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忆长恨歌赏析
一、 主题内涵探讨:强烈的依附心理 近年来,人们对这本书的探讨大多围绕王安忆在书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他们强调小说所表现的女性的独立、自主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如徐
-
《长恨歌》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
-
王安忆《长恨歌》
《长恨歌》,当代中国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1995年发表于《钟山》杂志,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本书中,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支
-
《长恨歌》相关人物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
-
《长恨歌》赏析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
-
白居易长恨歌 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
-
《长恨歌》白居易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
-
《长恨歌》赏析白居易
导语: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下面由yjbys小编与您一起分享一些《长恨歌》赏析白居
-
长歌行古诗欣赏
长歌行 作者: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汉乐府诗)
长歌行 汉-乐府诗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长歌行》
乐府是秦汉时期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曾经大规模地扩建乐府,并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诗歌,配乐演唱。后来,把这些为配乐采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这样,乐
-
白居易《长恨歌》诗歌鉴赏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
-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 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 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二、教学
-
长恨歌 白居易教案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了解《长恨歌》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3.分析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教训。 二、学习要点
-
长恨歌白居易翻译
翻译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
-
长恨歌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
-
《长恨歌》原文赏析
引导语:《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下面yjbys小编为您整理了《长恨歌》原文赏析,希
-
《长恨歌》白居易赏析
引导语:《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
-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
导语:《长恨歌》是中国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关于李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的诗歌,同时诗人通过塑造的李杨两人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众多读者。
-
王安忆《长恨歌》名句赏析
导语:王安忆的《长恨歌》曾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并于2000年获得我国文坛上最具荣誉的大奖——茅盾文学奖。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