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征文怎么写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很是熟悉吧,征文要求文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
父亲节征文怎么写 篇1
父亲主宰了我二十年的生活轨迹,原以为,二十年也最多二十年,但是,当又一个二十年也快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二十岁之前父亲主持着你的人生事务,那么二十岁之后,他的主持就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你可以终止一段生活方式,但是你终止不了,他给你决定的方向,和这个方向环环相接的必然;更终止不了,他在你大脑里植下的观念对你的意志无穷的控制。
我出生之前,父母已经有了一对人见人爱的儿女,因为三代独子,父亲决定生下我,因为预测,我是一个男孩,所以,哥哥十岁的时候,我被当作是家里又一个男孩子迎接到了这个世界。……
在自己也人到中年之后,我常想,也许35岁,在对哥哥姐姐的养育经验的总结之后,父亲渴望我的到来,应该是更有一种培养的信心了.所以,我的求学过程,也似乎比哥哥姐姐更多地加入了作为一个父亲的设计痕迹.
父亲是学的是农业机械的.小时候,家里的存书很多,但都是自然科学类的,基本没有文科书籍.马列著作也没有.哥哥姐姐的少年儿童时期,没有期刊杂志,到了我认字之后,父亲似乎为了弥补那时的失落,每一年都会给我订好几份期刊杂志.记得最早有过动脑筋爷爷之类,后来也多是少年科学,科学画报之类.初中的时候,厚厚的非学校教育的力学书籍,他就开始指导我读.
他反对我读小说,尽管姐姐枕边总是有当时最流行的小说,父亲的眼光,总是严厉地阻止我去触摸.一段时间热爱文学的姐姐,成了父母亲用来教育我的反面教材.父亲一次次用他的鼓励告诉我:你可以学好理科,因为你聪明.你姐姐不行,文科都学不好.都是小说看多了.
所以,高二分班的时候,尽管很多人都可惜我选择理科的时候,我还是按父亲的意志,选择了理科.在听说雷(我们小学一年级同学到高二)一个智力让我敬佩的男生,竟然选择了文科(一直很多情地认为他是坚信了我应该读文,才这样毅然放弃了理)的时候,犹豫中,我找到班主任,姐姐同学的丈夫,想做一点点努力的,听他说:你父亲关照过了你改文科,是必须经过他亲口表达的。
于是,就收回了瞬间的感动,而且立刻就为父亲对我的信任而沾沾自喜了。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和雷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毕业时接到他托人递过来的留言本,我至今记得,那个上午,阳光下的窗台,让我少年的心情忧伤着却坚定的竖起理智的冰冷。多少年以后,听说他娶了和我一起在学校社团里好有一拼的那个女孩,心里涌动的还是感动。
……第一次高考失败了,那个故事,在去年的此刻,我苦涩地回忆过。失败的反思,让我一次次想对抗父亲的安排,我决定参加工作,坚决不考第二次。像姐姐一样,走业余文学的路子。但是,父亲不允许。他堵在家门口,不允许我参加招干招工考试的表情,至今清晰可见。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补习。大学,是你应该的也是唯一的出路!父亲的声音,现在还在耳边响起,但是再响起的时候,每一次都让我,泪流满面。
以上为父亲节征文怎么写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父亲节征文怎么写 篇2
前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深圳的夏天总是高温而多雨,让人莫名的多了几份烦躁,几近不惑之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自己再次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而今,自己已身为人夫、身为人父多年,站在另一个角度来重读这篇文章,更能真正的体会到当年朱自清的用意和心情,父爱之大大过山,过后,内心总有一股隐隐的触动,总想自己应该写点什么, 现正逢父亲节及老父来深,看见父亲日见衰老的身影,不禁为自己远在深圳而不能朝夕尽孝而倍感伤怀,现潦做此文,以表寸心,祝福全天下的父母身体安康,多福多寿。同时,也让自己烦躁的心情得以片刻的宁静。
再读《背影》感恩父爱
周五一早,洗刷完毕后我就匆忙的出门坐车向火车站奔去,父亲所乘坐的火车8点45左右就能抵达火车站,其实父亲并不是第一次来深圳,印象中的父亲身体比较硬朗,且方向感也极好,尽管他一再坚持不让我请假去车站接他,但我始终还是方心不下让他自己从火车站搭车回莲塘,毕竟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因为正是上班高峰期,路上车多,塞得很死,等公交晃到车站后已是9:10分了。
一到火车站东出口处,发现只有零星的旅客或背着或拖着行囊走了出来,我心急如焚的向出口深处跑去,找了一圈却没能碰上他,正当我再次要跑出出口外时,突然在前面不远的拐角处出现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从后面看去,他头发花白、两鬓如霜,穿着十分简朴,上身是一件灰白条文相间的运动衫,下身穿了一条西裤,脚上一双凉皮鞋,右肩上压着一副担子,从那弧型的背影中可以判断那副担子一定很沉,不用说我也知道那副沉重的担子里装的是什么,“爹”,可能是太小声了,也可能是父亲太专注他肩上的担子,总之他没听见,我再大声的叫了一声,这次听到了,他回头见是我便放下了肩膀上的担子,显得很高兴,也很惊讶”,不是叫你去上班不用来接我吗”?父亲问我,“爹,没事的,今天周五,公司也没什么事,不是叫你不要带任何东西来吗,深圳这边什么都有的买,你怎么又担了一担”,说话间已到了父亲近前,就在与父亲近距离相对时,突然觉得鼻子有些酸,感觉父亲比一年前见到时老了许多,也消瘦不少,满脸的皱纹纵横交辍,眼睛下陷得厉害,显然是昨晚在火车上没睡,“叫你买张卧铺票你就是不听”, “没事,回你家睡一觉就恢复了”,说着,他又准备挑起担子往出站口走,我赶紧过去抢着扁担,“爹,让我来吧”, “不用你来,不重,就是给你带了些你爱吃的东乡米粉和一些自己晒的萝卜干,还有给茹茹买的衣服和鞋子,再说你从小就没挑过东西”,说话间,父亲已挑起担子出了出站口,看着父亲弧型的背影我的喉结一阵抽缩,眼睛渐渐的模糊起来,天下父爱皆大同,朦胧间像是回到了朱自清老先生的那个年代,那个让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并从此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人的的背影。
再次拜读朱先生的《背影》已经是20多年后了,其实也就是上个周六下午的事,因为父亲要从江西老家来深圳小住一阵,我便将以前他住过的房间的衣柜及书柜整理一下,不想从一摞书中找到了一本朱自清先生的《朱自清散文选集》,对于他的散文,其实也看过一些,不过,印象最深的就数《背影》了,窗外正下着暴雨,屋内很闷热,妻正带着女儿一起看童话小说《草房子》,说实话,这种烦躁的`天气加上浮燥的心情本来真的很不适合看散文的,害怕亵渎了意境美妙的好文章,尤其是大师门的佳作,然而,细细品味下,又一次的被朱先生文字的真诚和淡泊所感动,越发觉得自己过去对这篇佳作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
记得学习《背影》这篇文章还是在20多年前的初中时代----那个时候自己还是懵懂状态的少年,不经世事的孩子,对文章的真情从未有怎样的透彻和深入。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勉强懂得了父子之爱是伟大、无私、深沉的。而今自己已身为人夫、身为人父多年,处在另一个角度来读这篇文章,才真正懂得了当年朱自清的用意和那种愧疚的心情。《背影》中作者对自己肥胖的父亲在行动(上、下铁路站台)极为不便时却仍然坚持要为他穿越站台买橘子的过程做了十分细微的描写。那个时候,朱自清已然是二十岁的成年人了,但是在父亲的眼里,他仍然是个孩子,需要关照的孩子。通过数句平淡朴实的对话,作者将父亲那种不能时时刻刻陪在儿子身边关心关照他却又极力想要时时刻刻关照他的复杂心里可以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父亲的爱总是那么无微不至,总是那么牵肠挂肚。也许当你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时,你总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不会产生《背影》式的心灵中最为深处的触动。正是如此,朱自清情不自禁地抓住买橘子这个细节特意进行了描写,那一招一式的动作清晰明了,使人难以忘怀,也使作者三次泪盈满眶,整篇文章句句朴实,却暖人心,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之心,体贴之意。细细品味之下不难发现自己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父亲退休前曾是一名中学校长,他育人无数,可以说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父亲应该算是博学多才,吹、拉、弹、唱,写字、画画,样样优秀,年轻时还写过剧本,听说他的一部话剧当年还在上饶市话剧团演出过,父亲为人耿直,脾气温和,从不与人结怨,孩提时代,家中兄妹五人,加上父亲、母亲及爷爷、奶奶一家九口,爷爷奶奶年龄很大(听说爷爷四十多岁时才有了父亲),母亲又长年生病,我们又都还小,所以一家九口人的生活重担完全由父亲一人承担,生活自然很拮据,可在我的印象中我们一家人生活的很快乐,兄妹团结、父慈母爱,我在家中排行老四,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自小身体不太好,所以家人都宠着我,不让我做一点家务,以至于现在自己连最起码的炒菜做饭都不会(成家后都是妻子一人在承担绝大多数的家务,还要上班,甚是辛苦,在此说一声,妻,辛苦了),父亲很孝敬爷爷奶奶,很小的时候就老听奶奶唠叨,说是她耽误了父亲,据她回忆,父亲曾经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外出从政,在那个挣工分的时代,如果父亲在家门口的学校做老师一来可以帮忙打理家中农活,二来也可以与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不用分开,所以爷爷奶奶找上外公外婆,四位老人死活不让父亲外出(当时要调他前往抚州市教育局),后来父亲放弃了机会留在了小县城,这一留就是几十年,可是父亲对此从没有过怨言,并告诫我们兄妹几人一定要孝敬老人,尊重师长,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普通的人民教师。但却也是我心中最敬重的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就一直秉承的传统博爱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继续传承。但愿普天下每一位儿女心灵深处都留有一方净土,珍藏那份属于你自己的那个独特的背影,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光阴和学习机会,努力上进,孝敬父母长者,体恤幼小,切勿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才觉得后悔和痛惜。
以上为父亲节征文怎么写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父亲节征文怎么写 篇3
说真的,我实在没有办法像一个正常的孩子去描写自己的父亲。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父亲在我的心里并不是伟大,他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他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但是这些已经足矣。因为他是我唯一且平凡的父亲。
小时候父亲这个词汇接触得比较多。每每接触到这个词藻,我就会花费过多的笔墨去描写父亲的外貌与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夸张的文字,然后满腹经纶的样子在讲台上朗读这篇浮夸的文章。但是无意外都获得了最响亮的掌声,在文章中老师经常叫我用平凡的事情说出父亲的伟大。是的,我照做了,甚至于用名人的故事照搬上去。这有些自欺欺人,我的父亲一点也不伟大。在我的人生里,他也不严厉,有些过度的溺爱。但是我依然觉得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我不会有第二个父亲,我尽可能的在这篇作文上描写出最真实的父亲。因为这次我不用再描写父亲如何如何的伟大,如何如何的苍老。没有老师的“熏陶”写出来的作文或许并不好看,但是很真实吧。父亲给予我的`爱很少很少,相处的时间也很少,但是我依然感受得到他的溺爱。溺爱是个贬义词,但是在我记忆里父亲的溺爱是美好的,就像是垃圾回收,就算不起眼也有很大的作用。只要是我想要的,我的父亲会尽力的给予我,但是就是因为我父亲给予我得太多,我也不敢奢求太多。父亲在全方位都很好,但是对于我的母亲,他的做法让我厌恶却不曾怪他,他喜欢殴打母亲。在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喜欢打母亲,两个人应该和谐相处的。但是逐渐的我发现了,这是不可能的,人与人之间你靠的距离越近,越会发现你和他的距离越远。现实没有梦幻中的那么美好。记得有一段时间,父亲扬言要杀了母亲。我是从小住校的孩子,我并不明白这是这么回事。也无力去管了,父亲在我的潜意识里是个残暴却溺爱的人。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却是个百分之百的父亲。母亲和父亲离了婚,我始终没有流下一滴泪,我明白,我的乞求换来的只是父亲和母亲更多的争吵。后来我跟着母亲,父亲这个词汇渐渐得就生疏了。我一再考虑要不要写关于父亲的作文,我很少写父亲,或者几乎不写。我知道我无法再用多么华丽的词藻来堆积父亲的形象。父亲给予了我很多东西,可惜他永远也不知道再多的东西也没有家重要。我一再的告诉自己学会体谅父亲,他始终是我的父亲。其实我的父亲一点也不伟大,我翻出那些小时候的文章,一个字一个字的堆砌现在看来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对我父亲说我决定以后去读艺术学校弄音乐什么的,或者去读师范,当作家。父亲点点头,他只会问,需要多少钱。我知道要是父亲说,离家远不远,学校怎么样。这些关心的话今天父亲和母亲也就不会这样了。我父亲是对我溺爱的,但仅仅表达在金钱上。父亲是个木讷的人,也是个聪明的人。对于亲情他是个只会用机械表达的人。
我不曾怪过父亲,我父亲不伟大,但是他依旧是我的父亲,他已经尽全力,怪只能怪我们不懂得他的关心罢了。那些堆积的词藻就让它们停留在过去。其实,父亲一点也不伟大。
以上为父亲节征文怎么写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父亲节征文怎么写》全文内容,如《父亲节征文怎么写》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父亲节征文怎么写》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父亲节征文怎么写》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