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其它作文 > 声音 > 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时间:2024-04-01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1

  桌上,一杯清茶氤氲着香气,窗外的茉莉花幽幽的吐这芳香。微风拂过,翻开你,已经为一种习惯,就这样倾听你的声音――我的书!

  倾听东晋,我听到了是谁在欢唱田园歌,原来是陶潜。话说此人甚爱读书,却又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因为意旨才是最重要的。每次有所会意便高兴的忘记饮食,此人还有不畏权贵的傲骨,面对督察来访,没有和寻常官员那所谓的招待,只是和往常一样,面对官员的劝解,愤愤地脱下官服,换上了农民的布衣,到田间种地去了。可地却未种好,却种出了一簇簇好诗、酿出了一坛坛好酒。倾听你,我听到了元亮那诗里自有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

  倾听盛唐,我听到了是谁在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原来是太白。行至蜀路,一路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青莲居士,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酒在,人在,明月在。那诗就别有一番意味,别有一番风情,倾听你,我听到了太白的快意,那酒啊!是饮在肚里,快在心间,成了诗意,醉了盛唐。

  倾听你,我听到了是谁在山间设宴饮酒,原来是永叔。他曾被贬滁州,偶然得山之僧智仙所造之亭,宴酣之间,自号醉翁,名之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中,太守醉于此,滁人游于此,众人之宴于乐。“宴酣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如此看来,官民如今其乐融融,不就看出了你的治理之功。倾听你,我听到了永叔那绝也的洒脱与不羁。

  再品一口香茗,回味那一口清香,此刻书香四溢。

  倾听你,使我成长,在今后的日子里,就这样倾听你的声音!

  以上为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2

  愿撷一波浪涛,点缀你飞动的衣衫;愿留一抹斜阳,定格你醉人的微笑;愿摘一朵芳花,装点你飘逸的发梢……历史的长河掠过串串身影,我愿从中撷取最秀美的几笔,来装点我的一生。因为在那灵魂深处,我听见了你的声音。

  屈 原

  一袭洁白的长衫,你独自矗立在汨罗江畔,目光凝滞地望向远方。昏庸无能的君王只顾自己享乐,无法听信你进谏的忠言。上下求索,百转千回。可你只能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衰亡,你再也无力奋起。终于,你失去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心,纵身一跃。于是,我们听见,那河水无法带走的声响,幽咽难平;我听见了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国家危在旦夕,风雨飘摇;我听见了你振聋发聩的自责,听见了你那身处黑暗中看不到半点光芒的哀叹,听见……历史,没有忘记你,将你永远地定格在汨罗江畔。

  王昭君

  哦,是昭君啊。命运斗转牵连,促成了你命运的悲哀。虎狼觊觎之时,你盈盈起身,平复了强敌的野心,可你自己……能否再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淡忘于时光的古老语言,请在我的耳边微微呼唤。风沙映照的苍茫是你远去大漠时的背影。我仿佛听见了你内心深处的呼唤,远去大漠一生,只为天下太平。昭君啊昭君,你的情怀令我动容,你那忧戚的容貌一直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李清照

  一头飘逸的长发,月光下闪着朦胧的光泽,是李清照啊。儿时的你饱读诗书,长大后的你成为满腹经纶的才女,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子。可这却无法改变你悲惨、曲折的一生。年青时“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无忧无虑,终被一曲“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淹没,几经摧残,几多飘泊,你终是玉殒香消令人惜。我听见了你的声音,那对悲惨世事的控诉,那对独立人格的执著,还有那为国、为家的情思。

  屈子,明妃,易安,你们坚强、勇敢、无私、无畏……你们千古绝唱的故事,就像一粒种子,早已在我的心中萌发、滋长、开花、结果……

  以上为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3

  我听妈妈提起过……

  他们小时候,虽然穷,但是十分快乐。我不解,为什么?她说她小时候喜欢聆听一切,树芽的哈欠、小草的舞蹈、小溪的呢喃……可最让她着迷的是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花开怎么会有声音,我对自己说。嘴里这么说,可心里却一直幻想:花开?是幽幽笛声,还是潺潺萧音?

  夜深了,我沉浸在梦中,在梦里仿佛有一双手指引我睁眼,我微微抬眸,看到的,不是熟悉的大床,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在一个又一个的花蕊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美妙乐章的国度。我慢慢的走着,生怕惊醒了沉睡的精灵。突然,我陷入了黑暗中,一个铃铛般的声音:“欢迎你来到花的国度!”我心中一惊,瞬间,灯火通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说是高楼大厦,不如说是一朵朵美丽的巨花。

  我身前站着一个小姑娘,她穿着绿色的薄纱裙,长着半透明的绿翅膀,眼神无比清澈晶莹。她告诉我,她叫绿萝,是贝壳花的精灵。她舞动轻盈的身体,转动着、跳跃着,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她伸出双手邀我步入花海,瞬间,我的身体变得轻快无比,我们一同静静地躺在花朵的怀抱中,吮吸清新的空气、品味淡雅的花香、倾听花开的声音。

  我聆听着花的语言,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仿佛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园,到处的汽笛声,使候鸟疏远人类;四处繁忙的施工现场使大地叫苦连天;工厂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淹没了天空的笑脸;树林中嗡嗡的电锯声伴随着树木的哭泣残忍的轰鸣着……

  我深吸一口气,想象着,如果我们能生活在花的国度那该多好,我们可以在花的海洋嬉戏、在鲜花的背景下舞蹈、在朵朵巨花顶端放声歌唱、躺在花蕊中聆听花开的声音……

  “醒醒,快醒醒”,我迷茫的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松软的大床上,顿时,我领悟了妈妈的话,花开的声音原来如此美妙!我渴望回到那个如花的世界,我想大声呼喊: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家都行动起来吧,愿我们的世界处处绽放绚烂多姿的花朵,让我们共同聆听花开的声音!

  以上为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4

  他的母亲幼年因为一场意外,双耳失聪,听不见任何声音。

  父亲带母亲上山采药的时候,山上的巨石滚下,情急之下,父亲完全忘了母亲听不见,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让她躲开,可母亲却无动于衷。在千钧一发之时,父亲将母亲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

  他恼怒于母亲的失聪,更对父亲的死耿耿于怀。没有父亲的日子,母亲忙活后总是呆呆坐在田埂上,望着秋风翻动金色的麦田,终日沉浸在她无声的世界里,一言不发。别人总是叫他“聋子的儿子”,没有歧视却满含同情的眼神深深刺痛着他,看着母亲只有靠比比划划与他交流,他感到特别嫌恶。稍有不满便对这个听不见声音的母亲恶言相向,已是他习以为常的事,“反正她也听不见”他总是这样为自己开脱。母亲只是低着头,他未曾看到的,是她抬手拭泪的动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渐渐长大的他虽然主动分担了部分农活,可心结难解的他对母亲变得又总是面无表情,从不正眼瞧一下。与母亲的隔阂让他压抑,让他做梦都想早点离开家里,为此他发狠地学习。终于,十八岁那年,他考取了省城的重点大学,村长来到家里,指着他对母亲竖起了大拇指。母亲满是自豪地笑着点头致谢,目光却在接触他眼神的时候突地黯淡下来,凝固了笑容怯怯地垂下了头,而他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丝不忍和愧疚。离别那日,秋风萧瑟,他与母亲相顾无言,巴士穿过泥泞的小路颠簸而来,他欲言终止,身影一闪,倏地登上车,偷偷的回头一瞥却看见母亲的嘴唇在翕动,他未曾听到的,是母亲在他临走前含混不清的一句:“孩子,娘想听见你的声音。”他未曾知道的是,这一句话从他出生之后,母亲就凭着对幼年发音的残存记忆偷偷喃喃自语了十八年……

  一句话,被风无情地吹散了,无影无踪;一句话,再没有了重说的机会。

  对于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学费无疑是一笔巨款。虽然有乡亲们帮衬,可大家都不富裕。为了节省路费,他每个假期都留在省城勤工俭学,而母亲每日起早贪黑,干着一切可以从土里刨食的生计,开学的时候总是托人带来一叠裹得皱巴巴的学费。看着面值不一的钞票,泪眼模糊的他心底涌起的是对母亲满满的愧意。没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却分外地想念。“还有一年就工作了,到时一定好好补偿母亲”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甚至想象到母亲看见他对她有了笑容后的那份惊喜。大四开始的那年冬天,母亲倒在了泥田里,她看见有人捉野生泥鳅卖了好价钱,竟然也不顾刺骨的寒冷连续几天泡在田里,等人发现的时候早没了呼吸……

  “孩子,娘想听见你的声音”一张字迹笨拙的纸条,是在收拾遗物时发现的。

  终于,泪如雨下。

  母亲大半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茕茕孑立,是他未曾体会到的。

  可她未曾知道的是,曾几何时,他也会一个人偷偷跑到荒凉的山坡上,放声大喊着“母亲”,耳边回荡的却只是空谷回响。

  她未曾知道的是,他也很想听见母亲的声音,听见母亲的回应。

  她未曾知道的是,他对无声的母爱有抗拒更有期许。

  他在成长,她在老去,可这份执念却一直僵持不下。

  我们都想听见彼此的声音,却因为不懂得珍惜,为时已晚。

  以上为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全文内容,如《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听见的声音作文3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