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淡淡的
当今的社会为“信息化的社会”,通常我们会接触到写浅浅淡淡的文案写作需求,对于《浅浅淡淡的》格式不熟悉、无从下笔、写作不得要领、文案方向易跑偏的朋友,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浅浅淡淡的》是怎么写的吧。
浅浅淡淡的 篇1
那是个萧瑟的黄昏,下了一场小雨。刘芳没带伞,她把手中的包包顶在头上,雨水凉凉的,滑过脸颊,她颤抖了下。
忽然感觉身边一暖,蓦地发现头顶上多了一把翠蓝色的大伞,几乎整个地在自己上空,惊喜回首,看到了一双炯亮的眼睛,雨水开始在他脸上旋转着滴下,刘芳知道是刚调入他们单位的同事,大家都叫他老林。刘芳的脸红了,“你不能淋雨。”刘芳没料到老林会这么说,所以很惊愕,仿佛老林透露出一个玄机。“难道所有的雨水要淋你自己身上吗?你喜欢淋雨吗?”
老林其实不老,有些丑有些黑有些瘦,站在那里,让人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鸦,孤旅中的一棵萧索瘦硬的树,想起了杜甫笔下的沉郁顿挫的诗。
然后谈话毫不费力地持续下去,全是一些废话,天气啊,国情啊,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地刮过很随意的清风,很舒爽,沁人心脾。
3路公交车远远驶来,刘芳摆摆手,上了车,想不到的是,老林也是乘这路车,刘芳心里没来由得一阵欢喜,车上人不多,他们坐着冰冷的位子上,继续有一句无一句地交流着,车子停下了,刘芳到站了,她摆摆手,老林还是留在车上,他说还有两站路。
第二天到了单位,他们却不怎么样说话,对面相逢不相识,各自心存了一点小秘密,变得很快乐,然后变得非常愿意乘坐那路车。
在站牌下等车,时间汩汩地流淌着,夕阳很暖的时候,阳光照耀着等车的人们,流光溢彩,给他们周身都涂上一层金光,阳光下的老林眯着眼睛的样子,看上去很美丽,象梵高笔下的一幅温暖的画。然后车来了,一起上车,车上欢欢笑笑洒满了一路,到站牌,还是刘芳先下,老林再坐两站路。
总是差不多的时间到那个站牌,总是希望听到彼此的声音“哎,你也在这儿啊。”刘芳于是就拥有了很清新的心情,回到家也是很清闲地笑着,在厨房里择菜、淘米、烧菜,都变得象跳舞似的轻盈,阳台上的茉莉花开了,一小朵一小朵的,氤氲的香气,她轻声地哼着歌,“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有天老林说起了关于情感,关于燃烧,说起了易燃的和慢热两种形式,他说无论哪种形式,结果都是一样的,前提是一见钟情的有缘,反之就是礼貌。刘芳看着那花瓣一样的嘴巴,清澈的孩子一样的眼睛,听他娓娓地讲述,仿佛周身沐浴在佛光里,但又有种不安,有种期待,还有种伤感。
老林是很好说话的人,单位好多人喜欢和他聊天,这使得老林变得出类拔萃,老林是随和的,但又很有分寸。
起初老林总喜欢找些话题和刘芳进行交谈,都是天马行空的话题,谈书中的某个人物,谈古今诗词,都不谈论对方的家庭,谈论的热烈使得车箱内变得很温暖,不管外面刮着多大的风。老林的声音非常动听,清澈纯净,听着就有点恍惚,黄昏中车辆拥挤,人员嘈杂,显得老林的声音象泉水似的,有天,刘芳对老林说,“你的声音很清澈,象泉水,象深涧小溪。”
老林听了,不知怎么的突然有点心酸。
以上为浅浅淡淡的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浅浅淡淡的 篇2
匆忙间,一个年就这样过完了,真正意义上的辞旧岁、迎新春,辞的匆忙,迎的仓促,从一个忙碌转向另外一个忙碌。终于也都拖着疲惫的步伐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了新一年的紧张与忙碌,为生活、为自我……
年,早已不像儿时期盼的模样,少了欢喜,多了责任。现在的孩子也早已不似当初的我们,不再为了穿新衣、戴新帽而欢欣雀跃、手舞足蹈,生活的富足早已使他们习以为常,对年的渴望也显得可有可无,对他们来说,过年,只不过是放松休息的一个假期罢了。儿时的过年是幸福的,因为忙碌是留给父母的,我们的职责就是开心的玩耍加上吃到平时很少吃到的美味!时过境迁,如今的过年,忙碌是属于我们的,责任是属于我们,欢乐是属于全家的。有了责任,添着忙碌,我们感觉过年是别样的——累并幸福着!平时少有的陪伴,平日给不了的亲情,都想趁着过年一股脑儿的给予补偿——对孩子亦对日渐年迈的\'父母。过年少不了走戚访友,多数亲戚和自家的兄弟姐妹也只有趁着过年时才能得以团聚相见,这是值得可喜的。以前最头疼的就是走亲戚,以为是种负担,常常在母亲一遍又一遍的催促下才走马观花似的以神的速度敷衍了事,而今,人近中年,对走亲戚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闲话家常也是种幸福!一种如空气和水一样平淡却不可或缺的幸福!正所谓: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一些印象中威严十足、身体硬朗的伯伯叔叔,却好似突然间变得皓首苍颜、老态龙钟;而一些同辈的哥哥偶尔遇到也需仔细辨认,略显黝黑的面庞再也不是当初记忆中的样子,老气横秋!岁月,这把无情的刀夹带着沧桑在每个人的脸上进行着刻画,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变化?还是这种变化显现在别人的身上时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看着日渐老去或已经逝去的长辈,我们不禁无奈的沮丧,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亲人,更失去了一种心灵上的支柱,是岁月在告诫我们吗?告诫我们即将彻底失去的任性和天真,告诫我们不可以再随意撒娇、不可以再任性妄为?!取而代之的将是家庭的重担和生活的沟坎,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只有孩子才能在长辈面前为所欲为,然而这种机会对于我们来讲,却是一年比一年少了。角色的转换迫使我们不得不学会坚强与忍耐。该是这样的年纪,让我们渐渐懂得了亲情的可贵,也再没有了嫌弃家长里短琐碎的理由。听着乡音,话着家常,才发现,原来最解乡愁的依然是地道的方言,不管是说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是无比的亲切、暖心!溶入,此时便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感慨时光的同时,不禁猛然一惊,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它不以空间为距离,不以财富论英雄,在时光的长河中,再骄艳的花朵,再富足的日子,人,终有老去的一天,而陪伴,才是幸福;团聚,才是福气!
就像走进生命里的人,注定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相知相伴,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用爱去经营。
年,是过了,春,却来了;年味,是淡了,亲情,却更浓!这便是这一季岁月教会我的东西,一点一滴,弥足珍贵!
不知不觉,新的曙光已然升起,金色阳光将铺满大地,让我们用幸福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清新的早晨!
以上为浅浅淡淡的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浅浅淡淡的 篇3
小时候,缺少娱乐活动,小伙伴便常常拿昆虫寻开心,被虐次数最多的当属蚂蚁了。
如果在硬质的土地上看见一只匆匆赶路的蚂蚁,蓄谋已久者会迅速从口袋里掏出樟脑球,以蚂蚁为半径画个圆圈。这不知深浅的小家伙爬到圆圈边界后,会因为闻到浓重的樟脑味而掉头离开,另寻出口。不过同样的桥段要重复多遍。可怜的蚂蚁不停地寻找出口,又不停地退却,最终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甚至活活累死。这时大家都会笑出声来,既为自己的杰作,也为蚂蚁的怯懦和无知。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我曾经看见过几只被戏弄的蚂蚁,在走投无路后愤怒成勇士,一下子冲过那道封锁线逃走了。
现在想想,真的也没什么。不明真相没有思想的蚂蚁不敢靠近危险线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倒是看似聪明的我们,许多时候恰恰就是一只现实版的蚂蚁。生活中,障碍,挫折,困境甚至是险境无处不在,许多人发现了不仅不愿意面对,反而人为地夸大解决问题的\'难度,感觉自己和前方之间横着一座山,隔着一片海,因而降低了奋斗的目标,减缓了前进的速度,削弱了挑战的勇气,丧失了胜利的信心,干脆拘囿于一隅,不作抗争,徘徊原地,徒发哀声,终成笑柄。
谁身边没有一圈难以遏制的樟脑线?自然的也好,人为的也罢,难嗅,难当,难越,难渡也都是事实,只是总要果断地冲上前给围城打开一扇门,否则永远出不去。所以,身陷其中的你绝不能退缩躲避,更不能坐以待毙,而要无悔地冲上去,无畏地迈出去!迈过去,你才能看到柳暗花明,草长莺飞;迈过去,你才发现,困住你的,不是铜墙铁壁,崇山峻岭,而是一道低矮的篱笆,一围膨胀的雾霾!
以上为浅浅淡淡的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浅浅淡淡的 篇4
推开厚重的铝合金门窗,清爽怡人的微风透过沙窗过滤了进来,窗外不知名的树影在夜色中随风轻轻摇曳。一个北方城市的初夏夜。
喜欢开窗户,喜欢吹风的我坐在窗边,心绪便如轻烟般弥散开来。生命中有太多无法割舍,无力释怀的东西,它或许是一个人,一种情,一段日子,一个名字,又或者只是一个梦罢了。
当我们不得不放下想要把握一生的美好,总是会痛彻心扉。然后一天天,一点点,让时间来冲淡,让风来吹散,别无它法。那时候会感到人自身的力量真地是很微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听之任之。仿佛一个伤口,血在流,然后让它自己慢慢凝固,最后变成一个血痂,等时间再久一些,痂会脱落成疤,成为生命中永远的印记。
生命有时真地是很脆弱,脆弱到无力承载过于浓烈的重量,所以只能选择浅浅淡淡地生活。浅浅淡淡的.歌曲,浅浅淡淡的思念,浅浅淡淡的依赖,浅浅淡淡的心境,浅浅淡淡的无奈,浅浅淡淡的感伤一如这浅浅淡淡的初夏夜的轻风树影......
以上为浅浅淡淡的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浅浅淡淡的 篇5
楔子
雨,轻轻柔柔细细密密地斜织着,织出了村子一层层淡淡的薄雾,织出了河面一圈圈淡淡的涟漪,织出了桥头女子一丝丝淡淡的忧伤。
江南四月烟雨如画,亦如梦。
油纸伞下的女子,在雨中半倚着石桥。雾气溟濛,模糊了女子娇小婀娜的身影;浅雨沥沥,缠绵着女子若有若无的歌声。
近半个时辰了,寒意已侵蚀了她整个身体。她握着伞柄的手缩了缩,打了个冷颤,却忽然闻得一曲《梅花三弄》。
轻轻嗅嗅——风中弥漫着几缕清雅的梅香,沁人心脾。
她急急走到桥中央,踮起脚尖。来者果然是他,那个叫白瑶的男子。
他清秀得像个白面小生,别在腰间的横笛,绣在衫上的梅花更是显出他的儒雅,而眸中却散发着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他没有打伞,雨湿了他的衣袖。女子爱怜地擦着他额前滴着水的碎发,缓缓道:“真的要走了么?”
“边疆急招兵马,我不得不去。昭斓,等我回来。”
“我等你。”
白瑶对女子浅浅地笑了,昭斓,那韶华的盛世天下,怎敌你回眸一霎的笑靥如花。
在那阵朦胧的雨后,白瑶消失了,渡口边的小舟也一起消失了。还记得多年前,那阵风吹落了满城杏花,杏花凋,轻滑过昭斓的眼角,她无意一瞥,却是惊了天边飞鸟,乱了少年心跳。她偷偷上了渡口边的那条小舟——她以为她躲过了满城风雨,却划入了命数布下的局。
他们在漫天杏花中的相遇,在渡口小舟边的相识,在飞舞的流萤中的相知,一切都如刚刚发生过。每天,昭斓或倚在石桥边,或坐在渡口旁,她只等着那一缕梅香,一曲短笛。
七年如一日,却再未见到白瑶。
在那个如七年前的午后,又下起了一场如七年前的雨。
水雾氤氲,萦绕了整个村庄。昭斓如七年前那样走到桥头,却只望见了一座断桥——那座石桥塌了,桥的另一半,永远永远地沉入河底,再也寻不见了。
依旧是阴雨绵绵。
早已物是人非。
昭斓还打着那把油纸伞,上面的梅花,已经淡得要看不见了。她还是冻得发抖,心中却再不盼着那个人。
雨水冲刷着石桥的断壁,洗濯着桥边的蒹葭,抚摸着桥头女子浓浓的忧伤。飘渺的雾中,泛起几丝淡淡的杏花香,染了女子的油纸伞。
这江南四月风景如画,亦如梦。
昭斓无助地笑了,随着雨声清唱,桥头又传来若有若无的歌声:
“月独上西楼
支一小舟慢看细水长流
风缠绵垂柳
难解忧愁奈何又一深秋
胭脂染红豆
为君泪湿嫁衣袖
温一壶清酒
镜中人比黄花瘦
那个小渡口
多少载空守候
可知你负了我七年温柔。”
她咿咿呀呀地唱,唱了七遍。曲终罢,泪横流。白瑶,我已等了你七年……七年,边疆战役可胜了么?你可还记得你当初的誓言么?白瑶,我不能再这儿等你了……上有母亲,下有姊妹,我不能什么都不做啊……
断桥桥头,人冷,心冷,魂亦冷,彻骨的寒,彻骨的痛。
剩下的,不过是一座断桥,一场残梦罢了。
正文
秦淮河畔的酒楼,人影憧憧,灯红酒绿。
那三尺戏台之上,舞着一个画着浓妆的妖娆女子。
红衣红颜,倾国倾城。
金钗绾乌发,青丝三千丈。水袖轻扬,笑靥若花,朱唇微启,唱着《玉树后庭花》。
那曲靡靡之音。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台下的听众呆了,恍惚间好像惟剩下那抹红,舞步轻点,折腰盘旋。
一曲终了,她挽起水袖,向台下叫好的人淡淡一笑,又微微欠身,当是行礼。然后便头也不回地向台下走去。
珠帘轻放,却仍是余音绕梁。
秦淮河上水波粼粼,映着一潭星子。宛若玉盘般的月跃然于河底,在薄云中穿梭,若隐若现。星河璀璨,恍若是晚唐的大好江山,又恍若是那深蓝画卷上无穷无尽的银白色焰火。
飘渺。遥远。
月光似水,化作一缕薄纱轻轻散落在朱红色的雕花回廊上,也轻轻散落在倚着回廊的她的身上。
红衣红颜,倾国倾城。
她,便是方才戏台上高歌的商女。来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她艺名苏卿舞,是秦淮酒楼最有名的商女。
“卿舞姐姐,再唱一曲吧,西府的老爷来了。还是那首——《玉树后庭花》。”侍童走上楼来,低低通传一声。他微微抬了抬头,瞄了瞄苏卿舞。
依旧是眉目如黛,而眉眼已然硬冷,完全没了在台上唱歌的样子,她双目眺向遥远的西方,凝神伫望。那是……边疆?卿舞姐姐有什么思念的人在边疆吗?侍童暗暗疑惑。
苏卿舞站起来,携着侍童走下楼去。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精致的妆容,含笑的眸子,飘逸的衣袖,如火焰一般翻飞。一曲终了,她一杯接着一杯地饮下西府送来的酒。
“哈哈哈哈,这台上的姑娘是谁?可有人家?”台下,一人放肆地大笑,一手提着酒壶塞进嘴里,一手对苏卿舞指指点点。
酒楼的老板满脸堆笑走来一欠身:“爷,这姑娘名唤苏卿舞,是咱酒楼最有名的姑娘了,今年二十二,能歌善舞的!诶,这个,您要是要买走,小的一定给您送到府上。”
“好好好,二百两如何?”
“得嘞,来,再给老爷上一坛好酒!”
台侧,苏卿舞瞥了一眼那膀大腰圆的老爷,微微一笑,欠欠身,撩起珠帘头也不回地上了楼。那一笑,看起来妩媚至极。而那一瞥,却有太多含义。是不屑,是厌恶,是无奈。
恨,怎么不恨?!若不是这些只会贪欢作乐的人,国家又怎会如此倾颓!
夜半,秦淮酒楼上,灯火阑珊。一红衣浓妆女子,斜倚阑干,挑弄头上的花钿,已不知几醉。她扶着额头,满目悲凉。一轮明月照进她的眼,照亮了她眼中的泪。她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清瘦旧字迹已然被浸湿。
上面只有一句话:昭斓,那韶华的.盛世天下,怎敌你回眸一霎的笑靥如花。
她举目西望,握紧了拳头。白瑶……我如今做了商女,来到了秦淮酒楼,你……知道吗……我不是迷醉那玉器金镯,不是贪恋那珠绣罗绮,只是因为上有母亲,下有姊妹啊!夜夜笙歌,非吾之愿!我不是不知亡国恨,我只恨自己是女儿身啊……那把油纸伞,我依旧留着,候君归来……
眼泪涌出眼眶,花了妆。想必她的样子一定滑稽极了,可她无心去管。
一夜难诉尽几番情。残月半隐,盈袖处,那缕梅香已尽。
夕阳西下,西府里的白梅若雪般婉转凋零,在余晖中染出一片暖暖的光晕。小阁楼上坐着一红衣女子,眉目如画,一会儿盯着那白梅发呆,一会又凝望着西方出神。
“卿舞姐姐,卿舞姐姐,老爷叫你准备一下,有客人来了。还是那首——《玉树后庭花》。”侍童走进来,对红衣女子一欠身,轻声说道。
苏卿舞闻声只是淡淡嗯了声,没有其余的言语,连头都没回。
要唱就唱吧,她是不在意这些的。
当代是晚唐,战乱频繁,今天来的客人,指不定要闹出多少事端。其实在苏卿舞心中,她是向着那些来的人的,那些人,和白瑶一样,才是好人。白瑶……白瑶……十年了,你还好吗?那日我在酒楼里唱着,听见江中有人对月吟诵。他呵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白瑶,若我负了这骂名,你可莫怪我啊!你在边疆为国家效力,而我却只能在相府给人歌舞。我如何不恨啊!
“卿舞姐姐,走吧,不然老爷要生气的。”
“你先退下吧,我即刻便到。”淡淡的语气,冰冷的眼底。
她依旧浓妆艳抹,百媚千娇。而台下的人不像在秦淮酒楼里的一样,他们只是低头饮茶,看都不看她一眼。即便是看,也是触目冰凉。
他们都只道,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来她听说,那晚,那秦淮酒楼被烈火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她朝着西方淡淡地笑了,白瑶,你看,快要成了,你也快回来了吧。她手中紧紧握着那张纸,泪水,凝成诗行。
那一日,朝廷终于被推翻,西府,醒目于一场熊熊烈火。火照亮了深蓝色的长空,漫天星辰都变得暗淡无光。
她坐在阑干旁慢慢啜着浓酒。这一天,终是来了。
她拿起屋角落着灰尘的油纸伞,上面还有着淡淡的梅花。
无视其他人的慌乱,她径自走上戏台,站在石桥布景旁,撑伞唱了起来。画面遥远,仿佛回到当年,细雨绵绵。
这一次,不是《玉树后庭花》;这一次,没有满堂宾客。
“月独上西楼
支一小舟慢看细水长流
风缠绵垂柳
难解忧愁奈何又一深秋
胭脂染红豆
为君泪湿嫁衣袖
温一壶清酒
镜中人比黄花瘦
那个小渡口
多少载空守候
可知你负了我七年温柔。”
白瑶,若是来生太远寄不到诺言,那我便在此生为你唱着最后一支歌。等着在岁月的尽头,你的那曲《梅花三弄》。白瑶,我等不到你了。白瑶,对不起。
这一次,她没有画浓浓的妆;这一次,她没有再笑靥如花。
淡淡地唱,清泪两行。
那场大火,烧毁了一切。西府里,没人逃脱。所有人只道他们死得活该,却从没有人看见那秦淮酒楼的商女唱歌时眼底的冰凉和泪花。
谁道商女只会饮酒作乐,贪恋金玉罗绮?!
其实,
商女哪里不知亡国恨,隔江落泪犹唱后庭花。
以上为浅浅淡淡的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浅浅淡淡的》全文内容,如《浅浅淡淡的》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浅浅淡淡的》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浅浅淡淡的》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