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读后感 >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时间:2024-01-15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篇1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它主要讲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个英雄争夺天下的故事,我知道无论是什么,智慧是最重要的。要是没有智慧的力量,刘备就不会有强大的势力,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就会杀掉刘备。要是没有智慧的力量,周俞在赤壁之战中也就难以少胜,到现在,一个人如果没有智慧,就会被社会上所淘汰,他就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但是相反,一个人要是有智慧,就可能事半功倍,而且可以挣很多钱。同时,我也意识到,嫉妒别人的危害。

  在《三国演义》中,周愈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他在世时,曾说过“既生俞,何生亮”结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使得一个有用的才华被浪费掉了。

  还有一点,我意识到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心和坦率的态度是难以交到朋友的。《三国演义》中,是因为刘备的坦率,才收到张飞,关羽两位大将。因为刘备的真诚,诸葛亮才会被请出来,帮助刘备争夺天下。要是没有这三位英雄难得的才华,刘备哪有当时的强大?现在也是如此。一个拥有真诚的心,坦率的态度,就会有很多朋友,就会进步。

  智慧是最重要的,嫉妒是有害的,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和坦率的态度,这就是我读《三国演义》的感受。

  以上为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篇2

  郭嘉乃是三国演义中曹操早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谋士,但是由于身体比较的虚弱所以在壮年36岁就过世了是在是十分的可惜,因为郭嘉的能力是绝对不会在诸葛亮之下的,所以在曹操知道郭嘉死后,那真是十分的心疼呀!因为自己能统一北方与郭嘉有十分大的关系。

  一是在曹操想攻打袁绍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谋士都建议说:“不能打,打的话一定会遭到刘表的偷袭,而且刘表手下有刘备意事他一定会劝刘表来攻。”正当这时曹操没有知己的时候而想就此罢手的时候,郭嘉站了出来说:“主公尽管攻打,刘表是不会来攻打的。”这话让曹操听得十分的顺心于是信心十足的去攻打袁绍,果然刘备劝刘表去派大兵攻打曹操的都城洛阳,但是刘表说:“哎呀!我看这几天有许多的兵士都病倒了,所以还是不要去啦!”但是时候刘表又找刘备说:“哎呀是我的不对,当时就应该攻打曹操。”刘备也没有办法呀于是就说:“没事反正事情已经过去了。”这正和郭嘉料想的一样。所以曹操顺利的打败了袁绍的残兵顺利的统一了北方。但是就在这次战争之后郭嘉便在途中去世了。

  在与袁绍前部作战的时候,曹操曾在议事的时候问“大家”天下谁是英雄,郭嘉说:“非属主公与刘备矣。”曹操又说:“刘表如何?”郭嘉说:“刘表十分的贪婪,十分的愚笨。但是相反主公却十分的明知。刘表岂能比之”曹操又说:“那袁绍如何。”郭嘉说:“袁绍蛮横骄傲,但是相反主公仁慈谦逊袁绍岂能比之。”曹操又说:“那西凉马腾可比吾乎?”郭嘉说:“马腾虽有计谋但是太过于放纵自己,而主公你有自控之能马腾岂能岂能抵乎?”曹操又问:“张鲁可?”“不可张鲁虽明智但是太过于相信自己,而主公能用能人贤士张鲁不可比也!”郭嘉说。曹操又说:“袁术总可以吧!”郭嘉又说:“不可。”曹操问“为何”郭嘉说:“袁术虽有玉玺在手,但是袁术不会用人他手下的能人稀少,而我方兵强马壮,又有将军,谋士相扶,一旦交战必是我方打赢!”……郭嘉又说:“主公你有这么多的优点还愁天下不统一吗?”

  可见郭嘉是多么的厉害,智慧是多么的高,怪不得曹操这么喜欢他。

  以上为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篇3

  今日观三国至火烧连营,感触颇多。三国鼎立之初,蜀主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起兵七十五万攻打吴国,后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而归。刘备与关、张二人桃园结义,二人被东吴所害,起兵报仇本无可厚非,但却为此赔了蜀国大半国力,实不可取。

  最初蜀兵势大,杀的东吴闻风丧胆,孙权献上范疆、张达,并割让荆州,送还孙夫人。仗打到这时候其实已经能够收兵,得了荆州增强了国力,而且令吴国臣服。这时收兵既不损国力还能够收个小弟东吴,岂不是件好事。收回荆州后,可令军队休整半年,再另荆州守将北上攻魏,令孙权攻合肥,刘备兵出汉中攻打关中,曹魏岂能不灭。可惜啊!不知刘备怎样想的,搞的大败而归、损兵折将。

  再就是兵败后的诸葛亮。刘备兵败,托孤于诸葛亮,可他好像有些太过自大了。刘备死后,曹丕用司马懿之计,用五路大军合击蜀国,这时蜀国上下人人自危,后主刘禅无计可施,大臣们都去丞相府问计,诸葛亮却将文武百官凉在门口不闻不问,若不是刘禅亲自去丞相府,可能诸葛亮的大门会一向关下去。刘禅进入相府,才知道原来诸葛亮已经派军队退了四路敌军。诸葛亮的智谋自不必说,可这件事的做法实在欠妥。首先,百官们再怎样说都是诸葛亮的同僚,都是刘禅的大臣,他不能正因自己功高就不将百官视作无物。

  其次,虽然诸葛亮是丞相,军国大事由他一人调动,可再怎样说他也只是刘禅的臣子,调动军队也就应在大殿上上表请示,经刘禅同意再调动军队。可他的做法竟然是私自调动军队,不像刘禅请示。若不是后主亲自上门还不知道自己的军队都去干什么了。诸葛亮这样做明显就是给百官和皇帝一个下马威。后主再不明白事理,再昏庸,难道就能够这样对待自己的皇帝吗?还标榜自己是忠臣贤相,有这样的忠臣贤相吗?你再有才,也不就应是别人为无物啊。须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以上为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全文内容,如《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