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时事论据 >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时间:2023-06-07

  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好的《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怎么写,写好《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其实不难,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一下《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1

  曾经见到一位名叫g的网友写了下帖:

  今天闲了没事,拿出一本诗集随手翻阅,忽然间想起去年看电视,看到一个类似于《幸运52》的节目,主持人问参赛选手李白的《将进酒》的“将”字怎样念,结果选手读成了“jiāng”,其实《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不光是这个“将”字,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唐李商隐《筹笔驿》)

  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胜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

  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唐杨炎《赠元载歌妓》)

  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唐赵嘏《听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苏轼《梨》)

  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4、凭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

  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唐彦谦《春早落英》)

  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 《海上寄萧立》)

  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阿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唐李商隐《茂陵》)

  这里的的“阿”字念“ù”,不能念成“ā”或“ē”。

  7、并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旅次朔方》一说贾岛作)

  这里的“并”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

  8、跳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唐杜牧《寄浙东韩八评事》)

  这里的“跳”字念“tiáo”,不能念成“tiào”。

  9、潦

  蝉声不断草堂静,潦水已归村路通。(南宋陆游《龟堂》)

  这里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后积水”的意思。不能念成“liáo”。

  10、从

  香云双飐玉蝉轻,侍从君王苑里行。(唐和凝《宫词百首》)

  这里的“从”字念“zhòng”,不能念成“cóng”。

  11、泥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 (唐韩偓《有忆》)

  失却少年无觅处,泥他湖水欲何为。 (唐白居易《湖中自照》)

  这里的“泥”字念“nì”,不能念成“ní”。

  12、思

  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 (唐殷尧藩《过友人幽居》)

  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这里的“思”字念“sì”,不能念成“sī”或“si ”。

  13、要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唐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这里的“要”字念“yāo”,不能念成“yào”。

  上帖中,第六则阿念“ù”也是不对的。《康熙字典》引《韵汇小补》下云:“音‘屋’。《古诗》:‘家中有阿谁。’《木兰诗》:‘阿耶无大儿。’又:‘阿妹闻姊来。’《世说新语》:‘一门则有阿大中郎。’”又引《字汇补》云:“阿葛切,音遏。《释典》有‘阿难’。”“屋”是一个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变成了平声,不是去声,故应标作ò或è,第七则,还可以增补,表示交并之意,也念平声。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元夕闻歌百感并,凄清不似旧时声。天涯谁共伤羁泊,出得京城了此身。”并就念平声。这个帖子让我产生了搜集更多的古诗词中易读错的字的念头。下面是我的搜集,应该难免挂一漏万。希望有人心继续增补。(延伸阅读:诗词写作入门宜读书目提要)

  14、醒

  表示醒了酒、清醒的意思念平声。如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俱浊我独清”,醒清同为平声,故可叶韵。张羽诗:晓风残月酒醒迟。这个地方的醒字只能念平声,否则就出律了。

  15、播

  播念去声,而不像今天念平声。如陈政诗:“清风久播驰”,播字位是仄声才合律。

  16、数

  表示动词的数,音“首”,上声,如清方坦庵《思归》“老妻书至劝归家,为数乡园乐事赊”。

  表示屡次之意,音硕,入声。如《唐书·韩愈传》:“既高才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

  17、那

  一音挪,阳平声,如刹那:梅兰芳《霸王别姬》唱词:“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那”音挪,故与“我”字同辙,古人均念刹挪,因是梵语音译,今天注音刹那,是错误的。又如那堪:柳永“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音耐,通奈,如纳兰词:“无那尘缘容易绝”。

  18、治

  动词治作平声,音持,如治国平天下。又如李商隐《韩碑》:“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19、浪

  连绵叠字浪浪,读阳平声。如苏轼《咏史诗》: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本人诗:宜携好枕涕浪浪。又在淋浪一词中也读阳平。沧浪亦读平声。故《沧浪诗话》不能读成沧làng诗话。

  20、漫

  连绵叠字漫漫,读阳平声。如“故园东望路漫漫”。

  21、吹

  名词作去声。如玉吹、凉吹、歌吹。如“歌吹是扬州”。如念平声,便不合律。

  22、当

  当作、只当,读去声。如萧公权先生咏杨花词:人间不当花看。

  23、看

  一般读作平声。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看音刊,如果是去声,就不押韵了。

  24、它

  音拖。第三人称代词。如王国维诗:“高岸为谷谷为阿,将由人事匪有它。”阿音ē,是山阿之意,与它叶韵。

  25、教

  表示使令之意只读平声。

  26、反

  平反,读平声,翻案纠正。如陆游《书戒》诗:“有过尚当贳,况可使烦冤。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冤、反同是平声,故可叶韵。

  27、迟

  等待之意,去声。如严维《九日登高》诗:迟客高斋瞰浙江。我在高斋中等待客人,闲得无聊,所以下瞰浙江。

  28、烧

  名词读去声。如野烧、春烧、烧痕。严维《荆溪馆》诗“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烧字位只能是仄声才合律。

  29、尚

  尚书之尚,阳平声。音裳。

  30、疏

  名词,奏疏,读去声,如老杜:匡衡抗疏功名薄。

  31、拚

  动词,舍弃,音潘。如“愿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如按今音,就不押韵了。

  31、准

  名字音拙,入声。如老杜诗:高帝子孙尽龙准。

  32、使

  名词,使者,念去声。

  33、比

  皋比之比,应读平声。岑安卿诗“晓日皋比暖,薰风绛帐凉”。比字位只能是平声。

  34、谜

  谜,诗中念去声。张籍诗:“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黄滔诗:“古器岩耕得,神方客谜留”,这两联诗中,谜字位按格律都得是仄声。

  35、思

  思在古诗文中,只要是名字或状词,都念去声,如情思、意思、弦弦掩抑声声思、春女思。

  读诗词,一定要懂诗词的格律,否则,很多字念错了都不知道。而对于熟悉诗词格律的人来说,读到古人的诗,发现某一个字的位置本来该用平声的,结果作者用了一个你以为是仄声的字,这就会促进你去思考,去翻检,从而获得更多知识。许多学诗词的朋友以为格律难,其实格律非常简单,我的《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二版名《禅心剑气相思骨》)(点此购买)课上,只用十分钟就能讲明白。难的是词汇量。词汇量不够的人,才会觉得格律难,因为自己找不到那么多的词来配合格律。但对于不打算自己动手创作,只要读诗词的人来说,就不会遇到词汇量不够从而导致无法自由抒情的问题,何不牺牲一下学英语的时间去学一学诗词格律呢?

  20××年9月11日又补:

  36、雍:表示地名的雍州、雍门,均读上声。

  37、从:从表示由、自之义念平声,仄声有三个意思,读音各不相同。一音总,意为发髻很高的样子,《礼记·檀弓》有“尔无从从尔”;二音众,表示随行之义,如宾从、《诗经·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三音颂,表示同宗,如从祖从父从兄之类。

  38、判:念平声其实是拚的通假字,如杜甫《曲江对酒》诗“纵饮久判人共弃”。

  39、翰:羽翰之翰念平声。如孟郊 《出门行》之二:“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40、便:作“安静”解念平声。如刘长卿《卧病喜田九见寄》:“不解谢公意,翻令静者便。”

  41、不:用在句末表示“否”之义,应念平声,音浮。如乐府《陌上桑》:“宁肯共载不”,刘过《唐多令》:“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顺便说一下,今音浮念扶,古音浮归入下平声十一尤韵。

  42、任、表示担当之义,如堪任、难任、力任,念平声。如贾岛《送僧》:“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

  43、纵:纵横之纵,今音去声,古音平声。纵横二字平声且叠韵。

  44、振:表示整、举、救之义念平声。如《诗经》中“振振公族”,又如凤振、麟振、金声玉振、蛰虫始振,白居易《轻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史记·秦始皇本纪》:“振救黔首”,亦是平声。

  45、莹:今音仅有平声,古音平仄两读,而多作上声。如李绅《望鹤林寺》:“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韦应物《答徐秀才》:“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

  以上为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2

  从人类的文明史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有两种危机的爆发称得上是“最危险的时候”:一是遭受侵略,是谓亡国之险;一是文化衰微,是谓亡种之虞。而相较于因外族侵略引发的亡国之险,因文化衰微而引发的亡种之虞其实更为可虑,也更为可怕。

  事实上,二十世纪初,在因日本侵略而引发的亡国之险爆发之前,文化上的衰微,尤其是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底线与凭依,其危机已然发端。远在甲午战争战败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痛定思痛地自我反思与批判,到了五四运动,这种勇于自我批判的精神终于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烽火,并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如能客观地回头审视,就会发现,新文化运动本身同样需要反思,笔者以为其中最需要反思之处,就是新文化运动中欲求“汉字革命”而致“废灭汉字”的态度。

  钱玄同写于19××年的《注音字母与现代国音》 一文交代了这种态度产生的源起。文章说:“1894年,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之难识难写是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

  可见,当时知识分子欲求汉字革命的初衷,是认为汉字的书写认记之难影响了国民普及教育的推广。在这种想当然的线性逻辑关系中,汉字只是一种纯粹的书写工具,仿佛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并无什么本质的关联。傅斯年更是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知识普及的阻碍物多得很,但是最祸害的,只有两条:第一是死人的话给活人用,第二是初民笨重的文字保持在现代生活的社会里。”

  这种过犹不及、失去理性思考的认知随着救亡图存时代的来临,因变革图强之心而变得更为偏激。鲁迅在《关于新文字》一文里甚至把汉字比喻成结核病菌,他说:“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所以,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一大批那个时代杰出的知识分子,因为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时代因素裹挟着种种情绪化的认知,他们所推崇的“废灭汉字”运动曾一度引发了汉字危机。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理性的声音,闻一多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就在 《论振兴国学》 一文中明确主张:“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文字是也。文字者,文明之所寄,而国粹之所凭也。”这是强调一国之文字与一国之文化有着血脉上的本质关联,甚至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凭依与根本所在。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所及,汉字的危机依然存在。既然要“废灭汉字”,就要找一种文字来替代汉字,19××年代赵元任提出国语罗马字,19××年代瞿秋白提出拉丁化新文字,还有钱玄同主张的直接借用世界语,其本质都是想用字母文字来取代象形会意的方块汉字。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汉字危机再一次爆发。有许多学者提出,汉字不适应计算机录入技术的发展。彼时,应当改革方块汉字为字母文字的呼声又起。但这种观点充其量只是一种缺乏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因为汉字即便只从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已经有了三千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过数十年,如果要讲适应的话,也应该是计算机技术来适应汉字,而非汉字来适应计算机。果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汉字录入如今已经完全不成问题。

  当下,汉字正在经历百年来的第四次危机,即由汉字手笔书写向汉字键盘或语音录入的巨变所引发的母语情感的淡化。媒体一般将这种危机轻描淡写地归纳为“提笔忘字”,事实上“提笔忘字”只是现象的例举式描述,远未触及问题的本质。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母语情感是一种最难改变的情感。汉语的母语情感有别于其它语言,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独特的汉字。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汉字才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四大远古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没有断裂并延续至今,其根本的支撑就在于汉字,而华夏文明在发展中始终能做到多民族共存,关键所在,也是汉字。这样独一无二的汉字,这样依赖于书写获得母语情感的汉字,如今渐渐远离了笔尖与纸端,使得“提笔忘字”已成普遍的现象,长此以往,大众的母语情感必将淡化,国民的母语素质必将弱化,这才是百年来最大的汉字危机。

  文化上的危机从来不像亡国之险那样触目惊心,但历经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积累则可能引发亡种之虞。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的消亡莫不伴随着文字的衰微与消亡,前事虽远,亦足为鉴!所以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呼唤并激发国民的汉字书写与母语情怀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急需价值重塑的历史阶段,信仰的崩溃引发精神的迷乱,道德的被抛弃引发社会底线被屡屡突破,人们的眼前充斥着娱乐与物欲,如果再没有民族文化根本的倡导与宏扬,百年而后,国民丢失的将不仅仅是母语情感,还有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希望。

  让人欣慰的是,在“乱花已然迷人眼”的重重选秀与娱乐节目中,终于有一档名叫《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突围而出,并受到国人的瞩目。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崭新的希望,一种有力的担当。就像它的宣传语所说,这是“书写的文明传递”,这是“民族的未雨绸缪”!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会带来怎样显著的文化效果,但这种努力的方向就足以让人怦然心动。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图书 《我的趣味汉字世界①》《我的趣味汉字世界②》的出现,也是一种努力。

  我们不做,谁来做?现在不做,何时做?如果你对这片热土还有着深深的眷恋,请为汉字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从书写开始。况且,我们的母语是这样独特的汉语与汉字———

  在我眼中,没有一种语言,像汉语这样优美!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纯粹!

  以上为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3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制作。央视新闻主播继续助阵《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他们以标准发音,向选手宣读考题、例句,及考词解释。 本届汉字听写大会的学术嘉宾可谓人才云集,涵盖了当今语言文字与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包括历史文化学者钱文忠、康震、郦波、蒙曼,语言学者孟蓬生、张一清等。节目宗旨: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

  以上为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4

  首播时间:20××年8月24日 20:00(CCTV1,96版)主考官:李梓萌;晋级队: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代表队;成人组最佳表现:杨卓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语文教师)轮数顺序词语汉语拼音选手书写情况成人组书写正确率普通1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22%2驮运tuó yùn√15%3紊乱ěn luàn√34%4满腔热忱mǎn qiāng rè chén√54%5踟蹰不前zhí zhú bù qián√11%6契约qì yuē×25%7见微知著jiàn ēi zhī zhù√42%8张皇失措(注1)zhāng huáng shī cuò×14%9攒动cuán dòng√28%10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40%11扈从hù cóng√7%12破的pò dì√26%13不刊bù kān√28%14虔敬qián jìng√23%15迨及dài jí×0%16高屋建瓴gāo ū jiàn líng√

14%

17蚍蜉撼树pí fú hàn shù√23%18隘口ài kǒu×31%19署理shǔ lǐ×15%20公帑gōng tǎng×2%21管窥蠡测guǎn kuī lí cè√7%22跬步kuǐ bù√38%23弁言biàn yán×2%24圭璋/珪璋guī zhāng√6%25尘芥chén jiè√38%26不揣冒昧(注2)bù chuǎi mào mèi√1%27卷帙juàn zhì√13%28淮橘为枳huái jú éi zhǐ×13%29晨昏定省chén hūn dìng xǐng√18%30人影幢幢rén yǐng chuáng chuáng√24%31犁庭扫闾lí tíng sǎo lǘ√0%32发轫fā rèn√13%33济河焚舟jì hé fén zhōu√20%34节葺jié qì×0%35宙合zhòu hé×0%36山隈shān ēi√0%37蹜蹜sù sù×1%38俾夜作昼bǐ yè zuò zhòu×(西藏队)0%39幂历mì lì×(安徽队)0%40徂徕Cú Lái×5%P141秫米shú mǐ√0%42胪列lú liè√2%P243菰蒲gū pǔ×7%44鸟哢niǎo lòng√12%P345短褐穿结duǎn hè chuān jié√11%46沦肌浃髓lún jī jiā suǐ√2%P447玉宸yù chén×3%48獬豸冠xiè zhì guàn√0%P549藜藿(注3)lí huò√(江西队)0%50左书右息zuǒ shū yòu xī×(宁夏队)0%注:

  1.“张皇失措”一词宁夏队选手一开始写为“张惶失措”,评委让选手重新书写第二个字,但该选手再次书写时写为“遑”,书写错误。

  2.“不揣冒昧”一词西藏队选手将“冒”上半部分写为“曰”,但正确书写方式为“冃”,评委给予该名选手一次黄牌警告。

  3.“藜藿”书写正确者为江西队的舒欣。

  以上为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5

  主考官:郎永淳;晋级队: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代表队;成人组最佳表现:乔 瑀(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轮数顺序词语汉语拼音选手书写情况成人组听写正确率普通1雕琢diāo zhuó√30%2苍穹cāng qióng√42%3镶嵌xiāng qiàn√23%4耿介gěng jiè√32%5瘦削shòu xuē√46%6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24%7嶙峋lín xún√20%8猝不及防cù bù jí fáng√15%9字字珠玑zì zì zhū jī×29%10晋阶jìn jiē×26%11娴熟xián shú√42%12搪塞táng sè√45%13心力交瘁xīn lì jiāo cuì√26%14绦虫tāo chóng×12%15耸人听闻sǒng rén tīng én×58%16伫望zhù àng√16%17下榻xià tà√24%18怫然fú rán√6%19摈弃bìn qì×3%20寥落liáo luò√23%21牛虻niú méng×36%22佶屈聱牙jí qū áo yá√5%23癣疥之疾xuǎn jiè zhījí√19%24流徙liú xǐ√15%25独占鳌头dú zhàn áo tóu√38%26褪袖子tùn xiù zi√7%27鬈发quán fà√4%28擢升zhuó shēng√17%29鬣狗liè gǒu×7%30率尔操觚shuài ěr cāo gū√2%31高骞gāo qiān×3%32泠然líng rán√9%33蹁跹pián xiān×11%34度长絜大duó cháng xié dà×0%35函丈hán zhàng√2%36匡诤kuāng zhèng×0%37大氅dà chǎng√10%38岢峻kě jùn√0%39颢气hào qì×2%40鏊子ào zi√2%41聒噪guō zào√21%42狻猊suān ní√12%43俪祉lì zhǐ×(云南队)5%44搦管nuò guǎn√7%45人稠物穰rén chóu ù ráng×(澳门队)11%46晓晡xiǎo bū√7%47剀切kǎi qiè√2%48仙峤xiān qiáo√32%49抃跃biàn yuè×1%50饫甘餍肥yù gān yàn féi√3%51虑虒尺lǜ sī chǐ×0%52撷芼xié mào×1%53实繁有徒shí fán yǒu tú√4%P154无禆ú bì×(北京队)16%55凤冠霞帔(注)fèng guān xiá pèi√(湖南队)11%注:“凤冠霞帔”书写正确者为湖南队的郑舒文。

  以上为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6

  主考官:梁艳;晋级队: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代表队;成人组最佳表现:陆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轮数顺序词语汉语拼音选手书写情况成人组听写正确率普通1思忖sī cǔn√42%2松茸sōng róng×49%3巡弋xún yì√9%4情愫qíng sù√42%5绯闻fēi én×44%6大快朵颐dà kuài duǒ yí√15%7矫枉过正jiǎo ǎng guò zhèng×26%8磨杵成针mó chǔ chéng zhēn×33%9夷为平地yí éi píng dì√40%10莴笋ō sǔn√24%11荤腥hūn xīng√27%12垓下之围gāi xià zhī éi√40%13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24%14勘误表kān ù biǎo×8%15罔替ǎng tì√16%16神髓shén suǐ√29%17优渥yōu ò√45%18眦裂zì liè√25%19墨翟Mò Dí√9%20心存芥蒂xīn cún jiè dì√41%21鞭辟入里biān pì rù lǐ√16%22剪绺jiǎn liǔ×1%23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3%24沉痼chén gù√14%25癃闭lóng bì√4%26樗材chū cái×1%27入彀rù gòu√4%28老莱娱亲lǎo lái yú qīn×8%29宵衣旰食xiāo yī gàn shí√9%30松筠之节sōng yún zhī jié√8%31叆叇ài dài√0%32缧绁léi xiè√8%33宽纾kuān shū×4%34恓惶xī huáng√4%35庠序xiáng xù√8%36改醮gǎi jiào√1%37陈师鞠旅chén shī jū lǚ×3%38评骘píng zhì×(重庆队)0%39羞与哙伍xiū yǔ kuài ǔ√6%40鞠育jū yù×9%41劬劳qú láo√3%42崇墉百雉chóng yōng bǎi zhì×0%43湫隘jiǎo ài×0%44者者谦谦zhě zhě qiān qiān√4%45运祚yùn zuò√16%46不祧之祖bù tiāo zhī zǔ√4%47游筇yóu qióng×3%48网罟ǎng gǔ×6%49午贯ǔ guàn×(内蒙古队)2%50鹡鸰在原jí líng zài yuán√0%51朝齑暮盐zhāo jī mù yán√0%52鸢飞戾天yuān fēi lì tiān√3%53翚飞huī fēi√0%54藏锋敛锷cáng fēng liǎn è√0%55翊赞yì zàn√1%P156数奇shù jī×(河南队)2%57渊渟岳峙yuān tíng yuè zhì×1%58补苴罅漏(注)bǔ jū xià lòu√(广西队)0%注:“补苴罅漏”书写正确者为广西队的黄嘉开。

  以上为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7

  首播时间:20××年8月17日 20:00(CCTV1,96版)主考官:李梓萌;晋级队:江苏省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代表队;成人组最佳表现:王显福(山西民贤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轮数顺序词语汉语拼音选手书写情况成人组书写正确率普通1穹庐qióng lú×10%2蔷薇qiáng ēi√22%3天籁tiān lài√17%4袒露tǎn lù√13%5揣摩chuǎi mó×19%6钢镚gāng bèng√12%7转氨酶zhuǎn ān méi√14%8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6%9折戟沉沙zhé jǐ chén shā√14%10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20%11晨曦chén xī√20%12解囊jiě náng√20%13拜谒bài yè√26%14瘌痢(注1)là lì√2%15并行不悖bìng xíng bù bèi√17%16赊欠shē qiàn√31%17厝火积薪cuò huǒ jī xīn√4%18勠力同心(注2)lù lì tóng xīn√1%19诘难jié nàn√19%20撮要cuō yào×9%21盗跖dào zhí×2%22颦眉pín méi√7%23谙练ān liàn√16%24弹铗无鱼tán jiá ú yú×0%25颟顸mān hān√0%26皂隶zào lì×2%27蜉蝣fú yóu√16%28钤辖qián xiá×0%29尕巴节Gǎ Bā Jié×1%30深耕易耨shēn gēng yì nòu×0%31夕惕若厉xī tì ruò lì×1%32蜾蠃guǒ luǒ√0%33啴缓chǎn huǎn×(兵团队)0%34主一无适zhǔ yī ú shì×0%35遑论huáng lùn√4%36荐臻jiàn zhēn×0%37偈子jì zi√11%38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2%39卑以自牧bēi yǐ zì mù×(青海队)1%40贲临bì lín×0%41闾巷lǘ xiàng√4%42榫卯sǔn mǎo√2%43时乖运蹇shí guāi yùn jiǎn√4%44潆洄yíng huí√1%45潋滟liàn yàn√11%46奉申贺敬fèng shēn hè jìng√2%47妻孥qī nú√4%48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2%49京畿jīng jī√0%P150甄奇录异zhēn qí lù yì×(吉林队)0%51眢井瞽人(注3)yuān jǐng gǔ rén√(江苏队)0%注:

  1.“瘌痢”一词吉林队选手最初写为“鬎鬁”,两词相通。但该选手提交后评委让该选手重新书写,第二次该选手书写为“瘌痢”,该选手通过。

  2.“勠力同心”一词原本写为“戮力同心”,“勠”本为“戮”的异体字,但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该字词做出了规范:“勠”不再作为“戮”的异体字,“戮力同心”应写为“勠力同心”,详情请见“戮力同心”词条。

  3.“眢井瞽人”书写正确者为江苏队的黄李文蕙。

  以上为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全文内容,如《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古诗文中的这些字你都能念对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