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1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以上为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2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古诗今译
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名句赏析
——“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走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二问三问,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想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古诗故事】
小童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贾岛:有人吗?在下贾岛,前来拜访。
小童子:先生是?
贾岛:在下贾岛,前来拜见你家先生。
小童子:非常抱歉,我师父去山中采药了。
贾岛:那你可知道在哪个位置或者何时归来?
小童子:诺,就在这座山中,不过这林深云密的,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至于什么时候归来,也是不定数的,或许一盏茶,或许暮至而归。
贾岛:这可如何是好?
小童子:先生若不嫌弃,不妨到家中等候片刻吧。
贾岛:如此甚好,多谢。
小童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小童子:方才可是先生所做?好诗!好诗啊!
贾岛:你,能听的懂方才诗中的意思?
小童子:松下问童子,你暗示我师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可以看出我师父高逸的生活情致。后面三句都是我的回答,也可以看出先生非常着急,意思层层递进,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无穷。
贾岛:哦?你个小童子倒知道不少,还能看出什么吗?
小童子: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嗯……这一句不难看出是对我师父的描绘,又或许是……先生自己对世外生活的无限追求和向往。
贾岛:小童子回答的甚好,就不仅让贾某刮目相看。果然先生身边无俗人。
小童子:您夸奖了,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以上为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3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大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和低处看庐山,庐山又会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处庐山之中,无法看见它的全貌。
诗人介绍: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中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好吃的东坡肉就是他的杰作。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将百姓感谢他所送的猪肉切成方块,加入酱油、糖、料酒等调料,烧得酥红,分送给大家吃,便发明了东坡肉这一美食。
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是作者游览庐山的观后感,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风貌,并借助景物说明一个道理:观察问题应该客观全面,如果太过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诗开头两句描写的是游山所见。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都会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是借助景物说明道理。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人非常渺小,所能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说明了为人处事的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首哲理诗,它借助游山所见来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以上为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4
《江雪》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讲解】
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诗人,和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骆宾王从小就与众不同,很有才华。有一天,一位客人到他家做客,看到骆宾王聪明伶俐的样子,就问了他几个问题。骆宾王回答得非常流利。客人非常惊讶。他走出门外,看到池塘里游着一群大白鹅,就想考考骆宾王,于是指着池塘让骆宾王写一首诗。
7岁的骆宾王认真想了一会儿,就张口说出了这首《咏鹅》。
题目中的“咏”字,就是用诗词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意思。这首诗描写了池塘里自由自在的大白鹅,表达了小诗人欢喜快乐的心情。
“鹅,鹅,鹅”。看到大白鹅在水面上轻快地划来划去,小诗人兴奋地大声向它们打招呼,喊着:“鹅!鹅!鹅!”这是孩子们最天真自然的表现了。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是不是也常常这样喊出来呢?
“曲项向天歌”。曲,就是弯曲的意思。项,在这里指脖子。大白鹅弯曲着细长的脖子,朝着蓝天,高声地叫着,悠闲地唱着只有它自己才懂的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全身羽毛洁白,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身影非常明亮。它红红的脚掌,在清澈的水中划动,像船桨一样,划得又稳又快!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鹅的脚掌上有趾,趾与趾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皮膜连着,这层膜可以帮助鹅做划水运动。
如果有一支画笔,你愿意画出这首诗来吗?画出温暖的阳光,碧绿的池水;洁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还有白鹅欢乐的歌声,以及天真可爱的小诗人骆宾王。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以上为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5
司马相如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赏析
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古人称麟、凤、龟、龙为天地间“四灵”,(《礼记·礼运》)凤凰则为鸟中之王。司马相如自喻为凤,比卓文君为凰。第一首表达相如对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第二首写得更为大胆炽烈,暗约文君半夜幽会,并一起私奔。这两首琴歌均赢得后人津津乐道,在于“凤求凰”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思想。相如文君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的罗网和封建家长制的樊篱,什么“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等等神圣礼法,统统被相如文君的大胆私奔行动崐踩在脚下,成为后代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一面旗帜。另外,古人常以“凤凰于飞”、“鸾凤和鸣”喻夫妻和谐美好。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典故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7),字长卿,四川人,汉代著名辞赋家,音乐家,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好音律。
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以上为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6
拟古·其三
魏晋·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更多相关古诗词推荐:
1.惊蛰节气的古诗词【精选】
2.惊蛰节气古诗【荟萃】
3.描写惊蛰节气的诗句
4.和惊蛰节气有关的诗句
5.24节气惊蛰的诗句
6.惊蛰唯美古诗句【集锦】
7.古诗词里的惊蛰
8.惊蛰节气的古诗
9.有关惊蛰的诗句
10.有关惊蛰节气的古诗
以上为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全文内容,如《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描写春天的诗古诗大全300首》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