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成语故事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都有哪些经典的成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著名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著名的成语故事1
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著名的成语故事2
8、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pú)。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9、病入膏(gāo)肓(huāng)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名医诊断后,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著名的成语故事3
【成语故事】: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韩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但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
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著名的成语故事4
1. 楚霸王项羽力挫巨鹿,威震天下,然而面对秦朝的残暴统治,仍背负着沉重的家仇未报而终。因此,他将自己的情史编成了一部《楚辞》,其中记载了他的身世经历和传奇故事。
2. 著名小说家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曾经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思考。然而当罗密欧对朱丽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你爱我吗?”时,爱情却因他的懦弱而变成了仇恨。
3. 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哈利·波特》系列,因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入人心的故事主题而备受读者喜爱。然而当哈利面对伏地魔这个黑暗势力时,他选择了勇敢地对抗,而不是逃避。
4.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例如,乔布斯曾经因为公司的失败而选择离开,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继续追求创新和改变,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技企业家。
著名的成语故事5
17、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氏守节。孟子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他就学了些丧葬之类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成语“孟母三迁”,现在常用来强调环境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著名的成语故事6
从前,大禹曾在众多洪道疏通之后,从长江黄河汇集而出,将全国各地的土地连结起来。这条巨河有三百条分支和一千条支流,无数条蜿蜒曲折的溪流,宛如一道道迷宫般的复杂网络。为了排解这些复杂的地形,大禹亲自带着沉重的篮筐和铁锹,开始从地面采集雨水,然后将其汇集成河流,最终归入长江黄河。
追溯到古代的尧时期,中国地域广阔,有大小河流数百条,支流千余条,其源头往往位于偏远荒野之中。一旦遇到泛滥成灾的洪水,河水横溢,导致农田破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大禹肩负起治水的任务,他拿起治水的工具,带领人们开凿河流,疏通洪水,将山间溪谷汇聚到一条巨大的河流中,这就是他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由于过度劳累,大禹的身体瘦弱不堪,以至于膝盖疼痛如刀割,大腿上的汗毛都被磨得干枯,皮肤经常暴露在暴雨之中。尽管风雨交加,他的身影仍然坚定而执着。他始终以极大的毅力和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地疏导洪水,期盼尽快结束这场灾难。
在《庄子·天下》一书中,墨子引用了“沐甚雨,栉疾风”的典故,来形容大禹的工作艰苦。因此,“栉风沐雨”成为了形容旅途艰辛的常用词语。同时,“沐雨栉风”也可以理解为在风雨中艰难行走,形象地表现了大禹工作的不易和坚韧精神。
著名的成语故事7
世界上最令人无奈的事情之一,便是生活中总有诸多不如意。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所有的决定都会受到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在这种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最重要的生存法则就是学会接受并调整自己的态度。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颗树种,无论生长在南方还是北方,其果实的味道却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土壤和气候的不同。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在其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呢?
在古代有个寺庙,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他的小徒弟。有一天,老和尚给了小徒弟几株种子,让他种在自己门前。小徒弟高兴极了,马上拿起来打算去种植。就在他起身的那一刻,门槛绊住了他,摔倒在地上。手里的种子洒了一地。小徒弟看着散落的种子,赶紧去清理。当他拿起扫帚准备清扫时,突然一阵风吹过,把落在地上的种子吹得到处飞散。此时,禅师走进屋内,看着满地的种子说:“随遇。”小徒弟看明白了,师父的意思是:随遇而安。
在一个之前从未经历过如此混乱天气的情况下,小徒弟束手无策,因为他原本计划好好整理这些种子。正当他感到无助的时候,禅师却微笑着说:“随安。”过了春天,一个清晨,小徒弟惊讶地发现院子里开出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他欣喜若狂地告诉师父:“禅师。”禅师说道:“随喜。”
对于“随遇”、“随缘”、“随安”和“随喜”四个词,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缩影。我们在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最需要具备的心态就是“随遇而安”。如果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坚定的立场,总是带着消极的情绪,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曾多次遭到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只要能看到松柏和明亮的月亮就能让自己开心。哪里没有松柏,哪里没有明亮的月亮?只是有几个真正的闲情逸致的人能有这样的精神境界而已。如果我们都能做到随遇而安,随时挖掘身边的小趣事,甚至于去寻找星星,即使环境没有任何改变,我们也可能拥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和心境。
人生往往会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就是面对这些拂逆和挫折的态度。知道生活无法控制的时候,就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与其抱怨命运,也不能因此而放弃。相反,我们应该尝试从现有的条件下找出乐趣,从中发掘出前行的道路。
总的来说,只有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不幸,对事物充满疑惑和困惑时,我们才懂得如何对待生活,如何把握生活。在不如意的环境中,我们要学会“随遇而安”,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著名的成语故事8
14、后生可畏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见过一个小孩,举止言行很不一般。这孩子用泥土堆了一座城堡,坐在里面,挡住了孔子的路。孔子问他为什么挡住他的车,不让他过去?小孩说:“只听说过车子绕城走,没听说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孔子非常惊讶,没想到孩子这么小却这么会说话。小孩说:“听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子生下来三天就会跑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一听非常感叹地说:“真是后生可畏啊!”
成语“后生可畏”,现在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长辈。
著名的成语故事9
有一天,有一个叫任国的人来找孟子的儿子房庐子请教礼仪和食物哪个更重要。房庐子一听,随便说了一句“礼仪很重要”。任国又接着问,“娶妻和礼仪哪个更重要呢?”房庐子也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礼仪最重要。”
于是,任国找来了孟子的儿子再次咨询这个话题。房庐子的回答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没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二天,房庐子去了邹国,把答案告诉了孟子。孟子听后笑着说:“这还不简单?如果不去揣摩土地的高低,只看树木的高度,那寸尺高的小木头都可能比顶楼还要高。但如果拿住金银的价值和羽毛的质量相比,就不能说它们的价值轻或重了。如果你拿着吃和礼仪这两件事情互相比较,不仅吃的更重要,而且娶妻的这件事也同样重要。你不明白吗?”
因此,人们现在常用“寸木岑楼”的成语来形容二者之间的差距极大。
著名的成语故事10
11、居安思危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能够取消攻打郑国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收到这些礼物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大功臣魏绛(jiàng)。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有备无患。”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成语“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全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著名的成语故事11
19、曾子杀彘(zh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夫人哄儿子说:“你先在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夫人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夫人就劝阻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成语“曾子杀彘”,现在常用来强调教育儿童要讲究诚信,言行一致。
著名的成语故事12
13、东施效颦(pín)
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
著名的成语故事13
18、孟母断机
孟轲(kē)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轲小时候也很贪玩。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还未到放学时间,小孟轲却逃学跑回家。孟母见了,气得浑身发抖。她把小孟轲叫到跟前,说:“孩子,穷人无本,力气是钱。娘每天没日没夜地辛苦织布,赚(zhuàn)钱供你上学。可是,你却逃学。”说着,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织布机上的绫(líng)子一刀剪断。
小孟轲见娘生这么大的气,吓坏了,连忙央求说:“娘,我错了!我一定改!”
孟母见小孟轲知错,舒了一口气,指着机上的断绫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学,就跟这些断绫一样,怎么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轲赶快回到学堂。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
孟轲在孟母的循循善诱下,勤奋学习,成了学堂里有名的好学生。
著名的成语故事14
21、狡(jiǎo)兔三窟(kū)
春秋时代,齐国有位叫孟尝君的人,家中豢(huàn)养着许多门客。在这些门客中,有位叫冯谖(xuān)的人,常常一住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把债券(quàn)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心里充满感激。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这样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cí)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成语“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著名的成语故事15
15、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穷困不堪,连野菜汤也喝不上,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只好在大白天里睡大觉。
他的弟子颜回找到一点米,把它放在甑(zèng)里面煮。饭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抓甑里面的饭吃。
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着没有看见刚才那件事的样子,站起来说:“刚才我梦见祖先,要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
颜回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进甄里,把饭弄脏了一些,我感到丢掉了不好,就用手把它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了感慨地说:“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但脑子有时也靠不住。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呀!”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要真正识别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轻易地用自己“亲眼所见”来为一个人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