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读书,是一种享受。
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1
不少读书人都认为:图书典籍浩如烟海,在阅读时会遇到图书的选择与鉴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往往通过书目,来了解图书典籍的状况,明晓读书的门径。书目,特别是那些指导阅读性的推荐书目,在我们购书、藏书和读书时可提供重要帮助。
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推荐书目的推荐性往往并不十分公允、准确与客观。
首先是时间方面的因素。读书是时代需求的一种反映,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读物的选择是不同的。120年前,张之洞编的《书目答问》面世,很受当时学子的欢迎,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一般读者,不会再依据《书目答问》去读书了。而在19××年,章太炎开列的《中学国文书目》,今天也不适合中学生了。书目中开列的《二程遗书》、《十驾斋养新录》、《申鉴》等书,恐怕学文科的大学生也没有读过。因而,一部好的推荐书目,要能满足时代读者的需要。
其次,推荐书目受推荐者的知识与兴趣的影响。19××年,清华一批要出国留学的学生,为了短期得到国学常识,请胡适拟定了一个有关国学的书目。胡适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选书较多,偏重哲学史、文学史方面,史部书一概摒绝,有如《资治通鉴》这样的书亦未入选,当时梁启超就认为胡适这个书目“文不对题”。30年后的19××年,北京图书馆开列了一个《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选书20种。这个书目是经过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人审订过的。既然称为“古代重要著作”,那么如《周易》、《论语》等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一本未选,这是很令人困惑不解的。
再次,推荐书目的推荐者受偏见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19××年,英国作家奚普选出十本“震撼世界的书”,这里没有中国人的书。19××年,美国《生活》杂志在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二十本最佳书》,这里也没有中国人的书。美国图书馆学家唐斯曾写过一本《改变世界的书》,书中选择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中叶出版的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其后他又写了一本《自1492年以来塑造现代文明的111种杰出名著提要》。这两本书都没有收录中国人的著作。在后一本书的《导言》里,作者虽然承认东方的经典,“其中有许多书同样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些书还是被“略去了”。另一位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曾出版《一生的读书计划》,向18岁到80岁的读书人推荐了100部名著,这100部名著也都是欧美人的著作。中国典籍被上述推荐者所忽略,这确实是“世界观的限制所致”。也就是说,这些推荐者是深受“欧美中心论”的影响的。
也许,任何一部推荐书目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推荐者的主观性和偶然性。然而,对于读者来说,准确、客观地去了解、选择、阅读真正的世界名著,往往是十分必要的。
有鉴于此,我们收集了80种中外推荐书目(中国的推荐书目54种,外国的推荐书目26种),运用了计量的方法,对这80种书目所推荐的书进行统计,以各书被推荐次数的多少为序,列出目录。这份书目不带有我们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因而,它在推荐名著方面,应该说更加公允、准确与客观。我想,在这份书目上,推荐次数最多的书,可称之为经典吧。其中中国著作大致有以下八类:
1.四书五经
这类书中《诗经》、《论语》二书被收录的次数最多。自汉以来,两千余年间,这些书对中国政界、学界,都有重大影响。这两本书为什么被学者认为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是简单易懂,而《尚书》、《周易》,可不是一般人读得懂的。
《论语》作为孔子的言论记录,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尊重,汉代之后,它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成为科举考试的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纵是科举废除以后,《论语》还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今天,该书仍是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书中许多词语,即便是在这白话文的时代,仍被人们在书面上或口头上常常使用。
《诗经》作为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为后代诗人墨客所景仰、学习、借鉴,强烈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诗经》中民歌和贵族讽刺诗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诗经》也影响了散文的发展。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就都把《诗经》的内容与优美艺术形式的统一,作为学习的典范,开创了中国散文文学的一个光辉时期。几乎可以说,《诗经》的影响,渗透于我国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诗经》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有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诗经》中某些诗歌记录了商、周民族起源的传说,商周之际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周民族早期活动的历史,都极有价值,并成为《史记》所依据的材料之一。
《诗经》中不少诗非常好懂。其中最晚的诗到现在也有2500年,但今天读起来还非常有意思,其情感描述跟我们今天的情感仍很吻合。从《诗经》起,看三千年来中国人的情爱表述:从热情奔放,到曲径通幽;从禁闭再到开放。《诗经》成为我们情恋长河之源。我举一个例子,《诗经》中常提到两条河:溱水与洧水,有首诗即名《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该诗写于春秋之时的郑国,地点在今河南新郑县,溱水尚存,洧水现名双洎河。这首诗是写在上巳节(夏历三月初三)的时候,青年男女来到溱、洧之畔沐浴嬉戏。他们手拿兰草,又互赠芍药,以表达心中之爱。可以说三月初三应为中国的情人节,定情之花应为芍药。
2.前四史与《资治通鉴》
这类书中《史记》与《资治通鉴》二书收录次数最多。在传统史籍中,《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最受重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对《史记》的称赞,也是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卓越成就的精辟评价。《史记》可以当小说看,《史记》里的纪、传跟小说一样很通俗,很有情节。《史记》说起来是一本史书,但实际上后来很多文学作品,如电视剧、剧本、小说等,多以它为根据,比如《霸王别姬》等。司马迁忍受腐刑的痛苦,完成《史记》,并希望通过对往事的表述,以寄望于未来,在这里,作者生命存在的意义在著述中得到了升华。中国自古以来有许多文入学士都希望自己的著作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然而,邯郸学步,蹈常袭故,汗牛充栋之中,又有几部著作可与《史记》堪称伯仲?
《资治通鉴》294卷,北宋司马光主编。全书记载了上自周威王23年(前403年),下讫后周显德6年(959年)的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不仅是史学家,也是政治家,他在撰写史书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书能为君主治国提供借鉴。
3.先秦诸子
这类书中《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诸家收录次数最多。
道家的著作是很多知识分子晚年读的书,其中《老子》和《庄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千年来,老庄的学说与思想一直延续不断,对中国人的思想有着很深的影响。西汉初年,政治上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即是以《老子》的思想为其基础的,并带来了文景之盛。东汉,道教产生后,《老子》作为经典,为道教徒所诵习。魏晋玄学家们以祖述老庄立论,将老庄与《周易》合称“三玄”。唐代,《庄子》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被尊称为《南华真经》,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庄子也被神化了。《韩非子》对我们认识中国政治大有帮助,它是一部政治教科书。即便在今天,《孙子兵法》在军事、企业管理方面仍有借鉴。《荀子》一书在汉代与《孟子》同列诸子,并颇受学者所重。大概是主张性恶说,故受后儒诟厉,未能列入经书中。然而《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和在中国学术、思想界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冯友兰曾作一个比拟,他说: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苏格拉底之在西洋历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伯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力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沈博亦似之。
以上为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2
六年的小学生活眨眼间就结束了,如今,我迈出了新的一步,逐渐走向了初中生活。在小学的六年里,陪我一起走过这条漫长的路除了苦心教导我的老师,一直鼓励和支持我的同学、亲人之外,还有的就是我的“哑巴朋友”——书。
读书,是一种享受。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们可以尽情地遨游,神游其中。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已经对书情有独钟,经常要妈妈买故事书给我看。长大后,我不再看那些故事书,开始看各种各样的小说,增长见闻。我之所以这样爱看书,是因为“书海”中的“浪花”实在是太灿烂了!每朵花都有它们最美丽的一部分,我不得不用心去观察,去欣赏。就象《哈利·波特》和《卫斯里》,它们各自充满了神秘,象那黑夜般让人难以捉摸;《伊索寓言》,那一句句生动、有趣的句子,都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少年名侦探柯南》以及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里面的内容精彩绝伦,作者透过一系列的描写,牵引着我的心,让我感到仿佛置身于书中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爱的教育》,它们就象是我的家长、老师,教我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教我用心去爱身边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件事……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书,我仿佛是一个饥渴已久的旅行人,突然找到了一个水源,拼命地、贪婪地吮吸着泉水。那种满足的感觉,言语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只要你曾认真地看过一本书,你会发现,从此你也离不开书,一直追寻这种感觉,直到永远,永远……因为书中那精彩的内容,还有那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和主人翁那高尚的品格,全都一一印在了你的脑海里,感动着你,吸引着你。此时,你会觉得读书是一种悠闲、舒适、高级的享受,是一个能带给人无比快乐的天使。
与书同行,是明智的选择。宋朝皇帝赵恒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书的功劳绝不亚于老师和家长的功劳。书,它是一盏导航灯,在茫茫前路中指引我们走向光明大道;它又是一套爬山工具,协助我们攀过一座座山,走向新的世界……
与书同行,让书带领着我们迈向成功的道路吧!
以上为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3
缺乏智慧的灵魂是僵死的灵魂,若以学问加以充实,它就能恢复生气,犹如雨水浇灌荒芜的土地一样。
的确,阅读能使我们终生受益,阅读能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知识,阅读能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我经常着魔似的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一天,作业极少,我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打开书橱,取出我的最爱---《安徒生童话》,捧着它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我时而皱眉,时而傻笑,完全融入到美轮美奂的故事情节中去了。
读完每一篇童话,我都会明白一个道理,《丑小鸭》让我明白了,拥有高尚的心灵比拥有美丽的外表更加重要;《卖火柴到的小女孩》让我明白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聪明人的宝石》让我明白了“真、善、美”的真谛---信心;《小鬼和小商人》中的小鬼让我明白了知识是会开出智慧的花朵,会震撼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满足;《白雪皇后》让我明白了要用善良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以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个上午、下午……
童话故事将我领入一个个奇妙的世界,在阅读中,我获取了智慧,得到了快乐。阅读《中外名人故事》,他就像冬天里的暖阳,充满着智慧和奇迹,照耀着我,引领我去追寻古今中外名人成长的足迹。
书里介绍了许多外国伟人,博学诗人但丁、天才画家达·芬奇、军事天才拿破仑等,其中软件大王比尔·盖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白手起家,成为世界首富。他开发出的软件让电脑更容易操作、更省钱、更富有乐趣。他创造了当今世界的财富神话,成为商界人们顶礼膜拜的英雄。我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因为出色的天赋外,更得益于从小爱思考、做事全身心投入的\'好习惯。“我思故我在。”对于不理解的问题,我也很喜欢问“为什么”,所以我的阅读能力在班中总是数一数二。记得有一次,我被科学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弄糊涂了,怎么办?老师,爸、妈都不在身边,我心里在嘀咕着。于是我借助教科书和课辅资料,进行反向思维。经过多次努力,最后我终于弄明白了。我想,多读书、多思考一定可以让我变得更聪明。
“书犹药也,可以医愚。”一本好书,不仅让我们增长见识,还犹如花香可以浸润心灵,犹如闪亮的北斗星,让我们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
阅读能充实我们的生活,阅读能丰富我们的世界,阅读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阅读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共同阅读,分享阅读的智慧和快乐!
以上为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4
不少读书人都认为:图书典籍浩如烟海,在阅读时会遇到图书的选择与鉴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往往通过书目,来了解图书典籍的状况,明晓读书的门径。书目,特别是那些指导阅读性的推荐书目,在我们购书、藏书和读书时可提供重要帮助。
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推荐书目的推荐性往往并不十分公允、准确与客观。
首先是时间方面的因素。读书是时代需求的一种反映,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读物的选择是不同的。120年前,张之洞编的《书目答问》面世,很受当时学子的欢迎,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一般读者,不会再依据《书目答问》去读书了。而在19××年,章太炎开列的《中学国文书目》,今天也不适合中学生了。书目中开列的《二程遗书》、《十驾斋养新录》、《申鉴》等书,恐怕学文科的大学生也没有读过。因而,一部好的推荐书目,要能满足时代读者的需要。
其次,推荐书目受推荐者的知识与兴趣的影响。19××年,清华一批要出国留学的学生,为了短期得到国学常识,请胡适拟定了一个有关国学的书目。胡适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选书较多,偏重哲学史、文学史方面,史部书一概摒绝,有如《资治通鉴》这样的书亦未入选,当时梁启超就认为胡适这个书目“文不对题”。30年后的19××年,北京图书馆开列了一个《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选书20种。这个书目是经过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人审订过的\'。既然称为“古代重要著作”,那么如《周易》、《论语》等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一本未选,这是很令人困惑不解的。
再次,推荐书目的推荐者受偏见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19××年,英国作家奚普选出十本“震撼世界的书”,这里没有中国人的书。19××年,美国《生活》杂志在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二十本最佳书》,这里也没有中国人的书。美国图书馆学家唐斯曾写过一本《改变世界的书》,书中选择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中叶出版的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其后他又写了一本《自1492年以来塑造现代文明的111种杰出名著提要》。这两本书都没有收录中国人的著作。在后一本书的《导言》里,作者虽然承认东方的经典,“其中有许多书同样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些书还是被“略去了”。另一位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曾出版《一生的读书计划》,向18岁到80岁的读书人推荐了100部名著,这100部名著也都是欧美人的著作。中国典籍被上述推荐者所忽略,这确实是“世界观的限制所致”。也就是说,这些推荐者是深受“欧美中心论”的影响的。
也许,任何一部推荐书目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推荐者的主观性和偶然性。然而,对于读者来说,准确、客观地去了解、选择、阅读真正的世界名著,往往是十分必要的。
有鉴于此,我们收集了80种中外推荐书目(中国的推荐书目54种,外国的推荐书目26种),运用了计量的方法,对这80种书目所推荐的书进行统计,以各书被推荐次数的多少为序,列出目录。这份书目不带有我们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因而,它在推荐名著方面,应该说更加公允、准确与客观。我想,在这份书目上,推荐次数最多的书,可称之为经典吧。
以上为高中经典文学阅读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高中经典文学阅读》全文内容,如《高中经典文学阅读》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高中经典文学阅读》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高中经典文学阅读》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