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读后感 >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时间:2024-12-27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1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音乐大厅的`演奏,获得再多掌声也无法改变贝多芬的处境,往往是每次演出完毕,他都得不到一分钱,没人关心他的生活是否困苦,所有人都以为贝多芬有足够的钱财。1806年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为了更美,没有一条规则是不可以被打破的。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2

  《名人传》极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奋斗之路上以及人生旅途上的苦难与颠簸。但《名人传》却没有刻画他们悲观的一面,而是极力刻画他们崇高的品质以及广阔的胸襟。

  《名人传》分三部:《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列夫·托尔斯泰传》,其中以《贝多芬传》最为出名。19××年写成,19××年发表。作者可谓煞费苦心。作者罗曼·罗兰又是怎样?

  罗曼·罗兰(1866——19××)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戏剧、小说、传记、音乐史论著和散文等,其艺术陈旧主要在于他用豪爽朴质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笔下只记录过三位艺术家,这三位艺术家又各是什么样的?

  贝多芬:它是欧洲音乐史上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巨匠。他在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先后创作出《月光曲》、《英雄交响曲》、《热情鸣奏曲》、《田园交响曲》等撼人心魄的乐章。我读到他时,字里行间体现的是一种刚毅,一种顽强。他双耳失聪,被命运抛弃;他长相怪异,被爱情抛弃;他贫穷无用,被亲人抛弃……但他却没有被希望抛弃,他一次次的奋斗,使成功和失败交织未来之路……

  米开朗基罗:他于1475年3月6日诞生在意大利。自幼喜欢雕刻,绘画。13岁开始学习雕刻。一生创作许多作品《哀悼基督》、《大卫》、《创世纪》等。我读到他时,文字中体现的是一股艺术气息,已故怀才不遇的无奈。上半生的辉煌,下半生没人理解的孤独,成就了他的艺术,艺术,永恒……

  作者刻画出来的人物,吻合历史,伟大,然而却又不失细腻,广阔,却实实在在,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物的奋斗道路:震撼人心!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3

  我所读的《名人传》这本书讲述了三个不朽的传奇人物: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名人传》读后感450字。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贝多芬。

  贝多芬出身于一个贫苦人家,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亲则是位女仆。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那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早在四岁,他就被整天钉在钢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练习压死,甚至有时父亲还使用暴力逼迫贝多芬学习,读后感《《名人传》读后感450字》。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如此悲惨,他对于这个时代和消磨这时代的地方却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

  然而在1776年不幸再一次降临在他身上,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内脏也遭受着剧烈痛楚的折磨,要知道一位音乐家失去耳朵他便不可能再有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糟糕的是,上帝在给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却没有为他留下一扇窗。他听觉上越来越衰退之时,他只好瞒着家人,连对自己最心爱的朋友们也保持缄默。他失去了朋友的理解,也失去了家人的相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废不被人发觉,他独守着这可怕的秘密直到1801年。

  正是这种悲剧的愁苦激发他内心的灵感:《悲怆奏鸣曲》、《七重奏》、《第一交响曲》,也唯有在音乐中他才得以发泄,让原本颓废的他重拾信心,也更让我懂得困境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激发一个人的灵感,创造更多的奇迹。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苟且、软弱、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一切都是贝多芬给我的启示。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4

  那天,寒雨纷飞,天昏地暗,于是我拿来了《名人传》消遣时间。不料,故事内容把我深深地吸引住,无法自拔,更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

  《名人传》乃出自于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笔下,是一部激发人上进的文学名著,它叙述了三位伟人的一生:德国作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书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但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中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

  这部名著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贝多芬的故事。这位音乐大师是在那鲜为人知的困境中磨练出来的。他的一生饱经磨难,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摧残,然而正是磨难造就了他的伟大

  。他的童年可谓悲惨。当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音乐天份后,便常用暴力逼他学音乐,把他关在屋子里练小提琴,从不顾及贝多芬的感受。在贝多芬16岁时,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他的父亲也因此成了一个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全都压到贝多芬的身上,使他的脾气变得暴躁古怪。但他却更努力,很快他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了。

  当他沉浸在音乐和成就带来的欢乐时,他却耳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痛苦,贝多芬以超人的毅力和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地抗争,使他的音乐更上一层楼,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更是写下了不朽的《欢乐颂》……

  这就是贝多芬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说是一部史诗般壮烈的悲剧。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贝多芬从刹那光辉享受的名誉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贫苦交加,从童年时的悲惨人生到老年对欢乐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给世界创造了快乐!我感到他的人生是崇高的。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自己作一个深刻的反省。我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磨难也经常阻碍我前进的道路。但与贝多芬相比,我那小小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样渺小。有好几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为此,我总是躲在家里大哭一场,没有勇气面对这一切,甚至自暴自弃。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幼稚。为什么我不能勇敢地站起来,直面挫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感谢上苍给予自己一次“小小苦楚等于激励”的机会,好让我拥有更大的勇气向前迈进。

  现在,我每次听贝多芬的《英雄》﹑《命运交响曲》等名曲时,都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随着旋律的起伏而震撼﹑感动。贝多芬大师的一生,完全奉献给了人类社会。他让人们铭记于心的是久传于世的乐章。

  在《名人传》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今后我会直面人生,去谱写与凡人非同的命运。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5

  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叫《名人传》。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的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本书分别讲述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讲诉了在艺术方面不一样领域的三位伟人,分别是音乐家、雕塑家、作家。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领域不一样。但是,在人生忧患的因顿的征途上,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这本书说的是三个名人在以前那充满了野心、邪恶等人人不平等的社会中如何生存,获得荣誉和名利全失。贝多芬,是一个在音乐领域上德高权重的人,同样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人。米开朗琪罗是一个著名的雕塑家,创造了无数不朽的杰作流于后人观赏,他为了自我的作品挥洒了无数的汗水。托尔斯泰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文学作品,用文字传播着爱的种子。他们三个虽然在各自不一样领域发展,但是却有一个吻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我的理想从未有放下过。这是多么令人敬仰啊!

  《名人传》这本书令我获益良多,让我明白了这些人物风光的背后忍藏着让人难以理解的痛苦。这会这个假期让我收获最多的一本书。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6

  读完《名人传》一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书中的人物无一不是与命运抗争的伟大英雄,他们经历重重挫折,坚持着心中所想,击碎了命运掀起的滔天巨浪,最终成就了他们的伟大。其中贝多芬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贝多芬出身贫寒,一生经历无数坎坷,命运的“打压”、亲情的辜负、爱情的背叛、病痛的折磨,无一不重重地打击着他。他孤独地活着,坚强地活着,仿佛与世隔绝,也许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诠释他寂寞的心境:“乌云敞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但他没有就此被击倒,他在黑暗中活着,在无声中抗争着,在与命运搏斗着。最后随着《第九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作品的相继问世,象征着他的胜利,他战胜了厄运,他战胜了疾病,战胜了困难与障碍,更战胜了命运!他的.精神攀上了生命的巅峰,他的心灵空前强大。

  我从贝多芬身上感悟到坚忍不屈,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同时他的不屈于命运的精神也让我陷入沉思。如果肉体的创伤会很痛,那么精神上的痛苦更甚,与贝多芬受到的重创相比,我们碰到的困难只能算毛毛细雨,但是我却不能展现如贝多芬一般的顽强、坚忍,因为一点点小挫折放弃了勇敢,放弃了拼搏,更放弃了机会。如今长大了,面对的越来越多,如因为挫折和困难而退缩、逃避,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人生就是要奋斗,要勇于与命运斗争,不屈服于命运,总有一天你一定会成功,只要顽强拼搏,努力抗争,最坏的结果不过大器晚成。

  《贝多芬传》让我感悟到坚强的重要,让我求学的步伐更为坚定了,真的受益匪浅。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7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8

  “我们将要讨论的这些作品,是为我们说写,它来自数十年前的另一个国家,却在我们这个国家找到了真正的回音。他的作者在作品中向中国读者发出召唤并寄予无限希望。”

  这就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罗曼.罗兰是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教授艺术史和研究音乐期间写作的。包括三个艺术家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本世纪初,在物质决定一切,恃强凌弱和暴力成为国际秩序的时代,作者选择了19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这些艺术巨匠,让他们具有的高贵品质引导人们脱离低级的生活。为生活奔忙,生不由己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悲惨境遇里的人啊,何不靠在巨人的肩上休息片刻,回忆高尚的情操,汲取更多的.力量再出发?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他们都经受了痛苦的考验。

  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后,他不敢向人表现这一点,他离开了人群。贝多芬没有朋友,他独自与命运抗争。只能向上天发出凄厉的呼叫;

  米开朗琪罗则忍受着另一番痛苦,他夜以继日的工作筋疲力尽,但他的工作是被迫的,假如他拒绝,提交任务的人不能强迫他,但他不敢。他在权贵面前十分胆小,而自己又偏偏瞧不起畏惧权贵的人。他为自己的胆怯感到羞耻,厌恶自己。他在〈诗集〉中说:“让我痛苦吧!痛苦!过去没有一天属于我。”他在这种痛苦中挣扎一生。

  家庭,精神的归宿。却成了托尔斯泰的牢笼。他的思想,他从事的人民教育事业。与他家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他不能离开他所爱的家人。他开始计划抛弃家庭,但当他再次看到即将逝去的一切时他的脚步无法继续。托尔斯泰注定陷入极大的矛盾和痛苦。不能按自己的信仰生活使他痛心疾首。直到这一天,疯狂的绝望是他走上了离家之路。他一面彷徨,一面奔走。终于一病不起,死在了陌生的小城。

  米开朗琪罗以另一种方式获救。在他70岁是接受了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师兼总监的职务,他认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他甚至不肯接受应得的俸禄。因为他认为那是神的使命。对神的信仰使一生猜疑的米开朗琪罗到了晚年不在怨恨,他说:可怜的我满足愿望已晚,现在,你还不知道吗?宽容,高傲,善良的心,知道原谅去向侮辱他的人以德报怨。”他出于惯性不断雕塑,1546年2月中一天的落日时分,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人没有信仰,就不能生存。信仰给予人生之密的答案中包含了人类最深刻的智慧。”这是托尔斯泰对宗教的重新思考。

  以上为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全文内容,如《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小学生《名人传》读后感3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