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心得体会 >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通用15篇)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时间:2024-09-05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1

在浓厚的浪漫气息和绝美的景色之中,北京2022年的冬季残奥会在今晚落下帷幕。继“一朵雪花”的故事继续前行,在总导演张艺谋的带领下,【锋尚文化】携手歌华文化作为创意制作人,在鸟巢为北京双奥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并且也为中国与世界的这一“冰雪之约”画上句点。

为了突出呈现闭幕式“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主创团队在鸟巢主场地设计了一直径约55米的“留声机”主题形象作为空间视觉元素,以此表达出温暖、感动的深远意义。这枚犹如音乐唱片一般的“留声机”,就像一座巨大的历史宝藏,不仅诉说着冬残奥赛事背后无数温暖而难忘的故事,也成为了奥林匹克记忆中的璀璨瑰宝。

正如总导演张艺谋在闭幕式开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这个圆形符号就代表着一个非常醒目的道具,它要在我们的闭幕式中担任关键角色,就像折柳寄情一样,但这次是以一个道具来实现这个重要目标。”这枚独特而富有象征性的“留声机”标志,不仅展现了冬残奥闭幕之夜的壮观景象,更传达了对于美好瞬间和伟大时刻永久珍藏的理念。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2

  此次冬残奥会歌声激昂地欣赏冰雪与雪花纷飞熠熠生辉映,随着徐徐徐点亮起,“繁星与卓越梦想和喜悦仿佛是对之前冬季奥运会闭幕式的一个升级版。在这个版本中,设计师利用了电视和音乐制作技术,并融入了一些创新元素。

首先,舞台灯光打在舞者的身上,他们像是正在用古老的方式旋转,播放着灿烂的唱片。这个“唱片”其实是代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会徽,被嵌入在舞台上。接下来,舞台逐渐展现出各种冬季奥林匹克项目的画面,以及运动员们在比赛中的生动画面。

然后,代表团的旗帜也被戴上了金色的光芒,这代表着冰晶般的荣耀。最后,整个舞台都被星光覆盖,地球被比喻为蓝色的星球。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庆祝着同一个美好的时刻——携手并进,共同向前。

在这样的背景下,闭幕式的主旨得以明确:希望通过“温暖感”、“记忆感”和“包容感”的一致性,将运动员们的美好记忆永远保存下来,让他们能够在未来再次想起那个精彩的时刻。

总的来说,这次冬残奥会闭幕式的改变,不仅体现了科技的革新,也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运动员们的关爱和支持。这是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的一种致敬,也是对未来一个美好未来的期待。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3

闭幕式的核心特色同样贯穿始终。导演沈晨表示,此次闭幕式的主题为\"爱的感召\",并将这个主题融入到了每一个表演环节中。

首先,残疾人在表演环节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他们通过\"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实现了\"手语\"和\"肢体语言\"的完美结合,使得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斑斓的颜色。

然后,随着表演者的\"讲述\",一系列由粒子组成的声波纹逐渐在\"留声机\"上流淌开来,形成了一系列动人的场景和画面,这些画面揭示了残疾人日常生活中温馨而感人的场景以及动人的情感画面。

当音乐达到高潮时,画面选用了五幅残疾人创作的绘画作品作为\"爱的感召\"的升华。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一幅描绘了一个笑容灿烂的盲童和另一个盲童合作创作的画作,这两个盲童的形象与闭幕式主题紧密相连,成为了演出的最后一个亮点。

在闭幕式的最后,数千名残健共融的演员们手中各持一个发光装置,这个装置的设计印制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会徽。当演员们组成\"love\"的造型时,他们会同时启动发光装置。在这个宽广的空间中,\"love\"的造型绽放出夺目的光芒,表达出了节目所传达的核心理念——\"世界需要爱\"。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4

昔日灯火辉煌的闭幕式现场,再次点燃的是火炬。这次,火炬不再只是一个短暂的象征,而是将抽象的符号与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结合起来,唤起观众对于冬残奥会的伟大记忆。在音乐部分,13套定音鼓组成的交响乐强有力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速度,代表了所有运动员的毅力和决心。接着,一部由残疾人艺术家主演的小提琴独奏《雪花》响起,那动人的琴声让人感慨万分,表达了人们对这段美好的回忆的深深怀念。

在这段璀璨的艺术旅程中,视觉画面上的世界时钟逐一呈现时间元素——从最初的精确计量,到中国十二生肖,再到二十四节气。60名舞者依次踏上了舞台,他们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跌宕起伏,在精心设计的“时空表演”中释放出各种情绪。当所有的表演都在热情奔放的热情氛围中达到高潮,独特的“时间”元素汇聚到了点火仪式的那一刻。当最后一束光线逐渐消失,随着影片回到最初的设计阶段,将火炬组件轻轻地放下,象征着闭幕式的终结。

这个温暖而富有诗意的闭幕式,就像一场华丽的演出,每个元素都描绘出了时间的魅力,每一幕都是一个精彩的瞬间,每一帧都是观众内心的情感涌动。最后,整个闭幕式的主题变得更为深远:那就是时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存在。而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前行。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5

  闭幕式尾声中,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将唱针缓缓移出唱片,盲人小女孩将手心的残奥标志向鸟巢地面按下,地面以雪花形态镌刻出“BEIJING 2022”的字样,最终完成了冬残奥会唱片的记录过程,同时也寓意着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

  在天籁般的《雪花》歌声中, “北京2022”字样的`闪耀焰火在鸟巢上空粲然绽放。

  虽然本届冬残奥会的主火炬已经熄灭,但跳跃的火焰却在心中生生不息。伴随着璀璨的光芒,时光的“留声机”在大地上定格,见证着“北京2022”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6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落下帷幕之际,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巨大留声机于国家体育场中悄然开启。这不仅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艺术的交融,更是一段充满温馨与回忆的历史瞬间。

在歌声的激荡下,一枚枚极具特色的滑雪运动员造型缓缓显现。此后,一座座代表了北京冬残奥会赛事的独特场景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冰雕般的雪容融翩翩起舞;悦耳动听的歌曲如潺潺溪水般流淌,倾诉着运动员们的坚韧与拼搏;一台台特技表演让人叹为观止,展现了残障人士身上的无限潜力。

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当属由听障演员演绎的《爱的感召》。200多位残疾艺人用他们独特的手语,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传递给了每一个现场观众。在这里,雪花燃放的方式象征着温馨、宽恕与接纳;北京市区地标性建筑——鸟巢上方的“BEIJING”火炬,璀璨夺目,照亮了这一特殊的夜晚。

这场盛大的闭幕式展现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温暖时刻,不仅延续了奥运精神,更让那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人们倍感骄傲。在这份超越时空的情感氛围里,我们心怀感激,珍视并传承这份来自全世界的温暖与感动。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7

今晚(3月13日),双奥之城北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冰雪狂欢。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次冬残奥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总共获得了18枚金牌、20枚银牌和23枚铜牌,为中国残运会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闭幕式的压轴表演同样令人眼前一亮,“温暖中永恒”这一主题得到了充分展现。冬季残奥会不仅是一场竞技比赛,更是对残疾人们坚持梦想、追求卓越精神的尊重与赞美。

除了金牌和奖牌,每一个运动员都展示了他们的努力和坚韧,他们用汗水和勇气铸就了这场比赛的精彩。他们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非凡的成绩,也让国家的荣誉得到了提升。

闭幕式的最后,整个场地被一圈五十五米宽的圆形视觉符号环绕,突出了“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理念,象征着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给世界带来的圆满影响。

现场的观众和嘉宾们也都收到了一本精美的手册,手册上首次加入了盲文设计,体现了北京冬残奥会的温馨关怀。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8

闭幕式的表演开始了,几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双手,将“爱”的字样图形呈现在舞台上。“留声机”上的星星点点萤火之光虽然暗淡,但在他们心中却赋予了照亮世界的力量。在这由定音鼓组成的“表盘”上,60名残疾者共同描绘出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他们用行为模拟了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接着,雪花火炬台缓缓降落,盲人演员小提琴独奏的主题曲《雪花》为舞台增添了浪漫色彩。在盲人小提琴的悠扬旋律中,主火炬逐渐熄灭。回忆如梦,历史永存,微火并不微弱,永远燃烧。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冬季残疾人奥运会落下帷幕,这是一场来自世界各地残疾人士的精彩对决,他们的汗水和毅力为全球留下了无比辉煌的拼搏记忆。在这温馨、美好的“双奥记忆”中,我们将铭记每一个运动员的奋斗历程,一同向未来前进,致敬所有冬季残疾人运动员!这场难忘的“双奥记忆”,我们将会永远珍藏在心!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9

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期间,冰天雪地中,风声疾驰,雪花翩翩起舞。在各种肤色下的孩子们都是一样的坚韧灵魂,各自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唱出了对生命的热烈颂歌。

这次冬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的成绩成为首屈一指的夺金大国。许多项目的冠军头衔已经刷新了历史纪录。

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残疾运动员们以其无畏的拼搏和奋斗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什么是“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在闭幕式的第三天,16岁的宁夏女孩马奕菲用小提琴演奏了歌曲《雪花》。在这美妙的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主火炬缓缓熄灭。

此刻,马奕菲的笑容如同美丽的雪花般轻盈飘逸,她的纯洁和自信通过音乐飞出了人们的心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美好形象。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10

昨天傍晚,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顺利闭幕,来自全球各地的残疾运动员齐聚在这座充满激情的城市中,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挑战了身体的极限,突破了自我,向全世界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些难忘的“双奥记忆”将会被我们永久铭记。

下午三点左右,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回转坐姿项目的比赛中,我国选手陈雨菲以出色的表现夺得了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收获的一枚重要金牌。紧接着,中国代表团在其他各个项目的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也是中国代表团首次荣登冬季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首位,创造了历史上的辉煌。

这次精彩的冬残奥盛会充分展示了我国残疾运动员们的才华和精神风貌,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顽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尊重和支持。作为中国的代表,我们的团队将继续努力,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荣誉和骄傲,为残疾人朋友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11

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喜欢去看残奥会的比赛。这是我的第一次完整的观看这样高水平的比赛,以前只是一些体育频道上的报道。

当我在比赛中看到那些坐在轮椅上打篮球的运动员,以及在水中奋力向前的运动员;看到他们戴着假肢奔跑在赛道上;看到他们在每一步释放的力量,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韧不拔所打动。心中的每一股冲动,都让我对他们的事迹感到深深的敬意。

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力量,那就是顽强拼搏。没有身体,就没有前进的脚步;没有腿脚,就没有挥拍的动作;没有手臂,就不能在水中奋勇前行。即使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从未放弃,始终坚持到最后。

相比之下,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北京奥运会上带给我们的兴奋与快乐,那么残奥会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感动和震撼。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在与天生的缺陷抗争,但他们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始终坚守在生活的道路上。

他们在赛场上的那份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最珍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为那些走进奥运会的残疾人和未能进入奥运会的残疾人加油鼓劲!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激励着我们,鼓励我们。我们的生活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改变,反而会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把这份感动传递给每一个人。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再次看到他们站在赛场上,展现出他们最美的笑容。这是他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骄傲。

最后,我要对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说一声:“你们是最棒的!”无论是健全还是残疾,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向成功。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12

日前,北京冬残奥会正举行的第三个比赛日中,原本安排于8号举行的高山滑雪全能项目的男女分项比赛,由于天气缘故提前至今天举行。在刚刚完成的女子全能视障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凭借2分04秒25的成绩,成功摘得该项目的银牌,这也是他此次冬残奥会中的第三枚奖牌。

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全能项目包含速度与竞技两部分的比赛,通过对这两部分成绩的总和确定最终冠军。前两天已经为冬残奥会赢得了一金一铜的好成绩的朱大庆,在今日的比赛中持续表现出色。

在上午进行的女子超级大回转比赛中,朱大庆以1分16秒65的成绩暂居小组的第一名。在下午的女子回转比赛中,她以47秒60的成绩排在小组第四。综合两轮比赛,朱大庆在冬残奥会上共取得了第二枚银牌。

来自捷克的运动员亨列塔·法尔卡索娃凭借2分03秒39的成绩夺得了金牌,而英国运动员门娜·菲茨帕特里克则以2分05秒98的成绩夺得了铜牌。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13

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和北京体育大学等团队的努力下,一群90名演员成功地以“鸟巢”的景象变幻出一支支美丽的雪花舞蹈。在2月13日凌晨1点的一天之中,他们持续排练,以期呈现更出色的作品。为了让每位演员能看到最好的效果,编导裴云不断地喊着指令,并要求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俯瞰整个雪花形象。

虽然排练工作在早晨9点至晚上11点之间进行,但这个临时搭建的十米高的舞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创意。每一根牙签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代表着每个演员的存在。每个演员都用心尽力地进行排练,并且在舞台上的表现也十分精彩。自编自导的《圆舞曲》在演出期间总会出现“拉晚”的字样,这是由于他们在排练过程中出现了无法完成的任务。

观众们也为他们的付出感到欣慰,但他们也曾抱怨过疲倦。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后,90位演员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变化。有的演员因为腿部和手臂受伤而留下伤痕;有的演员则因为在舞蹈动作中的旋转技巧方面遇到了困难。

尽管这些演员经历了许多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守在排练场上,坚信最终的结果将会达到最佳。魏菁阳表示:“为了国家和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和支持,以及大家之间的相互打气,使我们都坚持了下来。”

总之,在这场特殊的演出中,每一个演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各自的目标奋斗不息。同时,对于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也得到了应有的认可。这场演出不仅是对他们才华的展示,更是向全世界传达了热爱生活、尊重残疾人的精神。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14

  3月4日,2022北京冬残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再次上演中国人的浪漫。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决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敞开平等的大门,让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有着呵护生命的要义。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北京冬残奥会上温暖与感动的瞬间。

  1、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迎国旗入场环节,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和两侧的24名青年学生,以无伴奏的方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2、手语唱响国歌

  开幕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伴随着庄严的国歌,现场的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深情地唱着国歌,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

  3、冰壶倒计时

  在倒计时环节,轮椅运动员将冰壶推出的那一刻,倒计时数字10至1在赛道上亮起,到冰壶正中大本营时,倒计时刚好结束。冰壶倒计时充满了科技感和梦幻感。

  4、手手相传的残奥会会徽

  在残奥会徽展示环节,两个孩子在一位盲人的手心画出了残奥会会徽,这枚小小的会徽手手相传,场上所有的人手中都有了残奥会徽。手手相传的残奥会徽也把残奥精神和希望传递出去。

  5、盲人运动员点燃主火炬

  主火炬台由我国盲人运动员李端、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点燃。在摸索中,在全场的加油声中,李端成功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北京冬残奥会和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完全一样,也体现了真正的平等。

  生命的绽放2022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15

前天晚上,我观看了一场残奥会闭幕式后,内心深处产生了极大的感慨。今天,由于母亲手部受伤无法帮助我清洗衣物和餐具,所以我主动提出替她完成这项任务。起初,我对这个提议感到非常抗拒,心想:“为什么让我来干这件事?为何不让我父亲来?”但是转念一想,“我应该向那些残疾人运动员学习,学习他们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精神。”于是我就开始着手做家务,刷碗。

当我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我已经筋疲力尽,满头大汗。此时我意识到母亲每天都需要做大量的家务,然而我却总是只顾玩耍,从未想过要帮她分担一些责任。看到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我的脸蛋儿一阵阵地发热,感觉自己是个四肢健全的人,却不如残疾人运动员强大10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愿意尽力去做到,并且在遇到自己觉得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选择放弃。

现在我深刻理解到这样的道理:做人不能好吃懒做,而是要学会向残疾人运动员学习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体育馆外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听到地面被踩踏的声音,四周环绕着一种压抑的感觉,仿佛整个体育馆就是一个巨大的压缩机,所有的声音都被储存起来,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放大出来。当我们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人群熙熙攘攘,如同大海中的巨浪一般,充满了活力。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女子掷铁饼的比赛。这是一个完全依赖于视力的比赛,而对于眼睛已经失明的选手来说,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任务。然而这位盲女运动员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成功地完成了这场比赛。她的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紧皱着眉头,右手中的手臂有力地摆动,试图用最大的力量将铁饼抛出。尽管她的动作略显缓慢,但她的力量确实惊人。

这一刻,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她的手臂在蓝色的防护粉末中划过,每一次挥拍都带走了观众心中的恐惧。在几乎没入视线的一刹那,她已经将铁饼扔出了很远的距离。我尽可能地为她鼓掌,仿佛真的赢得了整个世界。即使她看不见自己的成绩,但她的意志已经触动了我。

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无论他们是健全还是残疾。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无论他们身处何处,无论他们面临何种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接纳世界,更好地体验生活。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