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导语:守住梦想,才能够梦想成真。
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1
站在大学这个基点,回看这漫漫求学路,途中虽无多少艰辛,但却饱含了几多辛酸。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从小就看惯了身边亲人们不停忙碌的身影。虽然求学之路跌跌碰碰,但我还是坚信:只要好好努力,上了大学,有了工作,全家就不必如此辛苦,一切都会好起来。
事情发展还算顺利,在高考上,我还算没让家人失望,考上了我们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全家人都沉浸在一片欣喜之中,但我知道这份欣喜之后又将面临着什么。上海,一个如此繁华,消费又是如此之高的城市,一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家中而言已是不容易拿出的钱了,四年这样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在录取通知书上我看到学校有贫困助学这个资助政策,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按照上面所写准备了所需要的材料,在家人的东拼西凑下我来到了这个陌生而又让我满怀希望的城市。
在将近两天的行程后,我终于来到了学校,并且提交困难认定申请书。可能是刚开始吧,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同时各种费用扑面而来,就在我感觉最困难的时候,我和几位同学被叫到了辅导员办公室,说我们已被认定为学校的困难生。后来我顺利拿到了助学金,感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就要开始了。每月300的补助,让我轻松了好多,同时这也减了家人的负担。获得资助后,我就安下心来投身到了大学生活中,作为一个贫困学生,我知道社会上还有许多像我这样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在学院义工队招新时,我报了名,并且带着一名贫困生的身份参加了面试。面试过后不久,我收到通知,我正式成为了我们轨道交通学院“1+N”义工队一名成员。
作为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我知道来上海这个大都市读书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之前我从电视等一些媒体方面看到过许多孩子由于家境贫寒读不了书,也通过电视看到过许多出生贫困的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终成栋梁的感人故事,我就决心要用这份助学金来完成自己的大学梦。已经享受了半学期助学金的我深知它来之不易,我会用国家给予我的那份关爱好好努力,同时我也会用这份关爱去关心和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
上一学期,我没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这让我感觉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这一学期我会好好努力,以那些优秀同学为榜样,以拿到奖学金为目标,好好努力,回报国家给予的那份关爱。在这同时我也发现了我在某些学科上的不足,比如英语,这门学科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弱的科目,而且这学期还要进行英语四级考试,但我不会气馁,我会好好努力,争取考一个好的成绩。同时在其他学科上我也不会放松。
对于每一位受过国家助学金帮助过的同学来说,他们都会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永远铭记国家的帮助,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力求做出最大的贡献。作为这其中的一员,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准备。
大学生活还有三年,我会不断努力,让自己的求学之路精彩圆满。今后的我不再无助,我会在大学追寻我的人生梦,国家的资助政策让我在风雨飘摇中找到了一把遮风避雨的伞,伴我避过泥泞,透过烟雨,寻到终点站的足迹。
以上为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2
若问我,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20××年8月31日——我的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天。记忆最深的不是那天见到的北京这座帝都的繁华,亦不是对大学生活的新奇与兴奋,而是我和爸走在学校附近的街上,一家挨着一家找留宿的地方。
记得当听到老板说最便宜的单间是120元一晚时,爸惊了一下,低声说了句:咱那儿20块钱都能住一晚差不多的。我知道,给完我生活费,爸口袋里连300块钱都不到,回家的车费都得100多。
在附近的几条街上一遍遍走着,直到夜色降临,街上路灯车灯亮起,爸的住处却依然没有着落。他让我先回学校,很“潇洒”得说肯定能找到的,大不了坐车回火车站呆一夜。我心中又急又怕,甚至以为爸要流落街头,可我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轻声嗯了一句,在他面前多说一个字,那已经忍到极致的眼泪恐怕会再也收不住。不想让他看到,我便立刻转身离去,而后,视线一片模糊。
大学的第一天,就已经让我深深感受到,“贫穷”在这座大城市里的无力挣扎与无地自容,并让我在进入大学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停得迷失,在自卑中深陷。
依然记得,当知晓班里只有我一个人贷款上学时,我的脸刷得红了。当身边同学掏出自己的三星、苹果手机时,我是多么羞于拿出高考后在家买的几百块的山寨手机。当舍友买了一件一千多的衣服时,我不禁惊叹。妈一天在家才挣30元,挣一个月也买不起这么件衣服。我不敢和他们一起去逛街,我怕自己会倾家荡产了。我不敢主动跟他们说起我的家庭,避免涉及“农村”“贫困”的字眼,甚至不会使用“堂屋”“姥娘”这样听起来低端土气的用语,而学着他们代之以城里的“客厅”和“姥姥”。
那时的我,是那样的谨小慎微和敏感脆弱。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只蜗牛,每天背着沉重的壳,被贫困和自卑压得喘不过气,过得好累。而所谓的自尊,更像是揉成一团的废纸,被自己扔进了垃圾桶。
大一下学期,为了赚生活费,我去学校附近一家烧烤店打工。有一天给顾客端菜,竟然发现是几个同班同学。当时,我觉得很尴尬,不好意思得笑了。但他们反倒很自然,还开玩笑说:同学来是不是得打折呀。那一刻,从他们身上,我能体会到一种真诚的关切,心里觉得暖暖的。
我还以为他们会因为我是农村人瞧不起我,会因为我的家庭贫困,不屑于与我交往,我以为或许,所有的“看不起”、“歧视”,都只是我臆想出来的。而所有殚精竭虑的掩饰,都只不过是在让自己更加卑微。
慢慢得,我开始尝试打开自己的心,并学着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这所学校。我告诉他们,我是家里超生的孩子,小的时候喜欢和哥哥去河里捉鱼,还经常和姐姐抢猫咪;我会经常打扫宿舍卫生,起早帮舍友带早饭,舍友给我过生日的时候,说我是她们遇到的这辈子值得相交的人;班里同学会在混篮比赛上,喊我的名字加油;大家还一起去广院之春比赛现场起哄嘘人。
如今,一晃大学本科四年已经过去了。这四年里,我做过校内的勤工助学和校外的兼职,并且一直在拿奖学金,给家里减轻了生活负担。回顾在广院的生活,可能我并没有做太多事情,但当历数一些经历时,还是为自己的成长和成熟感到欣慰。
以上为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3
那时,对于梦想我还彷徨;那时,对于人生我还迷茫;但对于大学,我一直向往。 记忆里,年少时的我每天跟其他同学一样,坐在教室里仿佛永远没有尽头的备考。现在的我,站在教室里,每天面带微笑的讲课。对于梦想我很执着,对于未来我很明朗;这半年是我人生中最不寻常的半年,也是我青春中最有意义的半年。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因为负重,我的青春在更加精彩。
大三开始了,学校里组织顶岗支教,我毫不犹豫的报名了。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渴望有朝一日可以像我小学的那个老师一样,站在那些渴望学习的山村孩子面前,给他们讲属于自己的故事,畅想属于他们的明天。历经波折,终于终于,现在我如愿以偿。
那天,官坝的老师从忠县县城把我们带到官坝途中,不停地告诉我们,官坝景色很美比如说我们正在穿过的峡谷,比如上山的这88道弯,但是官坝的条件肯定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要做好心理准备云云。当时我就在想,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好,就算差,也不会比我小时候那个条件更差吧,我的老师都能坚持,我也一定能。
下午刚到,第二天8点我就正式成为了一名站在讲台上的支教老师,带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在决定教语文的时候,心里已做好了准备。不过幸亏我本身挺喜欢学习语文的,所以就算吃力也不觉得艰苦。
每周一三五的语文早读,我跟学生一起起床,一起读书。他们背语文必背诗词,我则背英语六级单词。早读也会有学生不认真,打瞌睡,对于他们,我会生气,但更多地是失望。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年少时的不懂事,那时老师们的无奈。作为学生,但同样作为老师的我,理解学生,也理解了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可能是因为换了新老师,新鲜劲十足,上课很积极。后来上课表现过于积极,甚至都不像上课。初中生活跃点是好事,但不能影响成绩,上课的时候要再严肃点。这是校长谈话的时候跟我说的,我能听出他的担心,从这之后压力就来了。我带的是初二,再有半年他们就要进入毕业班,现在要打好基础,语文成绩一定不能差。
为了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有一次我给他们讲了一节课的利弊,包括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但是效果甚微。思前想后,我决定利用作文的两节课给他们看邹越老师的《让生命充满爱》,那一节课讲哭了很多人,也触动了很多人。我希望他们能理解到家长和老师的苦心,能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人的人。从那之后我要求也更严格了,不会再有成群学生下课围在讲桌那起哄。课下我也单独找过很多学生谈话,我能了解他们心里对老师的隔阂,永远都觉得老师不会理解自己的,特别是在我转变教学方式之后。但是不管他们是不是还像当初一样喜欢我,我所要做的只有问心无愧,中学生,不能任由他们胡来。特别是作为代理班主任,我必须要对学生严格起来。我希望在我教完一个学期之后,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能有所改变,语文成绩能有所提高。
在上课的同时,自己的学习也不能忘。但是我觉得在这,我给自己的学习时间留的太少了。大学里的惰性我一直在努力克服。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想想在学校不断学习的同学们,自己还真得加油啊。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我坚信在重压之下,我会把生活的歌谣唱的更加洪亮,会把青春的图画绘的更加绚丽。
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学生,去接受压力,去战胜懒惰,去品味孤独,去改造青春。
以上为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4
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活着的方式。我的人生因梦想而闪光,因奋斗而精彩。知识改变命运,拼搏成就梦想,执着追梦,我在路上。
——题记
我是张颜雪,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汉语言(应用语言学方向)大四学生,班级宣传委员,预备党员,历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学生会学习实践部部长,中国传媒大学自强社社长,首都高校自强联盟轮值副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全国自强联盟宣传片导演、编剧。细数走过的时光,我在改变在成长,唯一不变的是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和对梦想一如既往的坚持。
作为贫困农民家的第三个孩子,我的成长充满了波折。寄人篱下的辛酸,家中生活的艰辛,交不起学费的无奈构成了成长环境的基调,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将我打倒,反而让我愈发坚强。我很早就学会了操持家务,而且学习勤奋刻苦,将年级第一名的`成绩从小学一年级维持到高中毕业,整整12年。
20××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从未出过远门瘦小的我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这里开始了新的征程。
自入学起我便有幸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这份温暖让我感激不尽,立志刻苦学习,全面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勇于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
勤奋刻苦,博学笃行
在大学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大一的时候我学不好计算机课,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电脑,老师讲的内容于我而言就像天书。为了赶上其他人,我认真预习认真听讲,厚着脸皮向老师同学请教大家看来最简单的问题,有时间就跑进机房练习操作,最终我的计算机课程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正是凭着这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拼搏劲儿,我的成绩名列前茅,三年中的两次奖学金评定中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菁英奖学金。
除了专业课学习,我还将专业知识、个人兴趣与学校传媒优势结合,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我喜欢演讲朗诵和表演,因而经常挤出时间去听一些播音、电影赏析方面的专业课。经过这些课程的训练,我更加自信,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并获得了北京市首届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三等奖、文学院“世说诗韵”朗诵比赛二等奖等奖项。同时还跟专业人士学习表演、导演,大一出演话剧,大二担当了话剧的导演,该话剧在朝阳19××剧场公演。大三时在文学院20××级毕业晚会上出演小品《非你“寞”属》中百合一角色,该视频很快在优酷、人人网等点击量超过百万,我也因为特色的表演被很多人所认识。
此外我受中国扶贫基金会所托,担任编剧和导演,为全国自强社联盟拍摄了一部宣传片。该宣传片很荣幸地得以于20××年12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播放,同时也在全国150多所设立自强社的高校播放。这对于一个学中文并且第一次拍宣传片的人而言是莫大的荣幸。这是鼓励更是鞭策,激励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投身实践,情系公益
三年来我组织参加了无数的公益实践、志愿者活动。因为我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馈国家社会对自己的帮助。20××年2月至6月在北京东坝打工子弟爱心会做支教志愿者,20××年7月至9月在中国盲文出版社志愿录制盲文书,并去北京市房山区的“济慈之家”盲童福利院做义工照顾盲童。20××年至今定期到北京天使之家残障儿童福利院做义工……
在追逐公益梦的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自强社给了我最有力的支撑。自强社是在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领导下的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公益社团,秉承“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的理念,组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从干事成长为部长,从部长到社长,她组织并参与了无数次的公益类活动飞鸽传书、临终关怀、天使之家助残义工、山区一对一……这些活动有的获得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激励行动优秀奖,有的得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她组织开展的项目“愿做你的眼——盲童生活现状调查”还参加了谷歌杯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在4万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杀进决赛。
20××年2月受中国扶贫基金会邀请,我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公益领袖集训营,在这里与全国150多个高校公益领袖交流心得体会,参观了各类知名企业,聆听了各种公益牛人的教诲,知晓了国际公益领域的最前沿,深切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
以上为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全文内容,如《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标题》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