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一个好的《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可能不仅仅是新手会遇到的难关,很多“老司机”也常常被难住。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是怎么写的吧。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1
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
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他,但董遇还是依旧读书。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2
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3
【词目】
耳闻不如目见
【拼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释义】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出处】
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成语典故】
战国初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名斯)建立了魏国。他在位长达五十年间,善于用人,曾任用李悝为相国,吴起为将。他还讲求实际,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从而使刚刚建立的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曾打败秦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今黄河与北洛水之间)。
有一年,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今河北磁县南)临行的时候,魏文侯嘱咐西门豹到邺以后要多调查研究,不要轻信传闻,他说:“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足践:靠近,走近;晦:暗。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耳朵听到不如亲眼看到,亲眼看到不如再走近它,走近它不如用手接触它。一般地说,一个人开始做官赴任,就好象猛地走进一间昏暗的屋子,过了一些时间眼睛才能逐渐明亮起来,才能看得清东西;眼睛明亮了才能办事情,这样事情才会办得好,工作才能得到成功。
西门豹到邺地后,便深入到当地百姓中去了解情况,严厉地打击和铲除了一批为害多年的巫婆、乡绅,鼓励群众发展生产,把邺治理得很有成绩,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4
《西游记》第三十回:那怪闻言,不容分说,抡开一只簸箕大小的蓝靛手,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把公主揪上前,捽在地下。执着钢刀,却来审沙僧,咄的一声道:“沙和尚,你两个辄敢擅打上我们门来,可是这女子有书到他那国,国王教你们来的?”沙僧已捆在那里,见妖精凶恶之甚,把公主掼倒在地,持刀要杀,他心中暗想道:“分明是他有书去,救了我师父,此是莫大之恩。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罢罢罢,想老沙跟我师父一场,也没寸功报效,今日已此被缚,就将此性命与师父报了恩罢。”遂喝道:“那妖怪不要无礼,他有甚么书来,你这等枉他,要害他性命?我们来此问你要公主,有个缘故。只因你把我师父捉在洞中,我师父曾看见公主的\'模样动静。及至宝象国,倒换关文,那皇帝将公主画影图形,前后访问,因将公主的形影,问我师父沿途可曾看见,我师父遂将公主说起。他故知是他儿女,赐了我等御酒,教我们来拿你,要他公主还宫。此情是实,何尝有甚书信?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亏天理。”
【恩将仇报例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张天翼《夏夜梦》:“她也不想想是谁把她领大了的,她如今可恩将仇报,这畜生!”
【恩将仇报造句】
我怎么能够跟着一丘之貉的那些狐朋狗友们去反对爷爷呢?那样做就好比是恩将仇报!
即使你准备实事求是地向老板抱怨工作条件要求加工资,你也一定不要对老板恩将仇报。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5
【拼音】:bù màn bù zhī
【典故】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宋·周敦颐《爱莲说》
【释义】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作文简洁流畅
【近义词】珠圆玉润、一气呵成、文从字顺
【相反词】拖泥带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地方官周敦颐辞去官职,隐居在庐山莲花峰在濂溪书堂讲学,他的著名短文《爱莲说》流传到今天:“晋陶渊明独爱菊,自季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造句】: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2 这篇文章不蔓不枝,一气呵成。
3 这段话他说得不蔓不枝,大家都听清楚了。
4 他把事情经过娓娓道来,不蔓不枝,大家听得很明白。
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 只有秋荷,清新淡泊,不蔓不枝,不肥不瘦,富有饶趣,让人一见倾心。
8 莲花之洁,胜于其他花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才能成为佛祖的坐台。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6
公木《纪晓岚全传》十八:纪晓岚治宴款待,尹壮图感激不已,连声道谢,转而谈到和珅等人,尹壮图感慨地说:“和珅专权二十余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老宗师和大学士王杰大人、刘墉大人,及朱珪大人、铁保大人、玉保大人,终不曾依附,刚正不屈,壮图视为楷模。壮图蒙宗师垂爱,奏请皇上召弟子回京师。壮图复出以后,定不负老宗师栽培之恩。”“楚珍啊!此言尚欠思虑。虽然圣上处治了和珅、福康安等,颇有彻底整顿吏治的雄心,但和珅在位之时,广结党徒,这上上下下,有几个人与和珅没有点儿瓜葛?常言说法不治众。事情究竟落到何等地步,尚属难料。万万不可再鲁莽行事。要看风使舵,顺水行船啊!”纪晓岚语重心长地说。尹壮图听着纪晓岚的话,连连点头。
【看风使舵例句】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于看风使舵、找靠山、不讲党的原则的人,也不能轻易信任。”
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我们实在需要真正的批评家,不看风使舵的批评家。”
茅盾《腐蚀》:“落井下石,看风使舵,以别人的痛苦为笑乐。”
【看风使舵造句】
她这种人能伸能屈,善于看风使舵,明哲保身绝不冒没有把握的险,在场之人都对她小心翼翼。
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有一套正确系统的见解,从不看风使舵,总结工作的时侯保持开诚布公的态度。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7
一、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的寓意
王羲之的字写得好,虽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的结果。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这种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精神,使王羲之达到了这种入木三分的书法最高境界!小朋友们要向他学习,坚持不懈,天天向上精神哦!
二、入木三分材料
【发音】rù mù sān fēn
【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举例】鲁迅不但“入木三分”的揭露了旧的“蒙童读物”对儿童毒害,为“打掉毒害小儿的药饵”作出了贡献,而且对新的儿童读物的创作,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同时他自己曾亲自搜集儿歌,翻译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学小说。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8
从前纪昌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飞卫让他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纪昌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从此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用循序渐进造句
1)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2)研究学问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果投机取巧,只会落得欲速不达的下场。
3)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否则难免欲速则不达。
4)芒种过后人慵懒,肺虚湿热来纠缠。饮食宜把苦味减,辛辣去困来相伴。冷水沐浴可解乏,循序渐进活血管。愿君勤锻炼,快乐体康安。
5)总之,运用农业高新技术,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要有严谨科学态度、严密科学方法,一项成果从小试、中试到区域示范、推广都有一过程,否则欲速不达,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必然会受到挫折。
6)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7)我们应该从小就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循序渐进的好习惯。
8)学习必须循序渐进,“抄近路”反而欲速不达。
9)儿童的心如蕴藏丰富种子的大地,需要儿童教育省们像农人那样,遵守天时、精耕细作、不意不躁、循序渐进。让我们保卫童心、保卫儿童的天性,纯净的生态环境中,绿水常流、物质丰饶、富于创生能力!
10)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11)农耕型文化讲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要求人们事事脚踏实地,不违农时,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12)学习英语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能急于求成。
13)我恐怕不能接受你的论点。我们应该循序渐进。
14)我们学习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是学不好的。
15)芒种时节,湿热困脾肺气虚。饮食方面要注意,减苦增辛多调理。天热神乏人慵懒,午后小憩补睡眠。冷热水浴持以恒,循序渐进健身体。
16)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但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
17)这本哲学导论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基本理论,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18)物质循序渐进,自辐射手中夺得宇宙演化的掌控权。
19)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圇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20)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1)我们解决问题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22)练习技艺总须循序渐进,贪求速效,往往揠苗助长罢了。
23)学习语言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4)我们学习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25)做事要循序渐进,如果你操之过急,住往会欲速不达。
26)做事宜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反而容易失败。
27)春季锻炼几不宜:一不宜用嘴呼吸,烟尘病菌会来偷袭;二不宜雾天锻炼,有害物质空中加剧;三不宜锻炼强度过大,循序渐进时刻牢记。祝你健康在春季!
28)要遵循循序渐进的道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
29)学习数学一定要由浅而深,循序渐进,千万不可躁进。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9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9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10
胆子是大是小你知道又那些成语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胆小如鼠
南北朝时,有一个十分胆小的人,名叫元庆和,他本来是北魏时期的官员,担任刺史一职。
一天,他的手下找到他:“大人,敌人已经攻到城下了,我们是不是要跟他们决一死战?”
而他双手发抖的说道:“不,不...,,传令下去,让所有的将士放下兵器,准备投降..."虽手下极力劝阻,可他好像心意已定,出城投降。
从此,他所掌管的区域全部划入了梁朝的版图。
梁武帝得知此事倍感诧异:”元庆和竟然投降,就封他为‘魏王’ 吧!
几年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又一次元庆和奉了梁武帝的命令,带领梁朝的将士去攻打东魏的项城。
他的`士兵报告道:”报告王爷,大军已经到达项城了,听闻东魏的大军没多久也会到达那里。”
元庆和谨慎地说道:“你知道东魏的大军多少人吗?”士兵信心满满地说“大约有三万人!”
元庆和如晴空霹雳一般,被彻底惊到了。神色慌张地说道:“快,,快传令下去,马上撤退。”士兵们不情愿的按照他的旨意照做了。
梁武帝得知,大怒,立刻传元庆和!骂道:“岂有此理!你这样就退兵!胆子简直小得像老鼠一样!看来,你不适合替‘朕’打天下,‘朕’要把你贬农村养猪去!成语也就由此而来了。
胆大包天
[释义]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语出] 欧阳予倩《荆轲》第四幕:“我虽年幼;胆大包天;小小秦庭;何足道哉!”
[近义] 胆大包身 胆大如斗 胆大妄为 肆无忌惮 浑身是胆
[反义] 胆小如鼠 胆小怕事
[用法] 多含贬义。多用于指责、批评人干很不好的事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浑身是胆”;都形容胆大、不怕。但~是贬义成语;“浑身是胆”一般用作褒义。
[例句] 布鲁诺干的事儿;在教廷当局看来简直是~的异端邪说。
[英译] with desperate daring
以上为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 篇10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全文内容,如《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英语成语小故事2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