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成语故事 > 成语小故事300字

成语小故事300字

时间:2023-09-23

  最近不少朋友问小编,怎么写《成语小故事300字》写好、如何《成语小故事300字》等之类问题?那么,本篇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本篇《成语小故事300字》是怎么写的吧。

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1

  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与人民百姓的事情,于是他就把右丞相周勃找来,问他: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听楞了一下,低着头,回答汉文帝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又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把他们都找来,一问就知道了。汉文帝听了点点头,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

  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已反应、机智都不如陈平,于是借着生病想回家乡养老的理由,辞去右丞相的官职。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2

  【拼音】yǐ gǔ fēi jīn

  【成语故事】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摆酒贺寿。70位博士前来拜寿,丞相李斯当众宣布:“今后必须把《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统统烧掉,再谈论者处死,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3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4

,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典故】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汉书·食货志》

  【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相近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其它使用】

  ◎ 可是,从当前的一些影片(包括文学剧本)看,恰恰未在这一中心环节上下功夫,相反,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5

  【成语】: 守株待兔

  【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6

  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

  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

  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

  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

  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

  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可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

  以上为成语小故事30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成语小故事300字》全文内容,如《成语小故事3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成语小故事3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成语小故事3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