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运
1975年6月,一位老太太走进美国丹佛大学,她要去该校的国际关系研究生院找一位名叫约瑟夫科贝尔的人。由于是第一次来这儿,因此走进校园,她不得不到处打听,问研究生院在什么地方。她问了许多人,每个人都热情地为她指路,有的甚至还给她画出路线图。可是,由于丹佛大学是依山而建,校园里的路异常复杂,她绕了半天也没找到科贝尔。就在她站在一个路口,不知该向哪儿拐的时候,一群女学生走过来,于是她拿出别人给她画的那张
-
为土拨鼠辩护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的一个农场,有一个名叫丹尼尔的小男孩。一年夏天,在离丹尼尔家不远的一个小山脚下,一只土拨鼠刨了一个洞穴。每到深夜,这只土拨鼠就会溜出洞穴,偷吃丹尼尔家菜园里的卷心菜和其它蔬菜。丹尼尔和他的哥哥伊齐基尔决定捉住这只偷菜贼。土拨鼠非常狡猾,小哥儿俩费了许多心思,才终于捉住了它。但是,对如何处理这只土拨鼠,两人有不同的看法。它干了许多坏事,我要将它处死。伊齐基尔说。不,不能伤害它。丹尼尔
-
非必需的尽量不要
丹尼斯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它在家里找感觉。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家具终于都跟上了睡袍的档次。然而,他越想越觉得不舒服了,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挥了,甚至是胁迫了。后来,狄德罗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题目是《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狄德罗效应
-
无畏的希望
2004年奥巴马在美国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名为无畏的希望的演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演讲,从此让他声名鹊起,并为他今后当选总统铺平了道路。奥巴马深情地回忆道,是一幅画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就是看了这幅画让他立志去竞选美国总统,去改变美国,改变自己的人生。是一幅什么样的画这样深深地打动了奥巴马,让他立志走上了美国总统的道路呢?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人们发现,曾深深地打动奥巴马的那幅画,是由英国画家乔
-
“傻”孩儿
大家都说这个孩儿傻。为什么呢?一次,有人拿5分和10分的硬币给他,他总去拿5分的。有人不信,也拿5分和10分的硬币去试,也屡试不爽。这样的人不傻吗?大家总嘲笑他。一天,一位外地的智者从此经过,听说了这种事儿,亲自试验了一回,果然与大家说的一样。智者哈哈大笑,拍着那孩儿的肩膀,说:小朋友,你真聪明。那孩儿也笑了,智者转身飘然而去。大家莫名地傻笑了一阵儿,也就散了。不料,后来这个叫威廉亨利哈里森的傻孩
-
选好心田的种子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不管是什么人何时问起,他都能够倒背如流。而且他爱好广泛,不但热爱读书背书、写诗作文。还喜欢踢足球、弹钢琴、修理汽车、去烧烤店学习制作烧鹅、甚至是去乡下种菜。都是他热衷做的事情。有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舅父想将他推荐给福楼拜,让他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
-
疾病的另一面
有这样一位病恹恹的美国人。3岁时,得了严重的猩红热,在医院一躺就是数月,后靠一剂强心针,勉强摆脱了死神的纠缠。18岁时,他又染上了一种怪病,住进波士顿的一家医院。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身心俱疲的他流露出了绝望:也许,明天你就得参加我的葬礼了!26岁时,他通过隐瞒病史参加了海军。在与日本人的一场海战中,他所在的军舰不幸被击沉。他最后靠身边的一块木板捡回了一条命,但却落下了更严重的后遗症。30岁时,他去英
-
更大的世界
19世纪中叶,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林肯总统领导北方军与南方军展开了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这天,刚结束了一场战斗,林肯遇见了一位狂热支持北方军的女士。该女士激动地欢呼道:这场战役他们死了2700人,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这真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太棒了!林肯严肃地说:3500个同胞丧生,这样的战斗能称为大获全胜吗?您可别这么说。女士辩解道,事实上,我方只损失了800人呀!林肯低下头,泪水涌出了他的眼眶
-
记住冬天里的一只蚊子
德国女总理安哥拉默克尔是当今世界上令人瞩目的女政治家之一,她的那种处变不惊的铁娘子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生于1954年7月17日的安哥拉默克尔从小就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她思路敏捷,兴趣广泛,在学校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4岁那年,小安哥拉满怀信心地参加学校学生会主席职位的竞选,可是,从前被视作天之骄子的安哥拉却遭到了惨败,同学们指责她不苟言笑,缺乏亲和力;思想保守,缺乏创造性,完全不适合担
-
一次非正常散步
女上司选了临近门口的座位坐下,并示意弗格斯坐在她的对面,使得经过和进入茶室的人第一眼就看得见他们。在这里,视时间为金子般珍贵的女上司居然同弗格斯闲坐了一个多小时。这天清晨,弗格斯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刚握起话筒,一个陌生而嘶哑的男中音便在电话那头响起:弗格斯先生您好,我是杰克法官。刚刚有人指控您偷了一家商店的两本书,请您务必于下午1点钟到达法庭接受审理,希望您积极配合我们。弗格斯一头雾水,他已经
-
欣赏苦难是一种愧
凯文卡特是一位杰出的南非新闻摄影家。1993年,为拍摄遍地饿殍的苏丹叛乱活动,凯文卡特赶到北部边境。在伊阿德村旁一片灌木丛边,他听到一声微弱的哭泣。停下脚步,屏住呼吸,侧耳倾听。这时,凯文卡特发现一个黑人小女孩。小女孩十分瘦弱,瘦弱得双腿几乎不能支撑她的身体。黑色孩子在黑色大地上艰难爬行。静止像一块黑泥土,蠕动像一只黑蜥蜴。动亦黑,静亦黑,黑孩子的灵魂几乎染黑非洲的阳光和风。凯文卡特选好角度预备拍
-
莫以成败论英雄
无论时光流逝、地位变迁,他从未忘记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哪怕是败军之将,在他心里依然是英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二战中最耀眼的将星之一。他戎马一生,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39岁出任西点军校校长,被誉为西点之父;50岁时又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而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定格在1945年9月2日,他以盟军总司令的身份主持了日军投降仪式!当他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名时,竟同时掏出了五支钢笔。举世瞩目之下
-
特长就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推荐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就会。福楼拜不慌不忙地说:那好,你就先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莫泊桑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一个小时向邻居学习
-
挖掘赵本山
内蒙古通辽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忘年交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是1978年,通辽还隶属于吉林省。其时吉林省和辽宁省共同举办了一个文艺汇演。由于参加表演的都是从农村挖掘来的民间艺人,所以在汇演开始前,主办者给观看演出的干部们每人发了一张表,并且告诉他们:在你们认为满意的节目前划上一个对号,获对号最多的前三个人可以就地把户口农转非,这在当时对那些民间艺人们简直是有着不可想像的吸引力。我这位忘年交说,有一个叫赵
-
不要让瑕疵影响一生
他的父亲只是一名贫穷的油漆工,仅仅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供他念完高中。这一年,他有幸被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录取,但是,他却因为缴纳不起大学昂贵的学费,而面临着辍学的危险。于是,他决定利用假期,像父亲一样外出做油漆工,以期挣够学费。他到处揽活,终于让他接到了一栋大房子的油漆任务。尽管主人是个很挑剔的人,不过他给的价钱不低,不但能够缴清这一学期的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都有了着落。这天,眼看着即将完工了。他将
-
人生可贵“退堂鼓”
她在音乐方面独具的天赋和他人难以企及的家学,似乎没有人能够轻易地否认。小时候素有神童之誉的她,从小就跟着当小学音乐教师的母亲弹钢琴,4岁时就开了第一个独奏音乐会。不但学习成绩极其出色,跳了两次级,而且还把网球和花样滑冰玩得特别出色。16岁时,进入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她梦想成为职业钢琴家。梦想是人生的羽翼,梦想是成功的酵母,人生因梦想而绚丽多姿。在梦想之灯的温暖吸引下,在优越天赋的滋生下,大家
-
西点军校的幽默
西点军校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美国内战时,约400名南北双方的将领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统帅北方军的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和领军南方部队的罗伯特李将军。这两位昔日的同窗校友因各为其主而成为战场上的对手。结果,格兰特技高一筹,最终迫使罗伯特李俯首称臣。二战名将巴顿将
-
老舍欲爱不能
老舍3岁那年,没了父亲,母亲靠给人洗衣服养活他。到9岁,他还不识字,后半生就将是一个提篮沿街卖樱桃的小贩吧。好心的刘大叔资助他。供老舍上学。中国多了一位作家。刘大叔是有钱人,也是大善人。他办贫儿学校、粥厂,把钱都施舍出去。刘大叔后来出家为僧,人称宗月大师。他坐化后,烧出许多舍利子。宗月有个女儿,小时候。老舍常去刘家玩,爱上了她。海棠花开的时候,两个小儿女说过一句两句没有意思而甜美的话。富小姐和胡同
-
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
与杨丽萍演绎的《雀之灵》不同,聋哑艺术家邰丽华创造的是一只清丽、温婉,总在不经意间为人们绽放无比绚烂之后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这位年仅25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码。她将自己变成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它时间都在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剂,正
-
贫富之间
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住的房子是由五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10平方米,卧室里的柜子还是她21岁结婚时从旧货市场购买的,至今已有60年,桌子也有40多岁的高龄了。她就是中国当代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建国后,她用自己演出的收入为农业社捐献了一台拖拉机;抗美援朝时,她与丈夫带着香玉剧社的演员赴全国各地义演,为志愿军捐献过一架飞机;10年动乱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