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成语故事 > 成语小故事600字

成语小故事600字

时间:2023-02-23

  有很多新手小白不会写《成语小故事600字》,抑或总担心写不好《成语小故事600字》,那么本篇《成语小故事600字》范文比较适合这样的你来阅读与借鉴,不妨感受一下《成语小故事600字》是怎么写的吧。

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1

  晚唐时期,据说著名诗人李商隐跟他岳父的一名妓妾相爱着。有一次他二人在宴会的时侯偷偷相会,二人并肩携手窃窃私语,甜蜜的\'约会让人心神迷醉,只是过了今晚以后他们就很难再见面了。李商隐这一夜未眠,思绪起伏的他写下了知古流传的诗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冀,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机商隐的诗被称为唐诗的“晚霞”,他写了很多情意绵绵的爱情诗。在这首诗中李商隐从自已的情感经历出发,写出了人世间恋爱男女们不能够在一起相处的心里,情致朦胧意境使其成为了千古传诵的情诗。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2

  传说周朝有人特别喜欢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狐狸就传警报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羊呼叫同伴一起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结果他没有制成一件皮袍,没有办成羊肉祭祀宴会。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3

  【注音】tiān yá hǎi jiǎo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韩愈从小失去父母,靠兄长韩会一家带大,他勤奋学习终于考取了进士,直到40岁才正式被任命为校书郎,定居长安。他想接嫂子及侄儿十二郎来长安居住,可惜他们中途去世。韩愈作《祭十二郎文》倾诉他们骨肉相隔天涯海角的痛苦之情。

  【典故】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面无由,但以情企。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

  【释义】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用法】作宾语;形容地方偏远

  【近义词】天南地北、天各一方

  【反义词】近在咫尺、一衣带水

  【造句】:

  (1) 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2) 自此一别,天涯海角,恐怕我们很难碰面了。

  (3) 每逢佳节倍思亲,您向岗位献钟情。天涯海角共此时,我为长辈尽孝心。

  (4) 把握着没有方向的笔尖,驾驭着青春的风帆,驶向天涯海角,始终没有停泊。踏着时代的碧浪,舞着岁月的节拍,荡漾着平凡的青春,劈波斩浪。

  (5)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6) 就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也忘不了家乡吃的小米饭,唱的信天游,住的`土窑洞。

  (7)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脱离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8) 为了替祖国寻找地下宝藏,我们勘探队愿走遍天涯海角。

  (9) 只要是党的召唤,无论天涯海角,我也在所不辞。

  (10) 不论天涯海角,只要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会“飞”回你的身边。

  (11) 我以为你是在我心中的天涯海角,结果我轻轻地伸手触碰,我俩之间那不坚实的联系也就无声地碎了。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4

  【注音】shǐ jiǔ mà zuò

  【成语故事】

  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骂座:典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与丞相武安侯田蚡有隙,有一年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有太后诏,如列侯宗室皆往贺。酒宴上,灌夫"起行酒,至武安(即田蚡)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行酒次到临汝侯(灌贤),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占嗫耳语'!武安谓灌夫曰:'程李俱东西宫卫尉,今众辱程将军,促孺独不为李将军地乎'?灌夫曰:'今日斩头陷匈,何知程李乎'!……武安乃麾骑缚(灌)夫置传舍,召长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诏。'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

  灌夫在丞相田蚡的酒宴上使酒骂灌贤、程不识,以发泄对田蚡的不满,后遂用"灌夫骂座(通坐),使酒骂座"等指酗酒任性骂人,亦表示刚直不屈,不谀权势。黄庭坚《次韵答张沙河》:"自陈使酒尝骂座,惜予不与朋友簪"。沈瀛《减字木兰花·嗔》词:"刚而使酒,骂座灌夫忘客寿。 魈若予何,夫子雍容语不多。"

  【出处】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解释】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人。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相近词】使酒骂坐、灌夫骂坐

  【成语举例】缪醉,使酒骂座,忤客。客怒,一座大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5

  战国时期,秦国想对其它六个国家进行分化,以便各个击破,统一天下。秦王派张仪说服魏王。张仪见到魏王开诚相见地说:“魏国地盘长不足千里,兵卒不超过三十万,没有险要的地形可以阻挡千军万马的敌人,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进来。魏国的四面都与邻国相邻,南边挨着楚国,你倾向楚国则齐国攻击你东面;你东面挨着齐,如果倾向齐国,则赵国攻击你北面,如果不联合韩国,韩国又会攻击你西面,你如果不联合楚国,楚国又要攻击你南面。这不是要把魏国四分五裂了吗?从魏国的安全着想,你还是依附秦国吧。”魏王说:“我是个愚昧无知的人,让我想想吧!”

  【四分五裂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是专制国的不二法门,现在俄国何尝不是如此?只要弄得百姓四分五裂,各不相顾,便好发出苛刻的号令来,没一个敢开诚布公地反对他。”

  严复《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四分五裂造句】

  那几个亲兄弟为了争夺家产乐此不疲地斗争着,搞得一个家四分五裂,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过去叱咤风云的国民党政府已经四分五裂,再不是一个能控制整个国家的政府,被共产党取代。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6

  牛的典故1:

  弦高贩牛

  郑国的弦高干的是长途贩运牛的生意。他赶着牛走在路上,正遇见一支打算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弦高急中生智,把贩运的牛献给秦军主帅,说是奉郑国国君之命前来劳军,秦军主帅以为阴谋败露,便撤兵而回。

  牛的典故2:

  牛衣对泣

  西汉时有个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铺一层厚厚的草作床,身上盖的是乱麻和草编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来。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诀别。他妻子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劝慰丈夫说:“我们虽然很穷,只要你养好身体,发愤读书,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这样绝望呢?”王章听后,很受感动,决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顾下,他的身体果然一天天好起来。终于功成名就,汉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汉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选拔为京兆尹。“牛衣对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穷和困苦。

  牛的典故3:

  九牛一毛

  汉朝名将李陵带兵讨伐匈奴,不幸战败投降,汉武帝听说后大骂李陵叛国。司马迁认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赎罪的机会,汉武帝听到不同意见非常生气,把司马迁关入大牢,处以残酷的腐刑。司马迁本想自杀,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坚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牛的典故4:

  仲文断牛

  讲的是南北朝后周时,有个聪明的少年叫于仲文。这天,村子里的任姓和杜姓人家各丢了一头牛。两户人家派人去找,但只找回了一头牛。任家、杜家都说这牛是他们家的,告到州里,州官无法断案,有人建议请于仲文来帮助处理此案,于仲文叫人用鞭子狠命地抽打那头牛,他在一旁冷眼观察,见任家的人很心疼,而杜家的人蛮不在乎。他随即向州官说明了看法。接着,让两家都把自家的牛群赶来,把被打的牛放开,只见那牛直奔任家的牛群。于仲文立即宣布,那头牛是任家的。

  牛的典故5:

  搏牛之虻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仗。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抓牛身上的虻虫,是无法除去牛身上的虮虱的。换言之:想要去除牛身上的虮虱,抓虻虫是没有用的。

  宋义是将虻虫比喻为秦将章邯的军队,把虮虱比喻为秦国;既然楚军最终目的是要打败秦国(虮虱),那麼攻打正在围剿赵国的章邯军队(虻虫)是没有效率的战役。所以与其耗费军力与章邯军对抗,不如先观秦、赵二军对打,再来个坐享其成。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7

  李治亭《吴三桂大传》十七:三桂表示,人有功,而不言其功,这是“隐功”,我不敢这样做;与别人同功,而不将别人应得之功归于人,就是“攘功”(意即夺功),我不敢这样做。做臣子的,不把下边实情向圣明的.皇帝报告,这是什么行为?这就叫“蔽贤”。隐蔽和压制贤人,我更不敢。他还表示,朝廷实行“庆赏巨典”,对一个人来说,是小事,而关系朝廷甚大。因此,“本藩乃心王室,用是不避斧锧,冒昧再申前请”。

  【乃心王室例句】

  《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帝报曰:‘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辄克昌言;他复以闻。’”

  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九:“又曰:贤臣亦三等,畏法度者为下,爱名节者为次,乃心王室,但知国计民生,不知祸福毁誉者为上。”

  【乃心王室造句】

  为了事业他呕心沥血地工作,隔三差五就会念叨乃心王室之类的话,的确是一个鞠躬尽瘁的好同志。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600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成语小故事600字》全文内容,如《成语小故事6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成语小故事6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成语小故事6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