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咱们时不时会写一些《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东西,你写过类似的《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吗?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是怎么写的吧。
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 篇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讲文明礼貌,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这是与开启他们的智慧、提升他们的体质同等重要的事。然而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一味地给孩子太多的呵护和溺爱,让孩子养成了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傲慢、自私、盛气凌人的习惯。针对目前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和我园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礼仪教育的初浅尝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礼仪教育是一种行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行为最直接的来源是模仿。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会模仿和学习。我们首先对全园教师进行了自身修养的培训强化,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用老师们自己的身体力行和美好心情去传递、感染身边的每个孩子,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二、关注细节,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有礼仪教育的契机。比如每天早晨孩子来园时,从幼儿园的大门到教室,有门卫值守、值班老师、保育老师、班级老师,用我们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教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着礼仪的气息,熏陶着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形成了能正确大胆地运用礼貌用语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游戏时,遇到孩子想玩其他人手里的玩具,老师们会提醒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你玩一会儿,我玩一会儿,也可以一起玩,学会礼貌和谦让,并体验这样做的快乐。在餐前动画片时间,提醒孩子们保持安静,不妨碍朋友观看节目;进出教室相互谦让,别拥挤……
三、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系列化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礼仪教育活动,如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对幼儿进行基本礼仪、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等多方面的教育。并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确保礼仪教育的实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比如在绘画活动中,幼儿要向他人借彩笔时,我们就应该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请”“谢谢!”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在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撞到别人了,或者有幼儿攻击同伴了,老师不再严厉批评,而是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等等礼貌用语,强化幼儿的口头礼貌用语习惯。
四、创造良好的环境刺激幼儿好习惯的养成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欢乐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相互关系是培养幼儿的良好礼仪的重要条件。因此,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在环境中更好的受到礼仪教育的培养。除了在楼道走廊处适当的位置张贴小提示牌,如“早上好”“对不起”等,各班老师都别出心裁推出文明礼貌展示栏,评选“文明之星”,并每个周五放假前进行全班总结表扬,激励孩子们自觉养成好习惯,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自然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家园携手,合力培养幼儿行为礼仪的养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礼仪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培养与不断地提示。为了避免幼儿在园内学到的礼仪,回家就忘了,保证幼儿园和家里的要求一致,我们发动全体老师联系家长资源,共同携手对孩子的礼仪养成教育。首先,我们采用的是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定期为家长发送幼儿园近期对孩子的礼仪要求,请家长在注意自身言行的同时,也对孩子也做同样的提示。其次,各班通过书面或口头面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互通,了解孩子的情况。针对个别特殊性格幼儿进行特别关注、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孩子大胆与同伴交流。再次,个别班级还发放家园联系卡,请家长配合将孩子在家的表现以打“∨”的方式反馈孩子在幼儿园外的表现,以便老师找准下一步的培养目标重点。
六、创造实践机会,巩固礼仪知识的养成 我们发现,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有准备地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主题活动中涉及到得范畴内带孩子去超市参观购物、去公园游玩……让幼儿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体会做个讲文明、懂礼仪孩子的乐趣,巩固礼仪知识。
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礼仪教育之后我们发现,孩子们有了变化:早上见到老师同伴能主动问好了、上下楼梯不再疯跑了、排队取水不再拥挤了,打架的现象明显减少……总之,成才先成人,礼仪教育要从行为习惯养成抓起,崇尚礼仪、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促使幼儿从小养成文明礼貌行为,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才有希望,“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才能代代相传。我们只是在对幼儿行为礼仪的培养上有了初浅的尝试,以后的时间里,我们还将继续培养出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以上为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 篇2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思想境界,我最感恩的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康老师。
康老师,在我有问题不懂时,他会耐心的帮我讲解,所以我要用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当我取得不理想的成绩时,迎来的不是老师的责骂,而得到的是老师帮我找出错误的根源,当我取得好成绩时,迎来的是康老师慈祥的微笑和表扬,当我做错事时,你会用严历的目光看着我,我要改正错误来报答你。 我记得有一次,在中午托管时,已经开始写作业了,我和几个同学在外面玩,康老师就派几个同学去找我们,那几个同学没有找到我们,康老师着急了,就亲自去找我们,找到了我们,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了我们一顿,我非常不服气,小孩子玩有什么吗?小孩子天生都是爱玩,过了一会儿,我的同桌对我说:“康老师为了找我们把脚都扭伤了,”这时我心情听了非常难过,看着康老师忍着疼痛还坚持为我们讲解作业,我在心理发誓,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还有一件让我回忆的事,也是中午的时候,康老师为我们端菜的时候摔了一跤,连手都摔破了,他还是忍着疼痛为我们端菜端饭,吃完饭后也顾不上擦红药水,就跟我们讲解题目,使我们非常感动,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付出的太多太多,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以上为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 篇3
新课程给了我们教师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新课程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通过继续教育有学习我觉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十几年的寒窗苦换来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没有朋友,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没有稳定而深刻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学生将来怎样生活在社会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这是我在此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课程改革后一定会培育出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以上为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全文内容,如《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礼仪教育的心得总结范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