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习俗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
-
元宵节的习俗: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
-
用传统文化打开幸福之门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傲慢之心。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些乞丐,当他们看到一些豪华的车子经过,会不屑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即使身处社会底层的乞丐都会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傲慢之心,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这一路走来,伴随着鲜花和...
-
元宵节的习俗: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
-
端午节的别名知多少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别称。端阳节:五月正是仲夏,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
-
《水浒》外的事:梁山好汉够义气吗
自施耐庵的《水浒传》问世以来,武大郎和潘金莲就分别成了某类人物的代名词。历史上武大郎确有其人吗?《水浒传》中的蒋门神身长9尺,若换算成现在的数字合2.8米,简直比姚明还高,宋代人的身高到底是多少?施耐庵塑造的梁山108将个个义字当先,可是从梁山...
-
作文素材: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解读】王蓝田...
-
国学百科:“老婆”“老公”称谓由来
老婆与老公这两个称谓,向来秤不离砣,一个老字便泄露了两人之间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现代年轻人通常会认为这种称谓来自台湾偶像剧,殊不知在我国民间,这样的称呼已存在至少1千多年了。不过最初的老婆并不是指妻子,多是老年妇人的自称,也用来称丫...
-
把军队喻为“长城”的由来
现在人们常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捍卫和平与发展的钢铁长城。那么,把军队比喻为长城源自何时呢?溯其源,军队喻为长城由来已久。长城本是指万里长城,后来发展为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如军队。最早将军队比喻为万里长城的是1500年前宋朝的著...
-
俗语典故:“空手套白狼”本是褒奖词
空手套白狼在今天是一个贬义词,比喻不做任何投资到处行骗的欺骗手段。但是,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白狼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白狼是一种祥瑞的动物,它的出现往往和圣人或者改朝换代联系在一起。《帝王世纪》记载:汤得天下,有神獐、白狼衔钩入殿...
-
趣味国学:古装剧中女人自称“臣妾”是错误
现在的许多古装电视剧中,皇后以及妃嫔们见到皇帝或者在和皇帝讲话时,常以臣妾自称,诸如臣妾叩见皇帝陛下、臣妾知错了、臣妾有罪等等。其实这种自称是错误的。要想知道臣妾的本义,我们首先应该弄清臣、妾二字各自的含义。臣在甲骨文中是一个竖着的眼...
-
“高山流水”“知音”典故的由来
这两个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知音比喻彼此相知,情谊深厚的好友。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是天下闻名的琴师,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
-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
-
用呕心沥血造句
1、朱总理呕心沥血,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了终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他呕心沥血写了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3、那个平时很低调的画家呕心沥血的创造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4、如果没有他呕心沥血地工作,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5、老师呕心沥血,不辞辛苦的教我们,我们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师!6、老师没日没夜呕心沥血地加班工作,为的就只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
历史上的万贞儿
历史上的万贞儿万贞儿,明朝山东诸城人。四岁时入宫做了侍女,长大后专门服侍太子朱见深。万贞儿是个有心人,利用了年少懵懂的太...
-
历史上的窦漪房
窦漪房,又称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现代影视剧中多称作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
-
历史上的香妃
历史上真实的香妃容妃就是香妃。我们上文提到,香妃和容妃是一个人。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曾经有过争论,现在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做...
-
历史上的熹妃
无论古代野史,还是近代著作,关于乾隆生母的传说有多种版本。熹妃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十三岁进入雍府为格格(小妾的一种称...
-
历史上的马尔泰若曦
翻开历史发现并没有马尔泰若曦这个人,马尔泰若曦这个名字是《步步惊心》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她的故事也是作者编纂的,但是马尔泰若曦...
-
杯弓蛇影
典故(diangu)--杯弓蛇影杯弓蛇影,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说的是一个人到别人家作客,主人赐给一杯酒,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