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成语故事 >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时间:2024-02-17

  导语: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1

  导语: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冰山一角,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词目】管中窥豹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冰山一角,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或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常和“可见一斑”连用。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片面看问题。又是也指从微小的方面推知全篇。与“见微知著”近似。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见微知著

  【反义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同韵词】砥砺名号、哑然失笑、大喊大叫

  【灯谜】眼中唯有金钱

  【成语故事】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看不到全面,也比喻见识狭小。

  这则成语的典故来自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王献之小的时候很聪明,从小就开始学习写字、绘画,深得父亲喜爱。一次他父亲的朋友及门生玩一种游戏,王献之在旁观看,虽然他对这种游戏不精通,但却在旁边评论,被门生嘲笑他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

  天赋聪慧的王献之,也有不擅长的事情,管中窥豹,看到的只能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所以造成了王献之因为不懂装懂,被别人奚落。因此对待未知的事物,我们只有真正全面了解并掌握,才能够避免片面,就像孔子曾经说过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过管中窥豹这个成语,也让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孔子想告诉我们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句话深刻的含义。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2

  唐朝时期,苏味道在二十岁的时侯通过废寝忘食的学习考取了进士,他先是做了吏部侍郎,在武则天当了皇帝的时侯他被任命为宰相。他是个明哲保身的人,只想自已的地位和安全不受威胁,因此他处理事情的时侯部是这样那样都可以,也从来不明确的.表示自已的态度,对国家的发展也没有好的建议。他对其他人说:“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侯不应该做明确的断决,因为处理不当出现错误的时侯是要负责任的,我们只需要‘模棱’以持两端就可以了。”那时侯人们听了他说这样的话以后,都冷嘲热讽地称他为“苏模棱”或者“模棱手”。

  【模棱两可例句】

  《明史.余珊传》:“坚白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明.张居正《陈六事疏》:“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

  丁玲《根》:“没有主见,模棱两可,闪烁其辞,该说不说,该管不管,这有害于我们的文学事业,有损于我们的国家。”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模棱两可造句】

  反腐败是人心所向的,在这个特殊的问题上,要么铁面无私,要么就是模棱两可。

  在很多敏感问题面前,我们只能得到官方模棱两可的推辞,总是得不到开诚布公的解释。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3

  战国初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名斯)建立了魏国。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今河北磁县南),临行前,魏文侯嘱咐西门豹到邺以后要深入调查,讲求实事求是,不要轻信传闻,他推心置腹地说:“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西门豹到邺地后,到当地百姓中明察秋毫,了解情况,严厉打击了一批胡作非为的达官贵人,鼓励群众发展生产,把邺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当地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拥护。

  【耳闻不如目见例句】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自古失道破国亡家者,口説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臣请以陛下所目睹者言之。”

  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目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

  【耳闻不如目见造句】

  早就听说小区有个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总是觉得不以为然,今日一见果然是耳闻不如目见。

  她长得再漂亮,身材如何婀娜多姿我也只是听人说,耳闻不如目见,我只有亲眼见到才能去评论。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3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4

  流传到今天的国内外的经典的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几乎所有都是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所出现并流传后世的。如果说一对情侣厮守一生永不变心的话,那么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从一而终的爱情都是在很平常的环境存在的`,爱情发展很顺利,并没有经过什么曲折考验,所以没有成为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对象。

  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海枯石烂的故事,重庆有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为了躲避封建礼教的迫害,隐居在高山之上50年。在20××年的时候一个偶然才被探险队发现。这对老人女的叫徐朝清,男的叫刘国江。50年前,19岁的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招来村民闲言碎语。为了那份不染尘垢的爱情,两人携手私奔至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远离一切现代文明,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为了让爱人出行安全,刘国江在悬崖峭壁上凿下石梯,一凿就是半个世纪,一共凿了6000多级。探险队将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带下山,并给石梯命名为“爱情天梯”。入选为当代经典爱情,不少人慕名而来,感受一下“爱情天梯”见证下的那份坚贞爱情。

  【海枯石烂例句】

  金.元好问《摸鱼儿》:“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永刼同灰,无忘旦旦。”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你若执迷不悟,凭你石烂海枯,此中不可复出了。”

  【海枯石烂造句】

  正处于相恋的人都会乐此不疲不停地跟对方说:“我将爱你直到海枯石烂。”

  我要与你同甘共苦,我要你就这样永远依偎在我的身旁,直到海枯石烂直到地老天荒。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4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5

  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丹曾派赫赫有名的勇士荆轲前去刺杀秦王。这毫无疑问是一件危如累卵的事情,所以荆轲动身那天,太子丹、诸宾客以及荆轲那些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包括击筑(古代的一种乐器)高手高渐离都穿着素服相送。送至燕国南部边境易水边(今河北易县附近),便是分手亦即生离死别的地方,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音乐昂首挺胸地高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丢兮不复还!”一边唱一边头也不回地走了。成语“一去不返”就是从“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歌词中演化而来的。

  【一去不返例句】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不想过了几天,金寓做了黄鹤,一去不返。”

  亦舒《劫后》:“我并没有心跳口渴紧张失眠,就像是约一个普通朋友似。我很怅惘,到底长大了,我为卿狂的日子,一去不返。”

  【一去不返造句】

  在这个互联网公司扶摇直上的高科技时代,墨守成规的传统企业的光环早已一去不返。

  牛市里各种股票此起彼伏地上涨,那些曾经的低价股长驱直入现在已经一去不返再也买不到了。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5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6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瞋目裂眦成语故事,希望有所帮助!

  这个成语故事见于《战国策·燕策三》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

  战国时代的末期,燕国的太子丹曾被作为人质押在秦国,秦王对待他很不礼貌,他便逃了回来,并且决心要报仇雪恨。后来,太子丹请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他,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才请荆轲以燕国使者的名义,到秦国去见秦王,以便伺机行刺。

  荆轲本来不愿意当刺客,他认为刺死秦王倒不是难事,可是仅仅刺死一个秦王,没有多大意义。不过,太子丹的爱国行为和诚恳待人的态度,感动了他,所以他答应去见秦王,并且提出建议,进行了各种准备。他还另外邀了一位勇士和他作伴同行,打算劫持秦王,胁逼他签下正式文件,同S7:把侵占各国的土地全部归还各国;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把秦王简单地刺死了事。可惜他的这种打算,太子丹并不了解。临走的`那天,荆轲等待他所邀的人,别人也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太子丹以为他变卦了,便催促他起程。他愤怒地说:“不准备活着回来,只准备白白送死,难道还不容易!那不过是小孩子的行为而巳!好吧,既然催我走,那就走吧。”

  人们对于荆轲的这几句话,仍然没有正确理解,只觉得非常伤心,难受。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包括击筑的能手高渐离,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直送到易水旁边。他们挥泪诀别,将要分手的时候,髙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全体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情绪。荆轲唱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史记·刺客列传》描写易水送别这一情景时的原文是这样的:“……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6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7

  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

  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

  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我死而无怨了。”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豫让刺了外袍之后,自刎而亡。 豫让甘愿舍弃生命,也要完成道义的行为,便成了“舍生取义”的成语。

  四、管鲍之交的故事

  【解释】

  形容朋友交谊深厚。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7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8

1.大同的变化作文3篇

2.大同的变化作文4篇

3.大同的变化作文三篇

4.努力,向小康迈进作文

5.用词语大同小异造句

6.方大同+王诗安舞夜的歌词

7.我心中的小康社会作文2篇

8.我家的小康生活作文10××字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8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9

1.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移风易俗

2.成语故事作文

3.最新成语故事

4.按部就班成语故事

5.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6.成语故事指鹿为马

7.鸟尽弓藏成语故事

8.秦失其鹿成语故事

  以上为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 篇9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全文内容,如《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后生可畏成语故事300字》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