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
心情的随笔 篇1
这两天很忙。复课后学校就举行全校性统考。像这样统考每月一次,曰:“月考”。这是本期第四次月考。到开年,毕业班还是每周考一次,曰:“周考”。前天监考三场,每场两个小时。监考时,除了上厕所,不准离开考场一步。考场内,不准看报刊杂志,不准玩手机。昨天改卷,“流水线作业”,科任老师一人改一题。改好后统分、拆封、分数上机。我有一班语文,一班历史,要改五百多分试卷。分数上机后,已是十二点多了。
老师累,学生更累。日夜连考五场,考完还要上一节晚自习,因为还没到放学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规定考生不准提前交卷。提前做完也好,做不来也罢,都得等到下课铃响,方能走出考场。有学生倦了,想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可脸一挨上桌面,就被监考老师叫起。这些年,只要是“强化”学生学习方法,无论当或不当,一实行就少有更变。如这“周考”、“月考”、“不准提前交卷”、“早晚上课”等。
现在,一说到教育失误或是弊端,就是政策、制度上问题,就是顶层设计不合理、不科学。顶层设计、政策制度有不足之处,教育改革也面临重重困难。但学校、教师就没有可改之处和需改之处吗?像早晚上课、周考月考、节假日补课、划等级排名次等,上面可是三令五申禁止,家长们也多不希望学校这样做——随着就业逐步市场化,家长们也看明白想开了,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怀有“念到哪里是哪里,能念多少是多少”想法;常听到来接送学生家长们谈心,埋怨学校上课太早,放学太晚,说是现在孩子念书比他们在外打工还辛苦。学生更是对这样教育厌倦至极。倒是我们学校和教师共同无意识,死守那些在前些年形成惯性不改。校与校、班与班、人与人间,相互比拼、各出奇招、自我僵犟着。你早上上课,我就早晚都来;你实行月考,我就来周考;在学校补课怕上面查,就到人家租房补课;双休日,语文布置一张试卷,我数学就发两份资料;你占音乐课上外语,我就把图画课挤掉上物理……一说起来,都是一脸委屈,一肚子苦水,没办法、迫不得已呀,张三李四都在抓,我王二麻子不抓行吗?反正一条,千错万错,都是别人错。
教改,就不能从我做起吗?为什么我就不能第一个举起刀枪,将这由自己和他人手制成网盖捅一个窟窿,杀出一条血路呢?
时针和分针又合在一起了,习惯性睡眠时间到了,得去睡了……
以上为心情的随笔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心情的随笔 篇2
曾读过一篇文章,说美术学校一位老师给新学生上美术课,走上讲台后老师自我介轺后,就把一张白纸贴到了黑板上,让学生用彩笔将自己名字写到白纸上。
同学们有次序地上汫台写下了自己名字,当全班同学把名字都写上时,白纸满满,已没有空白了。
这时,老师问谁能在这张白纸上画一幅画?画啥都行,比如,一只小猫,一株树,一朵花等。
同学们面面相视,没有-个人上来画。当老师问为什么时,几乎答复非常相似,因没有空间,画不出什么。
老师没说什么,取下黑板上白纸,伏在讲桌上,一幅画很快就画了出来,当重新贴到黑板上时候,是朵娇艳花。
原来老师把纸翻了过来,用另-面作了画。
同学们之所以说不能作画,是只看到了纸-面,没用心想到白纸另一面。
生活中,不少人埋怨自己努力了,付出了,成功不了,归结于没机会。
不是没机会,而是没用心,就象同学们没想到纸另-面-样,只要用心,就可发现机会。
写满名字白纸没空白,再画花,同学们没有做到,但翻过来,谁也可以做到,但没有人想到。
机会不是从天而降,更不是别人赏赐你,只有用心,你才会发现机会。
机会在自已心中。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翻过来就是枊喑花明,翻过来就是绝境逄生。
以上为心情的随笔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心情的随笔》全文内容,如《心情的随笔》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心情的随笔》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心情的随笔》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