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导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可堂堂正正地守大节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也不愿苟且保全性命。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篇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释义]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语出]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近义] 宁死不屈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句] 咱们~。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拚到底吧。(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成语故事]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亲信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
残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宗室近亲44家共700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
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后,高洋因病死去。再过18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以上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篇2
刘绍棠《花街》:“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
以上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篇3
采取一个是非分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政策,会把我们的利害关系都置于情绪冲动之下。
藏獒对家园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对家人忠心耿耿,为了保卫家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具有牺牲精神。
以上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全文内容,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