔拍着手笑着说:“牛大哥,你真行!”牛高兴地说:“还不多亏了你。我们连狮子都可以打败,真了不起!”说完,小兔和牛一起哈哈大笑。

寓言作文 篇6

  1、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拼命地逃,最终从一个小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一个更小一点的洞逃生了。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了。第三天,来了一只小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小松鼠上蹿下跳,最终,小松鼠从洞顶的一个通道跑掉了。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狼比灰太狼还要倒霉。它忙碌了三天,却是自掘坟墓。它之所以死亡,固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没给自己留下余地。如果人如此狼,则品位太低。“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的确是有的,但还是多条后路比较好。

  余地留给自己。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的堂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留余”二字。宽备窄用,生意兴隆,康家便有了骏马一天也跑不了一圈的大庄园。庄园里还有一条精心设计的地道,以便主人在紧急情况下逃脱。山西平遥古城的县衙里也有一条地道。这些都是留后路的例子。

  余地留给他人。人大多不是圣人,尴尬时需要一个台阶,穷困时需要一点救助,绝望时需要一条出路,如果没有回旋余地,必然激化他们与社会的矛盾。

  余地留给生命。为什么要“网开一面”?为什么提倡“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因为一个人把一个地区的动物都灭了,周围的人吃什么?这个人的子孙吃什么?现在东海每年都有禁渔期,草原也有禁牧期,希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更多地出现。

  余地留给艺术。中国画大都讲究“留白”,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雕刻也需要留下修改的余地。琵琶女在演奏中也曾出现这样的情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音乐上的“留白”。白居易写完琵琶女的演奏后,并未急于收笔,而是写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句,让人产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遐思,则是文学上的“留白”,深得艺术的要旨。

  余地产生品位。比尔·盖茨主动退位,让人感到亲切;本·拉登搞恐怖袭击,只能自断后路。美国耗时十年,终于将其击毙。老虎再贪婪,也会给秃鹫和鬣狗留一副狼的骨架的。

  衣服宽松则舒适,时间宽裕则悠闲,空间宽阔则坦荡,心胸宽广则豁达。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让我们留下余地,活出品位。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