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字数作文 > 2500字 > 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时间:2023-04-19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的信息素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我们会接触到写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文案方面写作需求,对于《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不熟悉、不知如何下手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是怎么写的吧。

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1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大学生活中的医学问题——论大学生中的艾滋病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19××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而到19××年,美国艾滋病患者就达到了5万人,与此同时,艾滋病也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19××年,科学界曾预言,20××年人类将有250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当人类真正迈进20××年时,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竟达到了3400万,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至少为1880万,因艾滋病所造成的孤儿就有1320万。正是由于艾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人 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它就像一头难以驯服的恶魔,正在慢慢吞噬着人类,危害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关键词】艾滋病 大学生 感染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据宁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统计记录,自19××年宁波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21例,其中,感染者668例,病人253例,报告死亡64例。全市累计治疗病人250例,目前仍在治疗病人209例,接受治疗人数位于全省第一。或许看到这个数字还无法感觉到什么,但前一段时间,部分甬城大学毕业生自愿接受体检时检测出好几例的艾滋病病例,这就无法让我们掉以轻心了。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19××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而到19××年,美国艾滋病患者就达到了5万人,与此同时,艾滋病也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19××年,科学界曾预言,20××年人类将有250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当人类真正迈进20××年时,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竟达到了3400万,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至少为1880万,因艾滋病所造成的孤儿就有1320万。正是由于艾滋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人 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艾滋病的威胁。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它就像一头难以驯服的恶魔,正在慢慢吞噬着人类,危害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都具有传染性。所以我们的个人卫生很重要,尤其是在“性”方面。现在大学生对于“性”早已见怪不怪,我们宁大双桥村的宾馆每逢周末绝对爆满,旁边的几个社区也经常会有一对对的小情侣去租房,享受二人世界。如果双方都注意倒还好,但是如果有一方平时或曾经不太检点那就危险了。

  艾滋病传染主要就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当然还有母婴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则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所以我们只要稍稍注意,做到预防还是没问题的。

  我们宁波大学是属于重点批次院校,一般不会出现那种女学生外出从事“性”交易的情况,但我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到的形势并不乐观,一些虚荣心较强,家庭条件一般或是较差的\'学生还是有外出从事“性”交易的。还有部分家境很好的男同学晚上会有外出找“小姐”。人数虽然极少,但难免感染上艾滋病毒,20××年初,美国和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共同深入到娱乐场所,经过近4个月,对江东、慈溪等地4家宾馆两百余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调查,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平均得分为8.4(总分为14分)。与性伴侣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只有51人,其他人员均不用安全套。最近一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有16人,不用安全套的有72人,占35.6%。而如果我们的同学回到学校进一步传染,后果相当严重。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曾经公布了一项与日本京都大学共同协作完成的调查结果。通过对宁波市2万余名大学生有关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结果显示甬城七成多的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持避免接触和同情态度;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不会感染艾滋病。持这种观点的,两所高校的比率分别为72.0%和63.8%。他们认为,只要平时注意生活作风,少一些性伴侣,而且即使有多个性伴侣,只要增加男女双方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会感染艾滋病。

  这份调查表明了我们大学生们对艾滋病的知晓率还是不够高,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由于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主要有: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6.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7.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时候,为了避免有体液的交流,一定用避孕套。所以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些学校和组织都发放免费的避孕套。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以上为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和分析指出:"截至20××年8月31日,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28867例,死亡人数127758例"。 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当代大学生艾滋病预防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艾滋病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发现,至今仍是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严峻的传染病挑战。我国自1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发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从20××年1-9月的0.96%上升至20××年1-9月的1.64%。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和整体素质。本文将从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原因和途径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危险性情况和政府制定防控干预政策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大学生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艾滋病;防控;干预政策

  一、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的现状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和分析指出:"截至20××年8月31日,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28867例,死亡人数127758例"。 其中15-24岁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从20××年的482例增加到20××年的1387例,占每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构成比例从20××年的0.9%到20××年的1.7%,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青少年已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处于活跃时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知识尚不完整,性观念又比较趋于开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来抗击艾滋病,让自己免于艾滋病的侵袭,因此,有学者将大学生也归为了艾滋病毒的高危易感染人群。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不安全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逐渐开放,性行为的发生率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学生卖淫嫖娼的行为以及男性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新闻报道也已屡见不鲜。另外,虽然政府机构在积极倡导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对人体巨大的危害和至今为止的不可治愈性使恐艾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调查,有7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住同一个寝室,有7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不幸感染率艾滋病将会选择不将其公之于众。因此,面临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对该群体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上升的原因

  (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

  通过对安徽、湖南、兰州地区部分高校的3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本身的认识及其传播途径的知晓不全面准确。分别有41%、53%的同学一般都在报纸书刊、电视广播中获取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新闻。而通过老师传授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学生只占28%。有57%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或遇到过学校举办的任何关于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觉得艾滋病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和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能够完全清楚正确地回答出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学生数也只占43%。大多数学生也表示不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或艾滋病发病期间身体会出现怎样的反映和症状。同时大部分学生也表示愿意甚至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 ,对艾滋病防控问题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

  艾滋病所带来的社会恐慌也会影响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本只是慢性传染病的艾滋病在我国被赋予了道德的不同色彩。那些艾滋病毒携带者怕受到外界的孤立和职责而不敢对外宣扬,有的甚至可能会出现抱负社会的负面情绪。而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匮乏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携带者,以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调查数据指出,当知道有同学感染了艾滋病后,有67%的学生选择会减少与之交往的频率,大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同住一个宿舍。

  (二)学校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不够重视

  被调查者中有53%的人表示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或遇到过学校举办的任何关于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预防控制,采取下发文件,增加投入等十分积极的措施,但是在具体的落实方面仍存在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等问题,宣传内容带了太多理论化的色彩,形式单一,在学校开展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还不到位,不能满足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学校对艾滋病预防控制重视程度的不足会直接导致学生的防艾意识观念淡薄。

  (三)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诱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性的看法和认识越来越开放,青年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新观念,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甚至同性相恋的观念变得更加开放。同时,大学生的生理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他们对性产生更多的兴趣,并由最初的反感转为爱慕,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知识结构也不完整,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情绪又很多变,在诱惑面前感性和冲动往往会战胜理性而不能自制。也有学生因为金钱等利益的诱惑而成为性工作者,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另外,教育的缺乏和青少年自控能力的\'不足让部分大学生容易染上毒品,从而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率。

  三、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的建议措施

  艾滋病的危害已经不单单是对个体生命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它已经转变成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理念,危及到了社会的和谐运行机制。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新生代的主力军,对艾滋病的防控变得越来越必要,本文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也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一)高校需加大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前文所提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仍非常缺乏,同时也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和领导组织单位,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学校可开设生理卫生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选修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述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艾滋病。举办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前来讲学。另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校园内外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活动,例如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举行以艾滋病预防控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等各种不同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校在举办这些活动的时候应按照宣传教育为主、培养文明健康生活的方式,坚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活动的实际效用,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只为完成任务,要将经常性的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

  (二)开辟新的引导途径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人们都通常更愿意听取与自己年龄相仿,背景、兴趣爱好等相近的朋友或同伴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是大学生还处在迷茫、叛逆的青春期,需要那种可以相互讨论怀孕、性、吸毒等一些敏感话题的同伴,因此在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中,大学生的同伴教育有时远比老师的说教有效得多。招募一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对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有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沟通能力等的培训,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行为方式。这些志愿者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为示范等来影响和教育周围的同学,以此类推,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形成积极的影响和效应。

  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社交已经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各种网络社交团体中都有大学生的身影活跃着。网络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大学生健康行为方式的建立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避免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而感染艾滋病毒。

  (三)鼓励学生自发的组织干预,在社会的防艾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知识层次比较高,更易于接受和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可塑性又很强,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思维同时,鼓励大学生自发成立关于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社团组织,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教育,定期举行艾滋病防控的主题活动,由大学生自己策划、宣传和执行,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队伍。在进行大学生自身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同时,还可以走进社会,走进艾滋病人的生活,宣传艾滋病的防控和治疗,作为纽带来帮助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只要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青春朝气和爱国热情将会给我国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

  以上为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3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青少年已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当代大学生艾滋病防控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艾滋病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发现,至今仍是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严峻的传染病挑战。我国自1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发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从20××年1-9月的0.96%上升至20××年1-9月的1.64%。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和整体素质。本文将从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原因和途径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危险性情况和政府制定防控干预政策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大学生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艾滋病 防控 干预政策

  一、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的现状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和分析指出:"截至20××年8月31日,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28867例,死亡人数127758例"。 其中15-24岁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从20××年的482例增加到20××年的1387例,占每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构成比例从20××年的0.9%到20××年的1.7%,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青少年已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处于活跃时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知识尚不完整,性观念又比较趋于开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来抗击艾滋病,让自己免于艾滋病的侵袭,因此,有学者将大学生也归为了艾滋病毒的高危易感染人群。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不安全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逐渐开放,性行为的发生率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学生卖淫嫖娼的行为以及男性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新闻报道也已屡见不鲜。另外,虽然政府机构在积极倡导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对人体巨大的危害和至今为止的不可治愈性使恐艾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调查,有7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住同一个寝室,有7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不幸感染率艾滋病将会选择不将其公之于众。因此,面临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对该群体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上升的原因

  (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

  通过对安徽、湖南、兰州地区部分高校的3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本身的认识及其传播途径的知晓不全面准确。分别有41%、53%的同学一般都在报纸书刊、电视广播中获取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新闻。而通过老师传授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学生只占28%。有57%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或遇到过学校举办的任何关于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觉得艾滋病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和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能够完全清楚正确地回答出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学生数也只占43%。大多数学生也表示不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或艾滋病发病期间身体会出现怎样的反映和症状。同时大部分学生也表示愿意甚至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 ,对艾滋病防控问题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

  艾滋病所带来的社会恐慌也会影响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本只是慢性传染病的艾滋病在我国被赋予了道德的不同色彩。那些艾滋病毒携带者怕受到外界的孤立和职责而不敢对外宣扬,有的甚至可能会出现抱负社会的负面情绪。而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匮乏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携带者,以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调查数据指出,当知道有同学感染了艾滋病后,有67%的学生选择会减少与之交往的频率,大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同住一个宿舍。

  (二)学校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不够重视

  被调查者中有53%的人表示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或遇到过学校举办的任何关于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预防控制,采取下发文件,增加投入等十分积极的措施,但是在具体的落实方面仍存在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等问题,宣传内容带了太多理论化的色彩,形式单一,在学校开展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还不到位,不能满足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学校对艾滋病预防控制重视程度的不足会直接导致学生的防艾意识观念淡薄。

  (三)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诱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性的看法和认识越来越开放,青年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新观念,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甚至同性相恋的观念变得更加开放。同时,大学生的生理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他们对性产生更多的兴趣,并由最初的反感转为爱慕,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知识结构也不完整,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情绪又很多变,在诱惑面前感性和冲动往往会战胜理性而不能自制。也有学生因为金钱等利益的诱惑而成为性工作者,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另外,教育的缺乏和青少年自控能力的不足让部分大学生容易染上毒品,从而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率。

  三、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的建议措施

  艾滋病的危害已经不单单是对个体生命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它已经转变成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理念,危及到了社会的和谐运行机制。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新生代的主力军,对艾滋病的防控变得越来越必要,本文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也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一)高校需加大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前文所提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仍非常缺乏,同时也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和领导组织单位,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学校可开设生理卫生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选修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述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艾滋病。举办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前来讲学。另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校园内外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活动,例如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举行以艾滋病预防控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等各种不同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校在举办这些活动的时候应按照宣传教育为主、培养文明健康生活的方式,坚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活动的实际效用,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只为完成任务,要将经常性的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

  (二)开辟新的引导途径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人们都通常更愿意听取与自己年龄相仿,背景、兴趣爱好等相近的朋友或同伴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是大学生还处在迷茫、叛逆的青春期,需要那种可以相互讨论怀孕、性、吸毒等一些敏感话题的同伴,因此在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中,大学生的同伴教育有时远比老师的说教有效得多。招募一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对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有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沟通能力等的培训,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行为方式。这些志愿者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为示范等来影响和教育周围的同学,以此类推,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形成积极的影响和效应。

  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社交已经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各种网络社交团体中都有大学生的身影活跃着。网络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大学生健康行为方式的建立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避免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而感染艾滋病毒。

  (三)鼓励学生自发的组织干预,在社会的防艾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知识层次比较高,更易于接受和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可塑性又很强,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思维同时,鼓励大学生自发成立关于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社团组织,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教育,定期举行艾滋病防控的主题活动,由大学生自己策划、宣传和执行,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队伍。在进行大学生自身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同时,还可以走进社会,走进艾滋病人的生活,宣传艾滋病的防控和治疗,作为纽带来帮助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只要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青春朝气和爱国热情将会给我国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

  以上为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4

  首先,什么是三理教育。所谓的三理教育,即生理、伦理和心理。所谓的生理,指的是养生之理。谋生之道。而伦理指的是事物的条理。心理则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建立起一种生理与心理与伦理的三理相结合的模式,把教育发展型作为主要模式,以医学型为辅助模式的教育模式,对于心理的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的结合要重视真情 为,对学生加以引导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要建立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模式,并深入到大学中去,通过对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根据教育部发表的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现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开展十二个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如下:一是把人生的航标树立起来,二是把自实的自信建立起来,三是把健康的人格塑造起来,四是用学会学习代替学会知识,五是不断开拓潜在的创造能力,六是学会怎样与别人相处,七是对象牙塔里的闪电恋爱进行审视,八是创造一片明朗的天空给心灵,九是百折不饶的精神,十是成功的步入社会,十一是对自己进行全面的了解,十二学会求助及互助。

  最后,把心理教育与服务机构建立起来,使其具有多种类型,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多元化的心理教育队伍。各大高校最少也要有三种类型的机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学校各院系或者各年级的心理辅导小组以及与周边医院共同联手建立起的学生心理门诊。与此同时,还要有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建立起的心理教育团队其中包括临床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学校医务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工作者等,采取的方式是在职培训,并且对一步一步提升队伍的素质,并且,通过对认定的制度的试行,上岗管理的规范,把这支队伍由兼职变为专职,或者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使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得到保证,使服务有效的进行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心理要得到健康的发展,就要把健康的心理素质与生理素质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积极的因素互相作用,才能形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队伍。

  以上为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全文内容,如《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大学生艾滋病的现状》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