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观后感600集锦简短合集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
雷锋观后感600 篇1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雷锋,他是一个时代的楷模,一种精神的象征。雷锋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影片《雷锋在19××》展现了雷锋无私奉献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雷锋那颗闪亮的心。
在一次大雨中,雷锋为了使珍贵的水泥不被大雨淋坏,竟拿出了自己的棉被来保护水泥,而这一举动却使自己得了风寒。水泥和身体哪个更重要?我想大家都明白。可是雷锋是为了什么?我想大家也会明白。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会站出来,雷锋却能做到,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异常“冷血”。比如一个老人被撞倒了,却没有几个人愿将老人扶起,几乎是视而不见;遇到有人受伤,却没有人站出来,打个救护电话……为何我们不能像雷锋同志一样,去帮助他人呢?也许有的人会说如果去帮助他人,反而被误会怎么办?倒不如不帮,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那我想问问你,如果每个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主动去帮助他,那还会造成这种误会吗?相互信任的社会,是我们大家共同建立的。
刘少奇说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养成一种“我为人人”的习惯。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拥有一颗闪亮的心,把雷锋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以上为雷锋观后感600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雷锋观后感600 篇2
中午系里组织观看了《世纪雷锋》纪录片。我们很高兴,又能学习到革命先辈的精神了。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说过的一句话。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证实了这句话。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就是这样来的:一次,雷锋在路上走着时,突然踩到了什么东西,摔了一跤。起来后,他用脚把那东西踢了出去。正巧,张书记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一幕:“那是什么?”“一个破螺丝钉。”雷锋对他说。张书记连忙把它捡起来,用手帕仔细拭擦,递给了雷锋:“滴水成河,粒米成箩。要是人人看见螺丝钉都用脚踢,你算算,这会踢掉什么;相反,如过人人见到螺丝钉都用手去捡,你想想,又会捡来些什么。”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从此以后,雷锋处处帮助大家,为人民着想。每次运水泥,他都把车上的水泥收集起来,天长日久,竟多达一千多公斤;同志小周的父亲生病了,他寄去十元钱;人名公社成立,他拿出了自己的积蓄200元,全部捐给了人民公社......一次周末,他生病了,准备去卫生所看病。途中遇到了一所学校在施工,他马上去帮助大家搬砖头。这样良好的品德,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以上为雷锋观后感600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雷锋观后感600 篇3
5月22日,我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唐港铁路公司党委组织集体观看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以艺术的手段,真实反映了雷锋同志生前战友乔安山,长期坚持以雷锋为榜样、践行雷锋精神、弘扬雷锋作风的先进事迹;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雷锋因公牺牲……
乔安山,作为雷锋的战友,曾经为雷锋的离去而深深自责,悲恸不已。影片就是通过讲述这位质朴善良的东北汉子在所谓的新时代,新观念的强烈冲击下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的。《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一部“老”电影,尽管没有盛大的场景,没有绝美的画面,没有空前的投资,也没有耀眼的明星,因而算不上“大片”,但就是这样一部典型事例真实感人的小电影,却往往能让人反思一些东西。
影片主人公乔安山,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最终,肇事者被找到了,应该说乔师傅也算得雪了,但作为一个人,一个堂堂正正,坚持雷锋精神的大写的人,他能够轻松吗,我想他感到的可能反倒是无尽的悲哀,他妻子在医院里流着眼泪对众人说的一段话,愿那些只认骨头不认人的家伙能有所触动,将心比心,又有谁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每一位观看这个场景,都会被深深的感动。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多年来熟悉的那个人物霍然地出现在了眼前,许多年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曾经为雷锋精神的永存而感到激动和共鸣,雷锋,以他特有的魅力深深印在几代人的心中,50年过去了,雷锋的一切已经嵌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骨髓。
影片的结尾,当黎明的太阳升起时,大群头戴志愿者红帽子的青年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助乔安山推车,领头的女校长深情地向乔安山汇报“您不认识我,可是我认识您,您是雷锋叔叔的战友,雷锋叔叔是我当年的校外辅导员,我是抚顺本溪路小学的学生,雷锋叔叔牺牲的时候是您给守的灵……”“明年的清明节我们一起去看雷锋叔叔好吗?”音乐声响起让人荡气回肠……泪水止不住地扑簌簌地掉了下来。我很佩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他不这种愧疚化作了一种力量,它要发扬战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他要雷锋精神永远长存。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们更了解50年前这一段辛酸而感人历史,时间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定的毅力,时间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精神,回首乔安山在离开雷锋后的这段历史,我仿佛领略到的这种坚定地毅力和伟大的精神。社会一直在进步,某一个时代的精神可能会被重新诠释。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的时间考验。
看完这部影片后,在座的\'公司党员和干部内心都受到强烈震撼。大家表示,要以雷锋精神鼓舞和鞭策自己,学习他们那种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格,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再创公司气象新辉煌。全体共产党员和干部职工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为圆满完成今年公司各项工作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为雷锋观后感600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雷锋观后感600 篇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你是否认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走出大礼堂很久很久,雷锋的这句令我感触很深的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震动着我的内心。
每年三月都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月。在今年三月的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四、五、六年级同学在大礼堂观看电影《雷锋》。影片讲述了雷锋同志小时候在旧社会受尽苦难,成为了一名孤儿。他谨记着妈妈临走前对他说的话:“要给冤死的亲人报仇”。从此,是毛主席,是共产党将他从火坑里救了出来,把他培养成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共产党员。在班里,他总是帮助其他同志。他总是记着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无数次帮助过普通群众。除此之外,雷锋还将他每月的津贴费存在银行,自己却总舍不花。很多人说雷锋是傻子、小气。直到雷锋因公殉职后,大家才知道,他已将存的钱全部捐给人民公社了。
影片中有一组这样的镜头:雷锋接到了一个命令、下午两点之前必须回来开会。但由于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一个孩子正在发高烧,小孩的爸爸妈妈准备带她看病。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那家人的车出了问题。雷锋就帮助他们修车,结果回去迟到了。雷锋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很令人感动。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雷锋的话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要拥有一颗善良、助人为乐的心,去为人民服务。
看了这部影片,我想起了全国道德先进模范郭明义。他号召大家无偿献血,自己已累积献血六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十倍。他号召大家捐助贫困学生,2000多名矿山职工参加捐款,款数达十二万元。他身上散发着雷锋式的助人为乐的精神,一心为党,一心为人民的郭明义被大家称为“雷锋传人”。
雷锋走了,但雷锋精神却没有消失。雷锋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要向雷锋学习,帮助大家,助人为乐,成为一名“活雷锋”。
以上为雷锋观后感600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雷锋观后感600》全文内容,如《雷锋观后感600》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雷锋观后感600》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雷锋观后感600》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