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文化作文 > 民俗 > 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时间:2024-11-26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篇1

  艾草在舟山叫青,是一种长在田边的青草。艾草制成的糕点叫青饼,它是舟山的传统食品,一般在清明前后制作。这里的人们祭拜祖宗时,青饼必不可少,它又叫“清明饼”。

  今年清明节前,妈妈带我们兄妹俩采艾草。一到田野里,我们就手忙脚乱地采摘起来。可没过多长时间,妈妈就叫我们停下了,把我们叫到了身边。原来,我们采的不是真的艾草,而是假艾草。

  妈妈告诉我们,艾草的叶子有点椭圆形,背面还有白白的绒毛,闻起来带有一种香味,轻轻咀嚼,苦中带甜。而假的艾草,叶子长而尖,背面没有绒毛,闻起来是青草的气息,嚼一下,带点苦味。我们连忙倒出自己采摘的艾草,果然,有假艾草混在里面。我们还发现,假的艾草颜色更深。小小的艾草还有这么多学问,实践出真知啊!我们又开始仔细地采起来,边采边闻一闻,还不时请教妈妈。经过2个小时的劳动,我们提着满满一篮艾草来到了家里,准备制作青饼。

  一回到家,妈妈叫我们把艾草倒在地上,把一些黄叶摘掉,把粗粗的茎剪掉。这下子,满满一篮子艾草只剩下半篮子了。接着,我们把艾草倒进盆里,清洗干净。看似干净的艾草原来也很脏,不知洗了多少遍,水才变得干净。

  这时,锅里的水已经开了。我拎起篮子把艾草倒进了锅里,又拿起锅铲上下翻动。妈妈还在水里倒了些小苏打,她说,这是为了软化茎叶。还告诉我们,只要艾草瘪下去就行,大概焯5、6分钟就够了。时间过长,艾草会烂,颜色会变黄。原来,焯艾草也是门学问啊!没一会儿,整间屋子充满了艾草的清香。

  我们把焯好的艾草又倒进篮子里,目的是沥干水分。随后,我们开始和面(一半是糯米粉,一半是面粉)。没一会儿,我的两只手又酸又涨。但是看看妈妈和妹妹高涨的干劲,我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接着开始剁青,我们把沥干水分的艾草放在砧板上,用菜刀使劲剁。艾草要剁得很细很细,剁成浆糊状,这样才能和面粉完美融合在一起,吃起来细腻光滑。我使出了洪荒之力才把所有的艾草剁好,累得直喘粗气。随后,妈妈把剁好的艾草和和过的面混合在一起,开始捣面了。妈妈用手使劲地揉搓,妹妹用擀面杖使劲搅拌。妈妈告诉我们,面团要揉搓得有弹性,不软也不硬。

  终于到了做青饼的关键时刻,我们围坐在桌边,我和妹妹用月饼磨具压青饼,妈妈用手把面团搓成圆形再压扁。看着一个个青饼在我们手中诞生,累点也是快乐的。

  最后,我们把做好的青饼放进蒸笼里蒸。十多分钟后,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我用力地咬上一口,啊,又香又糯,还不粘牙,真让人回味无穷!一口气可以吃四五个,而且不用担心会胀气。

  我拿着自己亲手做的青饼往外跑,轻轻吸口气,各家各户都飘出了青饼的香甜味,还不时传出小伙伴们清脆的笑声。

  衢山的美食有很多,可是回家做客的人,回去时总爱拎一袋自家做的青饼,大概是青饼寄托着人们浓浓的乡情吧!

  以上为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篇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个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不仅仅是民族,就连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是与众不同的,傣族热闹非凡的泼水节,东北的民间艺术—大秧歌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每个风俗都代表着每个地区的民俗特色,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我美丽的家乡,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习俗:每当办喜事时,都要放最响亮的鞭炮。喜家会诚心诚意地给村民们递上请帖,收到请帖的村民便会准备好彩礼上门祝福。喜家还会请来许多亲朋好友共同来喝喜酒。大伙儿欢聚一堂,人们坐在结实的长板凳上,听着屋子里延续不断的笑声,心里也跟着乐开了花。人们面前放着一袋喜糖和一杯热乎的香茶。据说,这是喜家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特意精心准备的,希望来喝喜酒的人家也沾沾喜气。到了最重要的环节:放鞭炮!喜家的男人提着一大摞鞭炮大步走向前,到了大门中间后,从裤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将鞭炮小心翼翼地轻放在平坦的地面上。随后,男人轻松地按动着手中的打火机,火苗便快速地竖立在火机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好像随时有可能熄灭。男人将跃跃欲坠的火苗逐渐对准大红色的鞭炮。顿时!“噼哩啪啦”的炮声响彻云霄,惊动了在大树上栖息着小鸟,它惊恐地飞走了。正在嬉戏的孩童们纷纷被可怖的炮声吓得魂飞魄散,个个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拼命冲进里屋。炮声的威力太大,地面上有时会轻轻震动,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炮声越大,代表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红火幸福,所以这也是一个好兆头。

  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体验一下这些颇有趣味的民族呢!

  以上为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篇3

  上周日,我们跟着导游来到了兴山民俗博物馆。

  我们刚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高大雄伟的望山门,望山门是明代建在高阳镇的,现在复建在古夫。

  走进民俗博物馆,我们看见两个院落,左边是吴翰章老屋,右边的是陈伯炎老屋。接着,导游带我们来到了吴翰章老屋。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吴翰章。吴翰章是一个举人,他写了四十余部著作,可不幸的是,他三十岁就去世了。导游告诉我们,吴翰章住的是四合院,石门上写着\"百忍传家\".走进去,就是一个天井屋,天井屋的屋顶有两个正方形的\"洞\",洞的下面有两个大水缸,下雨时,就可以接雨。

  (交代清楚望山门、院落,民俗博物馆的构造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洞\"字巧妙传神地点出了天井屋的特点)

  往前走,我们看见的就是堂屋,堂屋的正前方有一个八仙桌,八仙桌的上面有一副对联,对联的左右两边还有两篇吴翰章的诗文。堂屋的屋顶上挂着盏灯笼,右边的灯笼上雕着龙,左边的灯笼上刻着凤,寓意着\"龙凤呈祥\".

  (\"正前方\"、\"上面\"、\"左右两边\"方位词的不断变换,将堂屋的一景一物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我们去了吴翰章的主卧室。主卧室里有一张红漆雕花人物床、红漆书桌、红漆彩绘柜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红漆雕花人物床。它的上面刻着65个人物,人物都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种田的,也有采果子的,还有下棋的……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上面还刻着石榴,因为石榴里面有很多籽,寓意着\"多子多孙\".

  主卧室参观了,就应该去次卧室了。次卧室里面有雕花千工床、雕花柜,雕花化妆盒、书箱。雕花千工床有三层,每一层都雕刻了很多精致的图案,也都寓意不同。如喜鹊和羊表示\"喜气洋洋\",蝙蝠、鹿和禽兽表示福禄寿。

  (详写中堂、卧室,\"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物床的精致特别,不同事物不同寓意进一步展现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其它都参观完了,就剩下厨房了。厨房里有雕花月牙桌、雕花碗柜、雕花椅。我特别喜欢雕花月牙桌,因为它寓意着\"团团圆圆\".

  吴翰章老屋看完了,导游就带着我们到陈伯炎老屋去了。走进陈伯炎老屋,映入眼帘的就是厅房,左右两边是厢房,还有堂屋、中堂、佛堂、小客厅、主卧室、工具房。

  首先,在厅堂,我们看见了一块匾,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清光绪皇帝亲自题的一块进士匾。然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小客厅。小客厅里有一块木匾,是清代五任南阳知府顾家衡题写的\"庆衍稀龄\".还有雕花八仙桌,太师椅等。中堂有嵌汉白玉酸枝木椅、雕花牌位等。佛堂里面也有木匾,有神祖来格、雕神索、佛像、送子观音、八仙丹烛台等。接着,我们来到了主卧室,主卧室里有骨画、嵌骨拔步床,这都是用龙骨嵌成的。

  (略写厅堂、佛堂,详略安排非常合理。\"首先\"、\"然后\"、\"接着\"一系列连词贯穿起来,参观的顺序清晰可见)

  工具房里有农业工具、渔猎工具和制作工具。如:蓑衣、斗笠、火药瓶、秧马、石碾、马灯、洋灯、石磨等。

  吴翰章老屋和陈伯炎老屋都参观完了。导游就带着我们来到庭院,参加有奖知识抢答活动。

  我觉得以前的人们真聪明,制造了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如果我能拥有这样的房子,那该多好啊!

  以上为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全文内容,如《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关于家乡的民俗的作文汇编七篇怎么写》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