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1
这是我看过最奇特的电影,毫无悬念的开场,平铺直叙的独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对学生们的博爱。从头至尾心中有挥之不去的压抑与难过,却神奇地让人没法哭出来,直到出现漫天的纸飞机,和高亢美丽的歌声。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
星期六的等待终于有了意义。
贝比诺是孤儿,他的父母在二战中丧生,但他总认为父亲会在星期六来铁门前接他,便一天一天地在门前等待。他没有等来父亲,但他等来了马修老师。这个长相可爱的光头叔叔,是唯一一个维护贝比诺的人,是每次合唱时会把贝比诺抱上讲台的人,是愿意蹲下身子询问贝比诺梦想是什么的人,是在星期六将贝比诺带离“池塘之底”的人。曾经在他灰暗的童年里,只有等待是彩色的,只要抱着锈迹斑斑的铁门,遥望远方延伸而来的羊肠小道,哪怕到月升日暮,哪怕是从希望到失望,只要让他等待,他便是幸福的。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你看那可爱的光头叔叔,就是上帝最好的馈赠。
成为您的独唱是我最大的幸事。
莫翰奇有一个美丽的单身母亲,一个无依无靠的单身女子,她生活的全部重心便是儿子。莫翰奇没有父亲,又由于自己美丽的单身母亲而饱受非议,他脆弱而又敏感的自尊被无情地践踏,他违背着本性坐着一件又一件的坏事。在被校长惩罚时,他听到班上的其他孩子跟着合唱团放声歌唱,他被深深吸引了,在独自干活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溜进教室,对着黑板一展美妙歌喉。马修老师发现了他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于是他成为了合唱团最重要的独唱。并在马修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更广阔的音乐世界。
你是阳光,射入池塘在别人看来,马修无疑是失败的,一事无成的音乐家,渺小的音乐老师,不管哪个标签都不会为人敬佩。但是,他还是一个合唱团的团长,拥有宽广胸怀和无私博爱的指挥。他把杂乱无章却犹如天籁的歌声汇聚起来,谱成了美妙的交响乐章。影片开头他说,曾发誓再也不会作曲;手提包的乐谱背面,写着他可能辉煌或衰退的过去。不知道他曾发生过什么,但无疑承受过许多屈辱与不公,让人敬佩的是,他始终带着一个充满爱与善意的心灵,没有自怨自艾,亦没有怨天尤人。他像一个小太阳,默默地发光发热,为池塘底的幼小心灵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这是我看过最奇特的电影,毫无悬念的开场,平铺直叙的独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有最好的合唱团。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2
“放飞孩子的梦想,让他的身体到灵魂全都变成一个天使。”这是我在今天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后发出的感慨。同时,这部影片叙述的也正是一些问题少年脱胎换骨,直面人生的全部过程。
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因为生活的不如意,他的才华没有办法展示出来,所以沦落为了一名男子学校的代课老师。在那儿,马修老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难缠的问题少年,他们整天干着偷窃、吸烟的勾当。而院长却以极为暴力的手段管教着这班问题儿童,以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学校里是司空见惯。性格沉着冷静的马修老师尝试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个现状,他决定用音乐这把钥匙来打开孩子们沉封已久的心灵。他在自己专用的乐谱上为孩子们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歌曲,他希望一段旋律或者一个跳跃着的音符能唤回孩子心中久违的温暖,能把他们从地狱中拯救出来。
马修老师刚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进展得很不顺利。其中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班上的一个小男生。皮埃尔拥有着天使的面孔和美妙的歌喉,但是却有着一颗魔鬼的心:自私、冷酷无情。在马修老师不厌其烦地挖掘、引导下,他的音乐天赋被充分地展示了出来,最后,他彻底地摆脱了那个邪恶的自己,成为了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指挥家。
马修老师在学校目睹了院长的冷酷,还有其他老师的无情和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后,并没有对这些孩子丧失信心,他不仅只看到了他们的缺点,更发现了他们的潜质,他不体罚学生,给他们反省、改正的机会,他像一个坠入凡间的天使,把问题少年心灵里的肮脏清扫得一干二净,还他们原有的天真和纯洁。现在我们的社会上不正是需要像马修这样的老师吗?如今的独生子女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与重重保护之中,所以他们的心灵都是非常的脆弱,经受不了任何来自外界的伤害。老师就是我们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遇到的是像院长那样冷酷无情的老师,那我们的一生几乎都要被毁了!我们都满心期待着能遇到马修这样的好老师,能让我们的身心都健康的好老师。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3
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是一种优良美德,而前几天我看了一部《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我被马修老师的宽容、爱心、耐心、真诚感动了。
一个平平常常的教师来到池塘之底-问题少年寄居所当学监,可当他来到这儿,内心就充满了悔与恨。这跟他想象的校园完全不同,没有一盘好吃的饭菜,没有一张柔软舒适的床,甚至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而他所要承受的压力更重,因为那些问题少年是令家长都无法管教的孩子,当马修来到教室,看见满地扭打的孩子时,更是一阵心痛,他选择了宽容,不再增恨抱怨孩子们。
就在他对自己未来一筹莫展时,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兴奋不已-这里的孩子都热爱音乐,而自己正是一位音乐老师,于是马修就组织了一个合唱团,让那些孩子们真正爱上了唱歌,尽管合唱团没有办成功,但是那些孩子不再令人讨厌了,反而和马修交上了朋友,马修成功的用他的音乐驯服了六十个桀骜不驯的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春的气息
就在师徒友好相处之余,学校来了个叫蒙东的孩子,有生理缺陷和暴力倾向,多次骂马修,但马修从来不生气,仍然在开导他,如果被别人听到前来重惩蒙东时,还为他护短,维护孩子的尊严,终于有一次,蒙东偷了十万法郎,校长把他赶出了学校。后来蒙东还是又回来了。
一天校长去城里开会,吩咐马修管好孩子们,马修就带他们去森林玩,蒙东就乘没人的时候放了大火,把学校烧毁了,校长一气之下,把马修辞退回家,当他走出学校的时候,学生们从窗户上递卡片,挥手告别,马修欣慰的笑了。马修老师用宽容、仁慈和爱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此时我也想起了一件悔事:那是一个下课,老师把一摞作业捧给我们组长,让他发给同学们,就在组长一步一晃的走过我的课桌时,组长的衣服把我的文具盒勾下来掉在地上,我看到之后又生气又伤心,因为这笔盒里有妈妈送我的钢笔,平时我都舍不得用,现在倒好被摔坏了,我让他赔他也不理睬,我就把他的铅笔盒从桌上扫了下去,导致他的笔也摔坏了,这时他哭着叫道:我不是故意的,你是故意的!说完以后就再也不理我了,我跟他道歉他也不接受。这时如果我们两个人都宽容一点,问题和矛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如今我们的社会上这样的事情也很多,为了一点小事就出言不逊大打出手,甚至为了一点琐事就杀人放火,被愤怒仇恨的情绪所支配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理智,走上了违法犯罪这条不归路,害人害已。退一步海阔天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别人以宽容,对别人多付出一点爱,我们将活的更自由舒适。
我读过这样几句话:宽容像一朵鲜花,散发着清香,即使有人踩一脚,也依然能把香味留在那人脚底;宽容如一场小雨,给人以清爽,焕发激情,即使大地污秽,也依然会撒满它的周身;宽容似一把花伞,给人以舒适,倾盆大雨将至,即使自己淋雨,也会永远当人头顶的天空。让我们学会宽容吧,多一分宽容就少一分怨恨;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快乐,少一份烦恼;宽容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高尚、大度、和谐、理智、团结友爱的真实体现。如果我们都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的更加和谐美好。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4
今日我观看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名为《放牛班的春天》。其中不一样的教师克来蒙马修带给了我深深得震撼。
克来蒙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因为当时所处的年代,他不能发挥自我的才华,只好去当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教师。可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那里的学生调皮捣蛋,都是一些“问题学生”。聪明的克来蒙马修并没有像校长、其他教师那样利用惩罚来管理学生。因为他深深明白,这样是不行的。于是,他用音乐来管理班上的学生,令班上的学生全都回心转意,露出了自我的本来善良的面貌……
看完了影片,我也情不自禁地被这位教师的行动折服,心中暗想:“因为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并不使用惩罚和奖励,而是利用音乐去鼓励学生自我做好一切。所以自然是事半功倍。怪不得他的学生们在他临走时都很怀念他。”就这样,这位教师用音乐的力量,让这些“坏孩子”都变成了听话优秀的孩子们。茫茫人海中,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好教师,真是这群孩子的幸运。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教师。我们班敬爱的孔教师就是这样一位好教师,她只需要一个眼神,或者轻轻一拍,就能够让某个不专心听讲的同学立刻服服帖帖,专心听课。这是因为孔教师对我们十分温柔,她平时都是笑容满面,对每一位学生都十分关心。
且说前一段时间,我们班正在上语文课。突然,班上的一位学生摸着脑袋,样貌显得很痛苦,这些细小的举动被孔教师发现了。孔教师急急忙忙赶过来关切地问道:“你怎样了?”那位同学摸着脑袋说:“我好热啊。”孔教师立马摸了摸这名学生的头,当即断定这位同学发烧了,于是赶紧带到办公室让他喝热水,还立刻打电话给同学的家长,让同学赶紧回去看病。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孔教师用她的关心换取了我们每名学生的信任和敬佩。孔教师从一年级就开始教我们,今年我们都成为六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就像花草一样在孔教师这位温柔的园丁手下茁壮成长。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5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音乐电影,在音乐课上老师带我们观看,但看完后我意犹未尽,回到家抽空又看了一遍。
影片主要讲了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池塘之底”学校当学监。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是一些父母双亡或是“不良少年”。校长哈珊十分严厉,一系列惩罚学生的措施:关禁闭,罚做卫生等等,也有学生受不了这种惩罚而跳楼。而主人公马修来到这所学校教受大家音乐课程,他发现学生们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坏,他利用合唱的方式,让“池塘之底”的孩子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他发现了莫杭治·皮耶尔的天赋异禀,并培养他,还有每周六都在门口等家人来接的佩皮诺……影片的最后,因为一场大火,校长把马修辞退,只顾自己如意的校长也被举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我认为影片最感人的部分是马修正要离开学校时,什么又放纸飞机的合唱方式送别他,可爱的佩皮诺追上这样上车离开的马溪区,并和马修离开,而马修被辞退的那天刚好是一个星期六。这可谓是全片的暖心之笔。
其实,生活中的苦难并不一定都是不幸的,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它,在这个春天,我们也应不负昭华,为将来播下希望的种子,浇灌辛勤的汗水,以后便会收获胜利的果实。
记得加缪说过一句话:很多事情没想的那么糟糕,毕竟还有阳光来温暖我们的骨头。以希望来看待生活,生活也会厚待你。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6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之后,我的心情十分复杂,这其中经历过愤怒,伤心,更有欣喜、感动。
我欣喜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让我喷笑不止的表现。比如那些小孩子各个都是恶作剧高手。有个人辛苦弄好的头发,被另一只手摸了一下,他的头“噌”的一下全乱了。还有马修老师,他也很可爱。有一次,他上完课急匆匆地跑到房间里随便擦擦鞋子,穿上马甲,拿一点日用品拍拍脸,那个样子像《神偷奶爸》里的小女孩用手拍怕脸一模一样,搞笑极了。本来笑点低的我现在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让我感动的是因为一个人——马修老师。他不顾一切地违反校规,目的却是为了那些曾经无“恶”不作的孩子。马修老师并不惩罚那些犯了错的学生,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原谅,用尽各种方法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我真的由衷的佩服马修老师的耐心啊。还有一次马修老师去睡觉,路上发现了那群学生用唱歌骂他。但是,他没有生气、没有责备,笑着说“有几个好嗓子说不定有希望”,这样的肚量非一般人能比。想着这几个片段,我的眼眶不禁红了,他们看似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他们的心早已被这个善良的老师一点一点地融化了。
这就是我喜欢的原因,因为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了老师与学生的美好关系。有时候,我们需要用心地做好自己,体谅老师。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7
一位伟大的教师,不一定要教出多么优秀的学生,不一定要使自己在课堂上无私奉献,但一定是爱护自己学生的教师!
马修就是一位伟大的教师,虽然最后被辞退,但他依然“伟大”!是他,把一个个顽皮的“坏”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唱着歌儿的小天使!马修身上喷发着阳光气息的老师,散发出爱的能量的老师。一次偶然,马修发现这些孩子的“音乐梦”,马修从而组建了一个“合唱团”,发现了这些孩子的音乐才华。他,就是“伟大”的教师。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位同样伟大的教师。她,就是杨老师!9月30日的合唱比赛,我们六<4>班也参加了,我们是三等奖。但这个名次不能说杨老师指挥的不好,也不能说我们不努力排练。在这之前,杨老师和我们都在很努力地排练。一开始,杨老师说,看着歌词必须要会唱,我看着词还是不会唱,我担心我不能回家了,但是杨老师让我回家练。杨老师还是很呵护我们的。
无论是马修还是杨老师,他们都是“伟大”教师!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8
刚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很老套的剧情,看到开始就猜到结局了,不过导演很成功,他用了一些小细节让整部影片都充盈着一种温馨感动的气氛。
马修是个好老师,不重名利,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感化了那群无恶不作的混世魔王,用音乐让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曙光。
这部片子的定义是文艺片,之前我一直没有清晰的定位过文艺片到底是什么,不过看了这部片子以后好像有那么点感觉了。
最感动的应该是马修被校长开除后离开的那场戏吧。没有孩子来送他,他在心里想:孩子们的懂事在我看来更像冷漠。可是当他走到教学楼下时,看到地上成片的纸飞机,捡起来看,每一片上都是孩子们稚嫩的笔迹,每一片上都是他的学生对他的祝福。孩子们反锁上教室门为他唱歌送行,在窗口伸出小手向他告别。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马修感动不已。
最最让我欣慰的是最后一个情节的设计——那个最小最可爱的贝比诺被马修带走了,而那天刚好是星期六。在二战中失去父母的贝比诺一直不肯接受这个事实,幼小的他坚信自己的父亲会在星期六来接走他,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后被善良有爱心的马修老师带走,会是最好的结果吧。
影片始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最后还贯彻了那个坏人终将不会有好下场的定理,势利狡猾的校长被举报被下岗了,让人不得不感到痛快。
总之,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啦,中文译名也很文艺很契合主题。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9
《放牛班的春天》讲的是一个失意的音乐家来到问题少年集中的学校当学监,通过自己的温暖、关怀、宽容和音乐诱发了每一个孩子善的一面,向往美好的一面。这部电影,几乎每个镜头,每个桥段都在讲述着儿童世界和关于教育的深刻的道理。所以,我想截取几个桥段进行描述和感悟,来分析这部电影。
孩子都是调皮的,孩子都是单纯的,也许会因为想法的稚嫩而做出很多在成人眼里错误的事情,但是孩子们都是善良的,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没有善心和怜悯心。乐格克,前学监哈让先生眼里的混世魔王,因为马桑大叔对他的惩罚心怀不满,做了机关使马桑大叔受了重伤。但是当老师马修和他说,马桑大叔真的伤的很重的时候,乐格克的眼里出现了难过、愧疚和急于补救并求得原谅等等情绪。孩子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你让我不高兴,那我也让你不高兴之类的比较单纯的想法,所以会做出有些幼稚的却破坏力巨大的错事。但是,孩子都是善良的,都有一颗希望世界是美好的心,希望每个人,包括自己都能快乐幸福的心。没有孩子生来就以伤害人为乐趣的.,他们更多的是因为一些幼稚的想法而造成了自己不可控的后果,乐格克也说:“我没想伤害他”。孩子需要因为自己所作出的错事收到惩戒,但更需要有人挖掘出他们的善良,并将之扩大,才可以让孩子真正的拥有善心,做出善行。马修让乐格克去照顾马桑大叔,作为惩罚,实则更是一种善心和有错要赎罪这样一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马桑大叔受了感动,说了一句话:“这些是小可怜,只是需要人理解罢了。”
这突然触动了我,我突然想到了,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会被大人判定为问题少年,背后都是有各种充满痛楚的原因。这里面最为明显的,就是蒙丹。他在和莫杭治(我们的主角)对话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身世。蒙丹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父母完全不爱他只是想把他扔进寄宿学校等地方不管,自己去快活。蒙丹对自己的父母充满了仇恨,这样的仇恨只可能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完全可以想见,年幼的蒙丹有哭了多少次,心痛了多少次,挽留了多少次。如果当初,蒙丹的父母能让蒙丹感受到自己被爱被需要,没有被抛弃,那么蒙丹又怎么可能会自暴自弃,对世界充满仇恨,最终成为一个纵火犯。孩子也是有一定思想的人,而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洋娃娃。孩子很脆弱也很敏感,周围人一个小小的举动,对于孩子可能就是很大的伤害。孩子的世界很小,孩子的心灵会变成什么样,全来自那个世界是什么样。所以,孩子需要呵护,需要爱,需要照顾。让他知道自己的想法被尊重被照顾,让他敏感的小身躯放大的都是美好的事物,让他的小世界充满乐观和阳光,那么这也将是一个乐观阳光的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几乎无觉的人,任意的对他展示着人性的阴暗,世界的阴暗。孩子太小,无法表达自己,但当孩子长大了,当初灌输给他的阴暗,他将会统统展示给这个世界。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会变得光彩照人,还是阴暗不堪,全看他接触了什么,接受了什么,那张白纸上或主动或被动的画了些什么。
这个时候,教育者的作用就尤其重要,家长,老师更是重中之重。开始的时候,所有的老师对这些学生都很绝望,认为这些学生就是坏孩子没有救了。孩子们还不会判断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是建立在他人和成人对自己认知的基础上的。那么这些孩子当然会觉得自己是坏孩子没救了,那就继续坏下去。开始的时候,莫杭治的母亲认为儿子只有做蠢事的天赋,那么莫杭治就真的认为自己不能做什么好事。在那个环境下,一切恶习都被放大,一切美德都被淹没,所有的孩子看不到自己变好的可能,于是在恶习中进一步堕落。但是,当马修出现,颂扬他们的美德,正确惩罚他们的恶习,让孩子们感受到被赞扬的感觉,感受到自己能变好的可能,事情就又完全不一样了。老师们联合起来帮助孩子们,妈妈又对儿子重拾信心,孩子们生活的越来越幸福,做的错事也越来越少。人都是一样的,当孩子们感觉到被信任,被激励,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他们就会变得更好。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信任他们、激励他们、守护他们、通过恰当的技巧教会他们道理和知识,让他们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
这个世界起初并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分,只有单纯善良懵懂的孩子。教育者该做的,就是给孩子们塑造一个美好且自信的世界,让孩子们慢慢地在之中成长,慢慢的学会责任、感恩等等、慢慢的接触这个社会的阴暗面,慢慢的接受并融入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即使在阴暗的道路上,心中仍有太阳的人。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9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10
在十一小长假里,我又把《放牛班的春天》看了一遍。
这部片子主要讲了学监马修在来到“池塘之地”之后和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们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从这部电影中我可以深刻的感觉到马修在来到“池塘之底”之后的那份艰辛和时时刻刻的忐忑不安。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合唱团,让与众不同的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独有的嗓音,并从中获得兴趣。之后他们又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在学监马修的带领下,他们突破险阻,继续为音乐奋斗着。最后,他们获得了成功。
从这个故事中我可以感受到生活原来就是这样:哪怕你处在一个不美好、不和谐的地方,但是只要你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希望,并去努力改变他们,相信在不久后,你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被你所感染,从而改变。就像马修,他在“池塘之底”工作,就是为了改变那群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从而从中受益。
以上为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 篇10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全文内容,如《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观《放牛班的春天》后感》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