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1
今天是我参加“国培计划”(20xx)置换脱产研修培训学习的第五天,也是中秋节假期的最后一天,由于明天就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中秋节了,所以走在师专的校园里,所有的一切都弥漫着过节的气息。
学校门口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让我们这些在师专学习的国培学员们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自己家中的亲人。餐厅旁边的小摊上,开始零售的盒装月饼,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中秋过节的气息;教室里,年轻的男男女女在精心布置着,准备晚上的中秋节联欢会;校门口,一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提着自己的大包小包,准备上车,驶向自己梦寐以求的温暖的小家。
来到教室,也许是由于明天要过节的缘故吧,学员们的脸上露出一丝喜悦的神色,互相交谈着回家给孩子和家人带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在他们的课桌旁,放着早已经收拾好的行李,只等着放学的铃声一响,就归心似箭般地回到已经离别了一周的家中,正在这时候,大家的手机上收到了班主任韩老师发来的短信,在祝福我们双节快乐的同时,告诉我们由于路远的学员要回家过节,下午的课程安排取消,这个喜讯让我们这些成人也欢呼雀跃了好一阵子。
终于熬到放学了,我们顾不上吃中午饭,就提着行李向公交站牌走去,此时此刻,中秋节回家团圆的信念就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王维的那两句著名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也许是我们中国人的共性吧!
最后,祝愿全体学员和老师旅途愉快!合家团圆!和家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节!
以上为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2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以上为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3
中秋节是磕家团圆的日子,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里比较重要的日子。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是件很美好的事,中秋节放假,我们回姥姥家一起过中秋节。
以前的每年中秋节,姥姥姥爷都是准备一大桌子菜,今年的中秋节妈妈和姥姥姥爷商量,说平时吃炒菜也都吃的多了,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不如过一次最传统的中秋吧!“要不烙烙馍吧!”姥爷提议说。这是老家比较传统的做法,意思是烙馍祭月,让月亮越来越圆的意思。到了下午五点钟,姥姥就开始烙馍,这是姥姥小时候就有的传统,烙出的馍又焦又脆,这种馍,不像我们平时吃的馒头,这个馍圆扁的,与其说是馍,不如说是薄饼,妈妈小时候也有,吃上这个烙馍,妈妈说是她童年的回忆,是一种情怀!
这种烙馍的做法很麻烦。姥姥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忙到八点,就为了让我们吃上这个传统的食物。这个馍首先和面,加入盐,揉成光滑的面团后,这时候正式新芝麻刚丰收的时候,加入刚打出来的新鲜的芝麻,继续揉,直到把芝麻都均匀地揉到面团里面去,然后再把面切成一个个小的面团,用擀面杖把这些面团擀成一个个薄饼,然后放到平底锅里,不用刷油,把这薄饼炕干,多加热一会,这饼就会发黄了,然后拿出来晾一会就变成了又焦又脆的烙馍了。由于这个烙馍只能一锅一个,所以很费时间,姥姥做一个我们吃一个,一边吃一边做,姥姥全部做好时我们已经吃掉了一大半。
这个烙馍晾一会会很脆,越吃越香,越香越想吃,很有趣味,我们一边吃一边赏月,由于不是大晴天,虽说月亮没有完全露脸,但是这种感觉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之后我们又开始吃月饼和别的食物,这是我过得最有意思的一个中秋了!
以上为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4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向往的是月饼和灯笼。
今年的中秋之夜,月亮显得格外圆,也特别亮。当夜幕降临时,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姥姥家,准备和姥姥一起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说笑、聊天,家庭和睦、气氛愈发融洽。据说吃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几百年来我的家乡一直有这一传统风俗。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姥姥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
我听了将信将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天空,只见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我完全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仿佛几颗星星眨着懒散的眼睛拥抱着明月。“咦?月亮上怎有依稀的背影?”我好奇地问。
爸爸告诉我:“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一定是吴刚叔叔在奋力地砍桂树,桂花撒落一地,一定很香哦!玉兔在那蹦来蹦去,可它的主人呢?哦,也许就像姥姥说的那样,嫦娥在今天和后羿难得一聚,正互诉衷肠呢!
夜深了,我们吃着美味的月饼,大家围坐在小桌旁,享受着微风的清凉,空气中弥漫着那诱人的香甜,夹杂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秋的夜晚真美呀!
以上为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5
月出于东山之上,苏东坡如是说。
生活在这个属于太行山余脉的小城,看见月亮在东山或西山上悬挂,游移,是司空见惯的。
而今天,九月中秋,月亮缓缓的升起在东山之上,静静地挥洒着薄凉的清辉。仰视着她的静默,她的沉着与淡定,心忽然揪了一下;虽然儿子代表我去看望了他的外公外婆,毕竟我没去,心里的牵念依然;虽然通了电话,几句家常,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我的家乡是平原,记得小时候,到处是望不到头的田野,看到的都是庄稼和树木,对山没有多少概念,直到小学时离开家乡,来到这个很少有平地,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小城,山的概念才渐渐清晰起来。
家乡的月亮总是从屋顶或树梢上升起 ,很大很亮,月光如水,清澈明媚,感觉很近,仿佛上到房顶或爬上树就可以够得着。
每到中秋这天晚上,家乡的习俗是祭拜月神。一张小供桌放在庭院西侧,上面摆上自家蒸的月果,以及苹果,梨等水果。妈妈会一直注意着东边的天空,看月亮是否上来了,可以看到了。当月亮在屋顶刚一出现,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照亮了院子的一切,妈妈就会虔诚地跪在供桌后,双手合什,冲着月亮祭拜,口中喃喃有词。现在想来,虽然那时不知道妈妈念叨些什么,一定是乞求即将到来的秋收会有一个好的收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吃掉那些供品,因为据说,吃了上供用的祭品可以去灾祛病。
后来,月饼代替了月果,但这个习俗依然传承至今。有时赶到中秋这天回家 ,晚上上演着多少年来延续下来的对月神的祭拜,一家人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在靓丽的月光里,树影婆娑,亲情无限,爱意浓浓,月圆人圆。
今天,九月中秋,月光如水,拉长我的影子,也拉长我的思念......
以上为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全文内容,如《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中秋传统节日作文600》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