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节日作文 > 端午节 > 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时间:2025-08-13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篇1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爱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这天早上,妈妈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后第一场雨时才能扔掉。妈妈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以上为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炸糖糕,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据说端午节跟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端午节,我们家过得可有趣了。一般人总是在家里呆巴巴地包粽子,我觉得单纯地包啊包真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今年的端午节,我左思右想,突然计上心头,何不来个粽子创作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招呼过来。包粽子比赛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起来,有的包成个饭团,有的包成个寿司,有的东边破一个洞有的,西边破一个洞,有的包成了标志粽子??这是我的杰作。所有的粽子都是我们小孩子包的,跟大人们没有一点关系。

  包完了就开始蒸。 粽子蒸好了,妈妈过来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你先尝一个。”我拿出了一个自己包的粽子对妈妈说:“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爱,给了我幸福!”妈妈高兴得眼睛湿润了。爸爸走过来,对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大家都很棒!今后,你们要多做家务,多帮帮你们的妈妈!”

  这个端午节上,我学会了包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以上为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篇3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就是一位诗人,此时也就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就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此时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此时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十分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好处。

  以上为端午节的美好瞬间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端午节的美好瞬间》全文内容,如《端午节的美好瞬间》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端午节的美好瞬间》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端午节的美好瞬间》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