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读后感 > 《捅马蜂窝》读后感(通用15篇)

《捅马蜂窝》读后感(通用15篇)

时间:2024-08-01

1. 引言:在开头部分简要概述一下你为什么对这本著作感兴趣,并简单介绍作品的主题或内容。

2. 主体:详细介绍你的观点或感受。使用具体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同时,也可以谈谈这部作品给你带来的启发或思考。

3.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你的主要观点,或者指出这本书对你生活的影响。

4. 反馈:可以分享你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一点经验或教训。

5. 致谢:感谢作者或者其他读者的帮助,或者表达你对他们的敬意。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能提供具体的文章,我会很高兴为你做出详细的修改建议。

  《捅马蜂窝》读后感 1

  在前几天,我读了一篇课文《捅马蜂窝》,书中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作者爷爷家的树上有一个马蜂窝,作者很好奇,就去捅它,捅掉了马蜂窝,却被马蜂蛰了个大包。捅完后明白了个道理:你不惹马峰,马蜂也不会蜇你,它要是蛰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我读完了这篇课文,不仅为作者的`勇敢赞叹,也为作者的莽撞行为感到惋惜。那只马蜂虽然牺牲了,但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动物也是有自尊的,你不理我,我也不蛰你,但是你欺负我,破坏了我的家园,我也会和你拼命。作者虽然捅了马蜂窝,但事后深感后悔,所以他还是一个好人。

  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了动物也是有自尊的,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地球不止是我们人类的天堂,也是动物的乐园,我们不能伤害它们,因为它们也是地球的一份子,有了它们地球才会更加灿烂美丽。我们要与它们和谐相处。

  《捅马蜂窝》读后感 2

今天,我偶然在书柜里找到了一本名叫《小学生阅读进阶测试》的书。

这使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想要尝试一下自己独自在草地上钓一根鱼的感觉。多么美妙的想法!于是我找上了哥哥,趁着他午休的时候,偷偷地溜进了后院的小巷子。

我知道我一直都很害怕猫,但这次的情况比以往都要严重,因为我对小猫感到既好奇又恐惧。当我再次拿起竿子摇动起来的时候,一个小东西从竹竿的末端掉了下来。我顺着竿子一路找到黄色的飞虫,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猫!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我兴奋得忘记了动作的时候,竟然被哥哥一把抓住并拖进了房间。所以当我早晨醒来时,我发现我已经发烧了,而且哥哥还在照顾我呢。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你想获得某样东西,那么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它,而不是让其他的事情占据你的注意力。这是关于“诱惑”和“勇敢”的一个重要教训。

  《捅马蜂窝》读后感 3

今天,我们学了《戳马蜂窝》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对我的一次奇遇描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的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句话不仅让我对那只小蜜蜂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让我明白了不要轻易触碰那些可能带给我们危险的东西。

课文中,我最感人的地方就是那句“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受到马蜂的坚韧和毅力,即使面临死亡也不放弃,这种精神令我震撼。

至于我对马蜂窝的看法,我想应该是谨慎对待。虽然这本书可能对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它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他们。

我认为,作为作者,他应该更加珍惜生命,避免做出可能造成伤害的事情。同时,他也应该学习《戳马蜂窝》中的描写技巧,使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戳马蜂窝》这篇课文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的道理,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珍贵,并告诫我们要珍爱生命。

  《捅马蜂窝》读后感 4

  今天,我们学习了《捅马蜂窝》这篇课文,让我感触很深。刚开始我的心情像一面平静的湖水,但读到那里时我的心情就像一面波涛汹涌的大海。

  当我读到作者想捅马蜂窝的时候,我也有一种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好像我想象到了作者用渴望的目光看着马蜂窝。但我读到爷爷说:“你不惹马蜂,它就不惹你。一旦你惹它,它就会因你而死。面对这死去的马蜂。作者有了一种罪孽感。他认为杀死了马蜂就是一种罪恶。凑这里也赞扬了马蜂为保护家园和入侵者同归于尽的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作者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地球是动物的家园,人儿我们人类对于他们缺乏关爱。其实,每颗动物之心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要去懂得和动物相处,还要关爱它们。

  这篇文章读完后让我受益匪浅。

  《捅马蜂窝》读后感 5

  今天我和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了《捅马蜂窝》这篇课文。

  给我印象最深的自然段是这一个自然段: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他,轻轻颤动,好死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是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的压在我心头。

  从这一自然段中我体会到作者特别愧疚,如果作者知道马蜂蛰人后会死的话作者就可能不会去捅马蜂窝了,可是作者捅了以后爷爷才告诉他马蜂蛰人以后就会死,所以作者感到十分愧疚,甚至想把捅下来的马蜂窝用胶水粘上去。

  通过作者两年的等待终于把马蜂等来了,作者和爷爷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作者还说: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读了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懂得了不要做伤害旁人的事,否则后果会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

  我还知道了马蜂又叫胡蜂,广泛的分布在全国各地,大部分群体生活。不会轻易蜇人,你不惹它,它也不会惹你,如果你惹它,它准会蛰你,它蛰了你以后它也就会死,如果蜇人蛰的严重的话,自己会有生命危险,有时候被蛰后会直接死亡。

  《捅马蜂窝》读后感 6

  今天,我满怀期待的心情拜读了冯骥才的散文——《捅马蜂窝》,收获颇多感受,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捅马蜂窝讲的是,冯骥才有一次去奶奶家里玩,那里是他儿时的乐园。突然,他发现在屋檐下有一个马蜂窝,这个马蜂窝爷爷奶奶想尽了办法想弄走,拍蜇着人。中午,“我”和妹妹来到了马蜂窝下,准备要捅了这个马蜂窝,妹妹害怕的都躲在了门缝后,我用力捅了一下,马蜂窝就落在了地面上,文中是这样写的:“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要跑回房,可妹妹已经害怕的把门关上了,我的眉心被马蜂蛰了,我用手用力的`拍着蛰我的马蜂,眉心发出了一种钻心的疼痛。当晚我就发烧了,生病一连就是七八天。后来马蜂窝消失了,蛰我的那只马蜂也死了。爷爷告诉我,如果不是我,马蜂就不会死了,这时我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几年后,马蜂窝又在这里建了起来。

  《捅马蜂窝》读后感 7

  《语文课外同步阅读》里有许许多多好看的文章,其中令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里面的《捅马蜂窝》了。

  《捅马蜂窝》主要写了作者的爷爷家的窗檐下,有一个马蜂窝,因为担心被马蜂蛰,爷爷从来都不敢把窗户打开,作者出于好奇心,把马蜂窝捅了下来而被马蜂蛰了眉心的故事。

  当文章中写到作者拿竹竿捅马蜂窝时,我都为作者捏了一把汗,果不其然,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向作者扑去,好像一架燃料耗劲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在作者的眉心蛰了一个包,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作者惊呆了。没有想到,一只小小的马蜂既然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用自己的生命拼死反抗,与毁坏他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它真像一个小英雄。

  作者捅了马蜂窝后,也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他担心那些无家可归的马蜂,他想那些马蜂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甚至想用胶水把马蜂窝粘回去,似乎有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作者的心上,他开始盼望马蜂们可以回来在爷爷的窗檐下再建一个马蜂窝了。

  三年后,风和日丽之时,作者忽然看见在爷爷家的窗檐下,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已经筑成了。此时此刻,作者感到非常舒心,同时他也暗暗告诉自己,不要再干伤害旁人的事。

  马蜂的精神也令我十分震惊,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好后果后再去尝试,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做出既损人又不利己的事请。

  《捅马蜂窝》读后感 8

  在“我”爷爷屋檐下有一个马蜂窝。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因为现在连开窗透气都不行,怕有马蜂飞进屋。爷爷却认为不能捅掉它,因为马蜂会蛰死人的。“我”在一旁听着,突然冒出一个帮助奶奶捅马蜂窝的办法。于是我做好防护,准备两根竹竿作为武器,和妹妹攻守同盟。可是还是被马蜂蛰了。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读了《捅马蜂窝》我明白了做事不能莽撞、冒失,不能做出捅马蜂窝的事,不然就是自讨苦吃。

  记得有一次春节前夕,爸爸妈妈都急着去采购年货!我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阵爆炸声,原来是有人在放鞭炮了。听着这清脆悦耳的的.爆竹声,我的心也痒痒的。正巧,爸爸回来了,他拿出一串鞭炮,放在椅子上,还警告我不要动,可我还是不听爸爸的劝告,私自拆了鞭炮,拿了爷爷的打火机,还叫上村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放鞭炮。我们找到一块空地,拿出一支鞭炮,用打火机点燃导火线,然后扔向空中,鞭炮在我们上空爆炸,多么有趣啊!我们几个还比起来了,看谁扔得高,炸得最响。可是好景不长一支没有爆炸的鞭炮落了下来。我连忙去捡,没料到它突然爆炸,顿时我的手上满是鲜血。同伴慌了神,马上跑回村里,告诉爸爸妈妈,我才被送进了医院。

  打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做事一定要小心,不能自己给自己招惹麻烦。

  《捅马蜂窝》读后感 9

  今天,我正好看到这篇《华罗庚勇捅马蜂窝》,便觉得好奇:大名鼎鼎的华罗庚怎么会去捅马蜂窝呢?但当我认真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就不禁对华罗庚肃然起敬。

  这个故事讲的是:少年华罗庚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个马蜂窝,出于好奇,他忍着马蜂的叮咬,勇敢地将马蜂窝捅了下来。他仔细地观察着这个马蜂窝,发现马蜂窝里圆孔一个挨一个交叉排列着,掰开一看,底部是椭圆形,而顶部似雨伞,雨水滴不进去。马蜂窝的构造引起了华罗庚的兴趣,他开始探索其中的`奥秘。后来华罗庚在研究中发现,蜂窝的造型很合理,同样的体积,蜂窝用的材料最省,几乎接近数学上算出的理论值。马蜂窝给华罗庚在空间数学研究上以很大的启发,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蜂窝结构的论文。

  瞧,华罗庚对生活中的事物观察的真仔细!真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所以我们以后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懂,就要像华罗庚那样亲手去实践,这样才能获得这里,而不要不懂装懂。

  另外,华罗庚不断探究的精神也令人佩服!他不怕困难,敢于探索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只求探索,才能求得真知。是的,要不我诶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发现呢?我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够像华罗庚那样勇于克服困难和探索新知,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为建设我们祖国付出一点努力!

  让我们向这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致敬!

  《捅马蜂窝》读后感 10

  生命平等,善待小动物

  最近读了冯骥才写的《捅马蜂窝》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有感而发。

  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与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的二三事。马蜂窝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爷爷却坚持反对捅马蜂窝,然而作者的好奇心战胜了胆怯,捅掉了马蜂窝,却导致挨蜇,许久未愈。爷爷也与作者讲了道理,使作者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为自己对马蜂的伤害而深深忏悔。

  起先读到爷爷坚持不捅马蜂窝时,我还尚有疑惑,但随着阅读的层层深入,我渐渐明白了爷爷的深意:这源于对小动物的热爱。也启示了我们:应以平等的姿态去和身边的小动物和谐共处,尊重且关爱大自然中的每个生灵。

  想到这里,我不禁也和作者一样愧疚了。童年,我们有过淘气——用弹弓打枝头的麻雀,把偶然的怒火发泄于猫猫狗狗身上,夏夜时用玻璃瓶捉萤火虫……我们的惬意快乐伤害了多少小动物!我为自己是莽撞深深自责了,似乎这亦是一种罪孽。

  我们不能因其弱小而欺负小动物,因为它们亦有不输于人的勇气与力量。文中的马蜂着实让我惊讶,它们竟会拥有这样的激情与勇气,为了守卫自己的家园,奋不顾身,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那些英勇无畏的抗日英雄,以身报国,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而中国,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站了起来。我不禁要赞扬这些看似“弱小”的马蜂了。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同时也是其他动物的家园,我们对于这些特殊的伙伴,应怀以尊重与关怀的态度。其实,社会中也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收养流浪猫狗,甚至成立了相关的基金会。我们也应向他们学习!

  生命平等,请善待我们人类唯一的邻居——小动物。

  《捅马蜂窝》读后感 11

今天,我阅读了《捅马蜂窝》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小时候因为好奇而误触马蜂窝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正如祖父所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这句话不仅仅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行为,更是对人生经验的一种生动比喻。就像那个小男孩,出于好奇,偷偷尝试戳破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蛰伤。这就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谨慎思考的结果。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曾经面临过类似的困境。当时,我因好奇心驱使,想要攀爬爷爷家的那个很高的梯子,却被爷爷严厉地制止。然而,我没有听取爷爷的话,继续我的冒险之旅。结果,我在爬梯子的时候不幸摔了下来,不仅腿上受了重伤,而且还因此错过了许多其他有趣的事情。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不听长辈劝告的危害。从那之后,我就不再轻易做出那些可能带来风险或损失的行为。同时,我还意识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尤其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总的来说,《捅马蜂窝》这篇文章教会我们,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生活,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挫折,享受更美好的未来。

  《捅马蜂窝》读后感 12

  地球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动物是冤死的,小蚂蚁会惨死在我们无意的扫帚下,鞋底下,有时候还会因为我们的好奇把它们的家园灌上水或是直接挖掉,多少只小生命就这样被践踏!

  家里有个大马蜂窝,奶奶看着心烦就想去捅掉,爷爷不让。因为马蜂会用生命保护它的家园,在它蛰了你的`同时它的生命也就到此结束了,等几年它的子孙后代还会来这里筑巢。读了这篇课文我才直达生命是多么的可贵。

  生活中有很多动物因为我们要吃肉而失去了父母和孩子,还有很多是因为我们讨厌或觉得它碍事就伤害了它们。

  家里养着几条金鱼,皮肤又亮又滑,有红的有黑的还有花的,妈妈每次来喂食的时候它们都狼吞虎咽的上下翻腾,我好奇的看着它们想:鱼不是光喝水就行了难道它们还长着牙吗?好奇心作祟我决定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打开鱼的嘴巴看看它长没长牙,趁妈妈不在我捞了一条最小的出来,小鱼身上溜滑在我手里翻来覆去,我好不容易把它摁住,小心翼翼的捏住它的嘴巴,小鱼太柔弱了,我稍一用力气就把它的嘴巴掰出血了,虽然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可是小鱼却在我的手里慢慢的是去了生命,我觉得自己想一个刽子手,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残忍的伤害了小金鱼,我在心里忏悔为什么要这样的迫不及待,我可以上网查,或是问老师妈妈,实在是没有办法可以等到金鱼去世的时候我在研究呀!

  我们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蝼蚁它也贪生,从这件事以后我再也不会随意践踏小生命,要爱护保护它们,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让我的家园更和谐更美丽!

  《捅马蜂窝》读后感 13

  暑假到了,我闲着没事,就拿起一本《新语文读本》翻看。我在目录里形形色色的题目中寻找着我想看的文章。突然,一个名叫《捅马蜂窝》的题目吸引了我。顺着题目往后看,作者是——冯骥才。冯骥才?这不是课本上《珍珠鸟》的作者吗,我可要好好的看看。我立刻翻到那一页,细细的品味起来。

  原来故事是这样的:在作者小时候,他爷爷的后院里有一个马蜂窝,他就动了捅马蜂窝的心思。他和妹妹商量好了计策,谁知妹妹因为害怕,没有按计划实行,害得他挨了蜇,打针吃药7、8天才痊愈。当他得知那只马蜂因为蜇他而死,一下子被感动了,他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非常希望马蜂能再来这里安家。到第三年,马蜂们终于回来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和作者一样十分佩服马蜂这种小虫子,竟然会拥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你毁了它的家园,它是一定不会饶恕你的,它会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拼命。而它一旦蜇了你,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它真像一个英雄,为了家园而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呀!让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种敬佩感。

  在平时看新闻时,我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户人家的窗外有一个马蜂窝,嫌碍事,就让消防队员喷杀虫剂后摘下来,或者用火烧毁。这是多么残忍的举动啊!我有时候就在想,人是多么自私啊,马蜂没有招惹我们,但我们却将它置于死地。不过,人们有时候也是进退两难的。选择“退”,每天都要过的提心吊胆;选择“进”,很多的小生命又要被夺去。真令人为难呀!我觉得,我们和动物应该和谐共处,尽量不伤害到它们,当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险的时候,我们才不得不去破坏它们美好的生活。

  《捅马蜂窝》读后感 14

  我姥爷有在乡下有个又大又漂亮的园子,园里的石墙上有一个大马蜂窝。那窝有手掌一般大,像个倒垂的大莲蓬头。我常常呆呆地站在墙头,心中涌起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6月的一天,我趁姥爷上山的当,拿着竹竿和杀虫剂,战战兢兢地朝巨型窝窝走去。

  我悄悄地把竹竿伸向蜂窝。在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我似乎听到有人叫我,可已经来不及了。一团受惊的马蜂腾空而起,我加紧摇撼了几下。只听“嗵”的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在地上。一团黄色的飞虫向我猛冲过来,像一架架燃油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机。我马上把杀虫剂倒了个手,往后喷着,只管低头猛跑,像一匹受惊的野马。它们的家园被捣毁了,冒着被杀虫剂毒死的危险,不惜一切地跟我拼命。突然,我的指尖钻心似的`一疼,挨蛰了!我全身一激灵,好像听到前进的号角,又加速跑了起来,像被惊吓的老鼠……我从南边跑到北边,从北边跑到奔到南边,又从南边冲到北边……总算把它们甩掉了。

  过了几天,我又去看,一只大大的蜂窝静静地躺在地上,马蜂一只也不见了。回屋的路上,我忽然发现一只马蜂正卧在不远处休息。我吓坏了,急忙跳开。定睛一看,噢,原来是死的。它就是蛰我的那只马蜂,蛰完人就死了。

  我惊呆了,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与勇气。低头再看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翅膀轻轻颤动,好像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向我扑来那幅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捣毁它家园的人拼死一战,真像一位英雄。我不由的暗暗告诉自己,不再做伤害别人的事。

  《捅马蜂窝》读后感 15

  暑假的一天,我在屋后小山坡的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马蜂窝。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家,召集了许多小“萝卜头”。我十分严肃地对他们说:“我每天都教你们弄枪使棍,可总没有用武之地。今天,我们有一项重大活动,大家站好,叫我指挥。”

  我选了十几个精兵强将,整齐地排着队伍,威武地扛着“刀枪”,向小山坡走去。

  到了小山坡那棵大树下,我指着那个马蜂窝对他们说:“现在,我们要把它捅了,谁打头炮有赏。”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要先捅。

  我让堂弟先捅。他悄悄地拿着一根长竹竿走过去,照准马蜂窝就是一棍,顿时,马蜂从掉在地上的蜂窝里发疯似的飞了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照着我们的脸和胳膊就蜇。我们惊慌失措,一个个抱头鼠窜,可马蜂却紧追不舍。我不停的.用双手扑打着马蜂,一不小心从坡上滚了下来,摔得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过了好一会儿,马蜂才离去。再看看我的兵马,唉,一个个垂头丧气,身上的红疙瘩一个挨一个。弟弟更惨,眼睛肿得像两只桃,狼狈不堪。他们又哭又叫,不停地埋怨:“疼死了,都是你坏,害得我们遭罪。”我狡辩道:“谁叫你们跑得慢?”“别责怪他了,瞧他这样子也够他受的了。”外号叫“电灯泡”的亮亮还算有良心,为我说了一句公道话。

  我们个个哭丧着脸回了家。我刚到家,就被受害者的父母找上门来问罪。大人们走了,爸爸气得两眼冒烟:“你不要命了,马蜂也敢惹,会蜇死人的。”说着,把我狠狠地痛打了一顿。

  我真惨啊!真是雪上加霜。但这件事让我明白:玩,不能随心所欲。要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