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
在知识社会里,有文化远不止于会阅读、写作,通常我们碰到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文案写作需求时,发现自己无从下笔、压力跟焦虑,甚至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念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 篇1
无从考据。不过有人称,这个词义多半源于方言的以讹传讹,最流行的说法认为,“猴年马月”是天津的“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提到“猴年马月”,相信大家不会陌生。这个词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必须得需要一段无法预测的时间才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才会用到这个词。难道猴年马月的真正意义真的就是遥遥无期的意思吗?非也。
其实猴年马月这个词最早出于我国农历的干支纪年,纪月。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有天干地支之说,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支地支单与单相配,双与双相配,正好组成六十对,例如甲子,乙亥等。
“猴年马月”中的猴年大家都能理解,每隔十二年一循环;马月又指哪个月呢?上面提到,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干支纪年相传起源“三皇五帝”的黄帝时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到商代时开始广泛应用,而商代是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冬至恰恰在农历十一月中,在农历干支纪月中被称为子月(鼠月),依次往下排,到夏至的那个月(也就是农历五月)正好为午月,也就是马月,而农历干支纪月是固定不变的`,确切的说,每年茫种到小暑节气之间叫午月(马月),它基本上位于农历五月,公历六月。所以猴年每过十二年循环一次,且每年的公历六月又是马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猴年马月”!例如:上一次的猴年马月是20××年6月5日~7月6日,而下一次的猴年马月则是20××年6月5日~7月6日!
24节气与农历干支纪月
子月(鼠月):介于“大雪”和“小寒”节气之间,始于“大雪”节气(处于农历十一月且含有“冬至”节气,公历12月)
丑月(牛月):介于“小寒”和“立春”节气之间,始于“小寒”节气(处于农历十二月且含有“大寒”节气,公历1月)
寅月(虎月):介于“立春”和“惊蛰”节气之间,始于“立春”节气(处于农历正月且含有“雨水”节气,公历2月)
卯月(兔月):介于“惊蛰”和“清明”节气之间,始于“惊蛰”节气(处于农历二月且含有“春分”节气,公历3月)
辰月(龙月):介于“清明”和“立夏”节气之间,始于“清明”节气(处于农历三月且含有“谷雨”节气,公历4月)
巳月(蛇月):介于“立夏”和“芒种”节气之间,始于“立夏”节气(处于农历四月且含有“小满”节气,公历5月)
午月(马月):介于“芒种”和“小暑”节气之间,始于“芒种”节气(处于农历五月且含有“夏至”节气,公历6月)
未月(羊月):介于“小暑”和“立秋”节气之间,始于“小暑”节气(处于农历六月且含有“大暑”节气,公历7月)
申月(猴月):介于“立秋”和“白露”节气之间,始于“立秋”节气(处于农历七月且含有“处暑”节气,公历8月)
酉月(鸡月):介与“白露”和“寒露”节气之间,始于“白露”节气(处于农历八月且含有“秋分”节气,公历9月)
戌月(狗月):介于“寒露”和“立冬”节气之间,始于“寒露”节气(处于农历九月且含有“霜降”节气,公历10月)
亥月(猪月):介于“立冬”和“大雪”节气之间,始于“立冬”节气(处于农历十月且含有“小雪”节气,公历11月)
以上为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 篇2
关于春节的来历作文500字01-08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简介09-26
20××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故事03-08
关于元旦节的来历100字12-03
关于处暑时节的作文:处暑节气的来历08-23
剪纸的来历范文07-09
春节来历的作文01-25
鬼节的来历作文08-30
20××年关于三羊开泰的来历03-13
20××年关于压岁钱的来历03-13
以上为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 篇3
无从考据。不过有人称,这个词义多半源于方言的以讹传讹,最流行的说法认为,“猴年马月”是天津的“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提到“猴年马月”,相信大家不会陌生。这个词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必须得需要一段无法预测的时间才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才会用到这个词。难道猴年马月的真正意义真的就是遥遥无期的意思吗?非也。
其实猴年马月这个词最早出于我国农历的干支纪年,纪月。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有天干地支之说,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支地支单与单相配,双与双相配,正好组成六十对,例如甲子,乙亥等。
“猴年马月”中的猴年大家都能理解,每隔十二年一循环;马月又指哪个月呢?上面提到,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干支纪年相传起源“三皇五帝”的`黄帝时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到商代时开始广泛应用,而商代是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冬至恰恰在农历十一月中,在农历干支纪月中被称为子月(鼠月),依次往下排,到夏至的那个月(也就是农历五月)正好为午月,也就是马月,而农历干支纪月是固定不变的,确切的说,每年茫种到小暑节气之间叫午月(马月),它基本上位于农历五月,公历六月。所以猴年每过十二年循环一次,且每年的公历六月又是马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猴年马月”!例如:上一次的猴年马月是20××年6月5日~7月6日,而下一次的猴年马月则是20××年6月5日~7月6日!
24节气与农历干支纪月
子月(鼠月):介于“大雪”和“小寒”节气之间,始于“大雪”节气(处于农历十一月且含有“冬至”节气,公历12月)
丑月(牛月):介于“小寒”和“立春”节气之间,始于“小寒”节气(处于农历十二月且含有“大寒”节气,公历1月)
寅月(虎月):介于“立春”和“惊蛰”节气之间,始于“立春”节气(处于农历正月且含有“雨水”节气,公历2月)
卯月(兔月):介于“惊蛰”和“清明”节气之间,始于“惊蛰”节气(处于农历二月且含有“春分”节气,公历3月)
辰月(龙月):介于“清明”和“立夏”节气之间,始于“清明”节气(处于农历三月且含有“谷雨”节气,公历4月)
巳月(蛇月):介于“立夏”和“芒种”节气之间,始于“立夏”节气(处于农历四月且含有“小满”节气,公历5月)
午月(马月):介于“芒种”和“小暑”节气之间,始于“芒种”节气(处于农历五月且含有“夏至”节气,公历6月)
未月(羊月):介于“小暑”和“立秋”节气之间,始于“小暑”节气(处于农历六月且含有“大暑”节气,公历7月)
申月(猴月):介于“立秋”和“白露”节气之间,始于“立秋”节气(处于农历七月且含有“处暑”节气,公历8月)
酉月(鸡月):介与“白露”和“寒露”节气之间,始于“白露”节气(处于农历八月且含有“秋分”节气,公历9月)
戌月(狗月):介于“寒露”和“立冬”节气之间,始于“寒露”节气(处于农历九月且含有“霜降”节气,公历10月)
亥月(猪月):介于“立冬”和“大雪”节气之间,始于“立冬”节气(处于农历十月且含有“小雪”节气,公历11月)
以上为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全文内容,如《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的故事》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