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成语故事 > 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时间:2024-03-14

  导语: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

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篇1

  【拼音】jǐng dǐ zhī wā

  【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性质】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 一孔之见、坐井观天

  【反义词】 见多识广

  【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

  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

  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膝盖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慢慢地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以上为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篇1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篇2

  【成语】: 奉公守法

  【拼音】: fèng gōng shǒu fǎ

  【解释】: 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戏弄赵奢,拒付税款。赵奢并不惧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偿命,以显示他的权势。

  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地对他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吗?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将依旧拥有权势。您怎么能轻视收税这件事呢?”

  赵胜听了这番话,十分惭愧,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大正无私地处理一切事务。

  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赫赫战功。

  以上为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篇2范文内容,仅供参考借鉴,请按实际需要修改。


  以上为佳文《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全文内容,如《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对您有帮助,或者您对于《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有建议,欢迎反馈给我们,以帮助到写《井底之蛙的故事由来是什么》方面文案需求的朋友们。

  • 作文 >
    作文
  • 美文 >
    美文
  • 语文 >
    语文
  • 实用文 >
    实用文
  • 诗文 >
    诗文
  • 文学 >
    文学
  • 公文 >
    公文
  • 体裁作文 >
    体裁作文
  • 知道 >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