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秋的周记锦集6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一周的经历,可以助长我们的阅历,是时候好好地记录在周记中了。
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1
今天是农历8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早上,奶奶给我打电话说:“我买了许多丰盛的菜肴,晚上我们一起过一个团圆节。”傍晚,爸爸拿着月饼和水果等东西来到了奶奶家吃团圆饭,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本来想一边吃团圆饭一边赏月,但是今天天公不作美,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我估计今天是看不到明月了。假如今天天气晴朗的话,那天上的明月一定特别圆,特别明亮,那明月如同白玉一样纯洁、秀丽,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一般,那肯定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夜晚。
远在他乡的游子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能回到亲人身边,在中秋节这一天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让我想起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中,人们用各种形式寄托着对人们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为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2
中秋节,月光非常好。夜里一点多时,月食出现了。我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完了从月既到生光的全过程。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很多人吃了月饼,但我没有。我的妻子和孩子又和我分离了。暑假里,妻子从北京回西安探亲,我们全家有过一次短暂的团圆。
妻子早就计划回西安度假,但由于学业紧张,行期一拖再拖。后来终于确定了日期,说好了,我先回家把女儿接到西安,然后在西安等她。
等待的心情兴奋而不安。11号强台风不期而至,电视里充斥着台风肆虐的报道。我关心天气,关心交通,这种惶惶的心情连五岁的女儿都看出来了。她问我,爸爸,你有心事?我说是的,爸爸有心事。所幸,台风终于过去了,妻子的归期也临近了。妻子在异地他乡很不容易,她说她最担心的就是女儿和她的感情,女儿才五岁,妻子倒有两年半不在她身边,她担心女儿和她不亲。我问女儿,你还记得妈妈吗?女儿老实说:我不记得了。我奇怪:妈妈不是有录像吗?不是还有照片吗?女儿说:我就是想不起来嘛,那又不是真的!这真是让我有点着急。那一天,正好有个外地的文友来西安看我,她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很喜欢我的女儿。突然我对女儿说:我问你,她是妈妈吗?女儿害羞地看看她,很有把握地说:她不是。我问:为什么呢?女儿想了想说:我妈妈9月3号才回来,她怎么9月2号就来了啦?
9月3号。下午三点,我知道妻子已经降落在咸阳了。咸阳会有朋友去接她。然后她就会登上西咸高速公路的“快鹿”班车,如果顺利,她六点左右就会到达西安站。我和女儿去接她。车站人流如潮,我牵着女儿在人群里四处张望。一辆辆车到了站,但里面没有妻子的身影。我眼睛近视,担心错过她。我问女儿:妈妈到了你会认出她来吗?女儿这时倒说:我当然能认出来,我想不起她的样子,但我一比,我就能把妈妈挑出来了。女儿一直东张西望,但我知道小孩子是靠不住的,人那么多,她还那么矮小,她能看见什么呢?到了晚上八点,我生怕妻子已经被我们错过,她先回了家又没有钥匙,就急匆匆地上了一辆出租车,回家了。
门外没有人,妻子还没有回来,我刚打开门,电话响了。是妻子的电话。她的车在上抛了锚,耽误了时间。她说,你带着女儿没方便,我自己回来吧。
女儿明显地兴奋起来。在楼下等待的时间里,她一直不安分地跑来跑去。我们的宿舍大院正在施工,一连串暗淡的红灯挂成一线,照在伸向远处的大路上,工地此时已经沉寂下来,我照应着女儿,提醒她不要乱跑。那是个无月的夜晚,我担心凌乱的砖瓦碰着女儿。女儿抬着看着我,我看到她的脸上除了期待和兴奋,似乎还有一丝羞涩,一丝惶惑。毕竟,妈妈已经离开她一年多了。她见到妈妈会怎么样呢?即将到来的将会是一个生硬的见面吗?我不知道。就在这时,我听到了妻子远远的呼喊,看到了她纤细的身影。
女儿愣了一下。我也有些慌乱。我蹲下身想对女儿叮嘱一点什么,但没等我开口,女儿已经像离弦的箭那样冲了出去!她喊着:妈妈!妈妈!妻子看到了那个幽暗的光线下细小的向影。她扔下手中的包,张开双臂迎了上来。等我在后面赶到,母子俩已经紧紧地拥在了一起。女儿抱着妻子,一句话也不说。妻子在低声饮泣。我站在一旁,担心工棚里的民工看到这一幕,提醒他们说:我们还是先回家吧。
我放了心。不光为了妻子的平安归来,还因为女儿和妻子还是那么亲。妈妈仍然是妈妈,女儿仍然是女儿。这一点,时间和窨无法改变。
亲情其实是一种本能,而本能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以上为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3
我突然想起与爸爸赛诗的事,便请了妈妈做裁判,并给爸爸讲了比赛规则:每人只能说带有‘月’字的诗,谁接不上就算谁输。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一马当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说:“不行,这首诗太简单,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爸爸说:“你只会背这种短诗,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背完,我还挑战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会,还是一个字也没吐出,我得意极了,与妈妈一起数:“5、4、3、2、1,时间到。”“天舒赢了。”妈妈宣布。我高兴的蹦起来,抬头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仿佛在冲我笑,祝贺我取得胜利。
下一次中秋节赏月时,一定还要来一次赛诗大会,我也一定要保持冠军这个称号!
以上为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4
20xx年X月X日 X天
今天早上,我们全家来到姥姥家,刚到门口,姥爷就出来迎接我们,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乐。
晚上,我们来到奶奶家,大家一起吃团圆饭,奶奶的脸上也笑出了几道快乐的皱纹。吃完晚饭大家一起赏月,深蓝色的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旁边撒着星星点点的繁星,仿佛是一个悬挂在夜空中的玉盘中撒着无数颗大大小小的珍珠。这情景,让人那么陶醉。让我不禁想到了月宫中的嫦娥,虽然绝世的美丽,可却只能在月宫中走来走去。我想她大概也会寂寞吧,她或许是在怀念她的亲朋好友,或许是在想人间发生了什么事吧。
虽然嫦娥能够长生不老,可却不能和大家一起玩耍,连一个能和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呢?嫦娥怀中的玉兔又会不会寂寞呢?或许它也想做一只人间的兔子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吃草吧,至少人间的兔子还能够成为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玩耍,而一只长生不老的兔子却只能在别人的怀里像个玩具一样被抱着,虽然在怀里也许能够比别的兔子舒服一些,可它却失去了自由。这样,她们还不如房间的人和兔子呢。
可在人间,也会有一些人不能和家人团聚,可他们却和天上的嫦娥不一样,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长生不老,他们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却不求回报的“牺牲”自己,熬夜加班。他们就是警察叔叔们,或许他们也会因为不能和家人团聚稍有些无奈吧,可一想到为了人民的幸福,警察叔叔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们的“牺牲”是伟大的,是光荣的。
月光洒在地面上,洒在了警察叔叔的脸上,我相信警察叔叔们看到人民因为他们而幸福,他们的脸上也一定会像奶奶一样露出灿烂的笑容。
以上为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5
传说,天上有一个漂亮的公主,这位公主住在美丽的月亮上,她有一只可爱又活泼的玉兔,还有一颗高耸入云的桂花树陪伴着她。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是期盼已久的中秋节,我们要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开车回老家——潼南过节。到了潼南,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门,看见外公外婆正在烧水、做饭,为我们准备丰盛的午餐。我们美滋滋地享用完外婆精心准备的午餐后,都已经下午两点了,外婆说:“孩子们,我们一起包饺子吧!”我们几个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好”。外婆说:“那,我教你们吧!首先你们把手洗干净,接一碗凉水来,再拿起面皮,在面皮一半的位置沾一沾水,最后包上合适的肉馅就做成了。”我按照外婆说的方法试了一下,没想到居然就一次做成功了,看着自己劳动的结果,我别提多开心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下午五点了,我们赶紧吃了饺子,把小板凳摆在院子里,准备好好地欣赏月亮。没想到的是,就在我们刚刚摆好桌椅的时候,天空“哗哗啦啦”地下起雨来了,我们怀着失望的心情连忙跑进屋子里。外婆笑着走过来对我们说:“乖孙子,别伤心了,有一句古话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只要你们学会耐心等待,说不定明天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大更漂亮的月亮哦。”听了外婆的话,我们高兴地蹦蹦跳跳,希望明天真的能看见最美最亮的月亮。
第二天晚上,我们继续赏月,果然月亮又大又圆特别美,高高地挂在空中,像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们幼小的心灵,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首小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我真心希望所有的人们都在家和家人团聚,共享快乐时光。
这个中秋节,我学会了包饺子,明白了中秋节的意义,还学会了凡事要耐心等待的道理,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中秋节!
以上为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6
今天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传说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所以,中秋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以上为有关中秋的周记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有关中秋的周记》全文内容,如《有关中秋的周记》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有关中秋的周记》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有关中秋的周记》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