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成语故事 > 成语小故事20字

成语小故事20字

时间:2023-03-03

  万事“开头”难,写《成语小故事20字》更是如此。那么,一篇满意的《成语小故事20字》该如何写呢?本篇就是你的捷径,帮你快速写好一篇《成语小故事20字》,不妨一起来看看。

成语小故事20字 篇1

  【成语】:不欺暗室

  【拼音】:bù qī àn shì

  【解释】:指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形容心地光明坦荡。

  【近义词】:暗室不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遽伯玉的`人,是卫国的大臣,也是卫国有名的贤人,他为人十分正派,很得卫灵公的欣赏与信赖。

  有一天晚上,他乘马车经过王宫门口。按照当时的礼节,臣子乘车经过王宫门口时应该敬礼示意后再离开。但到了晚上宫门已经关闭,又没有人看见,臣子不行礼也是可以的。但遽伯玉认为既然定了这个礼节,就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都应该遵守。所以,他到了宫门口以后,就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表情达敬意,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正在宫里和夫人南子说话。他听见宫外有马行驶的声音,知道马车是从东往西走的,到了宫门口还停了一会儿。他就问南子说:“这是谁呀?怎么会在宫门口停下呢?”南子说:“坐车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车从东边往西边去了。”卫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知道那一定是遽伯玉呢?”南子说:“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贤人,他光明正大、表里如一,他不会在公开场合故意表现自己来博取名声,也不会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做不该做的事。他最遵守礼节,就是没人看见,他也决不会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刚才一定是他坐车经过宫门,下车行了礼以后才离开。”卫灵公听了还是不怎么相信,就派人暗中去查这件事,结果还真是这样。他心中暗暗佩服南子的判断力,却故意同她开玩笑,骗她说:“我派人查过了,昨晚的确是有人坐车经过王宫,在宫门外停车行了礼,但这人却不是遽伯玉。”

  南子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倒了一杯酒,向卫灵公表示祝贺。卫灵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说:“你昨晚说那人是遽伯玉,我告诉你说是另外的人,你猜错了,为什么还要向我祝贺呢?”南子说:“原先我还以为卫国只有遽伯玉一个贤人,现在才知道我们卫国还有一个和他一样的贤人,这说明您至少有两个贤臣,难道还不值得祝贺吗?”卫灵公听了,很佩服南子的远见卓识,就接过酒喝了,笑着把真相告诉了南子,并说:“第二个贤臣倒是还没有找到,可你却是我的贤妻子啊!”从此,他对南子也更加敬重了。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2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20字 篇2

  【拼音】:liǎo rú zhí zhǎng

  【典故】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论语·八佾》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释义】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用法】作谓语;指对事物十分了解

  【近义词】一目了然、一清二楚、洞若观火

  【反义词】疑团莫释、一团漆黑

  【成语故事】: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造句】:

  1、他对昨天所发生的事了如指掌,你是瞒不过他的。

  2、他是当地土生土长干部,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3、对于潼关附近的.形势,他尤其了如指掌。

  4、如果你对你需要的词语了如指掌,你就能将它们信手拈来。

  5、你已经对整座城市的布局了如指掌。

  6、这家咖啡厅的老板,对每个熟客喜好的口味了如指掌,而且都能掌握得恰方好处,难怪大家一再光顾。

  7、并非白痴的奥朗德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

  8、各政府对此了如指掌,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种充满热情的黑客。

  9、我们对鸡块几乎了如指掌,但却不知道这是谁的功劳。

  10、他狠喜欢翻阅汽车杂志,对各厂牌的车了如指掌,是个标准的汽车迷。

  11、她老爱看些八卦杂志,所以对许多公众人物的私生活了如指掌,一跟她聊起来,她就如数家珍地说个没完。

  12、卢对美国预算了如指掌。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2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20字 篇3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武。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精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国。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等待天明),习武健身,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让他起在我前面!"

  出处:

  晋书·刘琨传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旧唐书·郑畋传》

  " 畋 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

  《四朝闻见录·张史和战异议》

  "境土未还,园陵未肃,此诚枕戈待旦思报大耻之时也。"(宋 叶绍翁)

  《鸣凤记·夏公命将》

  "上厪宵旰之忧,下混华戎之辨,诚臣子枕戈待旦之时也。"(明 王世贞)

  《明史·吴良传》

  "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2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20字 篇4

  【拼音】:tiě bǎn tóng pá

  【典故】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

  【释义】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板铜弦”。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铁板铜弦、铜琶铁板

  【押韵词】金口玉牙、自矜功伐、美玉无瑕、窒隙蹈瑕、舂容大雅、一目尽天涯、大雅宏达、以华治华、金粉豪华、北门南牙、......

  【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苏轼带他随从外出郊游,他观赏山崖的金鸡菊,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歌词。苏轼问他们自己与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的词只可借17岁的.女孩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造句】:

  1、在这种场合,他的感叹是激动人心的,给人一种铁板铜琶的气韵和大江东去的快感。

  2、铁板铜琶火树银花画阁珠帘俱非古有。

  3、在用铁板铜琶唱苏轼的“大江东去”。

  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5、与血大见面后,又发现他的胡子和照片上一样多,但声音很细很柔和,给人一种苏东坡铁板铜琶不唱“大江东去”。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2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20字 篇5

  【拼音】qǔ é dài zhī

  【出处】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近义词】改朝换代

  【相反词】一如既往

  【成语故事】楚国末年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从小死了父亲,跟着叔叔项梁学习剑术,项羽却豪言壮语地说要学习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项梁就教他兵法。项梁杀了人,他们逃到吴中,秦始皇东游会稽山路过吴中,项羽远远观望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造句】:

  一、惊心动魄后的`小村庄没有了往日的安详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疮痍和毫无生气的哀号。

  二、由于长寿经济大发展,我们这里的田地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接比的厂房,一座座美丽的厂房就像一座座美丽的大花园,厂房四周那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坪象一块块绿色的地毯,花坛里的花儿争奇斗艳、吐露芬芳。晏家可谓是旧貌换新颜!晏家人民真是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呀!

  三、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四、北方集团势力战胜攻取,我们要取而代之,恐怕不易。

  五、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对严格的主要目标制度低眉顺眼,这有意无意的鼓励警察们突击逮捕一些无名无姓的犯人来充数而不是努力让他管辖的地段更加的安全。

  六、天真的我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对权力的渴望,这笔交易我心甘情愿。

  七、日复一日,热烈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平淡无奇。

  八、如果哪天科学无赖,阴谋家,吝啬鬼和狂热分子取而代之,人类将面临暗无天日的世界。

  九、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希望观众能够对故事有一种切肤之痛,并能对我们讲述的故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2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20字 篇6

  【注音】shuǐ lù bì chén

  【成语故事】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他在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2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20字 篇7

  一去不复返:一去就不再回来了。小编收集了一去不复返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yī qù bù fù fǎn

  【典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释义】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用法】作谓语;形容事物已成过去

  【结构】复句式

  【相近词】人去楼空、一去不返

  【相反词】反复无常

  【成语故事】:

  公元前227年,秦国打败赵国,迫近燕国。燕国太子丹请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带上秦王的仇人樊于期的\'人头及督亢地地图。太子丹把他送到易水河边,高渐离为荆轲奏乐,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造句】:

  1、青春,青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所以在青春的日子,好好珍惜,好好把握,当青春逝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向青春挥挥手,不遗憾。

  2、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

  3、时间像离弦的箭,匆匆而过。时间像泼出的水,一去不复返。

  4、青春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勃朗宁

  5、时间就是流水,一去不复返;时间就是闪电,转瞬即逝;时间就是光影,一闪即过。

  6、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

  7、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从中我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联想到了自己已度过了多个日日夜夜,而这多个日日夜夜我却干了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8、时间就像青春一样一去不复返。

  9、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10、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11、有四样东西一去不复返:出口之言,射出之箭,过去的时间,错过的机会。

  12、刀耕火种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13、当我们为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叹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将来的衰老,不要到那时再为没有珍惜壮年而悔恨。拉布吕耶尔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20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成语小故事20字》全文内容,如《成语小故事2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成语小故事2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成语小故事2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