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以下是佳文整理收集的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本文有助于您打开《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写作的思路,助您写好《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1
什么是家风?简老师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面貌。我的亲人都是朴实的农村人,他们写不出像《朱子家训》这样的长篇大论,他们更多的是用言行默默影地影响着子女。
成长路上,家人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大妈——刘会芬。我大妈刘会芬是村干部,在村里,她是一个非常负责的好干部;在家里,她是一个女汉子。自从我大爹向贤柱骨折之后,我大妈就独自撑起了这个家。
寒假的一天,我去大妈家玩,帮大妈干家务。因为大妈家刚修了新房子,所以有很多东西还在老屋,要搬过来。大妈没请人帮忙,就一个人搬。她背着一个大背篓,背篓里放着一个大箱子,箱子里装满了东西。一只手上抱着一大捆柴火,另外一只手上还拿着一棵白菜。我对大妈说:“大妈,我帮你拿菜和柴火吧!”大妈说:“格格,这个柴火很沉,你拿不动,还是我拿吧!”我也毫不示弱的说:“大妈,你可别小瞧我哟!”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大妈只好把柴火给我说:“你小心点拿,拿不动了就休息会儿吧!”我抱起柴火,是有点沉,不过我还是毫不示弱的在心里对自己说:“向格格加油,你可以的,相信自己!”然后,我就和大妈一起回到了大妈的新房子。大妈对我说:“格格你真棒!”听了大妈的话,我心里乐滋滋的,她哪里知道,我的勤快是跟她学的呢。
自从大爹病了之后,大妈家里就一直缺人手。忙进忙出都是大妈一个人。但,不管你什么时候到她家里来参观,都会发现这个家是干净整洁的,仿佛从来没有凌乱的时候。大妈家的菜园子里的菜,每棵都被侍弄的极好,又大又新鲜,从来没有被蚊虫叮咬过的痕迹。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大妈的勤劳的付出啊。
除了勤劳,我的大妈也是一个爱学习钻研的人。她烧的一手好菜,做的一手好鞋,也特别爱看书。我爸爸给我买的《红楼梦》,我看完了就借给大妈看,大妈非常高兴,看的津津有味,着迷了。有一次,大妈边做饭边看报纸,看得着迷了,结果菜糊了!我大叫一声‘大妈,菜糊了”她才回过神来。有段一时间,村里流行绣十字绣,大妈看了看,跟着年轻人学着绣,不久就学会了,然后我就看见了大妈家里挂起了一幅幅她自己绣的《家和万事兴》。
看着大妈,我心里默默的说:“我长大了,也要向大妈学习,做一个既勤劳又爱看书的人!”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2
我出生在沁县的一个山村,村里几乎全是裴姓,少有的几家外姓也是近几十年迁来的。小时候时常听祖辈们说起我们村的来头,大约是明末清初时,村里的先祖(兄弟二人)从闻喜县的裴柏村迁居至此,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现已成为一个有着上千口人的村落。朝代在更替,世事在变迁,村容村貌在变化,却始终有一些东西不变,那就是家训的传承。
“重教务学,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训的核心内容。父亲便是裴氏家训的忠实传承者,记忆深处,父亲常拿着《裴氏世谱》之类的书给我读,“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两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世不乏人”,每每读起,语气里总是充满无限的自豪,双眼也充满希冀的望着我,仿佛在告诉我要继承祖训,好好学习,努力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一般。
如今,我步入社会了,终究是没能成为栋梁,甚至连点小小的成就也还没有,但是父亲那谆谆的教诲,那希冀的眼神,那无私的付出,那份家国情怀,却时时激励着我,即便在困顿的生活中也不要放弃学习、放弃坚守的做人准则,所以三十年的潜移默化我从父亲身上汲取到了善良、坚韧、务实的品格,虽然灵气不足,但也凭借着这些朴素的品质在社会上立了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成熟,父亲逐渐老去,然而对他的崇拜与敬重并未减少,即使他老境颓唐,在我心里仍然是顶天立地的顶梁柱,是我精神世界的有力支撑。
小时候,我是家中的混世魔王,因为排行最小,所以不免多得些宠爱与忍让,便养成了小时候跋扈的个性,与哥哥姐姐挑衅,与妈妈顶嘴,不服管教,蛮不讲理,然而对于父亲,却从来没有过一丝忤逆,除了父亲与生俱来的威严,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从我很小就给我讲道理,把我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镇压”。记忆中每次与母亲顶嘴将母亲气极之后,父亲都会在过后将我揽在怀中,将事情的经过重新捋一遍,并指出哪些地方是我不对,哪些地方母亲也有欠妥之处,并告诫我说母亲作为生我养我的人,是最疼爱我的人、是最不容易的人、是我最应该尊敬的人,并告诉我当自己内心有什么想法是要如何去与家人沟通,而不是一味的用撒泼耍赖的方式获得关注。尽管在成长中改掉那些不好的个性是缓慢的过程,但父亲教诲我的话语却时常在我耳边响起,对我自省的起到了极其大的作用。
真正让我理解了为人子女的责任和意义的,是在我的祖母生病后。父亲是家中长子,在那个长兄如父的年代,父亲不仅在生活中照顾叔叔姑姑们,在精神上对他们也是如祖父般的存在,因此在祖父去世留下年迈的祖母后,就毅然将祖母接到家中照顾。后来,祖母生病,从需要搀扶到卧床不起,将近6年的时光,都是父亲日日陪伴。那些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都发家致富了,父亲因为不放心祖母,一直守在家中,到后来祖母不能动了他亲自喂饭,一日三餐,从不嫌烦,即便在农忙时也要扶着祖母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透透气,那时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在放假时总会帮忙给祖母喂饭、帮她梳洗、扶她出门、陪她解闷,看着垂垂老矣的祖母,我的心里渐渐产生了对母亲的无限理解与无比依恋。看着父亲伺候祖母的情形,我的内心更加明白作为子女这个角色,应该怎样与父母相处,孝道在那时深深的植入我的血液。也就在那几年,我似乎长大懂事了许多。
那些年,正值世纪之交,社会的变革已如火如荼,父亲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决心送我们几个去城里读书,他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所以卖掉了家里几十棵大树凑了一千多元将我们送到城里的学校,从乡村到县城有诸多的不适应,开销也多了好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然而关于我们学习上他却从来不吝啬。依稀记得有一天,父亲回到我们在县城租住的破窑洞里,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崭新的《现代汉语大词典》说是送给我们的礼物,我当时翻着那本有生以来最后的书,心中感到无比的神奇,我摩挲着质地坚硬的书皮前后翻看,书价赫然标着90元,那时的90元对我家来说可是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可遏止的激动与感动涌上心头,那时的自己就在心里发誓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都对不起这本大辞典。如今,词典的书皮已经被我们翻得烂掉了,我却依然将它保存在书柜中,因为那本词典上承载着父亲对我们的希冀、充满着父亲对知识的敬重,寄托着父亲希望我们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苦心。
别看父亲一辈子在农村,但其实他也是有大志向的。父亲高中毕业后,因为正值文革取消高考,便回村当了村干部,由于那时村里没有几个有文化的人,所以高考恢复后乡镇府以村里不能缺了村干部为由没有推荐他去上大学,这也成为他一辈子心里的痛。然而父亲并没有消沉,除了照顾家庭,还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奔走。村民有矛盾他出面解决,村民有困难他想办法帮助,半生精力为村里奔走呼号,如今他已年过花甲,虽然无力再参与村事,却仍然心系天下,不忘关心国家大事,时刻关注新闻,心情时常随着国家大事而浮沉,也是可爱至极。
这就是我的老父亲,大爱无言的老父亲,他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的言传身教对我们是深刻的。我也会将他对我们的影响传承下去,让我的子女感受到那一代人特有的积极与坚韧!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是每个家庭的环境、氛围、理念不同,有的讲究勤劳节俭,有的崇尚奋斗拼搏,有的不言不语践行言传身教……你好奇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吗?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妈妈从小教导我要尊老爱幼。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说人的一生谁也避免不了两个时期:在年幼时需要悉心照顾和引导,在年老时需要关爱与扶助。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到儿童时代,到青壮年时代,到耄耋老人,都会老。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可是很多老人成了空巢老人,他们可能不缺钱花,但是得不到应有的陪伴与照顾。我奶奶觉得城里不习惯,觉得乡下空气好,还可以养鸡养鸭养鹅,喜欢住乡下。因此一有空我和爸爸妈妈就会回去看她,给她做她爱吃的菜,给她包饺子,陪她聊天,听她回忆和讲述她的故事。我们也会把她接到城里,带她去看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长城,去香港澳门。作为炎黄子孙,我觉得我有义务把尊老爱幼继承下来,传承下去。爸爸妈妈孝顺爷爷奶奶,我孝顺爸爸妈妈,薪火相传。
老子说“轻诺必寡信”,韩非子说“小信成则大信立”,爸爸从小对我循循善诱,让我认识到做人必须恪守诚信,男子汉说话必须一言九鼎,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他说诺不轻许,才不容易负人。就是说不要随随便便答应别人什么,否则一旦自己做不到就会导致失信于人。答应帮别人忙也好,约人谈合作也罢,应允了一定要说到做到。我还小,体会不到那种大人之间一诺千金的感觉,所以爸爸要求我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按时起床、准时上下学,他说守时也是诚信的一种表现。他还要求我答应别人的要求一定兑现,记得刚进一年级那会儿,我们班邓思雨特别爱吃棒棒糖,有一天我鬼使神差就答应给她买,可说完没多久就忘了。直到有一天我爸接我放学,邓思雨就找我爸说起这事,然后我爸回家就严厉地要求我从自己的储钱罐里拿钱买两个棒棒糖给邓思雨兑现我许下的承诺,从那以后我就不太敢随便答应同学事了,因为我怕我忘了或者兑现不了。不过通过这件事我也知道了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一定不能轻易许诺,而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当然也可能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的情况,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及时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道歉,人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宪法”,神圣而庄严,它指引着我们,警诫着我们,约束着我们,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4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厅里,端端正正的挂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每看到这十个大字,心里总是有所感悟。爷爷说要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它会使我受益匪浅。
步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像个巨大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到了初三以后这样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初三的我们不再像小学时候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温暖的被窝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们更怕冬天的来临,寒风像个怨妇一样在我们的耳旁嘶吼着、咆哮着,它告诉我们你只能前进,尽管这样的学习很艰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为明天铺上一条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闭上眼睛,脑海里像电影一样倒带重放,记得前一段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下降的很快,老师问我原因,我也答不上来,自己独自去好好思考。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爷爷问了我情况,我便如实的回答了。爷爷听完慈祥的笑了。爷爷说:“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没有认真,对吧?”我看着爷爷点了点头。“怎么回事,你能告诉爷爷么?”我低着头说:“其实我最近很累的,每天要完成功课很晚。”爷爷听完后,便指向大厅上那几个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呆呆地望了它许久,爷爷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幅毛笔字挂在这里么?”我摇了摇头。爷爷说:“这里的故事可多呢!”我便趴在桌子上听爷爷讲里面的含义。
爷爷说这个家风被传承了几十年,在他小的时候,老爷爷就告诉过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过蜂林,一味的退缩你就永远达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积累经验,去体会生活的美好呢。听爷爷讲到他们过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顿时茅塞顿开,我开始拿起英语书,认真地拼写单词,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回味爷爷说的每一句话。学习的动力也就回来了,好像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次模拟考之后,英语成绩也提升到以前的样子了。
家风伴我成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会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吃苦是我们的美德,因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它会给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报。家风牢记我心。也会伴随着我一直传承下去。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5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我家也有家法。妈妈经常会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教我们一些日常的生活知识。而最常教育我们如何勤俭节约。
小时候看到妈妈总是把洗完衣服的水倒在大桶里,我总是不解妈妈为什么这么做。后来才知道妈妈把这些水用来拖地和冲洗厕所。妈妈说这叫节约用水。
小时候我和妹妹吃饭的时候总是不小心把饭粒掉在地上和餐桌上面。有一次妈妈严厉地对我们说:“你们俩把桌上和地上的饭粒收拾干净”。在妈妈的吆喝下我俩乖乖把饭粒收拾干净。妈妈还说以后如果再这样,就罚写《悯农》十次,还要背诵其中的意思给她听。经过了这一次我俩再也不敢把饭粒乱丟,还把碗里的饭吃得一粒也不剩。妈妈说节约粮食是最基本的,我们必须做的。
每次我放学回来,妈妈会让我们先把作业完成。她说作为一名学生作业是你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完成后她会让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总会教育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学习也一样,只有努力学习才会有好成绩。现在我们不用妈妈督促,回家都会自己完成作业。
正是妈妈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了我们,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节约,什么是责任,妈妈教育的这些好家风会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6
家风,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家风,就像一缕阳光,带给我们温暖;家风,就像一面镜子,纠正我们的错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一直都在伴着我们成长。
我们家的家风,便是独立自主。从小,父母便教导我什么事都要独立。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饭店吃饭。席间,上了一份手抓饼,弄得我一手油乎乎的,十分不舒服。便问妈妈要纸擦手。妈妈让我去问服务员阿姨拿,我便哭闹着缠着妈妈让她帮我要。妈妈也不答应,我大声哭喊,引的同桌的大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我,妈妈无奈地笑了笑。我本以为她这样就会帮我拿的,没想到的是,她对大人们说:“这孩子就是这样,我可不能惯坏了他。”我只好硬着头皮,哭着向服务员阿姨借纸。阿姨安慰了我几句。我忽然明白,原来与陌生人沟通这么简单呀!经历了这件事情,我也大致学会了独立自主。
现在的我,已步入了小学六年级,即将进行小升初的考试。自主独立这种好的习惯一直影响着我。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日常行为,我都可以做到自主、独立。学习时自己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复习预习。在生活方面,问路、要纸,这些都“不在话下”,甚至订餐,我都可以完成。“自主独立”这个家风已经深入我心。
家风,伴随着我成长,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没有完全的独立,就没有完全的幸福。”独立自主是我们家的家风,也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7
家风,一个家的核心,一个家的品格。
我的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它没有堆金积玉的财富,也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就是那么平凡,跟千万个平凡的家一样。但是,我家却有着良好的家风,这令我骄傲不已。
我家一共四口人,有我的父母,姥姥和我自己。母亲是个和蔼的人,她不论对谁都是满脸笑容。她说:“人与人之间交往,必须善待身边所有的人。”而母亲的闪光点,也正是她尊老爱幼的品质了。她关爱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好生照料他们。回头来,大家都说母亲有孝心。她也十分疼爱小孩。一次,在街边看见一个正在哭的小姑娘,立马上前安慰。等她情绪稳定了,就将她带到了走失儿童中心。母亲说:“不论对谁——老人也好,孩子也是,都要怀着一颗尊重的心、古道热肠的待人,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温暖。”
这就是我的家风:“尊”。
父亲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他平时幽默但在工作时总是凝神专注,仿佛整个人都是属于工作。也因此,他总能把工作完成得最好,效率最高。父亲总对我说:“对待工作要认真,对于学习同样要有认真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要有敬畏感,这样你才可以真正学到东西。”
这就是我的家风:“敬”。
我总是希望世界上没有谎言,大家坦诚相待,敞开心扉。我说:“保持现在的心态,一直不忘初心,让诚信之花开满心底。”
这就是我的家风:“诚”。
姥姥今年七十三,但并不妨碍她天天出门唱歌、跳舞。这么大年纪,身体依旧好,是因为她善于交朋友、为人开朗,总跟着她的老朋友们出去玩。姥姥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依旧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待人朴实,不做作,这样你心态自然会好,身体也更健康。”
这就是我的家风:“实”。
家风,不仅是一个人的所做所想,更是整个家的优秀品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就是我的好家风:“尊敬诚实”。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8
如果家是一处草地,家风就犹如滋润幼苗的雨丝;如果家是一座花园,家风就犹如吹开小花的微风;如果家是一片天空,家风就犹如点缀蓝天的云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传承至今。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人,就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而这些,则体现在家庭的整体风貌上,每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在我家里,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明确过我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体现着我们家的家风。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小姨家玩,我看到小姨家的柜子上有许多好看的玻璃球,在光线的照射下发着亮光,漂亮极了!趁妈妈和小姨聊天儿的空,我装了几个在自己的裤兜里,心想拿到自己家里去玩。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来玩。妈妈看到了,说:“哪里来的玻璃球啊!”我顺口说:“从小姨家拿来的。”“那小姨知道吗?”我轻轻的揺了摇头,脸一下子就红了,“妈妈我错了,我这就给小姨打电话”妈妈拨通了小姨的电话,跟她说了事情的经过,小姨一下子就笑了,说这本来就是给我买的,没关系。但妈妈还是让我给小姨道了歉。这件事情虽小,但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它告诉我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做错事情要勇于承认和改正。
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作业负担越来越重,我的心也越来越浮躁。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轻声细语地和我说:“踏踏实实的,没事不着急,慢慢来!”我的心好像注入了一股清泉,洗涤了我浮躁的心灵。我开始劝戒自已,没有什么是完成不了的,也没不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若作舟”突然我也更深刻了领悟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啊,没有更多的付出,哪里会得到更多的知识!我知道了我的出发点不对,不能把作业看成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它是我们获取、巩固知识的一种途径啊!我感谢妈妈给我的指点。
我现在是一名初中生了,十几年来,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家风伴随着我、引领着我,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以上为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全文内容,如《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我家的家风传统作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