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观后感200字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
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1
这几天我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
里面有两个神奇的丸子。其中一个丸子是敖丙,另一个丸子是哪吒。太乙真人要把这两个丸子打开。但是有几个坏人,想得到他们。最后哪吒的丸子被这些坏人拿走了并打开了,另一个敖丙丸子被送到龙王那里。龙王把它孵化出来之后,对敖丙说:“你现在先带着顶帽子,把龙角藏起来,以免有人发现你是龙族的。”
哪吒被放出来之后在村子里面破坏,太乙真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用乾坤圈把哪吒套住了,让哪吒从三头六臂变成了一个正常人的模样。之后太乙真人教哪吒驱魔并给了他驱魔的武器。之后哪吒在行侠仗义的途中和敖丙相遇了,他们一起玩耍,并且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敖丙回到了东海之后,龙王说:“听说你和那个哪吒成为了好朋友,但是你知道你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之后敖丙一直呆在东海里,认识了申公豹。申公豹把敖丙一点点的教坏。最后造成了敖丙和哪吒大战了一场,也没分出胜负。通过了太乙真人敖丙知道了申公豹是一个坏人,之后哪吒和敖丙又重归于好了。
通过了这个电影,我感悟到: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我在往后的日子里也要继续努力,发奋图强。
以上为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2
暑假里我观看了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让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原始天尊把“混元珠”炼成了“灵珠”和“魔丸”,原始天尊让太乙真人把“灵珠”给哪吒,但是其中出现了差错,导致哪吒吸收了“魔丸”而变成了魔童,太乙真人要杀了哪吒,害怕以后给世间造成大灾难,可是李靖夫妇不同意,一定要保护哪吒,太乙真人说:没有用的,天尊已经给哪吒下了天劫咒,三年之后他还是会死,李靖去求天尊解咒语,结果没有成功。最后,太乙真人决定教哪吒降妖除魔的法术。哪吒在一次降服妖怪的过程中认识了吸收了“灵珠”的小白龙,哪吒还和他成了好朋友。三岁的时候哪吒邀请小白龙参加他的生日宴,但是在宴会开始前哪吒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魔丸转世。而父母一直欺骗他是灵珠转世。哪吒怨恨父母,不想见他们,就独自跑进了森林,在这里,他知道了父亲和他换命的事,顿时清醒了,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对父母的怨恨也烟消云散了。在天劫来临的时候,小白龙和哪吒齐心协力,一起抵挡住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天劫。
在这部电影中,李靖夫妇拼死保护哪吒,让我知道了父母的爱子心切。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哪吒这样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就会有希望,有好的结果!
以上为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3
和儿子一起观看完今年暑假最火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感触最深的是哪吒的不认命精神。
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我的命我自己扛”。从灵珠转世到天降魔星,被世人定义为“妖怪”的哪吒,面对众人的有色眼镜,哪吒开始独立思考生命意义和自我革命,用自己“生而为魔,那又如何”的态度,凭着一腔热血逆天改命,与命运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成为保护群众受百姓爱戴的大英雄。
哪吒的不认命精神告诉我们:你的出身,你的命运,你的一切,最终都得看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而不是上天安排的!丑陋的种子,在精心的培养下,也能开出美丽动人的花,花香四溢。
在哪吒身上,蕴藏着每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年轻人的身影。曾经,我们都是那个不认命的哪吒,心中都有远大的理想并立志为之奋斗。但是不认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和哪吒一样打破成见、倔强生长、自我革命,与天斗、与地斗、与命运进行斗争到底。现实社会中,不少年轻人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吃不了苦头,受不了挫折,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和痛苦热情立减,没有持之以恒奋斗,更不要说流汗流血,与命运抗争到底,所以最终无法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归根到底,是养尊处优,习惯享受的思想占据了年轻的一代的大脑。而这个思想的根源又在于中国式的父母宠爱和溺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为人父母者的深思。
我在网上看一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家长对孩子摔倒的不同做法:中国父母:立即上前抱起儿子进行安慰,甚至还拍着摔倒儿子的那块地说“你坏,摔倒我宝贝”。俨然,孩子摔倒,一切过错都在那块地。美国父母:“宝贝,妈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勇敢的”。在妈妈的鼓励中,孩子慢慢的爬了起来。在他爬起来的那一刻,他脸上挂上了胜利的笑容。日本妈妈:走过去扶起了他,但是却没有安慰他,也没有责备那片地,而是要求孩子重新再走一遍这个地方。第二次,孩子没有摔倒,他胜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这虽不是完全准确的概括,但折射出我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缺陷。我们在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更加应注重挫折教育,教育孩子刻苦耐劳,顽强拼搏,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忘初心,奋斗到底。这样,才可能成为顶天立地的哪吒。
以上为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4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的心深深地被打动了,多么伟大的哪吒啊!多么爱子的父母啊!
大家都说:“爱子如命”,我从哪吒父母身上就可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首先是殷夫人。哪吒刚生下来,就被世人认知为魔丸。开始的时候,哪吒快被太乙真人打了,殷夫人却跑过来保护哪吒,脸被石头割伤了,她却不管这些,哪吒在她怀中动来动去,想逃出来,他一口咬住殷夫人的手,她的手流出了血,可殷夫人不在乎这些,只是紧紧地抱着哪吒,不停地说:“不要伤害我的孩子。”李靖也一样,他站了起来,当着面与大家说:“仙长,大家,孩子也是无辜的,李某人实难下手,之后定将哪吒关在……”殷夫人和李靖是多么爱子啊!李靖他们是多么伟大呀!
哪吒也一样,本知道自己是魔丸,本来这一次可以嘲笑嘲笑自己的人,却还要去为了世人牺牲自己,最后一刻,他用自已的信任获得了世人的认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和哪吒一样,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很多父母也像殷夫人和李靖一样,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我们都要向这些人学习!
以上为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5
最近,我与妹妹一起去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让我深有感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讲叙了:有一颗混灵珠,被分为了魔丸和灵珠。哪吒本该是灵珠的转世,灵珠却被偷了,龙王的儿子敖丙成了灵球的转世。他生来就被百姓忌惮,遭众人排挤,因而他也以整天取笑玩弄众人为乐。但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哪吒被大家认可了……
其实,哪吒小时候跟别的小孩儿没什么两样,天真、可爱。但因为大家对哪吒的排斥,哪吒也就恨起村民们了。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这些原因,他的心就变的黑暗了。哪吒的父母亲一直没有放弃哪吒,给了哪吒那仅有的爱。看到那时,我哭了。
在前几天,我看了《挑战不可能》这个节目,有一位挑战者32岁,在他17岁时,因病双目失明,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不仅要忍受着失落、难过,更要承受着同龄人的取笑、排挤。但他的挑战——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都做到了。
看这部电影时,有一个角色说了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我本是赞同的,但听到另一句话时,我的想法却变了,哪吒在电影结尾时也说了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啊!生而为魔,那又如何?同龄人取笑你,排挤你,你难道就不能做的更好,让他们认同你呢?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为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6
今晚看了国产动漫《哪吒》,有两处不知不觉掉了泪。
电影的设定,哪吒是由于太乙真人的疏忽,不幸魔丸转世成妖,还在3岁生日被上天下了咒消灭。懵懂的哪吒实质是个懵懂少儿,电影讲述更多是哪吒父母在悲剧注定的情况下,努力为他寻找另外一种活着的可能性。
如果放到现代,哪吒像不像那个刚出生就有先天性的“顽疾”,并被医生断定活不过3年的可怜孩子?
电影里的“村民”,作为大众的代表,“顽疾”(“妖”)+短命(“下咒”),意味着不幸,他们倾向于放弃这个孩子。但作为骨肉相连的至亲父母,李靖夫妻表现出对抗命运的勇气,尤其是哪吒母亲殷夫人,紧紧的抱着刚出生的孩子,不管哪吒的先天条件如何,在她眼里、在她怀里,那是她用尽生命的一切要保护的人。
是的,我想无论先天条件如何,无论孩子身上有多少缺陷,她都会拼尽全力去让孩子活出来,只要有一丝的希望,她都会相信后天的努力让事情有些不一样,
哪怕只有很短的时间,也甘愿付出一切让他过的跟正常人一样快乐。
这种拳拳之心,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最能打动人,我还记得电影里哪吒第一次看着自己母亲笑了的样子,从此他认定了眼前这位笑中有泪的母亲就是他的至亲至爱。母爱,这是电影里打动我的第一个点。
如果说殷夫人对哪吒的爱像火一般炙热的、温暖的,那李靖对儿子的爱则像大山一样高大的、深沉的。当所有村民以及代表权威的太乙真人都建议放弃孩子时,殷夫人看着襁褓里的哪吒强颜欢笑,李靖则当机立断,挺起父亲那无所不惧的腰板,立定如山的说,“李某家门不幸,但他是我儿,我会教育好他,一切后果李靖一力承担。”(可能跟电影里字面上有出入,但就是这个意思)
然父亲的爱不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更在于切切实实的找解决办法。从哪吒出生那刻起,李靖夫妻的生活就围着着这位“魔童”,上天入地,李靖把所有人所有方法都尝试遍。第一年儿子尚小,让妻子照顾;还剩两年,当妻子还停留在“只要哪吒这两年活的开心就行”,李靖已经帮哪吒做好成长规划:拜师学艺—为民除害—成为顶天立地的人;过程中甚至不惜欺骗哪吒说他是“灵珠”(天才)转世,一时被世人不理解(妒忌),让其好好练功、学好本领,必有一天能建功立业;甚至在妻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李靖已经做好了为孩子牺牲生命的准备(代替哪吒在生日那天代替天雷的打击),这是他唯一想到的让孩子活下去的办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之大爱,就是考虑孩子的未来,考虑当自己不在之后,能不能过得好,包括有没有生存的本领、有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持、有没有照顾他/她的人。
这是作为孩子的哪吒和现实中的我们当时几乎看不到或不理解的一面,我们当时只觉得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不一定想做的事,觉得不能放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不开心。
于是,当出走的哪吒看到那只化做猪的“风火轮”,在重播李靖千辛万苦为孩子争取到唯一的救命稻草(以命换命)的过程时,他仿佛能把父亲的爱与他过去的一切联系起来。父爱,这是电影里让我掉泪的第二个点。
其实哪吒作为3岁小孩,或者说一个还未长大的小朋友,他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在“魔丸”转世这个设定下,更凸显他放纵自己“恶”的一面。但导演希望观众在观看后能改变对哪吒的看法,确实也做到了。
从这个角度看,促成哪吒的命运和心智转变的,不仅仅在于哪吒自己的努力(也许“我命由我不由天”说早了,感觉有点懵懂),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的李靖夫妇,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为之计长远的智慧。
因此,是这对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的保驾护航,让哪吒真正从“魔童”变成真正的人。这么看来,这部电影更重要的主角是父母,主题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以上为哪吒观后感20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哪吒观后感200字》全文内容,如《哪吒观后感2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哪吒观后感2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哪吒观后感2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