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沟通有关的名人故事
你可能不知道,有一个小孩在读完书后并没有把书上的知识记住。于是他妈妈说:“这本书对你没有帮助。”然而小男孩说:“你的意思是这本书和我无关?”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并且不能依赖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件事情。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1
孔子在一次壮丽的旅行中走过遍历百草丰茂的土地,受尽磨难困顿,在三天两夜的行军生活中,他的盘中仅剩下了些许野果充饥。这次,当一道饭菜已经煮好即将端上餐桌时,这位风华正茂的圣贤却看到了一位年轻人满脸羞愧地朝自己挤眉弄眼。
刚想转身离开的时候,孔夫子就看见颜回端着锅出神,而且吃完了饭,并未加入其他弟子们的行列。尽管孔夫子没有起身追问,但他对颜回的行为心中早有定论。
等到饭菜已经准备好,颜回邀请孔夫子品尝那道香气扑鼻的白米饭时,孔子也忙从幕后转过身来,将错就错地接受了颜回提出的要求。他说:“我记得刚才做了一个关于先祖的梦,梦见他们来找我,我觉得这个梦很有意义,所以我想先把那些还没被人食用过的白米饭拿过来供奉给祖先。”
颜回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吞吞吐吐地告诉他:“对不起,这是我刚刚放进嘴里的。如果我不能按时祭拜祖先的话,那可真的太遗憾了。”
虽然颜回此刻语气诚恳且深感自责,但他的解释还是让孔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自始至终,孔子都没有明确地否定颜回的行为,反而是反复强调了这一点——人们内心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捉摸性。
最后,孔子一边安抚颜回,一边严厉地告诫大家:“古人云:‘人心难测’,我常常会怀疑你,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出于对他人的误解,而是因为我自己的判断还不够稳定。以后你们在看待一个人时,一定要谨慎,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人。”从此以后,他们每个人都深刻地铭记了这一课。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2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3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也许没有声音的世界更能静心思考,但“被褥的坟墓”绝难予人灵感,一颗坚强的心才是根本!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4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艰难困难,玉汝于成!杰克·伦敦的经历只不过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和真理再实践了一遍而已。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5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6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身陷囹圄而能最终成才,一方面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另一方面,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艺术的执著。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7
在所有人心中,比尔·盖茨几乎都是成功典范,是神一样的商人。有很多人期望能与比尔·盖茨会晤,进行良好沟通,以帮助自己事业有所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因为害怕在比尔·盖茨面前说话而错失机会。
李开复也曾经是怀有害怕又期望的心态进入微软公司的。凭着自己的能力,他与公司任何同事沟通都没问题,可唯独到了比尔·盖茨面前,每次都因为不敢开口说话或者害怕说错话,而白白浪费见面之后的交流机会。所以,在进入微软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开复都没与比尔·盖茨直接交谈过。
直到有一次,比尔·盖茨召开公司改组会议,要求到会的所有人都必须轮流发言。此时,李开复再也不能回避说话了。当时,他心里想:管它呢,哪怕是说错话又怎么样,反正是一定要说话的,干脆就放开胆子说好了。
发言轮到李开复时,他在心底给自己反复打气,然后鼓足了勇气,义无反顾地说:“在我们公司里,员工普遍的智商都会比别人高一些,但现实是,我们的效率却是最低的。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忙着改组,员工内心总处于不安全不踏实的感觉中。在其他公司,员工智商是相加的关系,唯有我们,却因为改组而不得不相互斗争’,这让我们所有人的智商变成相减的关系……”
李开复滔滔不绝地说着,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全都讲了出来。整个会议室安静无比。
会议一结束,李开复就收到了其他同事的电子邮件。同事们都说:“你说得太好了!可惜,我没有胆量说出这些……”
比尔·盖茨不但接受了李开复的意见,改变了公司的\'改组方案,而且将他的话进行了引用,讲给公司高管层听,并告诉大家:“不断地改变,只会让公司陷入斗争’,造成公司智商的相减。”
正是经历了这一次“破釜沉舟”式的交流,李开复才突然明白,自信对人太重要了。他现在不但不惧怕在比尔·盖茨面前讲话,更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讲话。因为他明白,只有坚定自信的沟通,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他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
我们不会沟通,不相信沟通,不是因为沟通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内心的信心不足。罗曼·罗兰就说: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沟通正是这样的艺术,如果我们在与人交流时,总抱一种迟疑、犹豫的态度,我们是没有办法让他人无条件支持、相信我们的意见的。这不是沟通没有作用,而是我们对沟通的自信心不足—在交流中,这种自信不足出卖了我们,给别人以破绽可循。
沟通,本身拥有三种不同的交流方式,一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二是强迫他人接受,三是坚定自信地交流。显然,三者之间因为有所差异,其沟通质量就有所区别。一个处于消极被动接受的沟通者,是无法被认可也无法完全表达自我要求的。而强迫他人接受,更多的是施加其他外力,最终导致结果的达成。这对对方的尊重不能体现,也无法保证后期的沟通、合作继续。唯有坚定自信地交流,才是让双方都获得尊重的方法,它更符合沟通双方之间的利益,以及个人感受。
坚定自信的表达是沟通双方都可以获取充分尊重的有效方式,当我们坚定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意见时,它就会形成我们不容侵犯的外在气场,它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坚定不移、不可动摇。
于是,对方才会退而求其次,进而从低一层的底线开始构筑自我目标。可见,我们在与人沟通之前,一定要相信:“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事”这一事实,我们必须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必须全力让对方也相信,沟通就是解决我们之间问题的途径,最终促成沟通的有效性。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场合中,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自信,坚决相信沟通的作用。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8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假如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往。”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往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假如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1、听话不要听一半;
2、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9
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名叫耕柱的弟子受到了一位大师墨子的青睐,但他却总是被这位大师当众羞辱。有一天,墨子再次指责了耕柱,并且对他说:“在众多弟子中,谁才是最优秀的呢?但你却又经常受到我的责骂,让我感到十分难堪。”耕柱深感委屈,于是向墨子发问道:“老师,难道我在这么多弟子中间就是这样的差劲,以至于要经常受到您的责骂吗?”墨子听后并没有立刻生气,而是微笑着对耕柱说:“假如我现在去爬一座大山,你会选择用什么来拉动车辆呢?是会选择用一只好马去拉,还是一只愚蠢的老牛来拉?”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都知道应该用好马来拉。”然而墨子接着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道:“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一个好的马可以承担重大的责任,而一个愚蠢的老牛则只能带来负担。”最后,墨子说:“你回答的的确没错,我之所以经常批评你,也是因为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用之才,所以才会对你进行严格的教导和纠正。”
与沟通的名人故事 10
有一个秀才往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由于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治理者平时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把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