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家乡初三作文

家乡初三作文

时间:2024-04-10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家乡初三作文 篇1

  坐落在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是京郊的世外桃源。那里的山,层峦叠翠;那里的水,清纯甘甜。没错,那里就是密云,我的家乡。

  只要说起密云,便会提到被称作“密之水”的密云水库。从小就生长在密云的我,对密云水库有着格外亲切的情感。听妈妈说,水库占地33。6万亩,库水最深达60多米。它是北京市民用、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库区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市区3℃,是一处避暑胜地。

  水库有主坝两座、副坝五座。坝长960米,高66米。水库里的水就像一面大镜子,汽车,人流在岸边行驶,影子倒映在水里,让人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一望无际的水库,再配上那朦胧的雾,如同仙境一般。

  春天的水库生机勃勃,一群群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钻出了地面,桃花笑红了脸,树叶摇摆着绿色的小辫子。林子里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像是春雨姑娘在绿丛中弹奏着乐曲。湖面上的冰都融化了,水底的水草也发芽了,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浮动。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鱼、小虾苏醒过来了,水面上游动着一群群的野鸭,真是一幅迷人的画面。

  夏日的密云水库更显山灵水秀。站在主坝上,虽然库面不是最开阔的,但也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盆碧水浩浩荡荡,天水相接,其间点缀绿岛座座,宛若置身南国的千岛湖。

  秋天的水库,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只见那盈盈秋水,清澈透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走进水库旁边的树林,只见枫林如火,一丛金黄,一丛火红,落叶纷飞,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把小道铺成一片金黄的地毯,习习秋风吹得我们很凉爽。

  冬天,水库里的水结了又厚又白的冰。太阳一出来会有很多水汽冒出来,像雾一样。如果下着大雪就更美了,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犹如仙境般。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一块没有被污染的水域,它承载着任务很艰巨。我要保护好这里的环境,让我的家乡更加美好!

  以上为家乡初三作文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家乡初三作文 篇2

  我的故乡是个美丽、古老而文明的地方。

  我的故乡是莱州,那里山清水秀。我喜欢毛家村,我姥爷、姥姥就住在那里。

  毛家村是个很有风格的小村庄,村子的西面是一条小河,河的另一边是另一个村庄。其他三面是平整的庄稼地,东面一条宽阔的马路通向村外,村路两边是笔直的白杨树和各种小花。村子里的房子大多都是平房,一排排坐北朝南整整齐齐,每家门前都会种一棵槐树或榆树。推开大门进去,首先是一个小小的,差不多几平米的小蓬,对着大门是一面美丽的墙——照壁。转个弯,就来到了院子里。院子的北面是正房,房子也有很多特点,有的人家把外走廊的墙拆了,换上钢铁架子和玻璃窗,光线充足。

  我的姥爷很喜欢花花草草,大半个院子种满了各种植物。小时候,姥爷常常抱着我,把各种花摘下来,拿在手上给我玩。一院子的花多得数不过来。

  在故乡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故乡的床可不是南方这样的床,叫“炕”,好高呀。去年回姥爷家时,我都不能轻松地上去。以前,我爬不上去时,就跑到对面去,然后跑来,一下子跳上去。“咚”的一声,上是上去了,可是我的小膝盖呀,痛死了。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拿张小板凳踩在上面,双手用力一撑,抬腿就上去了。

  每当得知我们回来了,我的姨妈就打老远从烟台赶来,这时,我可有的玩了。我把表弟庆庆和志斌,还有大早哥哥都叫来玩捉迷藏。日子久了,我们发现了一个“好地方”——西屋大床下面的柜子。每次总有人会躲在里面,找里面的被子掩护。每次被发现时,我们都会大笑起来,对于我们而言,这是最好玩的。还有沙发后面、大鱼缸旁边的窗帘里……都是我们的乐园。

  要说故乡的故事,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我爱我的故乡。

  以上为家乡初三作文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家乡初三作文 篇3

  又到了对孩子们来说是欢天喜地的春节了,但上了岁数的人对这劳心而繁琐的节日大多没了兴趣,心中就像“枯井无波”一样的平静、淡然。倒是过年带来的浓浓亲情,不经意间就轻轻挑起了记忆的帷幔,让过去那过年的快乐、幸福映现在眼前。尤其是回忆过年酿豆腐吃豆腐的幸福和热热闹闹的情景,心中就涌起一阵阵温馨。

  记得那时过了腊月十五,各家各户的大人都要忙着准备过年的物资了,其中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做豆腐敲敲打打的声音一旦响起,沉睡的村子就热闹了,村子的上空顿时笼罩着喜庆与祥和的气氛;孩子们身上的快乐细胞霎时活跃起来,不再在冷冽寒风中追逐疯耍,各自回到家中帮助父母做诱人白嫩的豆腐。

  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磨豆腐浆。那时没有机器,豆腐浆都由人工磨出来。母亲于头天将选好的黄豆用石磨破开,用一个木桶浸泡着,第二天将泡酥的黄豆端到石磨旁,她搬一条长凳端坐于石磨边,在孩子们的帮衬下手推磨柄周而复始前俯后仰地开始磨豆浆。磨豆腐浆是费力的劳动,我们村子里是小石磨,没有架在肩上推动石磨转动的省力的磨担,全凭手握磨柄旋转石磨磨东西,很吃力。但母亲淡定从容,不急不忙,坐在磨边,一边悠悠地旋动石磨,一边往磨眼里添注黄豆,那乳白浓酽的豆腐浆就从石磨里缓缓地滴落到磨斗里,流进水桶。不大一会儿功夫,母亲的额头就累得沁出汗水,她脱去身上的棉衣,接着磨,把一点一滴的辛劳渗进那汩汩流动的豆腐浆内。大约大半天的时间,一板豆腐就磨成了。这时母亲就像卸下了身上的重担,长长地嘘口气,脸上显出轻松的表情。

  接着就是滤豆浆。母亲将磨好的豆腐浆舀入一个放在脚盆木架上的沙布袋中,在年纪稍大的孩子帮助下,用力挤压,豆浆就从沙袋下汩汩溢出,滴滴答答落入脚盆。揉搓到最后,溢出的豆浆就越来越少,但母亲还是用力挤压,巴不得将那豆渣全部都挤成豆浆。直到再也没有半点豆浆滴出,她才依依不舍地把豆渣倒出。

  滤完了豆浆,母亲就将其舀入一口大锅中煮沸。烧豆浆是最温暖的时候,小小的厨房只有二个门和一个小小的窗,因天气寒冷都关闭着,整个厨房就像一个闷罐车,水蒸汽在厨房内积得越来越浓,氲氤了整个厨房。厨房内只能听到人的声音,难得见人影的晃动。唯有看得清楚坐在灶膛前烧火的母亲消瘦的脸膛。因了火光的照耀,母亲脸上的皱纹看得很清楚,那一闪一闪的光亮将那条条皱纹照得像沟壑一样清晰,但那里透溢的都是欣喜和期盼。母亲一会儿向灶膛内添注柴火,一会儿起身到灶台边观看锅内的豆浆是否煮沸,防止豆浆溢出造成浪费。

  因为豆腐的香甜,因为饥肠的渴望,因为为了享受那份温馨,我们在豆腐的酿造过程中依依地守在厨房内,围着锅台跑前跑后,眼巴巴的盼望着豆浆的滚沸,巴望母亲能早点给我们喝上热腾腾、嫩生生的豆腐。

  豆浆烧开后,母亲就将热汽腾腾牛奶般浅白的豆浆舀入脚盆,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碾成珍珠粉一样的石膏和豆浆掺和在一起,搅拌均匀,整锅的豆浆掺和完后,用锅盖盖实。片刻时间,母亲揭开锅盖,原来水汪汪的豆浆变魔术一般成了白嫩如凝脂一样的水豆腐,散发着特殊的香味,诱得我们馋涎欲滴。母亲这时会慷慨地给我们守在旁边的孩子一人舀上一大碗,并放上些红糖,让我们美美地享受那份香醇、甜嫩、滑溜的水豆腐,吃得我们就差没把舌根吞下肚子。尽管在那物资紧缺的年代,豆腐也是稀罕东西,因在年里头母亲会让我们吃饱吃足,吃得尽兴。

  我们吃饱吃足后,母亲就把脚盆中的豆腐全部舀到案板上的包布内,用包布将水豆腐包成四方形状,上面压上锅盖,锅盖上再压上几块重重的石头,把水豆腐中的水挤压出来。很快淡黄色的豆腐水就叮叮咚咚欢快地滴落于脚盆内。过不了多久,包布底下的水就不滴渗了,豆腐就压成了形。母亲一层层的揭开包布,一板方方正正的白莹莹的豆腐就呈现地眼前。母亲利索地用菜刀轻轻地将整板豆腐划成小小的方块放入脸盆内。这些豆腐接下来就可以做成豆腐泡、豆腐干、酱干、腐片、霉豆腐等各种食品,是过年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菜肴,丰富了人们节日的饮食生活。

  我们今天仍然吃豆腐,但早已不是自家酿做的了。现在怎样也吃不到那原汁原味的香嫩甜润的豆腐,也享受不到过年做豆腐时全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浓浓亲情和温馨。岁月的脚步走远了,过去过年许多有趣的做吃食的劳动早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剩下的只有记忆和怀想。

  以上为家乡初三作文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家乡初三作文》全文内容,如《家乡初三作文》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家乡初三作文》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家乡初三作文》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