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文化作文 > 国学 >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时间:2025-07-22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1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国学就是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无论高低贵贱,忠奸善恶,文盲大师,都深受国学熏陶。善用国学,发扬国学中优秀的一面,无论对于文化界还是对个人,对家庭单位对国家,都是一件大好事。

  国学中,儒道释三家学说,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修身养性”以申仁义,道家“修真炼性”以主无为,佛门“明心见性”以达。分别在不同历史阶段推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发展,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进程。三者相推相荡,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灿烂...

  一 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对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中有很多语句很有真理性,像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很多符合唯物主义和辨证法。

  感觉儒家思想主要是在阐述: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即在教诲:个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例如仁义礼智信。个人如何对待与他人之间的差别,例如君臣,父子,夫妻,三纲。用仁义道德来约束个人的欲望,冲动,兽性等,抵制人际的矛盾,国家的战争最终达到人与人和平和谐相处。

  关于儒家,有说仁是核心。仁就是仁慈,仁爱,仁者爱人,以爱己之心爱人,以恕己之心恕人。这是思想道德很基础的\'要求。

  有说礼是核心。礼就是礼仪,礼节,人与人的差别,包括血缘关系,辈分,年龄,性别,身份,社会地位,工作职务等,礼就是体现这些,并维持这些,达到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有说孝是核心。孝就是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的爱戴和赡养等。这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思想道德方面。

  二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著作《老子》(也称《道德经》)。

  对于老子的感悟,1、如何为人:从“上善若水”到“人生若水”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品格,为人要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水总是往低处流,故绝无倾覆之患;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显得那仁慈;水,表里如一,所以它诚信;水,公平如镜,一视同仁,所以它善治;水能荡涤污垢,载舟覆舟,降洒甘露,攻坚克强,功能无量,所以它善能;水,可因循四季,变为雨雪冰霜,保护万物生灵,所以它善时。“七善”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阐述。“不争”“处下”是老子的生存之道。的确,以水为镜,可鉴人生:

  2、如何做事:从“不救救人”到“扬长育人”.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倡导的“以不救救人”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更应当“因长施教”,实施扬长教育。

  3、如何从政:从“无为而治”到“无为而为”

  道家的“无为而治”对后世为官治国者无疑会产生影响。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以老子的“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到文景时代,国家空前繁荣昌盛,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老子的“无为而治”启示我们,为官从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行“无为而为”之道,也即是把握规律,顺应自然,构建和谐,科学发展。当下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从政为官理念,按“天人合一”的观点,以“人”为本亦即以“天”为本,以“道”为本。“以人为本”的为官之道要求我们注意三个维度,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三 释家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之一,释家思想朴素、平和,是出世的明了,是通晓的觉悟。

  佛教是佛陀思想的体现,它指导我们认识人生,教导我们如何把握自己,充实人生;教给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如何能够和谐美满;教我们待人接物,、持身处世,造命增福,修身养性等;使我们知道断除迷惘烦恼,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以至自性回归净土,证人涅槃。它教导我们把形而上的道体与形而下的物象合而为一,明心见性,达一真法界,以至过上快乐、清净、安详、自在的人生;教导我们学习佛、菩萨的慈悲为怀的精神,以善、慈悲回报社会,以利他为正法指归,以此来实现人性的价值。

  世人本身所具足的智慧、德行、能力、福报与诸佛是一样平等的。人们不能成佛、成就般若智慧,是因为迷失了自性,堕落在六道当中。世人的本性迷失之后还有一点小智慧、小聪明、小的德能、小的福报,那只是修来的福德,而不是自性的福德。迷失在六道里的世人只有依照佛法,清净修行,去除痴迷,才能证得佛果。

  总之,儒家“修身养性”以申仁义,道家“修真炼性”以主无为,佛门“明心见性”以达。《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而这,便是我心中认定的国学。

  以上为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2

我心中的秋天优秀作文10-24

我心中的英雄主题优秀作文11-11

我心中的花木兰范文-写人优秀作文12-22

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15篇11-22

我心中的风景作文范文12-25

祖国在我心中优秀的作文范文09-10

我心中的北京冬奥会优秀作文范文400字02-08

我心中的冬奥会优秀作文范文(精选8篇)11-24

我心中的老师优秀作文(集合15篇)12-22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优秀作文2篇12-18

  以上为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3

  国学是一条经典文化的长河,我徜徉在经典文化的圣殿里,结识了慈祥的孔子,雄辩的孟子,智慧的老子,幽默的庄子。我目睹了一个个帝国的兴衰,一幅幅历史的画卷。

  我认为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

  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新名词。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称国医。

  国内学者对国学一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是“国粹论”者,一是“国渣论”者。前者崇古嗜古,认为古代学术文化都是“国粹”,后者则非古反古,认为是“国渣” ,要人们“爱惜精神,莫读古书” .这两种态度,都是片面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复杂的,它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承和弘扬精华,否定和扬弃糟粕。如果不去接触,不去探讨和研究,又怎么知道哪是精华,哪是糟粕呢?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而且延续到当代的唯一国家。所谓东方文化,就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对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国人一直不断的在研究,我们自己如果弃之不顾,严加拒绝,那就等于无自知之明。

  

  以上为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4

国学经典读书感悟作文12-17

国学感悟作文4篇12-10

感悟励志类作文优秀范文11-14

感悟优秀作文【荐】01-12

失败的感悟优秀作文12-19

春天的感悟优秀作文12-08

关于感悟生命优秀作文12-15

感悟芭蕾的优秀作文07-04

踏着国学的脚步作文-国学01-24

军训感悟优秀作文13篇02-06

  以上为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5

  相信同学们对“国学”这个字眼儿都很熟悉吧。我们从小学习的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这些都是国学。说到国学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事的方法、人生的哲理、做人要遵守的礼仪。我也与国学有着一段不解之缘……上学期,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其中也包括趣味丛生、紧张激烈的国学知识竞赛。我和其他两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加了高年级组的比赛,并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第一名。之后,我和其他几名同学一起组成代表队,代表学校参加丰台区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

  本次比赛可谓高手如云。来自全区的8支代表队展开了一番龙争虎斗。比赛开始后,赛场气氛紧张而凝重。选手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全神贯注、跃跃欲试。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一点点的运气,我们在比赛前半段一直保持领先,同学们的脸上都开始出现了笑意。

  不料,赛场上风云突变。随着几道风险题的失利,我们的领先优势化为乌有,还被其他队拉开了一段距离。我和同学们的心里有些焦急,但大家都在互相鼓励:别着急,别着急。沉住气!……

  最后一道决胜题!我们和另外一队积分相同,鹿死谁手马上就要见分晓了!负责按抢答器的我,心跳骤然加快,手心里湿漉漉的,眼睛紧盯着主持人的口型。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我以闪电般的速度按下了抢答器!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指示灯却在对手的台上亮起……

  虽然我们与冠军失之交臂,但这也让我对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了更深的理解。“学而时习之”应该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国学知识是华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凝结着人们世世代代总结出的道理与规律。我们所熟知的国学知识还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国学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人们对它的探索也永无止境。希望大家都能沉浸在国学的广袤海洋中,感受国学知识带来的无限魅力!

  

  以上为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6

  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学习《弟子规》,其中有一句“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回家吃饭时,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吃饭时,大部分男士和少部分女士都要喝酒呢?”妈妈亲切地说:“因为这是中国的酒桌文化。”妈妈还告诉我,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无酒不成席”。妈妈话音刚落,却听见我大声地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妈妈被这句话逗乐了,夸我把国学记得真好!我说:“本来就是嘛,有时候跟叔叔阿姨吃饭,他们逗我请我喝酒,我都会大声的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我问妈妈:“你说吃饭喝酒是中国酒桌文化,吃饭时我发现没喝酒的人话少一些,是不是他没喝酒,要说的话就藏在酒里面,要是喝了酒,话就随着酒跑出来了。所以他喝了酒,话就变多了。”妈妈听了哈哈大笑:“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呢!”

  我知道适当喝酒有意于身体健康,但喝多了就会对身体有害,喝酒后不能开车,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国学让我学到了非常多的道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爱学国学!

  以上为我心中的国学大师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我心中的国学大师》全文内容,如《我心中的国学大师》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我心中的国学大师》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我心中的国学大师》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