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自然作文 > 黄山 > 关与黄山的作文汇总6篇

关与黄山的作文汇总6篇

时间:2025-07-19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1

  一日,跟朋友聚餐闲聊,闲聊中朋友说最近放大假,朋友是安徽人,问我们是否一起去黄山玩,就这样,在没有计划,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们就开始了一次旅行。

  我们是坐火车去的,第一站就去了朋友家里,朋友的家人特别好客,热情!!!刚好那二天天气不太好,下着小雨,我们在朋友家玩了两天,第三天天公作美,天转睛了,太阳又不是很大,刚 好适合我们去登山啦!我们租了一辆车去奔黄山而去。因为我们平时锻炼比较少,所以我们是坐缆车上去的,黄山好高,好险,好奇,我坐在缆车上不敢往下看,我有恐高症。吓得只敢看朋友的鞋子, 唉……弄得她们个个都取笑我。到半山腰后,我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爬山,沿途我们听导游(导游是 别 的团队的,我们是自由行)介绍不同的山形,风景,还有不同山的不同故事,让我们也知 道了黄山有童子拜观音,狮子峰,莲花峰,一线天,百步云梯……等山峰。

  想用什么词来形容黄山呢,我想用“美”,“绝”,“奇”,“险”来形容她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在上百步云梯的时候,我是手脚并用才爬上去的,那个地段很陡,中间有一段没有护栏 ,我不敢转身,一转身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我的脚直抖,在那一刻,我是冲破了我的惧高极限才上去的,我觉得我很“了不起”,呵呵呵……

  第二天我们去了西递,宏村,后来还去了屯溪老街,我们玩得好开心,但我的脚因为爬了黄山真的好痛,上下楼梯都好痛,走路都要慢慢的。不过我还是体会到了旅游的快乐,收获不少。一个星 期的游玩很快就结束了,我带着好心情,带着我拍的美丽照片满载而归!

  以上为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当你观赏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时,就像走进了连绵不绝的画卷。

  一进入黄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它如同一条银色的绸缎,从云里抖落下来,夹杂着“哗哗”的流水声,奔腾而下,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啊。瀑布顺着山沟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那一池子水真清,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

  黄山的松在“黄山四绝”中最有名。黄山奇松在断崖绝壁上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富有艺术魅力。迎客松是黄山最有名的松树,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开双臂,热情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往山下走,我们还目睹了黑虎松、竖琴松、龙爪松和团结松的风采:黑虎松如同一只怒气冲冲的黑虎,霸气侧漏,气势不凡;竖琴松则与黑虎松截然不同,它像一架竖琴矗立在半山坡,奇松主干直挺,顶如伞状,另伸一千,形作倒“U”状,形似竖琴,等待着人们来弹奏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龙爪松高大挺拔,身形魁梧,因根部破土而出,酷似龙爪而得名;团结松铁根盘结,五干围抱,枝叶茂盛,团团簇簇,状若兄弟五人相互拥抱,人称“团结松”。

  黄山的云海又是一番景象。近看,层层浓雾围绕间,把那些奇峰异景遮掩地无影无踪,微风拂过,雾气四处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又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像缕缕轻柔的白纱,围绕山峦,欲遮还迎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像睡梦初醒的少女,优美盈盈,神秘莫测;高处看,就像波涛滚滚的大海,一座座崇山峻岭只露出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缭绕之中,恍如处在仙境一般。

  黄山,以苍翠挺拔的奇松、鬼斧神工的奇石、变幻莫测的烟云、喷涌不绝的泉水而著称,独特奇异的美景令我们驻足观赏,流连忘返。黄山是当之无愧的人间仙境啊!

  以上为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3

  寒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们去黄山游玩。

  黄山真是人山人海,我们坐缆车就等了两个小时。到了山上,已经是黄昏时分,太阳都快要下山了,天边的晚霞真是漂亮。我们首先看了迎客松,迎客松长得真美,像一把撑开的雨伞,树枝形成了一个迎接客人的动作。

  看完了迎客松,我们就向白云宾馆前进,我们爬到了一线天,一线天的样子就像一快大石头中间劈开了一条缝,缝间形成一段细小的阶梯。我们爬一线天的时候黑暗已经降临,月亮也出来了,弯弯的月亮像一艘小小的船儿。一线天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妈妈打着手电筒,让我们好走一点。我还看见一快大石头被夹在一线天上面,我说:“这快大石头会不会掉下来,”妈妈说:“不会。”我们爬出了一线天,看见满天的星星,我对妈妈说:“天上好像有个星座,”妈妈看看了说:“真的有,好像狮子的形状。”

  我们趁着黑色夜晚继续前进,终于到了宾馆,今天的爬山真有意思。

  以上为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4

  俗话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所以我这个假期去了我向往已久的 我们很早就到了机场,坐上了飞机,飞机渐渐离开了地面,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中,不久,我们便到达了黄山。一到黄山我们便开始爬山。在缆车上,导游姐姐为我们介绍;800海拔以上松叫黄山松,800以下松叫马尾松,黄山松都有一个特点:小平头,一边倒。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为五绝。

  缆车到达了山腰。黄山的景色真美: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 ,那变幻无常的云雾, 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这风景如画的黄山上, 走一走, 看一看, 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 黄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那升腾在山顶的云雾, 就像是一条条长龙腾飞着欢迎我们, 那些漂浮在山腰间的云雾, 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 它是世外桃园, 云雾遮挡山峰, 它又是无边的仙境。

  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 迎客松远看像一位绅士在迎接着我们,送客松远看像在说:“老板, 您慢走!” 黑虎松像一位大力士守卫者黄山。 你可别小看它们, 他们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十大名松之一。

  时间如梭, 我们在山顶上看日落, 太阳隐没了, 只有一群小鸟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 在山峰之间自由自在的飞翔着。

  真是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啊!

  以上为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5

  “快起床,”妈妈喊到。

  我睁开眼睛一看,才五点。“妈妈,”我生气的说:“现在才五点嘛,这么早起来干嘛?”妈妈说:“今天,我们要去安徽看黄山,顺便在杭州玩一天。”

  “出发喽。”

  车子开了三个小时到了杭州。我们去西湖那里,这里的景色,使我想起了这学期学过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这里直到天色暗了,我们才回宾馆休息。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黄山,先坐缆车上。,坐缆车的时候,我发现了爸爸的一个密秘一恐高症。我和妈妈就吓唬他说:“啊!铁条断了,我们要掉下去了!”效果不错,吓得爸爸全身起了鸡皮疙瘩。缆车到站了,爸爸想“报仇”。我们走出了缆车,爸爸领着我和妈妈走来走去,就是不带我们去宾馆,被爸爸捉弄够了,才把我和妈妈领到了西海宾馆。

  第三天,我们起得很早,爬上光明顶看日出。开始时,东方的天空上鱼肚明亮,忽然被一道金光撕破;是太阳渐渐的升起了。看着那照亮大地的金色阳光,我的心仿佛江水一样波涛汹涌。

  看完日出,我们又去参观飞来石。飞来石矗立在山顶上,传说它是仙人铁拐李驾石游黄山,看黄山风景秀丽,把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

  迎客松和送客松,也是黄山的一个著名的景点;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那里。迎客松真的是敞开怀抱,像在热烈欢迎我们;送客松它举着手,仿佛正在对我们说:“小朋友,再见;欢迎再来玩!”我们在迎客松下合了影,给送客松拍了照。眼看这一次旅游就要结束了,我真有些恋恋不舍。

  黄山,你真美啊!我喜欢你,黄山!

  以上为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6

  黄山位于安徽省的黄山市,它像一整块巨大无比的石头屹立在那里,雄伟壮观,吸经着古今中外的游人。

  如果你来到黄山,最想去的地方肯定是莲花峰,那是黄山的最高峰,高达1864米呢!从莲花峰的顶端往下看,蒙蒙的细雾笼罩着一个又一个山峰,好像仙境一样。晴天时,灿烂的阳光照射着山峰,这时山峰好像镀了金一样。下山时,山势十分陡峭,只能倒着走,而底下就是万丈深渊!有时两块石头挨的非常近,天光透过狭窄的石缝,就会出现“一线天”的景象。我不禁想,如果一个人知识面很窄,就如同“坐井观天”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就只有一条线,永远认识不到这个世界其实有多广阔。

  当我凝望天空时,看到静静的天宇,有几只大鸟飞过,又给黄山添加了几分动感的色彩。

  除了山,这里的树叶也十分漂亮,就比如说黄山最著名的`迎客松吧,它伸展开许多枝叶来欢迎游客,好像在说:“欢迎您的光临”,真是奇妙!送客松也一样,当您离开的时候它好像说着:“欢迎下次再来,再见!”

  这就是美丽的黄山,是不是很美?

  以上为关与黄山的作文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关与黄山的作文》全文内容,如《关与黄山的作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关与黄山的作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关与黄山的作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