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文化作文 > 家风 > 话家风征文350

话家风征文350

时间:2025-07-06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话家风征文350 篇1

  清明节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就如同我此刻的心情,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好东西便去给爷爷上坟了……

  我坐在后排,看见路边的大树都已经长出了一些叶子,花也开了,有红的、绿的、粉的等等,真是好看极了,小草也从地里冒出了头,一片翠绿,和小花在一起更加漂亮,往年这些景色总能吸引我,让我流连忘返,但是今天却不知怎么的,我的心早已不在这些风景上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地方,我们拿着镰刀锄头,还有一包祭品上了山。爸爸把墓旁边的草都拔掉,我和妈妈则一起把东西拿出来放到小桌子上,然后爸爸妈妈跪在前面,我跪在后面就开始烧纸了。看着那些纸,爷爷慈祥的面容又出现了在了我的眼前,爷爷对我的关心与疼爱又回荡在我的心头。

  以前爷爷每次外出都给我带吃的回来,比如说几个鸡腿,是我最爱吃的了,我每次都想让爷爷也吃一点,可是爷爷却说:‘’奇奇,我不喜欢吃鸡腿,你吃吧,吃多点肉才能长高。‘’当时我很小,便信以为真,以为爷爷真的不喜欢吃鸡腿,直到两年后的一天,我看见爷爷在厨房把我吃剩下鸡腿吃了个干干净净,那时我才知道,爷爷不是不爱吃鸡腿,而是舍不得把它吃掉留给了我。从那以后我每次吃鸡腿都只吃一个,把剩下的全部留给了爷爷。爷爷还在的时候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可惜就在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把爷爷的生命夺去了。

  此时,我就在爷爷的面前,跪下给他磕了三个头,泪水落了下来。爷爷,我永远忘不了您,明年四月我一定会再来给您上坟,来看望您……

  以上为话家风征文350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话家风征文350 篇2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作为高级工程师的爸爸会把“学习第一”作为口头禅,作为教师的妈妈会时常念叨“应该文质彬彬”。这两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茧的“圣诏”也可以说成是我的家风。

  从记事起,每逢来客+都会看到父母满脸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便是一场“之乎者也”类的高谈阔论。我和哥哥则不问不开口,有问必答,大人说话不插言,大人吃饭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奖:“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识分子,就是与众不同。”但是平时,淘气的我和哥哥会时不时“犯上”的。例如给睡觉的老爸别上一只发卡,再梳两个标致的小辫,于是老娘手执笤帚将我们统统赶到厕所或阳台上,还能听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虽说是21世纪了,但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父亲总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来管制我们。但正是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贱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每当夜晚;家中从无哗啦啦的搓麻将声,也无地动山摇的音响声,只有我和哥哥写作业的沙沙声和父母翻书报的声音。有时,全家人也会为了一道数学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但毕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现了一切的封闭政策!收音机不让听,假日不许出去游玩,似乎想让我和哥哥成为书呆子。不,连课外书也只能在厕所或被窝里偷看。我真想对父亲说:“都21世纪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该改改了。”但怯于父亲的威严,话到嘴边总是又咽了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风,有利有弊。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家风会落脚于我家。我的家庭将变得更充实,更美好!

  以上为话家风征文350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话家风征文350 篇3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父母的叮咛,长辈的唠叨下,我渐渐地养成了一种行为习惯,这就是所谓的家风吧!

  我爷爷是一个非常勤劳、老实的人,以前家,必须要有干燥易烧的柴火,家里的大人都有很多活儿要做,顾不上砍柴、做饭。所以,这个活就交给予我爷爷,每次回家,都要先爬上山,那时候不有上山的台阶,找一些干净,干燥的木条,砍下来,背到家里去。长大以后,由于太爷爷很早过世的缘故,爷爷被迫开始工作。他做过的事可多了,从砍柴开始,先是油漆匠然后是木匠,拖拉机手,当过工人,管过生产,还差点成了厂长。现在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可还是每天六点多起床,拖地、扫地、整理家具。

  爷爷奶奶对自己家里人有严格的要求,时常要求我们要守规矩,比如要一家人到齐了才开始吃饭,我们也时不时“偷吃”点,可免不了被骂,爷爷也一样,吸烟和打麻将不知被说过多少次。

  我小时候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上了幼儿园大班才去新安江,习惯了彼此的陪伴,于是不由自主的想念,每次放假我们都会去一次更楼,把他们的需要的生活用品拿去,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饭,平时我们也会打电话,一聊就十几分钟。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勤劳、诚恳”。

  以上为话家风征文350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话家风征文350 篇4

  最近,我读了《浙江好家风》这本书,书里讲述了各种不同的家风。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位于我的老家——浦江的“江南第一家”了。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家风,我们决定去实地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坐落于浦江县郑宅镇。走过牌坊群,我们就看见了郑氏规范,他们的家规主要是围绕着“忠、孝、义”三个字来编写的,共有一百六十八条。这是我见过的最多的家规了!再往里走,就看见了一口井,这就是著名的孝感泉。传说这是郑家老祖宗郑绮因生病的母亲没水喝,难过地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了天地,而在一夜间出现的。这至今仍清澈见底的孝感泉正是郑绮孝心的最好见证。

  看过了美丽的孝感泉,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古老、高大的大宅院门口。只见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江南第一家”。这让我知道了进去之后就是郑家祭祖、处理事务的宗祠了。跨入大门,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品”字井,这体现了郑家祖训对后人品德的要求。再往后走,我们又看见了一个巨大的鼓,这个鼓名叫“听训鼓”。鼓的对面放了一口大钟,名叫“会膳钟”。后面的有序堂里成列着一块屏风,上面是郑氏家族组织及管理分工总览图。

  最后我们还看了他们祭祖的地方、以及后人对他们事迹的评价,在那里我真正了解到了“忠”、“孝”和“义”的意义。郑家人不仅讲究孝道,对于穷苦乡亲还很讲义气,乡亲有难,他们及时帮助。郑家一共出过一百多位官员,可没有一个贪赃枉法的。正是因为这样,明太祖才会赐他们“孝义门”这三个字,他们的事迹才会流传至今。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我们慢慢地走出了郑宅,走出了这个古老又美丽的小山村。我边走边回想着,这时我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疑问:“爸爸,郑义门的家风是忠、孝、义。那我们家有家风吗?”爸爸听了,笑着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要去看望爷爷奶奶和他们一起过节,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啊!”“对对对!”妈妈也接着说,“节假日去看望老人正是体现了‘孝’的家风啊!”妈妈的话,让我想到上半年奶奶生病住院,爸爸每天下班后尽管很累,但还是开车穿过半个城市去医院陪奶奶,经常深夜才回到家。又想到妈妈常常和我说:要诚实做人,认真做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所以从上学开始,我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环境就是我自己整理的。虽然偶尔也会忘记带课本,但是通过锻炼增强了我做事的责任心,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我还联想到爸爸经常对我说,做事贵在坚持,要有恒心。记得爸爸去年跑步锻炼,一开始,他只能跑十分钟,可是他每星期坚持跑4次,现在他都可以跑上一个小时了。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家风,我们的家风又是什么。虽然我们没有把家风写下来,但是他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已经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去了啊!

  以上为话家风征文350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话家风征文350 篇5

  “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我的家风呢?

  我的家风是大海上的灯塔,照亮着我这个漂泊的人找到停靠的海岸;也是那回家路上的一盏盏路灯,指引着我前进。我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

  奶奶从我记事开始就教导我,一定要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忘记。一开始我只是陪着奶奶点头,并不知道什么是勤俭节约。有一次,奶奶罚了我,我才知道勤俭节约的意思。刚开始吃饭的时候,我总是只吃一点点,碗中还留着一半的米饭放在那里。奶奶看见了,用责备的眼神看着我,罚我抄了十遍的《悯农》,并教导我,以后不能有剩饭,要学会勤俭节约。这时,我才明白奶奶口中所说的勤俭节约是什么意思。以后,我就再也没剩过饭了。我开始学着奶奶一样,用洗菜的水拿来拖地板,用洗衣服的水拿来冲厕所,出门随手关灯、拔插头,尽量少用空调,多开窗户.......直到现在,我已经养成了好多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了!这都要感谢奶奶,我也是一名环保小卫士了。

  请各位朋友们跟我一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人民素质全面提高!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对不对?

  以上为话家风征文350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话家风征文350》全文内容,如《话家风征文350》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话家风征文350》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话家风征文350》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