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想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骆驼祥子》读后感想 篇1
卑微的活着,仅为一辆黄包车而已!
记得初中还是高中时的语文课本上,就有骆驼祥子的选段;之后的好多年前,也看过这本书,不过最近上下班车子,用喜马拉雅听书又看了一遍。
太喜欢这种微小底层的清苦大众,很亲切很无奈很卑微很努力,也很纯粹很真实。
尤其记得书中的一个场景,祥子带着骆驼穿越沙漠,遇到风沙的时候,用身体为骆驼遮挡暴风沙,不是因为他喜欢动物喜欢骆驼,只因为把这几峰骆驼安全带出沙漠,拉去城里卖掉,就可以买一辆新的人力车,尽管他的车子刚被兵匪抢走,尽管他刚被狠狠揍一顿。
不由得由这个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狂风中,为了阻止不被大风吹倒的货车,反被吹倒的车子压死的车主。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赖以生存寄托全家希望的货车不要吹倒,或许车子是他贷款买来的还没有回本,又或许是家里等着送货的收款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看病。总之,他从瘦小的身躯去抵抗突如其来的灾难,螳臂当车一般,看着实在可笑,可是也让人泪目。
可是,这样的人,又少吗。
记得小时候,爸爸去很远的工地干活,二十几里路,不舍得每天来回的两块钱车费,早晚骑自行车往返,那时候不觉得什么,也不懂体谅什么。何尝不是另一种祥子。
或许说,每人心中都有一个祥子,为了我们各自的黄包车,卑微的活着。
以上为《骆驼祥子》读后感想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骆驼祥子》读后感想 篇2
“它不管死亡,不管祸患,不管困苦,到时候它就施展出它的力量,把百万的人心都催眠过去,作梦似的唱着它的赞美诗。它污浊,它美丽,它衰老,它活泼,它杂乱,它安闲,它可爱,它是伟大的夏初的北平。”
——题记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十年代末期的故事。祥子是一名人力车夫,他拥有十分可贵的上进心和强大的毅力,这是基于他最与众不同的特点——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车就是他的全部理想。也正是车,支撑着他掮扛过最初的苦难和不甘。然而这样的痴狂也注定了当他对车放弃了希望时,他的整个人生也就失去了希望。
故事的开篇十分特别,老舍先是清晰地划分了车夫的等级,强调了祥子是车夫中最高等的——年轻力壮,腿脚便利,并且有着一股执着的劲儿。他并不急于进入悲剧的基调,因为正是这样的首尾巨大落差,才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初到城里的祥子不同于其他的低等社会阶层,他虽带着农村这样在当时破败凋敝的背景,却在热闹红火的老城更映衬出他乐观向上的高贵品质。这时的祥子还未涉风雨,浑身散发着农民特有的朴实和纯净,享受着年轻力壮为他带来的冲劲儿。他以为这座城像他眼里看见的一样热情。在他心爱的新车被人骗走,变成三匹骆驼后,他也曾迷茫过,失落过,但他如同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和仍在闪烁着的梦想还是让他拼命地回到北平。他没有亲人,这座老城就是他唯一的亲人;他没有家,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便成为了他历经绝望后的抚慰。祥子仍然热爱着这座城,即使他已经看到了隐藏在浓郁的古都风情和市井气息后的、真实而残酷的人性。
只要他还有梦想,他就不甘堕落。祥子每天依旧在大街小巷里兢兢业业地拉车。他年轻,所以他即使没有朋友也不可惜。他有逐日见长的体量和力气,他有车,就足以撑住自己的生活。祥子在别人嘲讽、捉弄、侮辱和漠视他的时候,从未丢失过做人的基本尊严,那是要强的他给自己界定的底线。单凭这一点,他就能确保自己有实现梦想的资格。
老舍不愧为语言大师,他一笔一划勾勒出的这个人物形象所具有的坚强品质和精神,才是悲剧的关键。不是每一处悲凉的景物描写,不是每一次近乎绝望的心理描写,也不是所有那些阴暗的描绘,而是祥子身上最明亮的正气,才是悲剧色彩渗透的途径。老舍花费大量的笔墨摹写出那些可鄙而可悲的负面人物:吝啬刻薄的杨太太,阴险霸道的刘四爷,狡诈可恨的孙侦探和泼辣贪婪的虎妞,就是为了衬托出祥子难得的理想抱负,而这抱负也被渐渐涌现的各种祸难淹没,最后掉他身上残存的最后一丝希望。
祥子结尾的自甘堕落,才让悲剧的最强音节最终弥漫在整个人声鼎沸的北京城。小贩的叫卖声、小孩子的嬉闹声、妇人的闲聊声、车夫喝完酒抱怨冬天太冷拉车太累的粗哑的声音全部都和悲剧联系在了一起,像是响彻天地的巨大悲鸣,每个人都逃不过。
丑陋和美好,都是人生。很多人说让祥子最终彻底绝望的是心爱的小福子的死亡,其实真正把他正义的灵魂抽离躯体的是那绝望前的一小点希冀,直到他明白生活又一次戏弄了自己时,他再也愤怒不起来了。反正他也回不
到从前年轻气盛的样子了,因为他已没了心。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以上为《骆驼祥子》读后感想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骆驼祥子》读后感想 篇3
漫长的假期要用读书来充实。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骆驼祥子》。很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好强、老实,又富有理想的乡下人——祥子。来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车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为了车,他吃尽了苦头。被抢、被诈,无奈成亲,却丧了妻,喜欢的人也走了。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样无情的社会就像一瓢冷水,连希望的星火也被浇熄了。曾经向上、不屈的祥子变了,他变得无赖、自私,变得沉沦自弃,吃喝嫖赌他都学会了,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现实总是与祥子的理想过意不去,现实的残酷最终使他的理想灰飞烟灭,甚至连他也不成人样。
其实,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这一路上起起落落这么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弃拼搏,放弃理想,也想和别的车夫一样过得,在那个时候可能是一种解脱吧!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样,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励自己站起来,一次次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拼了命的向前,这应该与他那老实的人品分不开吧。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当今的社会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样,没有那么无情,更没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应该说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会败类”,他们一定奋斗过,但吃不了苦,最终沦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我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努力奋斗,去达成理想呢?
《骆驼祥子》文字上的特点,则是它是活的。老舍先生注重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心理,他们的情感。让我们的心也为之震动。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应当注意这一点。《骆驼祥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面对生活的无奈。描写非常口语化。
我从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学会了遇到问题时应当具有的精神。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奋斗下去。真正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以上为《骆驼祥子》读后感想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骆驼祥子》读后感想》全文内容,如《《骆驼祥子》读后感想》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骆驼祥子》读后感想》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骆驼祥子》读后感想》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