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 > 会议方案 > 2016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2016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时间:2022-12-06

  喜迎元宵:日圆,月圆,团团圆圆!

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1

  一、XX年元宵节活动时间:XX年(正月十一)---(正月十五)

  二、XX年元宵节活动主题:红红火火新世纪、热热闹闹吃元宵

  三、活动方案:

  活动一:过年七天乐 元宵也快乐

  正常商品88折后满100元,棉鞋、棉服类5折、特价、削价品满200元,化妆品95折满100元(超市商品不打折满88元(参与会员卡积分),)送4.50元汤圆1包,满200元送2包,限单张小票,多买多送,以此类推,限量10××名。

  (黄白金、名烟酒、手机不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二:庆团圆吃元宵 开门见礼送红包

  活动期间,对每天进店前100名顾客免费分发红包,红包内有免费“元宵券”一张,顾客凭红包内元宵小票+满10元以上的购物小票,到服务台领取元宵。

  活动三: 正月十五元宵灯谜会 有奖灯谜猜!猜!猜!

  正月十一----正月十五期间,在各楼层均开辟悬挂灯谜,来新世纪的顾客无论是否购物,均可参与猜谜,凡猜中即有奖品一份,猜中谜底的顾客请到总服务台按编号对证领取奖品。

  游戏规则及兑奖办法:

  1.必须由本人将谜底贴于谜面之上。

  2.按编号对证确认后方可领取。

  3.凭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驾驶证等)登记后方可领取,每证限领3份。

  卖场内外装饰计划:

  1.元宵节灯谜会印刷灯谜条8000-10××0张

  2.跨路彩虹拱门1个(红红火火新世纪、热热闹闹吃元宵)

  3.灯谜会的布置:灯谜10××0条

  4.电视台、气象局广告

  5.手机短信(全县用户)

  6.彩色宣传单10××0份

  7.吊挂写真看板:一楼东、圆门、南门共3块

  8.超市布置元宵节的氛围

  9.超市布置“元宵美食街”

  10.条幅:①正月十五元宵灯谜会 有奖灯谜猜!猜!猜!②庆团圆吃元宵 开门见礼送红包③过年七天乐 元宵也快乐④热热闹闹吃元宵红红火火新世纪⑤我陪爸爸妈妈逛新世纪有奖征文大赛(正月初六始――正月二十止)

  11.活动看板:大看板2块,小看板12块,一拉宝10块

  12.一楼玻璃门贴红装饰

  以上为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2

  银装素裹,玉树琼花。我们在欢乐、祥和、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中,又迎来了“元宵节”。为了给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锦上添花,为了让小区业主在吃汤圆之余、赏花灯之际,增添节日情趣。家宁物业公司特举办“闹元宵 猜灯谜 赏焰火”联谊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20××年x月x日晚5:30

  二、活动地点:商务会馆乒乓球室

  三、活动方式:

  1、由小区业主自愿参加。

  2、猜谜与联谊活动同时进行,猜对灯谜或游戏中获胜者均可得到奖品一份。

  四、准备工作:

  1、准备灯谜50条,礼物80份,(x月x日前准备完毕)

  2、准备灯笼100个,挂在一期、二期路灯上(x月x日前准备完毕)

  3、用灯笼布置健美操室并刻字,准备灯笼4个,灯泡4个(x月x日前准备完毕)

  4、海报宣传两份(2月13日前准备完毕)

  5、广播宣传活动内容

  6、舞碟、歌碟

  以上为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3

  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这一份关于20××医院元宵节猜灯谜策划方案,感谢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提供。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丰富广大职工文化生活,活跃节日气氛,展现医务工作者风采,以增强医院职工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工会文化氛围,让广大职工欢度一个温馨、愉悦、宽松的元宵佳节,经医院工会委员会研究决定,组织一次“庆元宵•猜灯谜”文化活动,拟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猜灯谜、庆元宵

  二、活动时间:20XX年2月21日(星期四)16:30

  三、活动地点:门诊四楼体检中心

  四、活动准备:

  1、2月21日前,邵洲杰负责收集各种灯谜,徐芳准备奖励职工的小礼品。

  2、场地布置:2月21日下午,邵洲杰协调体检中心和总务科场地问题,悬挂好元宵节灯笼;并且在四周拉上红丝带(初步),将灯谜吊在上面;活动期间张弛负责播放节日音乐,渲染气氛。

  3、2月21日16:30分,医院工会负责组织猜谜活动,包括人员通知,谜底核对、奖品发放及宣传拍摄等;团委负责维持活动期间的秩序。

  五、活动规则:

  1、猜谜活动,必须是现场猜谜,不得将谜面揭下带离活动场地。

  2、每个猜谜者猜一个灯谜,必须先到指定兑奖处核对谜底,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回收谜面,如果未答对将谜面继续挂回原处,工作人员将答对谜面者的姓名和所在工会进行登记,方可颁发奖品。

  3、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参与活动,每人次限猜二条。

  4、谜语共200条(准备250条)

  第1-50条灯谜到一号兑奖桌核对答案(工作人员2人),第151-200条灯谜到二号兑奖桌核对答案(工作人员2人),第201-250条灯谜到三号兑奖桌核对答案(工作人员2人)。第351-400条灯谜到四号兑奖桌核对答案(工作人员2人)

  5、奖项设置:

  共设置奖品200份,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奖品兑完,活动结束。

  六、活动注意事项:

  1、猜谜要有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2、谜底猜出后,把谜面取下,到指定兑奖处核对答案,如未答对请将谜面挂回原处。

  3、对答案要排队守秩序,违反者取消猜谜资格

  七、活动费用预算:

  1、元宵大灯笼4只,

  2、红丝带两盘,

  3、礼品200份,

  4、A4粉红纸张

  合计费用:约 元左右。

  【延伸阅读】

  灯谜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族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汉族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汉族民间十分流行。

  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廋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廋辞”和“隐语”,就是中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武林记事·灯品》中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1]

  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谜语》古称“隐语”,“廋辞”。今通常指汉族民间谜语。中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 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他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阐述。

  在灯谜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时代是人类文化发生的时代,而所有文化的发生都源自于人类的问题意识。

  汉族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民间谜语属于事物谜。民间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灯谜主要着眼于猜射对象的名称,主要运用别解手法。民间谜语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极大多数都是事和物,如动物、植物、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灯谜的谜底范围更广,从字谜、成语、诗词、各种用语,到事物、事件等皆可入谜。民间谜语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

  称作儿童谜语。而“灯谜”的规则比较严格,文学特征也比较强,因而猜射难度也比较大,需要一定的学识水平,因而对成年人来说,更有趣味。自古以来,谜语由于其谜体不同,所以在各朝代的名称亦有所变化。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廋辞”;在汉时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时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时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时叫“独脚虎”、“谜韵”;在明时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时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

  以上为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4

  还有几天就要到元宵节了,为了迎接元宵佳节,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增进业主间及业主与管理处之间的交流,举办“猜灯谜”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 活动时间:20××年2月22日18:30~20:30

  二、 活动地点:一期小区中轴线

  三、 组织单位:XX花园管理处

  四、 参与人员:小区业主、住户

  五、 活动内容:猜灯谜活动,猜出谜底者将获得精美奖品。

  六、人员具体分工:

  1、管理组

  (1)整个活动协调由A负责,B协助。

  (2)负责采购活动物资。

  (2)兑奖处一期北门岗旁,18点前将兑奖处所用大班桌及奖品摆放到位。

  (3)C、D、E、F负责现场布置工作(挂灯谜、兑奖台的布置等),G、H负

  责对购买水果清洗、饮水机、一次性纸杯等物品的摆放,18点前布置完毕;

  (4)现场煮元宵(7B架空层):I/J/K共3人;

  (5)

  (6)全体工作人员统一穿制服、工服;

  活动结束后,协调保洁员清理现场。

  2、维修组 L负责现场音响、灯光安装,协助做好场地布置工作(悬挂横幅、饰品、灯笼),并播放音乐吸引人气。

  3、安管队

  (1)M负责当天活动的安全防范、现场秩序、现场布置工作。提前清理2栋前面、15栋后面的车停放,引导路面行车路线。

  (2)18:10开始,2名安管员(N、O)在兑奖处旁充气球,免费发放给参加活动的小朋友。

  (3)协助综合组中途灯谜的悬挂

  4、保洁员:(安排2名保洁员保洁)

  (1) 保洁员要及时清理游戏现场的`垃圾,保持场地清洁。 5、兑奖处:

  (1)备一空纸箱,工作人员(ABC)负责颁发奖品(兑奖后要将灯谜条撕碎)。

  (2)猜对灯谜者可兑换奖品(1张灯谜条兑换1份奖品),猜错的灯谜回收备用。

  (3)在桌子前贴上“兑奖处”字样的红纸。 七、兑奖

  猜对谜底1张可兑换奖品1份。奖品包括圆珠笔、铅笔刨、彩色便签本、小卡通笔记本、橡皮擦、荧光笔、修正液、自动铅笔、大书皮等。

  六、资源需求

  1、人力需求: 30 人

  2、设施设备:音响器材一套、话筒两个

  七、注意事项

  1、活动前保持现场地面干净;

  2、灯谜分批悬挂,已预防后来参加活动人员无法获取灯谜

  3、维持好现场秩序,防止以外发生;同时准备创可贴、碘酒等药品;

  

  以上为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5

  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拉近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距离,雅生活熹玥分会、熹玥物业管理公司拟于20××年3月5日举行以“庆元宵·猜灯谜”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相关事宜如下:

  一、活动时间:20××年3月5日(星期四)15:00-17:00

  二、活动地点:熹玥社区会所

  三、参与方式:

  1.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3月3日17:00

  2. 报名方式:致电或亲临客服中心前台报名

  3. 凡参与此次活动的业户均可现场品尝汤圆、水果

  4. 猜灯谜、玩游戏可获精美礼品及参与抽奖

  四、猜灯谜、玩游戏规则:

  Ÿ 每户业主限领取2张兑奖券

  Ÿ 答对一个灯谜换一个印花及通过玩游戏获取印花

  Ÿ 通过获得的印花数量兑换礼品

  ※现场兑奖及抽奖

  

  以上为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全文内容,如《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20××年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