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画扇判案的故事
时间:2024-10-02大中小
\"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时,一日在审案时,有个年轻人前来投状。他的状子里写道:“原告人钱大,状告孙三欠他五千两银子,期限已满六个月未还。”苏轼好奇之下询问老者,得知他已经欠孙三五千两银子达半年之久,但仍未能还清。
苏轼问老者为何如此违约,老者谦逊地告诉苏轼说:“我是为要扇子卖出去才急于要钱的。”
老者提到他做的扇子上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听后,觉得非常有趣,于是找来二十把白色的丝绸扇子,交给老者,并表示愿意替他还清债务。
老者听说苏轼的好意后,感激涕零,立即起身跑回家,把最好的十把丝绸扇子拿到苏轼办公的地方。苏轼拿起一把扇子仔细检查,写下苏轼的名字以及一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亲自命名为“苏东坡厅”。苏轼让差役在桌子旁边摆好二十把丝绸扇子,然后挥毫泼墨,一幅幅描绘西湖美景的画面跃然纸上。
不一会儿,所有的扇子都被苏轼画得栩栩如生,而且还有苏轼的签名。苏轼欣慰地说:“好的一面是用来示范我们的诚信;坏的一面则是用来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最后,苏轼亲自提起了那些二十年前的丝绸扇子,请求孙三归还五百两银子。孙三感动之余,立即答应归还。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苏轼不仅是个出色的画家,还是个高尚的人。他在处理纠纷的时候,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既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又传达了他的道德理念。这也让我们明白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守诚信,以诚待人,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