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寓言 > 【精华】寓言的故事作文汇编七篇

【精华】寓言的故事作文汇编七篇

时间:2022-10-20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的故事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1

  在美丽无边的大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有一次,小兔在跑步比赛中获了奖,它非常得意,就在门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跑步大王”。

  一天,豹、梅花鹿路过小兔家,看着小兔家门上挂了一块“跑步大王”的牌子,觉得小兔子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顺便给他一个教训,就来找小兔比百米跑,小兔不知道它们的厉害,漫不经心地想:我是跑步大王,怎么会跑不过他们两个呢?比赛开始了,小兔先冲了出去,还想着:我比你们快多了。不一会儿,豹和梅花鹿就飞速超了上来,小兔想再加快速度,但就是快不起来,豹和梅花鹿把小兔落在身后。比赛结束了,小兔是最后一名,他羞愧地对豹和梅花鹿说:“对不起,当初我不应该那么骄傲。”豹说:“你能改正就好,不能太骄傲了,你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小兔走到家门口,便把那块木牌摘了下来。

  从此,小兔不再骄傲,对待别人都很谦虚、礼貌。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2

  从前,有一个馒头,它长得又白又嫩,看上去十分美味。虽然它知道,自己随时可能像身边那些朋友一样,被人拿去吃掉,但是它对此却毫不畏惧。

  有一天,它从保鲜膜盖住的大碟子里被拿发出来,好像马上就可以“殉职”了!“唉!这次的是‘早点’啊!”原来是另一个馒头在说,“也不知道我将是什么时候啊……”还没等它说完,这个小男孩便“啪”地一下关上冰箱门,背起书包往学校走去了。

  到了吃自带早餐的时间了!男孩拿出其了馒头,咬了一口。“呸!”男孩叫道,“什么香纯可口啊,难吃死了!”于是他把剩下的大半块馒头扔进了桌子底下,跑出去玩了……

  这时,馒头感到十分痛苦!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一点的腐烂掉,被一大群小小的细菌咬着。“啊!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呀!”这时,默默不语的馒头也忍不住了,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可是却没人理它……

  第二天,男孩闻到了一个极其难闻的\'怪味儿。他低头往桌子里一看,里面是一个毛茸茸的馒头的“尸体”。于是他习惯性的把它丢到了垃圾桶里了。

  几天后,在那同一个垃圾桶里,又莫名其妙地多了好几具发臭的“青尸”了……

  唉!要知道,这些粮食都“粒粒皆辛苦”啊!我们怎能浪费这些来之不易的食物呢?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3

  夏天到了,太阳像个大火球似的,把大地晒得滚烫滚烫的。

  猪妈妈对小猪说:“小猪啊,你到田里看一看我们的西瓜长得怎么样了?”小猪高兴地说:“好吧!”

  小猪来到来瓜地里,看见一个个西瓜躺在那儿,好像一个个披着绿衣裳的胖娃娃。小猪自言自语地说:“那么多西瓜又大又圆一定成熟了,我要带一个给妈妈吃。”说着它连忙抱起一个西瓜,谁知西瓜太重了,“啪”的一声,西瓜被摔在了地上,鲜红的瓜肉碎了一地。小猪心疼得急出了眼泪来。这时它看见狗熊开着车经过。它想车轮是圆的,西瓜也是圆的呀!小猪一拍脑门,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主意。它又摘了一个,像滚轮胎一样,轻轻松松地把西瓜滚回了家。

  小猪和妈妈一起把西瓜切开来美美地吃了一顿。小猪觉得今天自己摘的西瓜格外甜!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4

  小虫从小就向往着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并且想见见他的爸爸。因为他听妈妈说爸爸去城市打工了,一直没回来。终于有一天,小虫参加完他的“成虫礼”,在一度的请求之下,虫妈答应了让小虫去城里,千叮万嘱要小心,并给他一部手机联系。小虫准备完毕后,便离开家乡去了城市。

  一个星期后,小虫终于到了城市。“哇,好大啊!”小虫惊喜地叫道。因为走了这么长的路程,小虫先找了个栖身之所,准备休息一下。一觉醒来,打开手机一看,好多条短信,小虫带着好奇一一打开看:

  “小虫啊,你到了城里,看到一个大轮子,会动的东西,可千万别靠近啊,特别危险,你叔就是被压死的,SSS……”——蚂蚱婶婶。“我不会碰到的,您太费心了。”说完便删掉了。

  “弟啊,你千万别随便在外面吃东西啊,城市不是农村,城里的东西都是重度污染呐,有的还有‘毒药’,不能吃啊!”——蝗虫哥哥。“哥,我带吃的了,不用担心我,绝对够吃。”删除。

  “哥哥,你出去玩一定要注意安全呐,我在这里很好,你在城市里也要过得好好的,回来后给我讲点城里的风景吧。”——蟋蟀妹妹。“谢谢妹妹关心,我在这过得很好,你不用担心我。”发送,删除。

  接下来的100多条信息,小虫已无心再去回复了,收拾好背包,带着憧憬,踏上了参观城市风景的路。不知不觉,小虫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面前的一派车水马龙的现象使小虫不禁感叹道:“城里的东西有多好啊,比在家有趣多了。”突然,正前方一个闪耀的红光吸引了小虫,小虫情不自禁地朝着红光走去。

  就在这时,一辆车飞驰而过。0。1秒后,一具尸体倒在人行道上。

  这时,小虫的手机又来了一条短信:“宝啊,你现在应该到了吧。实话告诉你吧,你的爸爸已经死了,就是被红灯害死的,这还是你舅回来告诉我的。所以,你如果在路上看到红色的东西可千万别走过去啊,会害死你的……”

  可怜的小虫再也看不到这条信息了。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5

  在一条大街上,竖着一个邮箱,旁边还有一个垃圾桶。邮箱和垃圾桶是邻居,他们已经和和睦睦一起生活了好多年了。

  可是有一天晚上,邮箱想:我穿着一身制服,肚子里装着一封封信件,上面还贴着花花绿绿的邮票。可那邻居垃圾桶肚子里面装着一大堆臭烘烘的垃圾,还有一群群苍蝇在里面飞来飞去。他配当我的邻居吗?邮箱越想越不对劲。

  第二天,邮箱睁开眼睛就对垃圾桶说﹕“喂喂喂,臭东西。”垃圾桶被吵醒了,奇怪地对邮箱说:“你叫谁臭东西?”邮箱理直气壮的说:“当然是你了,你肚子里臭烘烘的一阵风吹来,臭气就飘到我这里来了,你不叫臭东西谁叫臭东西?”

  “兄弟......”

  还没等垃圾箱说完,邮箱就说:“兄弟?谁是你兄弟?你看我穿着一身绿制服,肚子里面装着一封封信件,上面贴着花花绿绿的邮票,多干净呀!你臭哄哄的,不配当我的邻居,快滚!”垃圾桶听得无话可说,只好在一边摇头。

  不知道哪一天,什么时候,邮箱发现垃圾桶不见了,他高兴极了。可是,这时有一个人走过来扔垃圾,一看说:“垃圾箱呢?不管了。”便把垃圾往地上一扔,走了。过来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走过来,说:“垃圾桶怎么不见了?不管了。”便也把垃圾扔在地上,走了。就这样,每来一个人就多一包垃圾,垃圾越来越多,埋住了邮箱的身体。邮箱也变的臭烘烘的,再也没人愿意把信放在这个邮箱里了。

  这时邮箱才知道:每人有每人的作用,不能只强调自己看不起别人。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6

  从前有一个渔夫,他每天都去大海里捞鱼。

  有一天,渔夫捞到了一个金币,有一扇门那么大,渔夫见了非常高兴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后非常高兴地说:”我要拿着这个金币去买金银珠宝!”渔夫听了连忙说:“不,万万不可啊。”因为,这枚金币是活的,渔夫想起金币说的话:“渔夫,我是这片大海的管理者,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可是你不能把我的身世告诉别人,更不能把我撕成两半,否则他(她)就会变成石头。你能答应我吗?”渔夫点了点头。所以渔夫不能把金币给妻子,她最爱把钱币撕成两半的.没想到妻子已经把金币撕成两半了。“不。”只听见渔夫尖叫。不久渔夫的妻子变成了石头,鱼夫把金币粘好了,跟金币说:“我违背了您的命令,您说出要求来,我会按照您的要求来做。”金币说:“你把我放回大海里吧.”渔夫把金币放回了大海里。也把妻子埋到了泥土里,并且立了一个石碑。渔夫继续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尊守诺言,否则你会受到因有的惩罚。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7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很久以前,动物王国决定办一所学校,以此提高动物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所学校招录了鸭子、兔子、老鹰和泥鳅,开设的课程有游泳、跑步、飞行和钻行,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动物能够掌握各种本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带来的各种变化。动物们到了学校之后,很快就通过了自己擅长的课程,但却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课程。于是学校中经常发现勤奋学习的动物在学习:鸭子在练习跑步,兔子在练习钻行,老鹰在练习游泳,泥鳅在练习飞行。虽然动物们很勤奋,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并最终发现没有学会别人擅长的课程,还由于缺乏练习的时间,把自己原本擅长的课程考砸了。

  不难看出这则寓言的寓意就是: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基础而展开。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潜能进行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每位教师都清楚,而且都只它是千真万确,但由于班级学生人数的猛增,要想达到因材施教的境界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就真的只能“独善其身”了吗?“因材施教”就真的不再具有教育意义了吗?

  虽然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学习个性,但在特定的群体中却有着相近与相似的学习个性,正是相近与相似的学习个性的存在,又为我们提供了师生共享课堂的思路。那就是,李校长提出的分层教学。随着分层教学的出现,我们就不用再适应所有的学生,而只需适应班级中具有不同学习潜能层次的学生群体。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它需要老师冷静的思考、冷静的分析,它需要老师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田,它需要老师聆听每位学生的心声,它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所以尽管在我们班级人数极大的情况下,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些,就不怕我们的学生人格不完美,身心不健康。有了这些还怕什么呢?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