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由来和意义
在我国民间,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
腊八的由来和意义 篇1
小暑的由来和习俗07-08
国庆节的由来和习俗09-23
中国元旦节的由来和习俗12-28
处暑的由来与习俗08-21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传统习俗04-18
中元节的由来和习俗_小学生作文10-12
圣诞节800字作文: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12-24
中元节的由来及习俗07-22
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作文07-28
感恩节的由来及习俗11-26
以上为腊八的由来和意义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腊八的由来和意义 篇2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有的\'在这一天“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以上为腊八的由来和意义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腊八的由来和意义》全文内容,如《腊八的由来和意义》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腊八的由来和意义》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腊八的由来和意义》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