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 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集锦简短合集

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集锦简短合集

时间:2025-06-25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

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 篇1

  电影中最感动之处,是玛利亚与孩子们、特拉普一起克服困难的种种场景。当玛利亚唤起对特拉普的爱情时,她知道要与男爵夫人结婚,她留下一封信就回到修道院去了,院长对她说:That you have to look for your life(你必须追寻自己的生命。)她重新又回到了特拉普家,追寻自己的生命,她勇敢的去面对,终于和特拉普结成伉俪,然而生活中的磨难没有止境,在萨尔茨堡举行奥地利民谣音乐节的当天,和玛利亚接到了柏林的来电,命令参加纳粹的海军,拒绝为纳粹服务,他决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于是他准备冒险带全家离去。可他和他的全家被置于严密监视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借着参加民谣音乐节的机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在奥地利同胞面前奉献出他们心底里的歌《雪绒花》并带动全场观众加入大合唱,唤起了奥地利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和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最后在朋友和修女们的协助下,玛利亚一全跨过了阿尔卑斯山,逃出了多难的祖国,来到了自由之地。

  电影落下帷幕,可是那欢快的歌声,动人的场景却将永远印在我的头脑中,鼓舞我向前,将让我学会坚强,不畏惧困难,时刻对生活充满信心,快乐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心理解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

  以上为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 篇2

  今天,我终于明白到为什么《音乐之声》里的每一首歌曲都成为人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都被视做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挂在墙上的\'白幕亮了,又暗了。曲终人散,但那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口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一首首动听、快活的歌曲却一直萦绕在我大脑中的每一根神经周围,挥之不去。但在此我不想再就玛利亚修女的善良、淳朴、率真添加更多的言辞,毕竟这些都是独具慧眼的观众们所有目共睹的,我只是想稍稍地表达一下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少少感受。

  《音乐之声》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电影。有趣的爱情故事、悦耳的歌曲、活泼的孩子、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动人的音乐、优美的风光、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引发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美好的瑕思。她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她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她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充分地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恶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歌曲《音乐之声》是影片中的点题之曲,影片开始时由玛利亚在山顶独唱。上校赴维也纳期间,玛利亚把这首抒发自己对故乡、对大自然、对音乐的无比热爱的歌教给了7个孩子,让他们在男爵夫人到来时为她演唱。上校长久禁锢的心被这家中久违了的美妙、纯真、动人的歌声融化了,他从原来那位不苟言笑的上校变成了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和7个孩子拥抱在一起……

  曾听说“胸中有书,气自华”,但在玛利亚身上我真正看到了音符给灵魂带来的另一种,连挥发着阵阵芳香的书籍都不可取而代之的力量。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一场场音乐盛宴,而是一种灵魂的冲击!她使我们的灵魂从此不再独步,她使我们的心胸变得宽广,她使我们的眼泪不再只为自己而流,她使我们的笑颜不再只为自己而绽放……她告诉我们,人本就该大无畏,做应该做的事,讲该讲的话!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评论:艺术家的灵魂是最健康的,因为他们都有机会把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上,而不是把压抑在心理。的确,从来都没人会因为某一件艺术品表现的某种情感而赋予它过多苛刻的言辞;但却会某人在某个场合说了一些激进的话而议论纷纷。我想这大概就是艺术的素雅及崇高以至人们不敢随随便便地给予她过多出于主观的评价吧。

  呵,洋溢着艺术的灵魂是自由的。音乐之声,灵魂之声,最最善良、真实、大无畏之声!

  以上为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 篇3

  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根据美国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是美国音乐片巨匠罗伯特·怀斯新风格音乐片的又一力作。导演罗伯特·怀斯充分地抓住了本片成功的要素,比如说,动人的故事、暖人的情感、美丽的笑容,更有那优美的歌声贯穿整部电影。使得电影看上去完整,温馨,舒服。导演成功地把娱乐,情感,还有艺术巧妙的融为一体,使本片曾获最佳影片等五项奥期卡金像奖。这便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导演把本片放在了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更加鲜明的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本片讲述的是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玛利亚用一颗爱心循循诱导,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教会了孩子们许多的歌曲,孩子们对她象母亲一样,并且她也打动了那位不苟言笑的上校的心,上校也被那美妙的动人的歌声所融化。最终,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役,并且在一次民歌大赛中带领全家越过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的魔掌。

  喜欢片子中的许多东西,看完《音乐之声》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喜欢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坡,喜欢天真的孩子们的美丽笑容,喜欢玛利亚的善良与热情。更喜欢那令人向往的温馨情感,喜欢那优美的歌声。也体会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就是片子给我们展示的美丽,这就是片子的中心。

  首先,歌曲《音乐之声》,它也是本部影片的主题曲,这首歌开篇就由玛利亚演唱出来。随着镜头的推移,翠绿的草地,清澈的溪水,还有远处绵延的青山,高远的天空,把我们带到了仙境一般。随着优美的景色,我们的心情也一下子开朗起来。好奇心也油然而生。导演巧妙地把各个镜头组接好,在我们面前出现的不是孤零零的一幅幅美图罗列,令我们感觉到的是置身其中的舒服与享受。活泼开朗的玛利亚那动听的歌声,回荡在山间,使观众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然后,还有欢乐大方的《哆来咪》,这是玛利亚教给孩子们的第一首歌。这首歌轻松快活,当孩子们演唱时,他们的快乐溢于言表,他们内心的快乐,对音乐的执著,对生活的热爱全部的释放开来,再也不是那种古板的毫无生机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充满了大家的心。

  孩子们演唱的那首《晚安,再见》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夹杂的是淡淡的忧伤。正是通过这首歌,他们全家向自己的祖国告别,总是能让观众们随着剧情的变化而情感波动。让观众们也随之忧伤,感动。人物的性格也更加鲜明的展现出来,他们拥有的是爱心,他们拥有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

  以上为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全文内容,如《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音乐之声观后感15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