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1
每次喝水时总有人来“告状”,“老师,谁谁插队。”“老师,某某挤我。”尽管我多次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可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我行我素。
今天户外活动回班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接水喝,秩序可想而知。我也端起杯子径直往水桶走去,蓦地,我停下了脚步:我要求孩子们排队,自己却随到随喝,这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尽管孩子们都渴了,但不管做什么事情总得要有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我走到队伍最后排起了队。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快看,快看,老师也排队了。”“我们快快排好队。”顿时,队伍变得井然有序。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以教师的身份享用某些“特权”,在要求孩子如何如何的同时却忘了要求自己,教育因此苍白无力。如果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孩子平等相处,那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必定会感染孩子,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以上为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2
现在的孩子因为受家庭的溺爱,常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央”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以为:“我想怎样就得怎样。”“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晨晨老是不让别的小朋友拉我的手,好像这是她晨晨的专利。就算别人已经拉好我的手了,她硬是要把别人的手扯掉,让她自己拉,这时她的脸上才会露出满足的笑颜。我还发现依依小朋友玩桌面游戏时游玩时,时常和大家闹得不高兴,不是哭就是到我身边来告状,我开始以为是别的小朋友欺侮她呢。问了和她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依依抢玩具,她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兰兰还说:“老师,我都说要告诉老师了,她仍是不给我玩。”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本来是她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违心和大家分享积木。
我让孩子们收好玩具,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晨晨和依依的这件事,把她们俩请到我的故事中,我应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乐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挤。还应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小朋友知道四周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单的时候,大家都乐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换,让他们主动地交流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利益。从那以后,晨晨和依依都不再霸道,学会了与别人分享。
现在,孩子们抢玩具、抢拉手等等的行为已经很少见了,小朋友能够晓得忍让,能够学会说“对不起!”也学会了大度地说“不要紧!”
老师不仅仅是传授常识,先生要做幼儿心理保健的有心人,捉住所有尽可能的机会,增进和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以上为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3
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谈话活动。我校幼儿老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功效,使孩子们的口语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老师也会从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孩子们经过一周的的晨间谈话训练,已逐渐盼望着与老师在晨间交流了。晨间谈话可以渗透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如何穿衣服,给孩子讲解不乱扔纸屑的好处,让孩子们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动脑筋,大胆讲话,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学习上都有了进步。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都高兴极了!
以上为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4
一、爱心是师德之魂
老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夸美纽斯说:“学校没有爱,就好像水磨里没有水。”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这种爱包含着责任感受和使命感。”(于漪语)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涵盖着生活的、学习的、道德品质的、思想行为的等各个方面,是博爱;可以说社会上的任何不正之风,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灵魂的玷污。这种爱又是神圣的、真挚的,它不是简单的一次投入,终身见效的,而是复杂的、诚挚的感情,是真爱;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在其著作的扉页上写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二、人格是师德之基
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可见,为人师者,人格之重要。笔者认为,人格是师德之基石。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老师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师表,任何章程,任何教学方法,不论被设计得多么完美,都不能替代人格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人格呢?林崇德教授认为,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心理学里的个性,主要指气质和性格;二是社会学里的品格。前者指个体差异,诸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积极的兴趣、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格等,这些因素在不同老师的身上的不同组合,使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又是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教师身上的内在表现,它反映在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教学风格中,表现在德育的环境里。
古今中外,教师以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爱戴的例子不胜枚举。孔夫子仙逝,他的学生子章等人在其墓旁结庐守孝三年。明代的左光斗,以其刚正不阿、勇斗奸佞的高度责任感影响了学生史可法,后来,史可法能够坚持抗清,殉国扬州。现代的名师,如章太炎以其刚正的\'性格、严格的治学精神、良好的品质影响了他的学生黄侃,又如蔡元培、鲁迅、胡适、陶行知、徐特立,都有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影响了众多学子,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材。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据说是一位塌肩凸肚、凹眼瘪嘴的重量级丑星。可是,“形相恶,而心术善,无害为郡君子。”他的学生柏拉图深深地爱着这位敬业乐业、谦逊好学而又幽默诙谐的导师,他自己的好多作品以老师的名义发表。孔夫子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的品行、教师的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意义。这也是身教胜于言教的最佳诠释。
三、学识是师德之资
人的知识涵养影响着他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虽然不是科学家,但是,优秀的教师势必会以科学家的精神启迪人们崇尚科学,学习文化。没有学识,误人子弟,枉为人师,还有什么职业道德可谈呢?如果一个教师在学识方面还落后于他的学生,那么他怎么教?怎么教也对不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光荣称号。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置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草芥为之舟。”古人尚且懂得深厚的功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何况我们今天的教育还特别关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因此就更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学识,北大四宝之一的陈寅恪先生在作教授时曾宣布“别人讲的我不讲,书上有的我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我讲我自己没讲过的”。知识渊博、学术的精益求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岂不是人师之楷模吗?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被评为校园十杰,得益于他的学术水平和他先进的教学理念,他说“一堂课可以让学生大笑三次”,试想,能让学生大笑,那必然是渊博的知识、丰趣的语言、教学机制等的结晶。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心,培养优秀的人才,这不就是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表现吗?宋代的理学家程颐程颢两兄弟,知识渊博、精思善辩、闳中肆外、纵横捭阖,学生听课如坐春风中,更有杨时程门立雪,怎不让人心仪?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这一桶水应该是能进能出、常满常新的活水。在这桶水里,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应谙熟能用自己的一桶水去激活学生的一碗水。所以教师不仅要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当然,不是说教师必须是全才,但是琴棋书画、体育运动、网络知识、科技发展都应略知些须。兴趣广泛、具有某方面爱好特长的老师,更能让学生亲近,而且这爱好特长又能促进教师去激活学生的一碗水,其实兴趣、爱好、特长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美。
献出自己的爱心,铸造自己的人格,丰富自己的学识,让师德之花越开越绚丽多彩。
以上为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5
在东正实习的这个学期,是我人生社会阅历的第一堂实践课。从一窍不通到今天的熟练操作,从懵懵懂懂到长大成熟,在这半年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在上班之前,园长一再强调幼师工作很辛苦,问我是否能坚持。其实我的心里还是没底。但我还是坚定地说:“能!”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没有理由去退缩。只要坚信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自己的,那么,一切也都会变得好简单!
我教的是学前班,这个学期他们就要毕业了。短短的半年时间,让我舍不得他们。在我生病不得已请假的那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自己这副身躯一点用都没有,我不想请假,因为我想陪伴他们。生病的时候,每天都在想念他们,说来也奇怪,他们总是让我生气、另我失望,我不是应该庆幸的吗?医生让我休息一个月的时间,妈妈也不让我工作,亲戚都很紧张我的身体,我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妈妈说我不要命才会去上班。他们所说的,我不懂!我只知道孩子们需要我,我也应该为我的工作负责,为孩子家长
负责。其实,回到幼儿园还是很愉快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很关心我、想念我,有他们的肯定,再辛苦,也值得!因为他们,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以老师的名义开家长会,以老师的名义和他们度过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因为他们,让我每天的生活繁忙而又有意义,只为听到他们甜甜的一句“黄老师”,只为看到他们天真无暇的笑脸。他们真的很单纯、很天真、很可爱。看着他们一天天的懂事、一天天地在长大,心里总是满满的幸福感。这种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成为他们老师的自豪感,其实,我不仅是在教育他们,他们也在影响着我。
作为幼师站在教育的讲台上,感到工作压力之大、工作之累。讲好每一堂课,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课前教案、课前计划、还有课后总结等。课堂上如何上好一节课,能让幼儿接受知识,前提条件是把课堂常规纪律抓好,不然,一切都是空谈。幼儿园的工作教育中,很多人只是看到表面。大多数人认为幼儿园的工作是简单轻松的,一般人都可以做,只不过是带一下小朋友,做幼儿老师并非难事。当然,他们对幼师工作者都加以误解,幼师背后的辛勤付出与心酸,又有谁能体会得了呢?
安全教育在幼儿园是重中之重,抓好常规也是以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喜欢在课间追逐游戏打闹,很容易磕伤、流鼻血、扭到手脚等,所以要时刻关注到每位幼儿。在课堂上,我们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育幼儿不要追逐打闹,要注意安全。环境可以影响幼儿的一生,父母和老师是儿童的第一环境。在教育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加强家园联系,与家长多交流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课堂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包括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感染和熏陶。
对于一个刚踏入工作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吸收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尤为重要,一些教育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此刻想到教学,我想到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幼儿在这一学期各方面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所以接受能力当然是最强的时间。作为幼师的我们,一言一行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幼儿,需要全方位的发展。老师必须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类科学游戏活动。
一生,它漫长、坎坷、布满荆棘而又令人憧憬希望,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时间概念。幼儿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可想而知,幼师教育工作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
得到家长、园领导的肯定,取得幼儿的好感和信任,是我作为一名幼师所追求的。想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脸庞,他们毕业了,但是我们的心会牵在一起,我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弟弟妹妹。半年时间记录着我和孩子们的欢笑,为了孩子而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对于幼师工作会坚持最初的信念,为了孩子那天真的笑容以及未来的希望,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上为师德教育随笔大班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师德教育随笔大班》全文内容,如《师德教育随笔大班》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师德教育随笔大班》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师德教育随笔大班》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