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突破常规,要求我们不为标准所束缚,要求我们有21世纪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创新”。
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1
小升初作文指导:打破常规描写植物06-09
牵挂作文 - 精选作文12-25
【精选】表妹作文(精选32篇)02-08
【精选】习惯作文(精选30篇)12-18
精选心愿作文12-15
【精选】哥哥作文02-15
妹妹精选作文02-09
精选家风作文02-15
奶奶-精选作文01-18
成长作文精选02-22
以上为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2
不敢“创新”的创新12-22
我是一个倔强的孩子作文10-09
关于创新的名言01-24
我对"创新"的认识01-19
【荐】我是一个倔强的孩子作文01-06
关于创新的英语作文「精选」05-18
关于创新的英语作文精选01-16
关于创新的英语作文20××01-16
关于创新的英语作文范文01-16
关于描写科技创新的作文12-24
以上为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3
近两年,“创新”的口号喊得是越来越响。创新作文、创新管理、创新创意……各类创新层出不穷、铺天盖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夜之间席卷了每一条大街小巷,我们的宣传部长恨不得把那两个字纹在脸上。
当创新的春风洒满神州大地的时候,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大概是中国人被各种条条框框领导惯了,到了真正自由的时候却一个个都不知所措。就像在河里游惯了的鱼到了海了连泳都不会游了一样。那可怎么是好:一面要游泳,一面连方向都搞不清,根本就不知道往哪游!别怕,聪明的中国人总是不会被困难所难倒的:创新,不就是要新嘛,与原来的不同就行了。至于怎么个不同法,按原路倒着走不就行了么?
你看,这个一来创新的问题就解决了。于是所有的鱼纷纷转身倒游,一夜之间似乎人人都学会了创新。而所谓的创新,也不过陷入了一种逆向驾驶的模式。
就拿创新作文来说,“反弹琵琶”“倒骑毛驴”成了众多学生创新作文最重要的手段——让我写“乱世出英雄”,我就写“乱世未必出英雄”;让我写“不要轻易说‘不’”,我就写“谁说不要轻易说‘不’”——如此一来,创新作文成了“逆向作文”,能自圆其说尚好,而有些所谓的“创新”根本就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那哪里是创新,纯粹是扯蛋!
与其这样来“创新”,倒不如不创更好。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无法剔除思想中的条条框框,因此连创新也需要另一种套路和模式来领导。而真的创新,是拒绝一切套路、拒绝一切模式的。真正的创新应当是一种无拘无束不受任何制约的天马行空,是完全意义上的思想自由,一切的模式与套路都是创新的绊脚石。如果大家都按套路和模式来思考的话,十三亿人的思想跟一个人的思想又有什么区别?
郭沫若与李四光曾经邀请国学大师陈寅恪到中科院工作,对此陈寅恪回信答复说:“我绝不反对现在政权……但我认为不能先存在马列主义的见解,再进行学术研究。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思想自由和独立的精神……”陈寅恪所谓“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便是创新的首要。
“创新”是要创出新意,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子,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与精神,人人都按一种套路一种模式去思考,放出来的屁都是一个味,哪还有何创新可言?拥有了“独立精神”与“自由思考”后让自己的意识随意飞甚至四处乱飞,这便是一种创新。
另外还有一个“敢不敢”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人向来是极好面子的`。然而每个人在创新的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出现一些错误遭遇一些挫折,以致常常遭到他人的冷嘲热讽和打击,这是很正常的。可因为面子的关系,许多人,特别是好面子讲脸面的中国人都不敢犯错,以求面子的保全。于是没有人敢为人先或是敢为人先后不敢坚持到底。泰戈尔说过:真理之川从他的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可有的人因为不敢犯错,连真理也一同舍弃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这是落后愚昧无知的表现,是所谓的民族劣根性的表现!太多的人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口号喊的响亮,却不敢去实践,创都不敢创,还能有下文吗?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抛下面子,都能“无耻”一些,再有一些真正的创新意识,十三亿颗脑袋即使再创造一个四大发明也不成问题,估计登月都能提早十年。
以上为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4
俗话说:“发现是创新的萌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别看我是一个小学生,我却善于创新。
英语书上有一个词“四月”,我总是把这5个字母搞错。为此我背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我的脑袋好像这么也记不住这个单词。每当默写单词或是做到这个单词的`题目,我从没对过。一天,晚上我开始为背这个单词发愁,我读了几遍后,突发奇想来编个故事记住这个单词。我想四月份是春天,就脱口冒出这则故事:孩子a在春天用铲子p种下小芽r,小芽r长成小苗i,又长成树苗l,当时正值四月份。编完这则短小有趣的故事我才发现这个单词我已经会了。从那刻起我再也没为背这个单词发愁,不论是默写还是做题,只要忆及这则风趣的故事,我哪还能错!经过这件事后,故事记忆法让我不再发愁什么单词不会背。其实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事,走别人未走过的路,说别人未说过的话······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在创新的国度里没有边际,只要你肯创新,大千世界的许多东西就等你。相信自己去创新,奇迹就会降临,成功就会在你身边。
拥有创新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不同于其他生物特质之一。和我一样展开创新的思绪吧!让身边的一切从此不再平凡!
以上为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5
第一篇:学习与创新
以前,photoshop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当妈妈的同事将一幅幅普通的图片用photoshop转变成精美的图片时,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暑假中的每一天都急迫的想去见见阿姨,让她传授给我她的经验。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当我坐在阿姨的电脑前,听她对我叙述着每一个步骤时,我才觉得做photoshop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阿姨一步步认真地操作、讲解,我一步步仔细地边听边记,生怕遗漏了细节。
不久,阿姨停止了操作,让我来练习。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但我是不会半途而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我将一幅呆板的小人图片制成了一个会眨眼睛的动感小人图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剩下的几天中,我在家中不断练习,不断探索,技术也在逐渐提高。不久,我已经熟悉了photoshop中各种工具的用途,开始独立创作。当每幅作品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脸上就会荡漾出欣慰的笑容。
学习不只是学习别人告诉我们的东西,还要在学习中创新,主动地去学习。学习知识无论怎样学都学不到尽头,但我们不能以学无尽头为由而放弃了学习。我们要先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再多多开阔视野。当然,我们应多观察,多思考,哪怕一句话,一个字,也都不能忽略。无论他人是否告诉我们,我们都不能放弃任何知识,不只是学习他人告诉自己的知识,还要在学习中增加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第二篇:学习与创新
良好成绩的取得除了付出一定的努力外,还要有必要的学习方法,不要只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创新的学习方法,创新不仅仅意味着改变,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超越,只有我们先学习别人的窍门,把差距消化才可能进一步创新从而超越别人。
总有些同学讨厌英语,可当我们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有必要去学会英语,并且下决心去攻克这个难关时,我们就一定要努力里,投资我们的时间和心智,我们并不傻,有足够的智慧和大脑空间来消化储存那些ABCD,别人能学会,我们也能学会,不要被那些陌生又长的`单词下走,而是去想一些小窍门。经常有同学会把family拼错,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充足的智慧显现出来,既然是家庭我们就可以说father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往往是一家之主就取前两个字母,其他就取开头一个,这样一个单词就在我们的记忆中不再消失了。Interesting曾经这个单词让我头痛可当我找到最佳技巧时,感觉其实并不难,用拆词法,如in+tere+s+ting这时我们就根据读音想象人吹死蜻蜓当然很有趣啦!这样读音单词就全记住了。
要想学好数学也要找到一定的方法,对于做数学的人来说,做错题是难免的,有错就改才能进步,因此,必须做好订正工作,把错题汇集起来,是个好办法。但不要把它当成任务,把错题重做一遍,是订正的过程。另外,错题集的另一好处是为今后复习提供了重要内容,这可以节省时间,希望我们能养成做错题集的好习惯。可有时我们有会忘记一些做过的题型,此时我们最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典型的题目记下来,以后碰到就放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忘记,同时又方便复习。
学习不断地创新,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有超越别人的机会!
第三篇:学习与创新
创新,是学习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万丈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前进,走向成功之路。
翻开人类历史长卷,有多少伟大的科学实践者不正是通过点燃创新――这盏明灯而达到成功彼岸的吗?就拿物理学家法拉第来说吧,他在奥斯特试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产生了新的研究思路,提出能否实现磁生电这一伟大的构想,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于探究,他终于成功了,从而开创了电学事业的先河。他不正是由于创新精神而获得成功的吗?
培根曾经说过,“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这些“拙劣的探索者”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创新的精神。科学发明需要创新精神,学习同样需要创新精神。英国有个人叫亚克敦,可谓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他阅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可最终却毫无建树,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将书本只是加以创新,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
与之相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对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产生了疑问,正是抱着这种求索创新的精神,他不断深入工人群众,调查研究,终于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为了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学习必须有创新,否则,即便读万卷书,也是徒劳无益的。
学习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学有所成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弄潮儿!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吧!
第四篇:学习与创新
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
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
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以上为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6
第一篇:打破常规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滴墨水滴在一张纸上,分别让十个大人和十个孩子说说它是什么。十个大人的答案不外乎一个:“这是一滴墨水。”而剩下的十个孩子看见了,却争先恐后地说:“这是一只甲虫在爬树。”“这是一个圆盘。”“一轮挂在空中的圆月。”……孩子们的回答各有不同,出人意料。
智少愈完,智多愈散。小孩子学知识最自然,最随心所欲,最快乐,人为的成分最少,天性最完美。小时候老师经常玩图片游戏,当他举起一张画着月亮的图片时,我说那是小船。老师很不认同,跟我讲了许多它是月亮的道理。是又怎么样,谁说不能是小船?可怜的大人,他们的思维已经禁锢在某个固定模式之中。似乎正确答案必须经过文字、经验的推证,一定要有据可查,一定只有一个。人们心目中的标准,就成了束缚人们尽情挥洒智慧的绳子,成了扼杀小孩子无限遐想的凶器。
诚然,标准让我们知道怎样是“过”,怎样是“不及”,但标准有时却会束缚住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局于一隅。往小说,曾经有人觉得在成语故事“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是愚笨之人,人们觉得天踏下来是不可能的,于是觉得他可笑、可悲。以此来劝解人不要无事生忧。当他萌发这个想法之后,便有许许多多人来阻止他,来告诉他不用过多的担心,跟他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然而,在我看来,杞人哪里是什么庸人,他是个哲学家。他突破了常规,想到了常人所想不到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赫拉克利特和恩多克勒都认为天是会毁灭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就是从忧天开始的。然而,有多少人认为他的想法创新、突破常规、是常人所不敢想的伟大尝试呢?到最后,刚萌发的哲学之芽很快就被人们“天不踏”的标准掩埋,很快就扼杀在摇篮中,并留下不美之名。这种标准会使人错失许多思考的机会,使教育变得古板生硬。我们学的不是书本,不是教条,是智慧与思想。
然而,往大了说,如果不是古板的标准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他,认为他以人当牲口;如果不是机械的道理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认识,当英国琴纳一时提出以牛痘接种可以免除天花时,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他,提议剥夺他行医的权利,认为他亵渎神灵。牛顿的地心吸力学说被质疑,哥白尼因日心说的提出遭迫害。但时间验证了一切,他们提出的全是科学真理。愚昧的标准让人固执,而伟大的人总是要创造伟大的先例。如果不突破常规,何来时代的.进步,何来科技的发达呢?
突破常规,要求我们不为标准所束缚,要求我们有21世纪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创新”。这样,你可以沉浸在知识海洋里,你可以自由翱翔!
第二篇:打破常规
涓涓细流,绕过千山万阻,汇成江河,只为了流入大海,回头看,曲流织成网;细细的藤枝,缠绕着枝干,螺旋生长,只为了生存,览全体,绘出美妙的螺旋结构。自然中的万物,无一不打破常规,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挑战自我,绽放人生光彩。
墨守成规,无异于将自己活埋;打破常规,等于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星光大道。而我们不要赴陀螺的后尘,一味憧憬于美好的远方,而不改变自己追求的方式,只是重复做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机械运动,无异于水中捞月。
世界的光彩,总会吸引我们有双眼。喜欢追求美好的我们,必定会张开翅膀,飞向绚丽的一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追求美好的田园生活而唱出的自由之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曹操渴求政治理想而吐露的肺腑之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太白蔑视权贵而吟诵的愤恨之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而立下坚强的决心。我们伟大的诗人们,向往着美好的理想,不断打破常规,挑战自我,最终流芳千古。
生活中的我们,有着无数梦想,然而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去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不会去创新,只是一味地重复下去,没有见到曙光。我们就像旋转的陀螺一样,踏着千篇一律的节奏,不停的旋转,旋转,总以为自己会旋得很好,那怕旋得许多人来围观,那都是徒然,因为它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美好远方,而前来围观的人只是来看它笑话的。所以,我们要看清现实,适时改变努力方式,打破常规,挑战自我,转出绚丽人生。
人生就像一张画,而我们手中紧紧握着决定画走向的铅笔。画的完成,需要许多直线,如果我们只知道将线无限延长,那么就不会显现出美好刺激的人生。但如果我们打破常规,用铅笔巧妙地增加一些拐点,那么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将画的曲线发挥到极至。
打破常规,创造新的蓝天;
挑战自我,书写美妙乐章!
第三篇:打破常规
雄鹰敢于走上其他鸟类不敢练习的悬崖,终能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蝴蝶冲出茧的束缚,才会有化蝶的美丽;人类只有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造就新的辉煌!
你相信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大象吗?当小象无法挣脱时,便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可见,习惯真的很可怕,但如果你能跳出习惯的圈圈,方可见另一番天地。
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同父母共同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小学,图画课是最让他头疼的,那里的美国孩子,画的根本称不上是画!他们笔下所绘: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有规矩,甚至连基本的笔法都没有。而每当他们画完,都兴高采烈的问老师:“好不好?”
而那个中国孩子却与他们大不一样,她努力地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父母、文具、房子、花草……画毕,也会兴高采烈地问老师。不过,他是从来不问“好不好”的,只是问“像不像”。
一个是“好不好”,一个是“像不像”。这引起了我的沉思。中国的教育,教导孩子要循规守矩,却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计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与此相比,中国的所谓范文,参考图便都成了禁锢中国孩子思想的罪魁祸首!他把孩子变成了复印的机器,中国的孩子,也许具有很高的COPY“能力”,但却欠缺了基本的创造力,多么可悲呀!
乾隆年间,有两位书法家。一位极认真地模仿古人,横要像苏东坡,捺要像李太白;另一个正好相反,讲究自然,独成一派。某天,两人相遇,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第一个听了,顿时瞠目结舌。
不错,正如齐白石先生的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会创造,只会在前人的框架里打转转,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我们不是不会打破常规,只是常规牵制住了我们的手罢了。
第四篇:打破常规
忙碌的生活中,太多的条规约束了人们的生活,使我们如线上木偶一般,一成不变,最终导致身心俱疲却碌碌无为。
动物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坐在窗前奋笔疾书,一只色彩斑斓,翅翼修长的蝴蝶从敞开了一半的窗口飞了进来,在我身边悠然飞舞。约摸半个多时辰后,不知是蝴蝶厌烦了房间的局限性,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它开始朝着窗口有光亮的方向飞去。可是,蝴蝶一次次地撞在另一边没有打开的窗口的玻璃上。它似乎有些慌张了,更加努力地朝着同一个方向飞。出口就在旁边,可蝴蝶却坚信隔着玻璃的光明就是它的出口,恐怕也是天性使然。
这个无形的牢笼就这样束缚了它,它所做的只能是徒劳无功地做着无谓的尝试,直至筋疲力尽。
泰国被誉为“万象之邦”,当地的训象人在表演的时候,都只是用绳将大象拴在竹竿上,许多人觉得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如何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其实很简单,在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被拴在大树上,小象虽拼尽全力却仍然无力逃脱。最后,小象终于放弃了努力,并形成一种观念:绳子是无法挣脱的。如今小象虽然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做任何尝试。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进行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在一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圈,以此同时在离花盆几英寸以外的地方放了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绕着花盆一圈圈爬行。这群毛毛虫就这样一小时、一天、两天地兜着圈子,连续几天后,终于精疲力竭饥饿而死。
人类也有同样的做法,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定式现象,以其相反的则是创造性思维。“敝帚自珍”只能导致“故步自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要惧怕失败,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不创新,就永远落后。
法伯在自己的试验总结里写的话,也是我最后要说的:在那么多毛毛虫中,哪怕只有一只与众不同,它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为打破常规作文素材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打破常规作文素材》全文内容,如《打破常规作文素材》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打破常规作文素材》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打破常规作文素材》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