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言警句 >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时间:2023-05-22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1

  1、没有意志的人,一切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2、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3、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定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行里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提奥多罗斯福

  4、都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迫切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同。骨子里的不自信揣着浓浓的功利心,蒸腾出一碗腻歪歪的心灵毒药。——许嵩

  5、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余秋雨

  6、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7、实习工作总结: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8、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9、敌人在我面前,不是逃之夭夭,就是一败涂地。

  以上为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2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2、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3、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4、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5、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6、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7、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途径,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8、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9、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0、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11、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1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13、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1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5、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16、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18、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9、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0、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2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22、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23、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24、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吁于人。

  25、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26、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27、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28、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9、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30、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31、诚实的人必须对自身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32、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33、民无信不立。孔子

  34、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3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36、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3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3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3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0、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41、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4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43、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44、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45、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46、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47、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李大钊

  4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49、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5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以上为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3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切斯特菲尔德)

●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

●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对做父亲的人来说,失去父亲不一定就是不幸;对做儿子的人来说,没有儿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尔德)

●一个父亲能管好一百个儿子,而一百个儿子却难管一个父亲----(欧洲)

●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本·琼森)

  以上为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4

  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2.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3.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5.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6.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7.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8.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9.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10.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11.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1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13.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14.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15.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16.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17.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18.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19.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20.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21.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2.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顾仪卿《医中一得》

  23.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24.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25.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6.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27.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2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2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3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3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32.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33.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34.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35.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3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37.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38.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39.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40.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程钟龄

  41.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4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4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4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45.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46.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47.术日以精,怀日以虚;名日以高,行日以谨。——吴尚先《理渝骈文》

  48.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49.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卷二十二》

  50.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李中梓《医宗必读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

  以上为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5

  1、请珍惜每一滴水。

  2、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3、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辩奸论》

  4、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5、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6、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8、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9、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

  10、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11、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12、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

  13、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14、滴水即生命,请珍惜水资源。

  15、请动一下手,关好水龙头。

  16、龙头打开水哗哗,转身莫忘关掉它。

  17、流水不腐亦不复。

  18、水房:别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19、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20、节约用水,浪费可耻。

  21、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

  22、当你让水白白流掉时,我们离干旱又近了一步。

  23、请珍惜宝贵的生命之源 水!

  24、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

  25、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26、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7、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

  28、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29、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30、以下是关于水的名言名句

  31、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32、请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泪。

  33、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34、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35、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3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9、珍惜点滴,珍惜生命之源。

  4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42、水是万物之首(布来基)

  43、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44、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45、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46、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4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48、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方觉可惜。——请珍惜每一滴水。

  49、过载者沈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50、水激则悍,夭激则远。 ——宋·李昉《太平御览》

  51、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52、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5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54、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55、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5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7、别再让它伤心流泪 请自觉关好水龙头。

  58、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59、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60、高炉热水煤炭耗,珍惜热水莫乱倒。

  61、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汉书· 光武帝纪》

  6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63、流得多,留得少!

  64、水是生命之源

  65、一周无水,人则虚;一年无水,则国损;百年无水,将如何?

  66、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67、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以上为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6

  1、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2、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蔷薇园》

  5、奢侈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7、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8、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0、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1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老师

  12、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3、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14、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15、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6、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秦《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三国志魏书己凯传》

  19、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墨子节用上》

  20、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先秦《左传昭公十九年》

  21、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22、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23、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

  24、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

  25、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26、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27、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28、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29、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30、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31、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32、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33、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以上为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全文内容,如《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关于古代名人的名言》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