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自然作文 > 景色 > 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时间:2024-04-25

  导语:河南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大城市,在河南的领域里,有非常多的风景。

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1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

  河南也是我国农业生产基地,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89亿斤,今年上半年,河南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1%、7。6%、10。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夏粮总产达613亿斤,连续6年实现增长,占全国夏粮总产的四分之一。

  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和陇海铁路、两大高速公路干线京珠和连霍公路都交汇于此。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中转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河南省内已建成郑州、洛阳和南阳三个民用机场。20××年全省高速通车总里程4841公里,位居全国第1位。

  以上为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2

  河南,简称“豫”,省会是郑州。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918万人,居全国第一。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少林寺、龙门石窟、黄帝故里、清明上河园、殷墟和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石人山、鸡公山是河南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

  河南还有很多名优特产品,罗店麦草画、商丘宋绣、开封汴绣、道口烧鸡、南阳黄牛、南阳玉、原阳大米、新郑大枣、开封西瓜、杞县及中牟大蒜、信阳毛尖、西华逍遥胡辣汤、信阳板栗、信阳板鸭、洛阳樱桃、洛阳牡丹、洛阳牡丹燕菜、郑州蜜桃、南阳月季、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济源薄皮核桃、林县山楂、内乡山茱萸、西峡琥珀、西峡香菇、洛阳牡丹、民权葡萄、永城辣椒、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怀药等,都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以上为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漯河,她在河南省的中部,这里空气新鲜,景色优美。

  我的家乡有两条美丽的河流,一条叫做沙河,一条叫做里河,河上有许多大桥,一座座大桥,象一条条美丽的彩虹,夜晚,一个个彩灯照着她们,显得更加美丽迷人。河边公园里,绿草茵茵,一年四季常有鲜花盛开,一棵棵形态各异的大树像一个个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河边,守卫着我们。

  到了春季,大片的油菜花开了,象一块块黄地毯,铺在河边,到了夏季,天天渐渐的暖和了,人们都到河里去游泳,清清的河水真凉爽呀。秋季来了,玉米、苹果……都成熟了,一片丰收的景象。

  你看,我的家乡美吧,要是你到我的家乡来,我来当导游吧!

  以上为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4

  “五一”假期爸爸和妈妈带我去河南石人山玩。

  我们进了山门来到九曲瀑布和黑龙潭,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像一个又圆又亮的大镜子。我把手伸进去摸了摸水,水冰冰凉凉,潭里面有五光十色的石头,山上有瀑布流下的痕迹,说明九曲瀑布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很古老了。我看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感受到了瀑布的美。

  走过九曲瀑布和黑龙潭,我们来到险恶的青龙背。青龙背这边就是山,那边就是悬崖峭壁。我扶着拦杆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向上面看朦朦的雾把阳光挡的严严实实,我向下面看,万丈深渊。我很害怕,担心会掉下来,我不敢再向下看了。悬在半空的青龙背真险恶,一不小心掉下去就要粉身碎骨。我站在青龙背的龙头上向远处看,一座高山连着一座高山,真像一条青龙在半空中飞舞。

  石人山有很多风景,但我认为青龙背就是石人山最好玩的地方,走出山门我们再看石人山,真雄壮啊!

  以上为写河南风景的作文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写河南风景的作文》全文内容,如《写河南风景的作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写河南风景的作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写河南风景的作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